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贵州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与明清时期贵州书院的祭祀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贵州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5

明清时期贵州书院的祭祀,本文是贵州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跟明清时期和书院和祭祀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贵州论文参考文献:

贵州论文参考文献 贵州省情论文范文贵州教育杂志贵州农业科学期刊

张羽琼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摘 要:明清时期,贵州书院的祭祀具有人格教育和社会教化的双重功能.书院通过祭祀先圣先贤,教育诸生希贤希圣,使儒家的道统学说得到生动和立体的展现,成为向乡村社会传播学术思想,普及礼乐教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明清时期;贵州书院;祭祀;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9. 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7615(2016)01-0136 -05

DOI:10. 15958/j. cnki. jywhlt. 2016. 01. 026

收稿日期:2016 - 01 -05

作者简介:张羽琼(1956 -),女,贵州遵义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贵州教育史.

祭祀是中国古代书院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古代书院的文化积累功能.祭祀秘教学、藏书被后人视为书院的三大基本功能.贵州书院祭祀所体现的学术传承功能,表明了作为教育组织的书院,在贵州阳明文化形成中的独特地位.对于明清时期的贵州书院,学术界对其讲学和藏书研究较多,对其祭祀功能关注不够.为了深入了解明清时期贵州书院发展特点,本文依据有关资料,谨就明清时期贵州书院的祭祀作一浅谈.

一、贵州书院的祭祀规制

祭祀是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礼记·文王世子》云:“凡学,春官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永乐建省以后,伴随学校教育的发展,祭祀先圣先师的儒学思想迅速深入贵州各府州县学和书院,成为贵州与中原文化趋同的重要推动力.明代吏部尚书王直在《贵州宣慰司儒学记》中云:“国朝受天明命,混一海内宇,其所以教授斯民,一用圣人之道.故虽荒服之外,裔夷之区,莫不服诗书循礼仪.治化之盛,盖自唐虞三代以来,未之有也.贵州去京师万里,实古荒服之外裔夷之区也,德威所至,无思不服.”贵州宣慰司儒学教授杨懋曾言:“我国朝,凡建学必立庙崇祀先圣先贤,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今日也.”“俾边境军民子弟咸知圣人垂教君臣父子之道,如日在天,孙侯得非贤乎!”充分说明,学校开展的祭祀活动,具有人格教育和社会教化的双重影响.

在中国传统社会,只有官办的府州县学可以单独设立文庙,民间创办的书院则没有资格专设文庙,各书院的祭祀大典一般都在当地文庙举行.据史载,贵州宣慰司儒学有文庙,“在府学前,永乐十一年建,成化间知府王南重建.弘治三年知府金爝复撤庙前民居拓建.中为大成殿,左右翼以两庶.前为戟门,后为霎星门.其他神厨祭器皆备置焉.”思南府儒学的文庙“凡三间.初,先圣先贤,塑泥为像.嘉靖元年(1522),知府李文敏鼎新庙制,更以木殿,日‘大成’.嘉靖九年(1530),知府张镖奉今上改正孔子祀典,命复以木主代焉,大成殿亦始更号日文庙.”

书院作为官学的重要补充,十分重视检束身心,砥砺品行的道德教育,如邵鸿儒在《清厘岱山书院记》中所云:“书院为何而设?忧诸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也.”因此,教学空间和祭祀空间,通常是书院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规制.如明代贵阳文明书院,“上有先圣庙,庙后设师文、学孔二斋.盖欲诸生取法乎一圣,操存涵养而不为利禄之所动也.”先圣庙,既是书院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书院师生取法先圣,操存涵养的文化符号.在贵州各地书院中,先圣庙(大成殿)、崇圣祠(启圣祠)等祭祀场所,均处于书院建筑的重要位置.即使处于贵州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书院,亦十分重视祭祀空间的设置.如清代归化厅(今紫云县)梅花书院,“右后层立有大成殿,以祭祀先圣、先师、先贤、先儒,至膏火系取资于文庙祀款.”上述文献记载表明,明清时期的贵州书院,其规模大小、层次高低,无论其处于中心城镇还是边远民族地区,祭祀场所都是书院建筑必不可少的重要规制.

