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旅游体验方面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与基于知识图谱法我国近十年旅游体验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旅游体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4

基于知识图谱法我国近十年旅游体验,该文是旅游体验方面有关论文例文与知识图谱法和旅游体验研究和图谱有关论文例文.

旅游体验论文参考文献:

旅游体验论文参考文献 知识经济杂志社知识窗杂志电脑知识和技术杂志电脑知识和技术期刊

【摘 要】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我国旅游体验研究日益兴盛.本文运用知识图谱法,对我国近十年旅游体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研究发现:文献发表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核心发文作者数量与发文量较少,且研究学者互相合作较少;研究机构大多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相互之间有一定合作;研究热点为“游客满意度”,“体验经济”,“乡村旅游”,“影响因素”,“真实性”,“感知”等六个方面;研究内容不断拓展深化,从理论基础转向实际应用,研究案例地种类逐步丰富,研究方法趋向多样化.另一方面,后期出现了研究热点数量下降,重复性研究过多,旅游体验研究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需要引起研究者重视.

【关键词】旅游体验;知识图谱法;CiteSpace;研究综述

doi:10.3969/j.issn.2096-4757.2018.02.002

一、引言

体验经济的到来,使得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加注重参与和体验,这对我国旅游业提出了新挑战.于是国内对旅游体验的研究逐渐兴盛起来,大量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旅游体验进行探索研究.

派恩和吉米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出,“体验是个人达到情绪或精神特定水平时,心中产生的美好感觉.”[1] 在国内研究者中,谢彦君认为旅游体验是个人借助观赏、模仿、消费等方式实现的时间历程,通过与外部世界接触而改变心理水平并调整心理结构,是游客心理世界与旅游地事物互动的结果[2].此观点被研究者广泛认同,成为旅游体验较为经典的定义.

国内对旅游体验文献的综述基本都是定性论述,缺乏定量的文献梳理,因此本研究使用CiteSpace 软件,运用可将信息可视化的知识图谱法,更加客观地揭示我国近十年旅游体验研究发展特征和规律,以期为旅游体验探究提供有益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中国知网(CNKI)作为文献计量分析的统计数据来源,因为其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文献资源涵盖面广、收录年限长,也是国内公认的权威数据库.

在收集数据过程中,设定检索主题为“旅游体验”,检索的年限范围是2008 至2017 年共10 年,其中,期刊的检索来源类别为“CSSCI”, 共检索到期刊论文1617 条信息,博硕士学位论文2579 条信息.考虑到样本数据的准确性,手动删除检索结果中大量无关文献以及期刊目录、笔谈等内容,最终得到2008 至2017 年十年间期刊论文476 篇,博硕士学位论文559 篇,共计1035 篇有效样本文献.

(二)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知识图谱法,使用Citespace 软件对检索得到并整理出的1035 篇有效样本文献进行实证分析.Citespace 软件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款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能够以数据库中检索出的文献为基础,使用共现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分析等多种方法,以直观的图谱形式显示某知识领域在一定时期的发展趋势,呈现前沿领域演进过程.本文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文献进行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和研究主题发展路径分析,绘制相应的科学知识图谱,梳理和总结我国旅游体验研究的进展情况,为客观认识我国旅游体验研究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整体研究趋势

通过对1035 篇有效样本文献进行整理与统计,对近十年旅游体验研究的发展趋势有了整体的认知与把握(见图1).图中显示了旅游体验文献在各个年份的发表数量,从2008 至2017 年,旅游体验文献发表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于2015 年达到顶峰.

具体来看,起始阶段中,2009 年文献发表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是2008 年下半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不利影响,导致我国旅游体验的研究热度有所下降.在此之后,旅游体验研究热度逐年上升.我国分别于2013年出台《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年)》、2014 年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力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引发了旅游体验研究的热潮,2015 年文献发表量达到165 篇,这是近十年来的顶峰.之后的2016 年和2017 年,文献发表数量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四、可视化图谱分析

(一)研究学者的图谱绘制与分析

运用CiteSpace 软件的作者合作分析,绘制出2008 至2017 年旅游体验领域的研究学者可视化图谱.由于文献数据量较大,文献作者众多,所以本研究采用普赖斯(PRICED)提出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核心发文作者,可以更加准确、客观地进一步分析.公式如下:

其中λmax 为统计年限内最高产作者发表文献数,N代表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在本研究中,λmax等于9,经计算N等于2.247,根据实际情况,N 的值取3.所以,本研究把发文量大于等于3 篇的作者确定为核心发文作者.经过筛选,核心发文作者有谢彦君、刘敏、卢东、吴必虎、张朝枝等11 人,具体情况见表1.

