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发表论文>材料浏览

有关老人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和一位老人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主题:老人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9

一位老人,该文是有关老人论文如何怎么撰写与一位老人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老人论文参考文献:

老人论文参考文献

第一次看见他,是在旌湖岸边,一群人围着他,在听他讲什么.他笑容可掬,和霭亲切.真像是邻家的老大爷.

听众们时而问问他,他时而问问听众,圈子里时而发出会心的笑声,其乐融融.这情景,常常吸引过路人停下脚步.

第二次看见他,是在一张照片上,我惊讶地发现,曾任总书记的都站在他的身后.这时我才知道,他,参加过八年抗战,新中国工业奠基者之一,第一个扛起德阳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大旗的人.他叫李干.

驶进风浪的人生航船

李干的家乡在山东省博兴县.八岁时在家乡读小学,因老师是一位地下党员,所以他知道了“东亚病夫”一词的来源,心里就有了“华人与狗不得进入”的羞辱和愤慨.小小年纪的他就认识到,自己的国家就像是一片桑叶,正被人家一点一点的啃食.“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的爱国在幼小的心灵中开始涌动.他开始思索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在老师和几位志士仁人的教育和感召下,9岁的李干积极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的学生运动,上街游行,声援北京学生的抗日学潮.就因为这被学校辞退.他又进入到当地的另一所被称为“洋学堂”的小学就读,不到一年,又因相同的原因被退学.

1936年,李干考进了济南第一乡村师范学校.至今回忆起来,他仍然对这所学校赞不绝口:那真是个了不起的学校啊!白色恐怖那么凶,党的组织却非常强.那时候,只要是新生入学,就会有员到车站接人并做工作.李干很快就加入了在学校的组织--抗日联合会,并成为乡村师范一带的负责人.15岁的李干“脱下长衫走出课堂,扛起长走上战场”.从此踏进了抗日救国的艰难岁月.

77事变后,日本人步步紧逼,李干所在的济南第一乡村师范学校不得不南迁,李干与张奋涛、韩风夫三个骨干被组织安排回博兴开展恢复地下党重建工作.

回到博兴,3人成立了敌后抗日政权——博兴县委.当时的形势非常恶劣,汉奸与日本人相互勾结,形成一个严密的包围圈和过虑网,县委的生存相当艰难.在一没场地,二没经费的情况下,博兴县委的生存和组织斗争的难度可想而知.

三个人中,李干家稍稍宽裕一点,李干父亲被大家称为“老自由主义者”,对儿子的事业很支持.于是他家就成了县委的活动场所与办公室,于是他家也成了鬼子、汉奸重点的盯防对象.

1939年的正月初三,一个阴沉而又寒冷的日子,一个让李干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这天,李干一大早就出门了,就在他离家不久,日本人包围了他的家.没找到李干,就抓走了看菜园子的大哥.父亲急了:大儿子还饿着肚子、连鞋也没穿啊.父亲想给大儿子送点吃的送双鞋,急急忙忙赶了去.结果在半路被日本人逮捕.两天后,父亲被杀,四天后,大哥被活埋.

国仇、家恨,深深地埋在了李干心里,化着了无穷的力量,用在了他和战友们开展敌后游击战的行动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喊出“今年打垮希特勒,明年赶走日本人”的口号,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也空前高涨,开始作大决战、全歼日本兵的布署.

日本人大举反攻.李干当时是运输科长、带着科里三个人组成一个小组保护粮食,还要保护一个掉了队的女战友.日本兵早上四、五点钟就开始疯狂扫荡.为了保存自己,只有尽快转移.

日本人拉网式搜索了20多天,李干他们白天隐蔽起来,晚上就着星月的光摸索前进.没有吃的,嚼野果、草根,看到老百姓上坟的纸钱以为是煎饼,捡起来就朝嘴里塞.到了黄河入口处,在那些运粮食的船的船缝里发现有被水泡胀了的麦子,捡了一小包,大家说好,不到万不得已一粒都不能吃.

那天晚上半夜,李干听见有动静,他仔细一看,是王启宇在吃麦子,王启宇是他们几个人中年龄最小的.他看到李干时哭了,比划着说肚子实在受不了.李干闭上发湿的眼睛,什么也没说,轻轻地走开了.