“学以景行,祀以志思.”书院通过供祀先圣先贤,崇贤尊师、弘扬学术、启迪教化.透过庄严神圣的祭祀仪式,诸生感知先贤先儒的人格魅力,萌发成圣成贤之志.“每一瞻仰,则内省厥躬,可质神明;每一披吟,则默证所学于书有合否也?即不必执卷而此心之惺惺者,亦如古人之我诏也.由是日有孜孜,持之以敬,策之以勤,要之以无倦,以庶几无负圣人之教.”“承学之人,得以揖让进退于其间,涵育熏陶,使之自化.”可见,书院的祭祀,既是尊重儒家学术传统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儒生士大夫实现自我认同的重要途径.书院祭祀所体现的文化载体功能,表明了它作为社会组织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独特地位.

二、贵州书院的祭祀典礼

明清时期的贵州书院,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祭祀建筑、祭祀活动必然成为推行礼仪教化的重要手段.礼仪规范,除了通过书本的学习和省悟,还需要“示范”教育.祭祀作为一种规范的展礼、学礼活动,因而倍受书院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明清时期,为了体现书院对儒学源流的高度重视,贵州各书院都祭祀孔子及其门徒.祭祀先圣先师的释奠礼,是书院师生必做的功课.书院与府学的祭孔典礼都在文庙举行.顺治元年(1644),“定每岁春秋仲月上丁日,省直府州县各行释奠于先师之礼,以地方正印官主祭,陈设均与国子监丁祭同.”道光《大定府志》云:“凡释奠于先师之礼,府州县皆为庙日文庙,殿曰大成,以四配十二哲佾嚮殿中,以先贤先儒从祀两庑.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居中,南向四配复圣颜子、宗圣曾子,东位西向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除了祭祀孔子,书院还将孔门著名弟子及对儒家学说有巨大贡献的后世人物一并祭祀.合称“四配十二哲”.“四配”即亚圣孟子,复圣颜渊,述圣孔伋,宗圣曾参;“十二哲”即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卜商(字子夏),有若(字子有),朱熹.书院主祭对象的设置,体现了书院对儒学源流的重视.祭奠先圣先师,不仅为书院师生提供了道德实践的场所,也通过符号形象阐释了儒家学术思想的时代演变.

释奠礼隆重而讲究,其中蕴含着尊师重教,倡扬教化文明的儒家思想.按照仪式,丁祭日,宰杀猪、牛、羊,整只烹饪摆放于孔子灵位前,即所谓“太牢三牲”.另有清洗调制好的瓜、果、菜、蔬、鱼、肉、稻、谷等食物分装在礼器中,按顺序整齐地摆放在孔子灵位前.是日,*过后,参祭人员便忙碌起来,烛火荧荧,人头攒动,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参祭人员主要由主祭官、陪祀官、分献官和司礼人员组成.释典在钟鼓齐鸣中开始,参祭人员列队缓缓步入孔庙大成殿前,在司仪的引导下行祭孔之礼,整个过程分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六大步骤,寓意迎接孔子的神灵、祀飨孔子的神灵和恭送孔子的神灵.典礼的是三献礼,主祭官在大成殿前向孔子灵位献爵、奉帛、行跪拜礼,乐舞生跳六佾舞.书院通过祭祀,教育诸生希贤希圣,使儒家的道统学说得到生动和立体的展现.参加祭祀典礼学子直观感受先圣先儒形象,进而产生心灵震撼,从中受到启迪.