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谢彦君教授,达到9 篇.他是我国旅游体验研究领域领军人物,研究内容丰富,影响广泛.通过分析样本文献,谢彦君教授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体验本质、内涵、特征与建构研究,旅游体验共睦态,游客满意度,旅游场等方面.在旅游体验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结合绘制的图谱(图2),从研究学者总体来看,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核心发文作者数量和发文数都偏少,说明我国旅游体验研究高水平人才较为缺乏,高层次学术成果较少.第二,各节点之间的连线较少,说明旅游体验研究领域大部分学者呈独立状态,合作较少,仅有少数学者之间有过相互合作,这不利于我国旅游体验研究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研究机构的图谱绘制与分析

由于研究机构众多,还是采用上文提到的普赖斯(PRICED)提出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核心发文机构.经计算,N 的值取5,遂将发文量大于等于5 的高校确定为核心发文机构,有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等10 所高校(见表2).通过梳理发现,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发文量达到30 篇,位居第一位.仅有3 所高校发文量大于10 篇,且各高校之间发文量差距明显.

运用CiteSpace 软件的机构合作分析绘制出2008 至2017 年旅游体验研究机构的可视化图谱(图3).

结合研究机构可视化图谱,经过分析,可总结出我国近十年旅游体验发展中研究机构方面的几个特征.第一,研究机构众多,在地理位置上分布广泛,东部、中部、西部均有分布,大多数高校所在地旅游资源丰富,如北京、西安、广州等城市,这为旅游体验研究的展开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各机构间存在一些合作关系,共同进行旅游体验领域的研究.如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分别与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晋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进行合作研究;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与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合作;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合作等.但从研究机构整体来看,研究机构间合作还是不够广泛,合作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扩大;第三,核心发文机构的发文总量较少,说明各机构对旅游体验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水平研究成果偏少.

(三)研究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是作者对论文研究内容的概括和提炼,涵括了论文的核心内容.学科领域内高频次出现的关键词通常被认为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可反映学科领域中知识的内在联系.本文运用CiteSpace 绘制出关于我国旅游体验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4).图谱中,圆环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频率的高低,圆环之间连线的粗细程度代表关键词之间共现的频次.某关键词的圆环越大,说明此方向受学者们的关注度越大,是旅游体验研究的热点领域.在本图谱中,圆环的分布非常集中,散落的圆环比较少,并且圆环之间的连线较多,说明关键词的联系比较紧密,近年来我国旅游体验的研究焦点比较集中.其中,代表旅游体验、游客满意度、乡村旅游、体验经济的圆环较大,受到的关注较多.

下一步,对关键词进行词频与中心度统计,频次越高的关键词一般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根据普赖斯定律,N 的值取11,得出重点关键词最低频次为11,最终结果如所示.一般来说,中心性超过0.1 的关键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所以本研究以较高的词频与中心度为标准,排除“旅游体验”这一概括研究主题的关键词,选择表中的“游客满意度”,“体验经济”,“乡村旅游”,“影响因素”,“真实性”,“感知”等6 个关键词作为我国近十年旅游体验领域的研究热点.

1. 游客满意度研究.

游客满意度是旅游体验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并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3].通过总结研究文献,发现游客满意度研究主要集中在游客满意度测评研究,游客满意度行为结果研究,游客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三个方面.

(1)游客满意度的测评研究.游客满意度的测评是满意度研究的重要方向.马天、李想、谢彦君等通过研究得出,对游客满意度测量应重点衡量体验的满意度,测量旅游者情感体验,主张使用移动技术获取实时游客情感数据,以便更加真实地获得游客满意度数据[4].万红莲等构建了宝鸡市重点景区期望差异理论模型,对游客的满意度进行测量,分析了宝鸡市重点旅游景区的现状[5].

(2)游客满意度的行为结果研究.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关系探讨是游客满意度的行为结果研究的主要内容.李静、Pecrce、吴必虎等借助SEM 模型验证了满意度和忠诚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并且比较了中外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水平,发现在雾霾情境中,满意度对忠诚度有积极贡献[6].张茜等研究发现满意度不仅直接正向影响忠诚度,而且通过地方依恋间接影响忠诚度[7].

(3)游客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如何提升满意度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吴玉琴等以陕西乾陵为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游客的满意度,基于分析结果提出提升乾陵游客满意度的建议[8].武刚通过调查问卷对游客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哈尔滨旅游购物的综合满意度,最终对提升哈尔滨旅游购物满意度水平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9].

2. 体验经济研究.

