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文化遗产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的价值实现和路径分析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主题:文化遗产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25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的价值实现和路径分析,本文是有关文化遗产论文范文资料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素质教育和路径分析有关论文范例.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杂志素质教育杂志社

申博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独特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推进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公民素质的有效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潜力、多重价值和育人功能属性,素质教育的客观需求、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素质教育的融合发展与携手共进奠定了良好基础,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的价值实现、实施路径与对策建议,必将积极推动素质教育的水平提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传承创新.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和民族创造力.为弘扬国家传统文化和民族精髓,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高广大青少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升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培养具有民族特性的创新型人才,亟待研究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各级学校的素质教育体系,让青少年学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素质教育的受益者.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素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恢弘绚烂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广博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一个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又更为脆弱易逝,稍有不慎,会带来不可挽回之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文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一种特殊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仍令人担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保护和传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遗产,总体上看是以不同的生活、艺术和文化方式而存在,表现为地域、民族和国家等不同群体的独特创造力,蕴含着丰富的生活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充分认识其独特性和价值功能是有效保护和科学传承的基础.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人才缺乏.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一般依靠精神交流和技艺传授进行,如师徒方式的言传身教、理念认同、心理积淀、技艺操练等,是靠“人”不断传递的活态遗留和不断叠加的文化记忆.而现代教育体系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及其应试化倾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传承人的选拔和培养有着客观的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人才缺乏现象日益严重.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和支撑体系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社会价值和潜在经济价值,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不仅需要解决现实问题,也需要加强理论研究、解决相关学术问题.现有的管理部门、文化机构、社会组织、学校及科研院所更需要加强统筹规划与协同配合,尽快在条件建设、经费支持、制度管理、队伍保障等方面形成完善的支撑体系.

(三)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是转变教育观念,实现教育转轨,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但是,各级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

1.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够.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需要全方位提高认识,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扎实推进和落实.但是,在真正实施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很多障碍,有些人用传统观念看待素质教育,认为素质教育会“分散精力”甚至造成“轻视知识”;有些实践者存在种种困惑和畏难情绪,方向摇摆不定,行动迟疑不前,推进力度和效果明显不足.

2.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和平台缺乏.各级各类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多停留在增加体育、艺术课的时间,象征性开展课外活动,盲目增加课外讲座或教研活动等浅表层次上,未能充分把握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未能建立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师资队伍,未能挖掘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未能系统构建支撑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的价值实现与需求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育人功能与价值实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和发展于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化背景,根植于相关的文化历史和文化传统,对于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多种文化交融、活态文化传递、社会多元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丰富多彩的多种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广阔的资源要素,包括历史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民族资源、教育资源以及潜在的经济资源,相应承载了历史、社会、文化、教育、经济等多种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种价值集中体现在其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属性,能在实施各级各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携带着巨量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信息,具有弘扬传统文化和价值追求的重要作用,这正是教育本源所倡导的精髓.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社会生活、人文*、民俗传统、地域文化等多个领域,具有丰富的*道德观念和精神文化财富,这正是教育行为所需要的内涵引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满足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创造和发明的一些民间经验和特殊技艺,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研究意义,这正是教育主体所涉及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精巧奇妙的思路、触类旁通的方法以及经久不衰的活力,这正是创新教育的目标指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实现,必将对实施素质教育起到巨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传承和未来发展,也必须依靠教育系统庞大的体系支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师徒传承和家庭教育模式已经受到严重制约,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要求,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一方面是历久弥新、如沧海遗珠一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或沉埋乡野、未蒙慧眼,或绝技难留后继无人,或受现代科技艺术侵蚀面目全非;另一方面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青少年追求个性化的发展,学校急需拓展办学特色、提升学生美育德育水平,国家期待培养具有民族意识、继承文化传统、实现中国梦的新栋梁.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融入素质教育,一定会有效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尴尬和素质教育遇到的问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是促进双方更好发展的迫切需求,是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各级学校能为非物质遗产的系统研究和传承创新提供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为实施素质教育、特色教育、民族教育提供无限丰富的多种资源.二者的完美结合和快速发展,民族宝贵的遗产将再无湮灭之虞,我们的教育也不再是只能培养应试机器的教育,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创造力和古老文化传统的“全民传承与创新”将不再只是梦想.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与对策建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

真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融入素质教育,还需要在资源分类整理、人才有效衔接、平台基地保障、教育分层设计与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与对接工作,加强实施路径和融入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1.分类研究,逐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转化素质教育的可用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民族资源及其他资源种类繁多,有些分类方式并不科学甚至比较混乱,无法直接与现代素质教育模式进行对接,必须按照教育领域相应的体系重新梳理,形成相对完善的教育资料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或实践体系.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整理和分类提炼,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培养多层次的专门人才,必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平台和路径.

