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中国茶文化相关论文例文 和中国茶文化教育类论文例文

主题:中国茶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2

中国茶文化教育,该文是关于中国茶文化相关论文例文跟中国茶文化和教育和浅谈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中国茶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茶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中国校外教育期刊中国茶文化论文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

金思阳

内容摘 要: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精华之一,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入人们的精神追求.本文拟通过追溯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展现中国茶文化现状,以及探索中国茶文化的复兴三个方面对中国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展开研究,力求在发扬中国茶文化的同时,为中国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另辟一条蹊径.

关键词:茶文化 中华文明 中国教育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说到中国文化,就不能不说中国的茶文化.茶事,作为茶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文明不可小觑的有机组成部分.茶道,作为茶文化的核心,与错综复杂的儒释道——中国信仰互相渗透.茶事,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已经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而茶道,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也慢慢渗透进人们的灵魂.

一、中国茶文化的演变

1.茶的起源

茶源于中国,自古以来,这一说法一向为世界所公认.近几十年来,随着茶学和植物学的发展,充分证明了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就是茶的宗主道国家.最初的时候,茶是作为一种药材进入人们的视野,关于茶的药用价值,千百年来为众多的药书和茶书所记载,如西汉的《神农食经》、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汉末华佗的《食论》以及南北朝任昉的《述异记》都有关于茶的药用记载.而且至今茶的一些药用功能仍为人们所看重,如降压、提神、保健等功效.

  茶的具体起源时间,传说很多,但没有肯定的记载.但据考证自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之后,人们才开始使用“茶”这个字.陆羽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一度被称为“茶圣”.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为饮茶提供了条件,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和从容心境去领略茶的美好滋味,从而加快了饮茶的普及,并很快成为整个社会的生活习俗.唐朝的茶文化对之后的宋元明清的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茶文化史上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宋代茶文化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之上,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品位,出现了独特的斗茶、精美的团茶和大量的茶著.宋辽、宋金的交往,使茶文化正式传播到北方游牧民族中,奠定了此后上千年间北方民族的饮茶习俗.元朝统一中国后,蒙古统治者大兴散茶,茶文化出现了返璞归真的迹象.明朝初年,朱元璋下诏废除了茶饼进贡,使得散茶得到较快的发展,多种新的茶被创制出来.冲泡散茶之风的兴起,也使得饮茶的成本更为低廉,推动了茶的普及.自明初废团茶而兴散茶之后,文人们在讲究品饮艺术的同时又开始追求茶的器具之美,从而使明代晚期的茶文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人们饮茶注重的是内在精神的高度和谐.清代,中国茶文化开始从文人文化向平民文化转变,并最终成为茶文化的主流.除了规模宏大的宫廷茶宴,茶馆也如雨春笋般出现,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活动舞台[1].而随着近现代的多元化,茶更是雅俗可共赏的趣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看出,人们对饮茶,已经开始进入了精神的追求了.茶文化,在每个朝代都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但都是一种对人性的感悟,对人生的思索,对哲理的探究.

