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技术研究类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开展七叶一枝花仿野生林下生态栽培技术之相关论文范文集

主题:技术研究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9

开展七叶一枝花仿野生林下生态栽培技术之,该文是技术研究专升本论文范文与七叶一枝花和栽培技术和林下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花火杂志免费阅读花火杂志在线阅读杂志花火花火杂志

摘 要:通过种源实验及林下栽培技术研究,突破传统的中药材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出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最佳基质栽培和林下栽培模式,以较好解决当前中药材生产面临的药材质量差、资源濒危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三大难题,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及中药材生产的三重并举,有广泛的前景和生命力.

关键词:七叶一枝花;仿野生;林下栽培

1背景和意义

七叶一枝花是一种重要的稀缺中药材,以根茎入药,性味苦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疼,息风定惊,平喘止咳等作用,特别是治疗毒蛇咬伤,疮疡肿毒疗效显著.现代医学研究还有抗癌作用.是云南白药、季德胜蛇药片、宫血宁等多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

然而,近年来掠夺式的采挖及其生长环境的人为干扰,导致浙江七叶一枝花资源濒临枯竭,野外难以寻觅,濒于灭绝的境地.因此,开展林下栽培的研究,可解决市场货源紧缺,缓解供需矛盾,保护野生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开展林下规模化栽培,可充分利用现有林地,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利用林下阴凉环境和丰富的落叶腐殖层,不仅节约人工遮阴、肥料等成本,还能提高林地的效益,增加林农收入,保护生态环境.

本项目在遂昌县七叶一枝花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种源比对及林下栽培实验.通过种源实验及林下栽培技术研究,突破传统的中药材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出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最佳基质栽培和林下栽培模式,以较好解决当前中药材生产面临的药材质量差、资源濒危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三大难题,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及中药材生产的三重并举,有广泛的前景和生命力.

项目的实施不仅缓解和保护遂昌县七叶一枝花野生资源的濒危境地,同时为该物种的合理开发利用,尽早为人类利用提供资源保障,发挥遂昌县宜林山地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药用植物资源是中药产业得以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人类“回归自然”呼声日益高涨,社会对植物药的需求与日俱增,药用植物资源面临巨大压力.目前我国仍有80%左右的中药材品种来自于野生,一些中药材如甘草、麻黄、银柴胡、肉苁蓉、雪莲、红景天、冬虫夏草、川贝母等由于过度采挖或掠夺式开发,资源量逐年萎缩,已开始影响到中医临床用药及制药企业的生产.《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收载药用植物168种,其中稀有种38种,渐危种84种、濒危种46种,含常用中药46种,大宗药材17种.

七叶一枝花以根茎入药,是云南白药、季德胜蛇药片、宫血宁等多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关于七叶一枝花资源分布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已有湖南师范大学胡光万、吉首大学蒋拥东和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王英等的研究报道:七叶一枝花全世界有24种,中国19种18变种,国内分布于湖南、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区,湖南有5种6变种,湖南洪江的七叶一枝花比《中国植物志》记载的要粗、要高,花期提前而果期延后.国外分布于不丹、印度、尼泊尔和越南等国.七叶一枝花属喜阴植物,忌强光直射,斜射或散射光能有利其快速生长.关于七叶一枝花内含成份、药理学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已有民族大学张嫚、湖北医药学院叶方和西安文理学院齐建红等的研究报道:他们通过对其根茎化学成分的分析,分离鉴定出50多种化合物,其中甾体皂甙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并且通过临床应用,证明七叶一枝花具有止血、镇静镇痛、抗肿瘤、抗细胞毒等作用.广东江门中医药学校詹晓如、广西药用植物园唐炳兰等进行了七叶一枝花野生品与移栽品的对比研究,证明野生品和移栽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和组成基本相同,为人工栽培提供了依据.关于七叶一枝花栽培技术的研究: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张伟、吉首大学田启建等研究提出的人工栽培七叶一枝花的技术,以根茎切块繁殖为主,虽然简便易行,但资源消耗大,成本高,不便于大面积种植推广.