2.校地结合,协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素质教育共同需要的复合人才.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各类专家、民间艺术家到学校举办讲学、讲座、报告会,非遗传承人到学校为师生传授专门技术,同时与专业教师开展联合研究,共同推进相关教学和学术提升.学校相关教师深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或一线开展专项调研或专门实践,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共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及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3.双向联动,共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的实践平台和传播基地.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发源地和多种资源条件,建立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基地和训练平台,学校利用实践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调研学习和专门训练,让学生充分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依托学校的教育资源条件和人力资源优势,在学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在学生中普及,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吸引和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

4.分层引入,逐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和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体系.对于各级各类学校可采取分层分步引入的方式,逐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各类小学的素质化教育日益突出,小学生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对非遗的兴趣也会较高,引入和推广的可行性较强;各类中学仍然把应试教育作为绝对的头等大事,而随着教育改革对技术型和应用型的重视以及高考自主招生的拓展,非遗教育引入学校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各类高等院校引入和推广非遗教育的条件较好,可以依托社会实践和创新文化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融入教育,尤其是结合相关学科专业建设需要,通过修改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式和实践方法、开展科学实验和学术研究,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到现代教育体系中,实现互动发展和传承创新.

以湖北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我们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8)班调研组于2015年4月赴武汉纺织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纺织类)研究中心进行了考察,叶红光教授的研究和介绍让我们受益匪浅.湖北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汉绣、红安绣活、土苗绣花鞋垫、阳新布贴、黄梅桃花、西兰卡普、蓝印花布、枝江民间手工布鞋、红安大布等9类,目前均缺乏足够的研究和保护,特别是许多老艺人逐渐消失,传承和发扬面临较为严重的问题.通过针对性的开展研究,并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和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阳新布贴为典型案例,自从2007年被引入武汉市光谷四小,就受到不少老师和学生的追捧,学校针对阳新布贴的起源、色彩、造型、用途、制作、题材、寓意、发展等方面内容进行挖掘,收集甄选素材, 编写了《阳新布贴绣》校本教材,积极探索了一条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路径,学生的阳新布贴作品于2014年8月在湖北艺术交流展参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国际影响.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的对策建议

从国家相关政策层面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国家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和素质教育相关文件和举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依据.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素质教育后,将逐步改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重视的观念,促进民族文化素养的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扬,也将带动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经济增长,产业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价值.各级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各类学校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的政策研究、条件建设和配套支持,共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素质教育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

1.门加强管理和研究.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加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管理和统筹规划,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加强相关研究和后续开发,加大资金投入、遗产保护并尽快培训传承艺人,为纳入素质教育体系做好准备.

2.教育部门加快制订政策和创造条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尽快研究制订引导和支持政策,逐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组织相关专家和教师编写相应的教材和讲义,确定考核标准和评价办法,保证实施效果.

3.学校尽快制订实施方案.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尽快制订实施方案,围绕相关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社会实践活动与平台保障、教师聘任与福利待遇、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制订以及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术研究等出台政策制度和配套措施,积极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传承创新.

(作者单位: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8班)

此文总结,该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文化遗产本科文化遗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素质教育和路径分析方面论文范文.

新时期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海梦蝶 (沈阳师范大学 110034)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包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大学生教育中,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不仅能够充分挖掘和利.

关于对永顺县双凤村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现状调查
【摘 要】湘西永顺县灵溪镇双凤村位于永顺县城西南方向九龙山之巅的一处凹地,至今完整保留着古老原始的土家族民风民俗,是中国土家族上千年历史文化的再现和缩影 在建国后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中,国务院特派民族学.

人文生态视野下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摘 要】非遗作为人类宝贵的资源财富,其艰难的处境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如今仍有许多民间珍贵的非遗亟待抢救性保护 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工作已进展十几载,高校作为传承文化、思想创新的重要载体,在非遗保.

数字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摘 要】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转化和应用,具体表现为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渠道;打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限制;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充分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