从1999 年《体验经济》一书问世,“体验经济”便很快应用到旅游业中,体验经济被认为以商品为道具,将服务作为展示平台,把体验作为经济提供品的经济模式[10].体验经济派生出“旅游体验”的概念,因此,体验经济是旅游体验研究的主要时代背景.

张威、张一楠将体验经济理论引入到工业旅游领域,构建了游客认知度和工业旅游体验营销组合关系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广告宣传、事件营销、操作体验、主题定位等因素对游客认知度具有较大程度的正向影响[11].安贺新、王乙臣指出,在体验经济时代,顾客对旅游产品背后文化内涵体验的追求给景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挑战,民俗文化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的主流.并根据顾客体验的IPA 分析,提出景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建议[12].薛晴在其硕士论文中,立足于体验经济时代背景,建立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游客体验结构模型,找出旅游景区产品现存问题,提出改进对策[13].

3. 乡村旅游研究.

乡村旅游具有天然体验特征,乡村旅游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体验性旅游[14].因此,乡村旅游是旅游体验的重要研究领域,学者们以乡村旅游地为载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单浩杰以呼和浩特周边乡村旅游景区为研究案例地,通过调查问卷,对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旅游满意度以及旅游需求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15].蔡伟民以成都三圣乡为例,构建乡村旅游地游客感知价值体系,深入研究游客感知价值和重游意愿的关系[16].万绪才、丁敏等研究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行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居民对乡村旅游地发展感知和旅游频率之间的关系,提出对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提升措施[17].

4. 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因素研究一直都是旅游体验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向文雅、许春晓以长沙沩山漂流游客为研究对象,使用因子分析与方差分析得到四个漂流体验的影响因子,并进一步研究了游客个体因素与四个影响要素间的关系[18].邹永广、郑向敏说明了旅游安全感的重要性,探究了游客安全感的影响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景区提升的措施[19].程金龙在其博士论文中,以郑州、开封、洛阳为研究案例地,深入研究了游客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认为城市旅游形象感知是旅游体验和旅游业发展之间重要连接点[20].

5. 旅游真实性研究.

旅游真实性是旅游者自身观念、爱好等对参观对象的投射,是动态变化的象征意义的真实,属于社会建构的结果[21].真实性的构建其实是旅游体验的结果,因此旅游真实性在旅游体验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陈岗发现旅游吸引物符号包含双层表意结构,构建了旅游体验真实性概念体系,将真实性细化为“客观主义”、“文化附会”、“主题文本”等多个方面[22].魏雷等以泸沽湖景区为研究区域,分析旅游者与景区居民摩梭人对真实性理解的区别,从不同视角解读了旅游真实性[23].张香荣在其硕士论文中,基于旅游真实性,研究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而提出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思路[24].

6. 游客感知研究.

游客感知是游客对旅游全过程的主观感受,游客感知直接影响旅游决策[25],因此是旅游体验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对文献分析发现游客感知研究可分为目的地旅游形象感知研究、景区服务质量感知研究、旅游风险感知研究三个方面.

(1)目的地旅游形象感知研究.杨杰构建旅游形象感知行为模型,分析重庆市民对上海这一旅游地的认识和感受,分别研究了感知中各因素对旅游意向的影响程度[26].冯捷蕴基于博客话语,研究游客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差异,并探讨了如何提高来京旅游者体验评价等问题[27].

(2)景区服务质量感知研究.赵艳林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开发设计了民族村寨游务质量感知测量量表,通过验证说明了此量表可以有效地测量旅游者服务质量感知[28].李金涛以游客感知为基础,建立冰雪旅游服务质量测评指标体系,为冰雪旅游地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对策建议[29].

(3)旅游风险感知研究.刘宏盈、马耀峰以国内六个旅游热点城市为研究案例地,深入研究游客对城市旅游安全的感知[30].李艳分析了旅游者进藏旅游前后的自然—社会风险感知,进而比较旅游前后风险感知差异,并使用风险放大理论说明差异的产生[31].

(四)旅游体验研究发展路径

不同的时代背景孕育出不同的研究热点,旅游体验研究在近十年期间出现了各种研究热点.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中的“Time-Zone”功能,以一年为一个时区,对2008 至2017 年近十年我国旅游体验研究领域热点进行时区分析(见图5),进而梳理旅游体验研究发展脉络.