总体上讲,国内外对七叶一枝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较多,而对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涉及很少,对林下栽培模式及生态环境选择研究较为薄弱.为此,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从生态学及生物学特性出发,通过对七叶一枝花栽培基质配方、林下栽培模式技术等的研究,筛选出含药用成分高的种源及最佳林下栽培模式,为栽培出稳产、高产、优质的七叶一枝花奠定基础.理论价值方面,通过不同栽培处理,明确不同林下栽培模式对七叶一枝花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七叶一枝花的进一步研究及其规模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事业的不断发展,七叶一枝花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重视人工栽培研究提高七叶一枝花的产量品质,有助于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3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关键及主要创新点

3.1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1)开展野生资源及生境调查及栽培基质设计试验.在县域内开展野生七叶一枝花自然分布区调查,收集种源,利用野外土壤调查结果,设计出合理的仿野生的轻型基质配方1种;设计白马山腐殖土基质、当地林地表土+废菌棒基质、东北泥炭基质三种不同基质处理,进行对比试验,以筛选出最佳的栽培基质.

2)开展不同材质容器栽培实验.采用修根型控根容器、加仑容器、无纺布等三种不同材料容器育苗技术,进行对比实验.

3)开展三种林下栽培模式实验.利用七叶一枝花需遮荫的特点,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森林植被及丰富的林地资源,设计油茶林下栽培、杉木林下栽培、毛竹林下栽培三种林下栽培模式,开展实验,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应用筛选出的高效仿野生林下生态栽培模式.

4)建立一个示范基地.通过踏勘选择,建立油茶林下仿生栽培示范基地2hm2,辐射推广6.67hm2.

3.2技术关键及主要创新点

1)对遂昌县七叶一枝花资源进行调查及开展种源实验尚属首次;

2)进行七叶一枝花不同栽培基质配方设计,以找到较好栽培基质应用于生产;

3)采用无纺布育苗袋、加仑容器、控根容器栽培比较,筛选较好的材质容器进行七叶一枝花人工栽培,实现规模化生产.

4)开展七叶一枝花不同林下仿野生生态栽培模式研究,追求单位面积效益最大化.

4项目预期目标

4.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设计出仿野生栽培轻型基质配方1种.

2)筛选出较好的一种材质容器进行七叶一枝花人工栽培.

3)筛选出较好的一种林下仿野生生态栽培模式,以推广应用.

4)建立油茶林下仿野生生态栽培示范基地2hm2,辐射推广6.67hm2.

4.2社会效益、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前景

七叶一枝花是重要的中药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民间多用于治疗无名肿毒和毒蛇咬伤,以及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咽喉肿痛、乳腺炎、跌打损伤等,但其野生资源急剧下降,造成市场缺口很大.浙江省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适合七叶一枝花的生长,优势明显,开展对七叶一枝花的研究,具有现实的社会、经济意义.

本研究在对我县七叶一枝花资源调查与种源实验的基础上,利用仿野生轻型基质的配方设计,筛选出生态高效的优良种源或单株,实现仿野生七叶一枝花繁育和种植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以实现优质、高产、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预期目标,满足当前资源匮乏的社会需求,保守的估计,近几年的全国每年七叶一枝花用量在3000t上下(今后需求会更大),而浙江野生七叶一枝花药材的产量每年只有2t左右,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产业化前景.

5项目实施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

5.1实施方案、技术路线

项目实验地点及油茶林下仿生栽培示范基地主要在遂昌县金竹镇;在全县开展七叶一枝花资源调查.

技术路线图:

5.2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

本项目由遂昌县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具体负责实施,有关林业工作站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具体落实和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龚范武,龚舟,彭静,等.不同林下七叶一枝花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3):155-158.

[2]龚范武,彭静,龚舟,等.七叶一枝花种源选择与林下栽培技术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15,(3):1-5.

汇总,这是关于七叶一枝花和栽培技术和林下方面的技术研究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针叶植物叶片或叶小枝数字图像识别和分类
田超1,周坚华2(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1)摘要本文研究针叶植物数字图像自动识别分类的方法 根据针叶植物不同科(松、杉、柏科)和种叶.

杂交稻新组合花优218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苏天宝(邵武市种子管理站,福建南平35400)摘要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是种子管理站的一项重要工作 花优218 新品通过二年的试种和一年的百亩示范种植,该品种农艺性状比较稳定,适合做烟后稻和烂.

林下竹荪仿野生高产栽培技术
竹荪是我国的传统特产,其肉质脆嫩、味道独特、清香宜人、营养丰富,并且具有补肾、明目、清热、润肺降血压……药用和保健功效,被誉为“真菌皇后” 近年来,笔者通过对竹荪菌株的不断驯化.

辽西半干旱地区野生平榛丰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16)12006202中图分类号S664 4文献标志码B刘相锋(北票市大三家林果服务站,辽宁朝阳122100)摘要辽西地区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为了改善当地的林业状况,提高.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