雍正二年,鄂尔泰任云贵总督,到任之时正逢丁祭日.鄂尔泰参加丁祭时,发现地方在举行丁祭典礼时很不规范,祭祀物品与礼仪程序比较混乱,祭祀人员对典礼仪式松散怠慢等问题.鄂尔泰认为丁祭是庄严神圣的典礼,仪式松散怠慢,无法达到其人格教育和社会教化目的.为了整肃社会风气,鄂尔泰撰写了《丁祭教》,重申丁祭仪注.其内容包括对丁祭大典所用祭品的规定;对祭祀人员和准备工作的要求;以及对文庙的日常管理规定等.刻石勒碑置于明伦堂阶之右,并通饬各府州县等官并教授、学正、训道诸员,务须恪遵奉行.

三、贵州书院的祭祀对象

1.祭祀对贵州教育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尹珍和王阳明

尹珍(79 -162)字道真,东汉戕舸郡毋敛人,贵州教育先驱.《后汉书·西南夷列传》:“桓帝时,郡人尹珍,自以生于荒裔,不知礼义,乃从汝南许慎,应奉受经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为了纪念这位“一洗南荒之陋”的教育先驱,贵州各地文庙专设尹公祠,配祠孔子.据史载,明代贵阳的文明、正学、阳明三书院,均建有尹珍专祠以供祭祀.清嘉庆年间,贵州各地学校和书院奉文通祀尹珍.于是,祭祀尹珍成为清代贵州书院的重要规制.如贵阳的贵山、正本、正习三书院,均祭祀尹公祠.贵山书院建尹公祠3间,祭祀尹珍;正习书院在讲堂后建尹公祠三间,光绪初改名学古书院,政府拨款购置大批图书典籍,书院建敬业楼以*.山长莫庭芝《尹先生祠堂记》云:“奉尹道真先生木主于楼正中,左右箧笥并列.俾登斯楼者,瞻仰先生,慨然有思朴学经训之原,而动考古之志焉.”在遵义地区,道光二十一年(1841),遵义府学教授莫与俦,在府学宫建三贤祠,奉祀舍人、盛览、尹珍,郑珍撰有《汉三贤祠记》以资纪念.在黔东南,黎平府黎阳书院,古州厅(今榕江县)龙岡书院等,均建有尹公祠,祭祀汉儒尹珍;古州厅(今榕江县)龙罔书院祭祀汉诸葛武侯、尹道真,明王文成公、何武烈公(何腾蛟).在黔东北的龙津书院、铜仁书院等,均建有祠堂奉祀尹珍.道光《印江县志·祠祀志》载:“尹公祠,在印江书院内,奉祀东汉尹珍,以明李渭附祀”.光绪《铜仁府志·坛庙》载:“尹公祠,在铜仁书院内,奉祀汉儒尹珍”.民国三十年(1941),贵州省政府专门从正安县东北划出一部分土地,设立道真县,以示贵州人民对尹珍的永久纪念.

祭祀儒学大师王阳明,是贵州书院祭祀的一大特色.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阳明山人,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贬谪贵州期间,“职之暇,训诲诸夷.士类感慕云集听讲,居民环聚而观如睹焉.”王阳明在龙场讲论“心学”,创办龙冈书院,讲学文明书院.贵州士子认为王阳明功在天下,遗泽在贵州,公论在万世.王阳明龙场弟子汤冔、叶梧、陈文学等数十人多次请求地方政府,建祠以慰士民之怀.嘉靖十四年(1535),贵州巡抚王杏在贵阳创建阳明书院,专门祭祀王阳明.书院有“门庑、讲堂室五座凡十三楹,中三楹祀阳明.祭田仪式亦备.”嘉靖二十年(1541),贵州任提学副使蒋信,又增拨祀田以资费用.嘉靖三十年(1551),巡按贵州监察御史赵锦在龙岗书院内建阳明祠,以作祭祀.