如图5 所示,2008 年,首先进入学者视野的是体验经济、游客满意度、乡村旅游等三个领域,且这三者的节点较大,出现频次颇高,说明学者们投入了较大的研究热情,其中,体验经济和乡村旅游与之后研究热点的连线较多,对之后的研究影响深远,原因在于体验经济与乡村旅游是旅游体验研究的最重要的时代背景和探究领域;2009年,目的地形象、真实性、主题公园是研究热点,目的地形象与真实性研究都是基于旅游体验的深层次研究,主题公园的核心竞争力是各具特色的体验价值“体验价值”[32],因此主题公园研究受到了较多关注;2010 年,红色旅游与重游意愿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旅游体验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这一年红色旅游研究呈现“全面繁荣、多点开花”的局面[33],因此也受到旅游体验研究的重视.重游意愿成为研究热点反映学者们开始注重旅游体验对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贡献;2011 年,影响因素、温泉旅游、旅游动机被研究者所热衷,旅游体验影响因素和旅游动机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体验的研究内容;2012 年,旅游体验的研究热点是感知和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研究是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感知研究衍生出许多相关探究,并对之后的研究有重要影响.旅游目的地成为研究热点标志着旅游目的地管理成为一个发展方向;2013 年,智慧旅游、旅游纪念品、低碳旅游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移动终端、互联网的普及为智慧旅游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将旅游体验与智慧旅游相结合成为研究热门,这顺应了时代潮流,国家旅游局把2014 年旅游宣传主题定为“美丽中国之旅——智慧旅游年”[34].旅游纪念品成为研究热点说明旅游体验研究开始从理论探究转向实际应用;2014 年,忠诚度与扎根理论备受瞩目,旅游体验研究尝试引入扎根理论等定性研究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015 年,研究热点是内容分析法与产品设计,学者们基于体验探究旅游产品的设计与营销,旅游体验更加注重产品应用领域;2016年,游后行为意向和历史文化街区成为研究热点.在城市化进程迅猛的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给人营造的文化认同感尤为珍贵,吸引了大量研究者从体验视角对其进行研究;2017 年,研究热点转向体育经济.旅游业与体育产业相融合产生的体育旅游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体育旅游中的游客体验方面更是其中的研究重点.

通过以上梳理,对我国近十年旅游体验研究发展路径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并总结了如下四个特征.

第一,旅游体验研究内容不断拓展深化,从理论基础逐步转向实际应用.发展脉络为“游客满意度——目的地形象、真实性——重游意愿——影响因素、旅游动机——感知——旅游纪念品——忠诚度——产品设计——游后行为意向”,可见研究内容范围逐渐扩大,并逐步转移到基于体验对旅游产品进行设计,为景区产品营销提供参考;第二,旅游体验研究案例地逐步扩展,形式多样.发展脉络为“乡村旅游——主题公园——红色旅游——温泉旅游——智慧旅游、低碳旅游——历史文化街区”;第三,旅游体验研究方法逐渐多样化.由最初的以定量研究为主到扎根理论等定性研究方法的兴起,促进了旅游体验研究的发展;第四,旅游体验研究发展到后期出现了研究热点变少,重复性研究较多等现象.如何继续拓展旅游体验研究领域是研究者要面临的挑战.

五、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2008 至2017 年近十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我国旅游体验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从文献发表整体趋势来看,我国近十年旅游体验研究文献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15 年的文献数量达到最大值.说明我国旅游体验研究在这一时期学术成果较多,发展势头良好.

在研究学者方面,核心发文作者有谢彦君、刘敏等11 人,为旅游体验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核心发文作者整体发文量与人数都偏少,说明高水平研究成果偏少.在整体上研究学者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较少,不利于旅游体验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在研究机构方面,有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等10 所高校属于核心发文机构.从研究机构整体来看,大多数高校周边旅游资源丰富,为研究的展开提供了便利条件,高校间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但仍需加强联系.

在研究热点方面,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显示关键词的联系比较紧密,近年来我国旅游体验的研究焦点比较集中.总结出 “游客满意度”,“体验经济”,“乡村旅游”,“影响因素”,“真实性”,“感知”等6 个我国近十年旅游体验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些研究热点领域内结出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在研究发展路径方面,理清了旅游体验研究发展脉络.研究内容不断拓展深化,从理论基础转向实际应用,研究案例地种类逐步丰富,研究方法趋向多样化.另一方面,后期出现了研究热点数量下降,重复性研究过多,旅游体验研究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需要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应努力拓展旅游体验研究广度,挖掘研究深度,不能忽视在旅游体验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心理学本质性研究,避免研究空洞化,促进旅游体验研究走向更高水平.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 软件对旅游体验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规避了以往定性文献综述的弊端.但文献收集中出现的遗漏,加之软件的局限性,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稍许误差.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意文献收集的完整性和软件工具使用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派恩,吉米摩.体验经济[M].夏业良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9 ;37 ;81 ;104.