2.茶道的艺术

说起茶文化就不可以不谈茶道.茶道作为茶文化的核心,其内容都是围绕茶道而展开的.茶道不是一个固定、僵化的概念,倘若用心灵去感悟饮茶品茗时产生的玄妙,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便将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的陶冶[2].可以看出茶道是以修身养性为宗旨的饮茶艺术,中国古代茶道的含义较为广泛.“道”在汉语中就有很多种意思,所以对茶道的理解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花齐放.“茶道”一词首见于中唐,这也是中国茶道开始走向成熟的时代,宋至明代则是我国茶道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封演所著的《封氏闻见录》中提出的“茶道”概念,主要是指陆羽倡导的饮茶之道.陆羽茶道强调的是“精行俭德”的人文精神,注重烹瀹条件和方法,追求怡静舒适的雅趣.宋代是中国茶道走向多样的时期.有借茶励志,借茶抒情,斗茶娱乐等等不一而足.明代的茶道中融入了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思想.在冯可宾的《芥茶笺》中,讲茶宜十三条件,茶忌七条,都反映了中国茶道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林治在《中国茶道》中提出的“和、静、怡、真”,较为全面的概括了茶道的基本精神[3].“和”是茶道核心,是和谐、自然,从品茶的情趣中培养灵感,涤除积垢,品茗静思,还其本来性善.“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是沉寂,无声无息,平平和和,是心态,追求心境的清寂、宁静,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也是饮茶者的品位.“怡”是人们从事茶事过程中的身心享受,饮茶啜苦咽甘,能够激发人对生活的情趣,培养人的宽阔胸襟和不矫不饰自负、处世温和、谦恭的良好品行.“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是真理和真知的结合,启发人的智慧和良知,使人在社会生活中性情求真,俭德行事,洁身正心,求敬求诚,将品茗之事,从洁身、正心,升华到“修心、齐身”的更高层面.这些精神追求与中国的儒释道彼此紧密联系.茶事,是儒释道一个不可分割的具体体现;儒释道,是茶文化重要的营养源泉.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在茶的故乡——中国,还是远渡重洋日本、英国,茶都已经从单一的物质享受中超越出来,成为了每一个人饮用茶的民族人们的精神追求[4].

二、中国茶文化的现状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已经成为了风靡全世界的一种日用饮品.有些国家,如日本,英国等国家给茶致以崇高的地位.这些国家举国上下都爱茶,不可一日无茶,相比中国,更重视关于茶事和茶文化的一切:从种植、采摘、煎炒、泡煮、饮用、回味到人生体悟、思想寄托、精神境界追求,不一而足.慢慢,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茶传统、茶文化,并在国际上影响不同凡响.作为茶的宗主道国家,中国对于茶的重视程度却很是良莠不齐,虽然21世纪以来,茶文化的地位得到一定提升,但是茶文化在中国风靡程度相比他国而言,真可谓小巫见大巫.从辛亥革命到结束这段时间,中华茶文化一直处于低迷时期.文人志士如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意识到中国茶文化的低潮,为保留中国文化里的瑰宝而纷纷撰写了一些茶事散文.在结束到20世纪末,中华茶文化渐渐有了复苏的迹象.经过茶界同仁和热心茶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近二十年的努力,茶文化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相较于宋辽时的茶文化的热闹繁盛,如今却略显冷淡凄凉.

茶作为中华文明之一翼,其在国内受的重视程度令人担忧.据中国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和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共同完成了2015年度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工作,其中对茶学专业也作了调研.全国就15所学校开设了茶学专业,其中只有三个学校达到5星级别,四个大学达到4星级别,五个大学达到3星级别.还有几个学校并没有排上号,中国教育对此学科重视程度也就可见一斑了.

2015年中国茶学专业大学排行榜

排序 学校名称水 平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安徽农业大学5★ 15

2 湖南农业大学5★ 15

3 浙江大学5★ 15

4 福建农林大学4★ 15

5 华中农业大学4★ 15

6 四川农业大学4★ 15

7 西南大学4★ 15

8 华南农业大学3★ 15

9 山东农业大学3★ 15

10 云南农业大学3★ 15

11 河南农业大学3★ 15

12 青岛农业大学3★ 15

本次大学评价共包含2751所,这单薄的15所,只占了其中的0.55%.

本来15所大学开设这样的专业学科教育可谓是寥若晨星了.笔者也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收集身边100名研究生同学对茶文化的了解程度,其中不喝茶的同学高达91%,对茶文化发源于中国这一事实了解的同学只有18%.由此可见,这样的现状不禁让人担忧,拥有悠久历史的茶文化已没落于此,在物欲与浮躁中失去了其中华传统文明中的地位.“茶文化”教育肩负着怎样的重要使命亦是不言而喻了.中国是茶的故乡,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琴棋书画诗酒茶是文人骚客的偏爱,众人皆离不开茶.

