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诗歌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与苏轼诗歌创作中的人生哲理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主题:诗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8

苏轼诗歌创作中的人生哲理,该文是诗歌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和诗歌创作和人生哲理和苏轼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诗歌投稿人生十六七杂志诗歌杂志苏轼论文

摘 要:苏轼是一位亘古少有的全才,其不仅精通诗词文,而且还擅书法和作画.苏轼所创作的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巨峰,其诗词题材广泛,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也有写景抒情的,在诗句当中不乏有很多自身的人生感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本文分析了苏轼诗歌创作当中蕴含人生哲理的方式,并就苏轼诗歌创作当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苏轼;诗歌创作;人生哲理

作者简介:张维(1981-),男,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健康服务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大学语文教学.

[ 中图分类号] :I20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8)-33-078-02

引言:

在苏轼以前,唐宋词人的作品多为抒情类诗词,主要抒写男女恋情、羁旅乡情和生活闲情,而极少有抒发自身志向的作品.苏轼却有所不同,苏轼的词多为言志抒情类诗词,且在诗词当中进一步描绘了其对宇宙、对人生的哲理感悟.据相关统计表明有,苏轼存于世间的350 多首词当中,其中有超过50 首蕴含着苏轼对于自然、人生、社会、宇宙等的哲理性思考,这在同时代的唐宋词人当中是绝无仅有的.

1.苏轼诗词展现人生哲理的方式

1.1 以景说理,哲理蕴含于形象当中

很多诗词作家在说哲理的时候,都喜欢借景讲理,将哲理融于具体的事物当中,以实际的形象来表达所要说明的哲理,人们称之为“理趣”[1].苏轼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也有很多时候是将人生哲理蕴含于具体的形象当中的.如《望江楼晚景五绝》其二: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此首诗首句“横风吹雨入楼斜”,描绘了望海楼晚景的威猛气势,觉得此景“应须好句夸”,体现了苏轼对此景的赞美;二句“雨过潮平江海碧”,说明此时大雨已过,海阔天青,这一前一后一动一静的对比,突出了望海楼晚景的特殊气质.同时,通过这一特殊的景象,苏轼也表达了自身某种心情,揭示了一定的人生道理:人生也是如此,既有“横风吹雨”的坎坷,也有“雨过潮平”的时刻,将人生哲理蕴含于实际景物当中,以景说理.

1.2 直接议论却生动有趣

宋词非常重视说理,受此影响,苏轼的诗词当中也有很多直接说理之处,即以纯理入诗,以短短几句诗词来揭示人生哲理[2].苏轼的这些直接说理虽然缺乏一定的意象性,但却仍生动有趣.如《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此诗曾被纪昀评点为不是诗,认为其只是随手写的四句.但实际上,苏轼却借助“琴”、“匣”、“指头”等具体的意象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浅显易懂的人生哲理,即任何活动都需主客观条件的相互协调才能成功,看似是随手所写,但却自“无理”延伸到了“有理”,让读者大受裨益.

2.苏轼诗词创作中的人生哲理

2.1 人生哲理与事物的融合

人本身就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之一,人与自然事物之间能够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苏轼在进行诗词创作时,也想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其诗词当中有很多人生哲理与自然事物相互融合的画面.如《惠崇< 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此诗是苏轼欣赏惠崇的《春江晚景》图之后有感而发所作的.惠崇的画从视觉上给人以具体的感受,但画有其局限性,其只能向人们展示一个特定的画面.诗虽无具体可视的画面,但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却对读者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通过作者的语言,读者可进行想象,进入到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当中,从而弥补因画面特定性而无法展现的东西[3].苏轼依所看到的景象,加上寥寥几笔,便使得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跃然于纸上.

诗中“竹外桃花三两枝”、“蒌蒿满地芦芽短”均是对画面形象美的描绘,其充分发挥了诗的优势,在描绘惠崇画中景物的同时还引导 读者对画面景色进行想象,让读者向往着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在为读者构造独特的意境时,苏轼也不忘利用实践来恰当地引导 读者进行想象,以影响读者的想象画面,同时也向读者揭示“实践出真知”的人生道理,由此就有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在初春时,“竹外桃花三两枝”向人们揭示了初春的到来,但是最先知道初春到来的却不是人,而是鸭子,此为何故?究其原因,鸭子长时间处于水中,水温的变化是鸭子最先感知到的,初春到来时水温明显上升,鸭子也就最先知道初春的到来,这其中蕴含着实践出真知的人生哲理.

另,《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 中也体现了苏轼的类似的人生哲理,此词如下: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沙?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此词作于元丰五年,词中所描绘的景色淡雅平静,却真实生动地体现了词人当时的人生处境,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此词先是对优美的山川景色进行描写,体现了词人对于自然事物的热爱;随后以景抒情,“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表达了词人虽面临人生苦难,却有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情景交融,以景说理.词中“溪水西流”、“门前流水尚能西”与传统的“百川东到海”、“江水东流不返”等江水东流的自然规律相反,将自身的意志赋予溪水,以“溪水西流”表达了自身对于命运的抗争和对人生道路的激励.整首词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词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洒脱态度,虽面临人生困境,但却仍能乐观对待,以旷达的胸怀向往着未来,也体现了词人对于人生困境的不服输精神.

苏轼有很多诗词均可见其对于自然事物的崇敬之情,其常将人与自然相互融合,让读者在自然当中看到人,人的身上看到自然,使读者能见识到自然事物的高贵,同时也能意识到人类作为自然组成部分的平凡品格,无视了人类的中心主义,消除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真正实现了人生哲理与自然事物的融合.

