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法律基础课方面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法律基础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9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该文是法律基础课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和思想道德修养和实践教学和实效性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法律基础课论文参考文献:

法律基础课论文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论文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论文思想道德论文法律和道德论文

何昕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在高校开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其实施过程不仅包括课堂讲授, 还应包括实践教学的内容.近年来, 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成效显著,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从理论教学统领、 立足学生实际、 教师动态关注这三方面来探索实践教学实施的具体途径, 以期达到使学生更加 “入脑入心” 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教学;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7) 11-0099-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强调,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需 “深化教学改革,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 2015 年、 教育部印发的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 也提出, 应该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 , 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的教学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 (以下简称 “基础” 课) 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实践教学环节,不但有利于促使大学生成长为富于创造性和实践性的主体, 也有利于实现建设学生 “真心喜爱、 终身受益” 的课程的价值追求.

一、对 “基础” 课实践教学的科学认识

早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05 方案” 中就明确指出,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要加强实践环节. 并且 “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制度, 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

“基础”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大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学习道德规范, 了解法律常识. 与现实联系紧密, 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重大影响, 可见, 其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但是, 长期以来学界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存在一定分歧, 因此, 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 我们还应该对实践教学树立正确的理念, 具备科学的认识.

首先, 严肃对待实践教学的性质问题. “基础” 课的实践教学活动从本质上来说, 仍然属于一种教学活动, 其教学目的不变, 只不过是采用了不同的形式, 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严肃对待实践教学环节,要避免只有实践过程而缺乏教学过程, 造成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分离, 达不到教育引导的作用.

其次, 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范围问题. 一般说来, 实践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课内的理论性教学, 对象是理性知识;课外形象性实践教学,对象是理论知识的外在表象以及过程的还原” . 而说到实践教学, 许多人往往会狭义地理解为课外的社会实践, 这就容易导致将实践与教学、 课堂与课外分离看待, 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发展. 实际上, 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应该是课内实践、 校内实践、 社会实践三位一体, 从而根据整个课程的教学计划与目的去合理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形式.

再次, 认真研究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 如果实践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那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而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实践教学效果, 则需要多方面因素权衡考虑. 例如可以考察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过程的热情度, 态度是否端正、 认真, 撰写心得体会是否真实、 诚恳等. 但最重要的还应该是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视野中来综合评价,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等.

最后, 区别对待 “基础” 课的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相对于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是为了锻炼和培养学生对某项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 “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由于其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一自身的课程特性,决定了其实践教学环节也必然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这是两类实践教学存在的显著不同, 而对 “基础” 课的实践教学而言, 这一区别至关重要.

二、“基础” 课实践教学现存的突出问题

当前,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 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包括 “基础” 课的实践教学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在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方面进步显著,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实践教学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这里说的规范性不强,包括宏观指导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 从目前来看, 高校的 “基础” 课教学计划中基本上都设置了实践教学的环节和内容,但由于受到学生人数众多、课时紧张、 场地限制以及经费不足等多种现实客观条件的制约, 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通常多见于课内的演讲、 辩论、 案例讨论、 观看视频等.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传统的单一讲授型课堂模式, 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积极性. 但这各项活动, 并没有较为统一的目标、 方式和要求, 只能由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以及责任心来自行决定, 随意性较大, 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 另外, 还有部分高校“仅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定位在社会实践上, 其实现的形式也只是社会调查和外出参观, 因而这样的实践教学不可能在全校学生中普遍展开,要么虚置于教学计划上, 要么以点代面, 只由部分学生代表参与. ” 这就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变成了狭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便如此, 也缺乏规范的指导, 很多情况下是由学生自行开展, 没有了思政课老师的引导, 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大打折扣.

(二) 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真正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应该达到使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 让理论知识 “入脑入心” , 从而提升自身素质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课的开展,可以锻炼培养大学生的情感信念和意志品质,规范自身的举止言行,陶冶情操, 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 但目前实践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参与热情不高. 比如, 在“基础” 课上经常会采用的实践教学形式之一是观看相关视频后讨论发言,可能在播放视频资料时,能够吸引一部分学生“抬头” 观看, 也看得很认真, 一旦视频播放结束, 到发言环节,刚才抬起的头又有大部分都低下去了,不愿意参与讨论. “没有教育对象对国家和社会要求的内容接受认同,教育目标的达成就失去了基础,教育功能或教育价值的实现就成为空话. ” 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既包括学生思想上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也包括实践教学本身有些流于形式,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 因此, 我们不能忽视在当前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的问题.

(三) 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有待改进

“基础” 课具有自己的课程特点, 既是一门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又因其内容包括道德、 法律等方面而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因而, “基础” 课的实践教学应该更加注重时代性、 实效性、 关注社会热点和学生关切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从当前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来看还有待更加改进, “主要表现为: 个体性实践多、 团体性实践少, 形式过于涣散; 假期实践多、 假期外实践少, 时间过于集中, 缺乏持续跟进; 服务型实践多、 创新型实践少, 内容过于形式, 缺乏整体效益; 强制性实践多、 自主性实践少, 管理过于强硬, 缺乏自主创新; 活动类实践多、 理论类实践少, 活动过于随意, 缺乏理论提升. ” 因而, 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化差异、 个性化差异, 采用新颖、 灵活, 真正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 提高 “基础” 课实践教学实效性路径探索

“基础” 课实践教学要取得让学生 “真心喜爱、 终身受益”的实效,既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不能完全脱离课堂, 只是为了实践而实践. 而应该做到既要有明确的目标, 管理规范, 又要有详实周密的方案, 可操作性强. 为了切实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方面的独特作用, 对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创新应该没有终点. 下面仅谈谈个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作为对 “基础”课实践教学实效性路径的探索.