三、“茶文化”教育

1.培育选拔“茶文化”教育使者

教育,在面对中国人口众多,思想难以统一的现实状况时,也显得苍白无奈.由于人口众多,实施因材施教的想法基本是落空了.无形中增大了实施难度,面对不利因素,更应该找到可利用的优势:给予众多的或人才或普通学者同样的教育,耐心寻找合格的候选人.面对惨淡的中国茶文化的教育现状,处在茶文化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要抵抗经济物质的诱惑,排斥灯红酒绿的享受,沉浸在教育工作中,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夯实自己的相关知识和研究.耐得烦,将是他们最大的挑战:在一个浮躁的年代,培养并找到茶文化的合格人选,必须得有耐心.还得有信心,坚信茶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一定会传承下去.纵使犹如大海捞针般,但泱泱大国,人口繁盛,毕竟还是有针可寻,有宝可挖.应本着崇高的使命感,将之付诸实践.

2.营造“茶文化”静心的学习氛围

思想重视茶文化,并将之付诸更多的实践研究、实验研究或理论研究中,将茶文化推向更高一层.重用思想武器,加大宣传力度,达到上行下效的局面.正如一个苹果,传递下去只是最后一个人得了一个苹果.但是如果是一个思想,传递下去,就不断地有人拥有这思想.这滚雪球的方式,就会积聚越来越大的力量,其效果无法估量,成效也必将是惊人的.通过学习茶文化内容,让大学生更广泛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通过茶道的传播,让大学生体会茶道精神的力量,为学生掌握和提高历史人文知识提供资源.茶文化课程可大可不必非要成为主流课程,或以选修课的形式成为大学生心灵休憩的一块圣地.

3.政府加大“茶文化”宣传力度促“茶文化”教育发展

中国教育,皆受调控于国家政府的政策.那么,复兴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因素自然当属国家政府的支撑和引领了.教育工作有政府的后盾,也会事半功倍.只要政府带头掀起茶文化的潮流,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茶文化教育的宣传一定会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国家最高领导人,总书记曾多次在重要外交场合提到中国茶,将茶作为了中华文化的符号.已经是很好的苗头,只要政府继续重视茶文化,加大力度宣扬茶文化.那这股力量与教育的力量拧在一块,本就是一股不可估量的存在,达到量变后的质变将是指日可待.

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教育的微观协助下,社会对茶文化爱好的人士会找到方向感,找到归属感.而社会中大多数个体的归属,就将是茶文化的归属.这三方面默契地走过一个流程后,之后的道路会越走越顺.中国茶文化,可望在这样的顺水顺舟中,复兴光大,蔓延到更多的外国领地,渗入更多人的心灵.

四、结语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茶文化渗透着中国的礼仪文化.中国是茶宗主道国家,是茶文化的发源.中国茶文化是茶与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细节无一不彰显着我国的文明.将文化融入教育,将“茶文化”渗入教育,创新教育,为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探求可行之道.“茶文化”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以茶道悟学习之道,剔除浮躁,还学生心灵一片宁静.

参考文献

[1]钟文.中国茶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2]王晶苏.中华茶道[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2.

[3]钟文.中国茶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4]康小红.浅谈茶文化与礼仪[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3),181.

(作者介绍:金思阳,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评论:此文为一篇关于中国茶文化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中国茶文化和教育和浅谈相关中国茶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2019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学前篇
每个孩子与生俱来具有欣赏艺术和进行艺术创作的潜能,学前艺术教育应该保护、开发这种潜能,促进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 &rd.

2019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小学篇
自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第13号令)意味着艺术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序幕拉开 15年后的今天,从最初的课程探索、美育发展、学校自主意识……话题,到当下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对美.

2019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中学篇
2017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战略被写入党章,文化的地位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社会各界奋力推进文化与艺术的发展 这为我国艺术教育的深入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到六盘水市考察少年硅谷创客教育公益项目
5月8日至10日,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青少年科技发展专项基金管委会副主任韩涛、贵州省关工委秘书长罗卫东一行到六盘水市开展“少年硅谷”创客教育公益项目考察工作 六盘水市关工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