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从分房到买房类本科论文范文 与从分房到买房:新中国的居住革命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从分房到买房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0

从分房到买房:新中国的居住革命,本文是关于从分房到买房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与买房和居住革命和分房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从分房到买房论文参考文献:

从分房到买房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文化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从私房的社会主义改造、大院、工人村、家属院、筒子楼,到单位住房福利的终结并进入以商品化为主的市场,“住”的理念和形式都成了中国人当代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

私房的社会主义改造

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一化三改造”的完成,使得生产资料大部分收归国有.忙于集中财力组织生产和应对抗美援朝战争,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紧张,而农业人口的大量进城造成住房困难,于是开始推行经租房政策,动员有房者出租私有房屋.

1958年6月4日,北京市私房改造领导小组开始制定“私有出租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稍后,各省、直辖市纷纷效仿,很快推广至全国.

按照当时的做法,改造房的面积起点在大城市一般是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约合10间房),中等城市一般是100平方米(约合六七间房),小城市(包括镇)一般是50到100平方米之间(约合3至6间房).

政府房管部门负责经租房的经营,如管理、收租、修缮等,并把租金的20%到40%发给经租房的业主.经租房之称由是开始.

1958年底城市私房改造基本结束,1964年7月政府正式宣布:私人租赁性质的住房关系基本不再存在了,1978年我国城镇住房中74.8%为公有住房.这样的做法,在最初的时候,虽然部分满足了城市无房市民的住房需求,但是却背离了经济规律.

由于公房制度长期实行无偿分配和低租金的福利体制,住房的投融资机制被严重扭曲.1952年至1978年,中国包括农村住房在内的住房总投资仅占同期基本建设投资的7.5%,仅占GDP的0.7%.

住房投资严重不足导致上世纪70年代末全国主要城市都面临住房严重短缺的困境.1978年,城市住宅面积为14亿平方米,和1950年相比,人均居住面积由4.5平方米下降到3.6平方米,缺房户869万户,占当时城镇总户数的47.5%.

事实证明,靠政府福利分配,是很难实现“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居住理想的.

大院与工人新村

北京的大院和上海的工人新村,是20世纪50年代的新兴事物.前者是政治中心,后者是经济中心,而其他的大城市也一样拥有大院和工人新村,算是一种居住形式的“混搭”.

1950年,为了保护古都北京的老建筑,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与陈占祥吸取巴黎与伦敦的前车之鉴,建议在北京西郊建成新的行政中心.

虽然“梁陈方案”最后被否定了,但军队大院却留在了西郊城外.从公主坟一直到北京西山脚下,空军司令部、海军司令部、通信兵司令部、总后勤部、总参谋部、炮兵司令部等大院,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医院(即301)等鳞次栉比、依次排开,一直延续到西山脚下的北京军区大院.

高校大院集中在北京的西北面,1950年代初,学院路上自南向北建设了著名的“八大学院”;清华、北大、人大、民族学院则位于跟学院路平行的白石桥路和海淀路上,也都是一圈一大块地.而国家和市属机关的宿舍院,则散布在城外各处.其中三里河地区又是主要的聚集区.

和北京相比,上海就要更费脑筋来解决工人阶层的居住问题.上海原本就是中国的工业中心,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苏联模式影响下,将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再加上“低工资高就业”的经济政策,上海工人数量连年增长.

这里成为新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聚集了大量的产业工人,其中仅纺织工人就有四五十万之多,居住环境普遍很差.

1950年,根据的指示,当时的上海市长陈毅指出:“目前经济情况开始好转,必须照顾工人的待遇和福利.”在此背景下,曹杨新村“1000户”工人住宅(实际建造1002户,即曹杨一村)和“两万户”住宅先后应运而生.

曹杨新村成为新中国最早的“工人新村”,之后上海又在沪东、沪西两个工业集中分布区建设了多个工人新村.此后,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工人新村建造活动.

大院和工人新村,有一个共同点,本质上都是封闭的社区,功能齐全、自给自足的小社会,里面有门诊部、浴室、理发室,还有不同种类的子弟学校.

在其他城市,也有各种大院和工人新村的“变种”,用一个形象的词来说,就是单位的“家属院”.大家上班在一个单位,甚至在一个车间,而下班后,又住到同一栋楼,甚至同一单元.父母是同事,而孩子从小就是在一起的玩伴.

这是一种集体生活,很容易培养起共同的认知.大院或者工人新村里出来的孩子,往往都经历过某种“残酷青春”,与别的大院或家属院的子弟打架斗殴,似乎是必然要经历的成长课.

如今,很多“工人新村”都已经被拆或者面临着即将被拆迁的命运.第一代新村的居民,早已是白发老者,他们对这种家属院的生活充满了感情.

“新村”,就这个词的意思来说,它让人想起农村的村庄,尽管从事的是工业生产,“新村”仍然是一个传统意义的熟人社会.尽管已经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但就人与人的来说,仍然充满了温情.

父母上班,把孩子托付给邻居看管,或者让孩子们在大院里自由玩耍,都不会有什么安全上的担忧,这样的居住环境,能给人以特别的安全感.(上)

(摘自《看历史》黄小凡文)

本文总结,本文论述了适合买房和居住革命和分房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从分房到买房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从分房到买房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民间外交的内涵和实践:以新中国的基本经验为考察
中国人在新中国的外交实践中长期使用“人民外交”的提法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政府间外交成为发展和推动国家间关系的主要形式,“民间外交&rdqu.

国家口头禅:新中国流行语的变迁轨迹
彭训文流行语,一个国家的“口头禅” 它们在大众中口口相传,承载着各个时代群体的集体记忆 它们像社会生活中一根根敏感的神经,潜入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肌理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汉语流行语.

淬炼经典:越剧黄金时代和新中国戏改实践
旧戏之改造,就是要用新意识形态来引入改造大众的审美趣味,规范对历史和现实的想象方式,从而塑造出新时代所需要的民众主体 但这种改造也必须考虑到大众接受程度与实际教育效果,从中也多少能看出戏改限度之所在 .

开国第一城石家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攻坚战术开新面”石家庄( 旧称石门) 乃华北重镇、咽喉要地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就很注重在这里加修工事 日军投降后,国民党胡宗南部进占石门,继续构筑防御工事,共驻有国民党军3 .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