清朝建立后,贵州各地书院依然保持祭祀王阳明的文化传统.如贵阳的贵山、正本、正习三书院,均祭祀王阳明.贵山书院“左斋内尹公祠三间,阳明祠三间”.修文龙岗书院与景阳书院、开州(今开阳县)开阳书院、龙里莲峰书院、黔西阳明书院、平远州(今织金县)、凤西书院、花竹书院、思南为仁书院、贵定兰皋书院、黄平星山书院、兴义笔山书院等,均建有专祠祀奉王阳明.花竹书院,以讲堂北坐祭祀阳明先生,下书“后学师范”;黄平州星山书院和兴义笔山书院,均建阳明楼专祀王阳明.修文景阳书院之名,寓为景仰阳明“心学”之意.严修在《蟫香馆使黔日记》乙未闰五月十七日丁已记,“景阳书院,建于同治十一年,浙江俞明府渭实创始之.修文城本有龙岗书院,兵后废毁,旋改为县署.俞君既御县事,寻驻扎佐*防务,因移建于此.龙岗书院本阳明先生教学之所.此日景阳,志始也.”开阳书院之名,时人解释“开阳者益欲开阳明之学也”.龙里县的莲峰书院建有二贤祠,祭祀忠武侯诸葛亮、王文成公守仁.有的书院虽无专祠,但竖有阳明先生牌位进行祀奉.

2.祭祀对贵州教育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名宦乡贤

明清时期,贵州各书院都建有名宦祠,祭祀“省直司牧之官、有功斯民、遗爱难泯者;荐绅处士,积学力行,垂范乡里者.”如贵山书院祭祀田雯、卫既齐、德隆;阳明书院奉祀尹珍,配享孙应鳌至雷庭珍等14人,还建陈公祠祭祀陈法、张甄陶、艾茂“三先生”;都匀鹤楼书院与南皋书院,建“二公祠”祭祀张翀和邹元标;贵阳龙门书院祭祀贵州巡抚刘荫枢;思南中和书院和印江县龙津书院祭祀尹珍、李渭;湘川书院祭祀刘诏升;敷文书院奉祀知府史瑗、项应莲;紫泉书院祭祀知府赵完壁.凤仪书院祭祀尹道真、王阳明及各官有功德于地方者.贵定兰皋书院“建阳明先生祠,祀阳明先生,并附以乡先生史谠、李讲、王新民、孙田民、王政义、周肇岐、及知县甘立言、周昌鑫.”古州厅(今榕江县)龙罔书院,祭祀诸葛亮、尹珍,王文成公、何腾蛟;黎平天香书院祭祀何腾蛟.

散布在城乡各地的大小书院,通过祭祀先师先儒与乡贤名宦,为贵州社会树立尊师重教风气.贵州书院祭祀的受祭者,除了儒家道统人物,还包括了历代学术精英,贵州教育先驱尹珍、王阳明等,奉祭者所看到的,实际上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学术史.站在先师先儒与乡贤名宦面前,不能不受到多方面的激励和教育.书院师生与广大民众通过参与祭祀典礼,见贤思齐,教者以圣贤之教为教,学者以圣贤之学为学.这对于改善思维模式,培育习俗伦常,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上述历史记载证明,明清时期,贵州书院通过祭祀对象,实现了其所追求的道德教育和社会教化的双重目的.

四、书院祭祀与贵州阳明文化的发展

阳明心学从龙岗书院开始,继而在文明书院传播,于明代中后期播撒天下,并传人日本、韩国,影响东亚世界五百年.王阳明因教化边地之功,被贵州历代学者尊为“黔学之祖”,受到贵州书院的普遍祭祀.早在明嘉靖年间,王杏巡抚贵州,“每行部闻歌声,蔼蔼如越音.予问之士民,对曰:龙场王夫子遗化也.且谓夫子教化深入人心.今虽往矣,岁时思慕,有亲到龙场奉祀者,有遥拜而祀者.”可见龙岗书院应是贵州最早祭祀王阳明的书院.龙岗书院由于是王阳明阐发心学的最早讲坛,特别受到明代宦黔官吏的尊崇和追捧.嘉靖三十年(1551),巡按贵州监察御史赵锦在修文龙岗书院内建阳明祠,祭祀王阳明.嘉靖三十一年,贵州都御使刘大直到龙岗书院拜谒王阳明,赋诗抒发胸臆:“梦寐先生几十春,龙场遗像谒兹晨;百年过化居夷地,万里来游报国身;道在山川随应接,功存社稷自经纶.方尘欲步惭无伎,仕学功夫只日新.”明代中期以后,祭祀王阳明成为贵州各地书院的文化传统.有的书院直接以“心学”为名.如蒋信在贵阳创办正学书院,在书院落成碑记中说明:“正学何为者也?正学者,心学也”.明代祭祀王阳明的书院,重要者有文明书院、阳明书院、正学书院、龙岗书院、为仁书院、学孔书院等.