(一) 理论教学统领, 有的放矢, 内容深化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是 “理论课” ,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授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任务. 比如 “基础” 课的理论价值就存在于被誉为 “基础” 课课堂之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 那么 “基础” 课的实践教学就必须紧扣这一理论. 我们在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实践教学设计时,要避免出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 “二元” 分割、 “两张皮” 的误区. 如果实践教学不能服务于理论教学、 深化理论教学, 那它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强调理论教学的统领作用,并不意味着理论的传授就不能采取实践的形式,其中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一般由教师拟定一个或几个主题, 首先要避免主题设计得过于宽泛, 如果题目太大, 会使学生不知从何讲起. 比如 “基础” 课的章标题涉及 “思想” “道德” “法律” 等关键词, 但是为了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目的更明确, 研究更细致, 主题的设计最好落实到诸如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等小标题. 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让学生通过进行社会调查、 数据统计分析等, 更深刻地体会、 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的丰富内涵和价值. 最后, 学生在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的过程中, 培养问题意识、 分析能力、 写作能力、 创新能力等. 这样, 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学生必须要对某一个理论知识认真了解, 阅读相关资料, 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思考, 最终交出一份对该问题具有温度的答卷. 可以说,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且这种主体地位一直处在理论高度的统领之下, 既没有淡化思政课的课程属性, 又让学生乐于接受.

(二) 立足学生实际, 真心喜欢, 积极参与

要想实践教学能够得到学生的热情参与, 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管是实践主题还是实践形式都应该立足学生实际, 贴近学生生活. 在实践主题方面, 可以选取一些学生的兴趣点,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 “基础” 课必要的教学内容, 也是青年大学生日常生活当中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对此主题具有期待,我们的实践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从而培养爱的能力.比如开展“听父母讲爱情故事”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亲身去反观父母的恋爱婚姻, 从而认清爱情的真谛和婚姻的本质, 使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恋爱问题. 另外还应该选取一些学生的困惑点, 像树立 “远大理想” 这样的理论教学, 学生最容易产生空洞的理解, 只知个人理想缺少社会理想、 只求个人价值无视社会价值, 这恰恰是实践教学要发挥作用的地方. 比如可以设计 “寻根问祖” 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向家族里的老者询问他们当年的生活背景和状况, 引导学生认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坚定对中国的信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除了实践教学的主题,还有实践教学的形式也要立足学生实际. 比如今天的大学生们从小就接触网络, 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了,我们就可以考虑构建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用的网络平台,将实践教学环节放置到一个特定的虚拟环境中,把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制作成动画、 网页、 视频等形式,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愿. 比如针对 “基础” 课中的道德教育部分, 可以设计 “探寻校园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实践教学活动,要求每位大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校园中的好人好事或者缺德行为, 用手机拍摄照片或微视频, 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展示和评价, 弘扬正能量, 谴责丑陋行为. 针对“基础” 课的法律教育部分, 可以让学生去网络平台观看经过教师甄选的法治案例视频, 要求撰写心得体会, 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三) 教师动态关注, 及时引导, 规范管理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要出成效,离不开思政课教师的及时引导. 可以说,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教学水平, 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和开阔的视野,更考验教师的教育责任心和智慧. 首先, 从实践教学的课程安排、 内容设计到实践形式、 实践场地、 对实践效果的评价, 甚至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安全保障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等,都需要教师进行周密的思考与部署. 其次, 在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经常运用微信、 微博、 、 邮箱等方式与学生实现即时的线上交流, 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都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与心血. 比如在 “基础” 课中涉及到了诸如 “理想” 、 “恋爱” 、 “择业” 等内容, 当学生有这些方面的困惑时, 教师既要结合课程要求给予引导,又应该以过来人的身份和他们真诚地沟通和交流, 真诚最能够打动人, 这样做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大, 更深入, 不过教师的工作量就更大了, 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另外, 实践教学的成绩评定是否客观公正合理, 也会影响到实践教学在学生当中的口碑以及可持续性问题.既要关注到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参与程度、合作学习程度、 责任意识、 团队意识, 又要阅读调查报告和实践心得; 还要将课堂实践教学的考评以平时成绩形式计入学生课程考核,综合给出每位学生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成绩.这个实践教学成绩评定的过程, 也是实践教学规范化管理的过程, 更是教师对学生认真负责的真实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归宿是价值观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思政课的教师, 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引导使命, 提升自己的引导能力,讲究科学的引导方法,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做个有心人. 唯有如此, 才能使实践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让学生真心喜爱、 真心认同、 真心信服, 从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N].人民日报, 2010-07-30(13).

[2]马建青.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实践教学整体性改革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2) .

[3]杨艳春, 卞桂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路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1).

[4]刘世华, 吴绍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及对策论析[J].教学与研究, 2008(4).

[5]朱卫国, 周世兴.构建大学生综合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J].河西学院学报, 2013(3).

[6]吴林龙.对象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建设理路[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2).

[7]李东坡, 王学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意义、 问题和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8).

上文结束语:本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思想道德修养和实践教学和实效性方面的法律基础课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法律基础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为例
谢晓雪(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摘 要秉承“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指导思想,指出了以典型的案例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组织方.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学、考核方式改革实践
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彰显情感教育的魅力
曹军梅1,付博文2(1沈阳工业大学商贸学院,辽宁辽阳111003;2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870)摘要情感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意识,产生于并调节着人的认识和活动过程 “思想道德修.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应加强民族法制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在民族地区高校,这门课的法律基础部分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大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相关的民族地方法.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