2.2 人生哲理与事物的冲突

在苏轼的眼中,人与事物并不是时时刻刻都相互融合,和谐相处的,其也有冲突和对立的一面.如苏轼所作《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作于元丰七年,是苏轼同友人同游庐山时所作,也是世人所公认的描绘庐山景色的佳作.整首诗并无利用多么华丽的词藻来描绘庐山的景色,也未体现出诗人的强烈情感,但其却成为了名篇.究其原因,诗中质朴的语言当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能启人深思,耐人寻味,因而为人所喜,千古流传.为何庐山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与人们的立足点有着莫大的关系,人们所处的立场不同、知识结构的差异都会影响人们所看到的事物的最终形象,也会影响着人们所得出的最终结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对本次游山体会的总结,虽是写景,实则说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道理.因为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出发点也有所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人们在看待事物时,应全面分析,以免受主观成见影响而产生认识的片面性.

另《和子由安魂池怀旧》一诗与本诗也有着异曲同式之处,其此诗如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此诗是苏轼借景以抒发自身怀旧情怀的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苏轼将自身的人生际遇融合到了诗歌的形象当中,揭示了某种人生哲理,引导人们对人生进行思考.虽然“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但逝者如斯,人的一生当中能有很多经历,这些也多者人们往后所能回味的事物,因此尾句回忆了往日崎岖之途上“路长人困蹇驴嘶”的往事,表明人虽然会经历朋友的生死离别,但人生的路还要走,在漫漫人生路上,人们虽然可能是一个人独自前行的,但却拥有着很多可供回忆的往事,这对于独自前行的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安慰和激励.此诗体现了诗人强大的内心与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向人们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此诗中虽然包含了对人生渺小的感慨,具一定消极意味,但读下来却给人一种对人生情感的眷顾之情;以景说理,将人生的漂泊不定比喻成雪泥、鸿爪,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但最终却还是得一路向前,走完一生,形象而生动地展现了人生哲理与自然事物之间的冲突.

2.3 人生哲理与事物的和谐

唐宋诗词当中不乏很多描写自然事物的诗词,但多数词人均是为了利用这些事物来表达自身情怀.而苏轼却不同,其关注自然事物,也将自身融入自然事物当中,将自己视作自然的组成部分,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是苏轼于熙宁九年中秋节所作,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府,相家乡相距甚远,在中秋之夜,苏轼想起了多年未见的苏辙,心中无限感慨.本词以“明月几何有”这一问句起头,体现了词人对于人生价值的追寻.苏轼虽然超越了现实的局限来贴近自然和宇宙,但受时代价值理念的影响,其又必须回归现实[4].一句“高处不胜寒”,体现了词人在苦苦追寻之后却未得到答案的无奈.最终回归现实,苏轼得到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答案.

此首词充满着诗情画意,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词人对于人生的感悟.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其有着对立的一面,也有着统一的一面.对于生活在现实中人来说,有欢就必有悲,有悲也必然会有喜;有分离就会有欢聚,有欢聚也会面临着分离,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人们应该学着以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正确认识生活中的事物,并合理地处理各类问题,就像苏轼所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现在短时间内可能无法见到对方,回到家乡,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终会见面,到时就可一起赏月过中秋.

再如《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此词如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行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近.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首词为苏轼抒发自身情怀之作.由词可以看出,作者在游玩途中突遇大雨,“穿林打叶”体现了骤雨狂风的景象,然而虽有大雨,作者却仍保持“徐行”,体现了作者气定如神的胸怀,以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中所经历苦难的态度,虽“穿林打叶”,但是“谁怕?”,不过是“一蓑烟雨”,最终归去时,仍会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因此,对于人生道路上所面临的困难,应不畏风雨,勇敢前进.

3.结语

总而言之,苏轼在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当中,利用诗词来展现了其个性、情操、学问与见识.虽然苏轼的诗词看似在写景,但实际却是借景抒情,并从情景当中悟出了很多人生哲理,其以诗为词,同时又充分发挥了词体韵律谐美、句式参差、用韵错落等艺术特长,使得其诗词体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调.此外,最为重要的是,苏轼的词在抒写景物时会将其上升至人生哲理的高度,而这又源于苏轼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清醒认识,最终使得其词既具生气又显得高致,为世人所喜爱和传诵.

本文评论,此文为关于诗歌创作和人生哲理和苏轼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诗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诗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试析《红楼梦》中有关诗歌创作的观点
摘要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红楼梦在很多方面都有值得后人借鉴的理论和观点 其中关于诗歌创作的观点,更是见解独到 在小说中,作者或直抒胸臆,或借作品中的人物之口,从不同的角度,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关于诗歌.

李白和杜甫诗歌创作的不同
作者简介赵梦琪(1985),女,汉,黑龙江省绥棱县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7)3505201在中国的诗坛上,屹立着.

澳大利亚诗人格兰菲利普斯的诗歌创作
【摘 要】格兰·菲利普斯的诗歌风格和形式丰富多样 他的岩石之歌以质朴的语言向人们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对自然充满幻想以及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对创作的天赋以及关注社会的情.

每一行诗/都将重新标出边境线论王家新近期的诗歌创作
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诗歌在完成了重重美学与诗艺的突破和拓展之后,逐渐跃入了一个更为开阔的书写空间 然而,写到今天,当代诗人该如何在消费主义时代确立写作的尊严,如何能将写作准确地切入到诗人自身的命.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