雍正年间创建的贵山书院,是风范黔省的省会书院.贵山书院的前身即为阳明书院,因此,祭祀王阳明是贵山书院的文化传统.据德隆《重修贵山书院记》载,贵山书院中素有阳明先生专祠,经重新修葺以后“以田(雯)、卫(既齐)二公培祠左右,所以联道胝也”.另在《重修阳明祠条规》中有:“今贵山书院阳明祠,每部颁春秋祭期,皆以祭贤良祠日一体祭祀.”倭臣布扩建贵山书院时,专门拨款整修阳明祠,并要求贵州士子:“自时厥后,士之有志于学者,絃诵其间,思阳明之教泽未湮,念大吏之培植匪易.”说明有贵山书院中一直有阳明先生专祠,并继续讲授阳明学说.

在清代,祭祀王阳明的书院遍及黔中大地,这些书院通过祭祀王阳明,“言先生之言,而德音以接也;行先生之行,而光范以睹也;思先生之思,而精蕴以传也,其为追崇也何尚焉!国彦乡美,相继而起.”使阳明心学在贵州代代传承,使阳明文化在贵州得以发扬光大.贵州书院独特的祭祀系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贵州书院是“黔中王学”的重要基地和传播中心.贵州书院祭祀所体现的学术传承功能,表明了作为教育组织的书院,在贵州阳明文化形成发展中的独特地位.

通过对贵州书院祭祀的历史考察,我们看到,贵州各地的书院立足民间社会,通过祭祀先贤,传播学术思想,普及礼乐教化.广大民众通过对祭祀仪式的理解、吸收和传播,对于养成社会礼仪、道德规范和民间习俗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书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尤其重视思想道德教育.通过订立学规,约束学子行为规范;通过祭祀先圣先贤,引导学子见贤思齐.同时,贵州书院的祭祀活动都向普通民众开放,实际上为闭塞的乡村社会提供了一种可贵的文化传播途径.特别是传统书院将学术研究与人格养成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视学问探究与道德修养的教育思想等,在大力提倡人文主义教育的今天,仍有值得教育界认真研究和借鉴之处.

该文结束语,本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明清时期和书院和祭祀方面的贵州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贵州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我国明清时期的围棋文化考析
刘旸(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扬州225000)摘要明清时期的围棋棋艺、成就,以及对围棋理论的研究水平,已经达到了我国古代的巅峰 在对明清时期围棋发展的概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围棋的四大流派即永嘉.

明清时期北京最大的一处朝鲜使馆
神话时代的檀君朝鲜事实上并不存在,商纣王叔父开创的箕子朝鲜才应是朝鲜有史记载的开端,李朝时期的朝鲜人便是以“箕圣国”来称呼自己的国家 箕子朝鲜延续千年之后,在西汉初年被燕国将军.

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贵州省委老到遵义调研红军长征时期干部休养连情况
近日,贵州省委老副局长保安华一行四人,到遵义调研“干部休养连”的情况,实地查看了红军长征时期“干部休养连”旧址,召开了“离退休干部工作雏形在.

贵州省委组织离退休党支部支委成员赴遵义市花茂村开展专题调研活动
近日,贵州省委于组织离退休党支部支委成员赴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开展“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专题调研活动 老同志们先后参观了有着厚重历史感的苟坝红军村、苟坝会议三合院、红九军团司令部.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