[2]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3]汪侠,刘泽华,张洪.游客满意度研究综述与展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 32(1):22-29.

[4]马天,李想,谢彦君.换汤不换药?游客满意度测量的迷思[J].旅游学刊,2017, 32(6):53-63.

[5]万红莲,张咪,宋海龙.宝鸡市重点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 36(3):99-102.

[6]李静,Philip L.PEARCE,吴必虎,等.雾霾对来京旅游者风险感知及旅游体验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外旅游者对比研究[J].旅游学刊, 2015, 30(10):48-59.

[7]张茜,郑宪春,李文明.湖南省乡村旅游地游客忠诚机制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7(4).

[8]吴玉琴,陈志钢,陈会娜.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乾陵游客满意度研究以文化价值感知和文化体验为*变量[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6):754-758.

[9]武刚.哈尔滨市旅游购物行为与满意度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7.

[10]Pine B J, Gilmore J H. The Experience Economy: Work isTheatre & Every Business a Stage[J].SGB,1999,18(June):129-130.

[11]张威,张一楠.工业旅游体验营销对游客认知度影响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4, 28(9):109-113.

[12]安贺新,王乙臣.民俗文化类旅游景区顾客体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北京、湖南部分民俗文化景区的调查数据[J].经济管理,2013(5):118-127.

[13]薛晴.云顶旅游景区游客体验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

[14]何映宇.基于感知价值的乡村旅游体验营销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

[15]单浩杰.呼和浩特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的实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 29(5):203-208.

[16]蔡伟民.乡村旅游地游客感知价值及重游意愿研究--以成都三圣乡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5):134-138.

[17]万绪才,丁敏,张钟方,等.南京市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感知及旅游行为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6):102-105.

[18]向文雅,许春晓.漂流体验影响因素探析[J].旅游论坛,2011,04(1):56-60.

[19]邹永广,郑向敏.游客安全感的影响要素、形成机理及提升策略研究[J].人文地理, 2012(3):103-108.

[20]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

[21]董霞,高燕,马建峰.近二十年国内旅游“真实性”研究述评与展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5):64-73.

[22]陈岗.旅游吸引物符号的双层表意结构与体验真实性研究[J].人文地理,2012(2):50-55.

[23]魏雷,钱俊希,朱竑.谁的真实性?——泸沽湖的旅游凝视与本土认同[J].旅游学刊,2015, 30(8):66-76.

[24]张香荣.基于旅游真实性体验自然景区开发研究[D].青岛大学,2011.

[25]刘建国,黄杏灵,晋孟雨.游客感知:国内外文献的回顾及展望[J].经济地理,2017, 37(5):216-224.

[26]杨杰.旅游形象感知行为模型研究——以重庆市民对上海旅游形象感知为例[J].旅游论坛,2008,1(5):190-194.

[27]冯捷蕴.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中西方旅游者博客的多维话语分析[J].旅游学刊,2011,26(9):19-28.

[28]赵艳林.民族村寨游务质量感知量表的开发与构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4):151-159.

[29]李金涛.基于游客感知的冰雪旅游服务质量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30]刘宏盈,马耀峰.基于旅游感知安全指数的旅游安全研究——以我国六大旅游热点城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1):118-121.

[31]李艳.基于游前/游后对比视角下的内地游客赴西藏旅游风险感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5.

[32]肖轶楠,夏沫.论主题公园体验价值的创造——以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 2008,23(5):57-61.

[33]朱志强,林岚,杨书,等.国内红色旅游研究发展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J].旅游论坛,2016,9(6):32-39.

[34]冯晓兵.我国智慧旅游研究知识图谱分析——基于文献计量的视角[J].旅游研究,2017, 9(1):32-40.

结论,上述文章是关于旅游体验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知识图谱法和旅游体验研究和图谱相关旅游体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我国幼儿园课程热点的主题构成和前沿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摘要运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结合词频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对中国知网(CNKI)20032017年的幼儿园课程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发现在研究力量上,还没有形成学术共同体;在热.

我国媒介素养的现状和热点基于CNKI(2000-2019)期刊文献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化媒体发展与普及的日益加快,媒介素养在我国学术界备受重视,产生了新闻传播学、教育学……诸多学科众多研究成果 本文运用科学文本挖掘理念,借助CiteSpaceⅴ软件,对20002016 .

基于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酵素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从文献计量的角度,采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2000-2018年4月内SCI和CNKI数据库收录的国内外酵素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定量统计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并对比国内外酵素相关研.

国内认知诗学进展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062019)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2 077摘要认知诗学作为一门新兴跨学科研究,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本研究以2006-2017 年.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