李干说:“我能说什么呢,我心里不好受呀!才15岁的孩子啊!这么些天来,我们一道经历了好多生与死的考验,从来没叫过苦,还跟我们一样发誓与敌人血战到底!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自杀……在这荒凉的大草地里,天寒地冻……”说到这里,李干沉默了.

这,仅仅是李干在抗战斗争中经历的若干个故事中的一个.

奋勇当先,出生入死,终于迎来了八年抗战的胜利.当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时,李干说,我们那高兴劲简直可以用疯狂来表达,战友们把锅碗都敲坏了.有的说要去洗个澡,有的说要理个发,我呢,只想好好地睡上几天.

可又有谁知道,在这八年中,李干的两个儿子,都因夫妻俩投身战斗无法亲自抚养而夭折.

1940年,李干将出生几天的大儿子托给丈母娘.那时,缺吃少穿都不算最难,最难的因丈母娘是抗战家属,汉奸和日本人盯得紧,老人带着孩子成天东躲西藏,孩子生了病,无力也无法救治.第二个儿子出生后时,李干正在为整党四处奔忙,妻子也要投身到发动群众搞土改的工作中去.他们就把孩子托给老乡.抗战胜利后,李干拿着两筒洋奶粉去看孩子,见孩子受瘦得不行,李干将奶粉冲得浓浓的给孩子喝.谁知孩子却却因浓浓的奶粉不能消化而失去了生命.

另一个战场

一个新的时期,一个新的里程,在一个新的国家诞生时开始了.这个时候的中国,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那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对此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苏联援建的一些重点项目.

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因为重工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乃至经济、科技总体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它不仅从根本上提升社会的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对社会重大转型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精神,以及社会结构和人的生存方式等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于是,决定从地方抽调一批骨干投入到工业建设中.时任德州专区专员的李干被调到黑龙江齐齐哈尔第一重型机器厂负责建厂工作.

乱石横卧、杂草丛生、狂风呼啸,萧条冷清,这,就是李干到达目的地看见的情景.

在一张老照片上,我看见李干和他的战友们挥动着锄头、铁锹在挖土方,平场地.我认真地看了这幅照片后,立刻断定,那不是做秀,那是真实的.因为,那些挖的、铲的,挑的、抬的人,一个个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卖力.不像如今一些电视或图片上看到的人物排序、镜头距离都有区别.李干和他的伙伴们那种热火朝天的劲头真让人感叹.这可是一群正、副厅级与正、副处级的干部,是官员、是功臣啊!跟今天那些搞基建的农民工有什么区别呢?

没有区别.但也有区别.今天搞基础建设,有水有电有机械,李干他们却是在一没电,二没水,三没有先进的机械的情况下进行的.用李干的话说:“我们是‘老婆孩子齐上阵’”.

新中国第一个重型机械厂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

完成了第一重机厂建设任务后,1958年,李干调任德阳第二重型机器厂负责建厂工作,历任党委副书记、厂长.他和厂领导班子的成员们,用建一重的精神、方法和经验建起了二重.

李干说:“二重是由亲自选定的地址,是国家“一五”、“二五”计划的重点项目,担负装备中国的光荣任务,为国家的工业发展提供大型的机械装备,是国家工业的长子.刘少奇、、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二重,都亲自到二重视察.”

党和国家领导的信任,极大地鼓励和鞭策着共和国第一代的工业垫奠基人.从1971投产开始,二重在一无资料,二无图纸的情况下,研制出了号称“二十世纪中国轧机之王的舞4200MM特厚板热连轧机,至今仍被誉为”共和国功勋轧机.为大型电站提供大型锻件生产出的中国第一圈套单重为42吨的大型不锈钢叶片……

二重的路程并不平坦,60年代未,正当二重勃勃发展时,思潮泛滥,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一大批重点工业被迫下马,停建或缓建.二重也属此列.

经过三年调整,二重刚刚获得重新启步的时候,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开始了.停工、停产闹革命,这一闹就是十年啊,作为厂长的李干在那漫长的十年中过的什么样的日子可想而知.

我没有触动老人当年的创伤.因为,要走进老人的记忆,去了解那段历史中的个人命运无疑是残酷的.李干只用了“死里逃生”几个字,概括了自己的那段经历,更多的言语却是对工厂的发展与损失而心痛.

“建国以来,我们一面高喊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一面又大搞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在今天看来太不应该而且近于荒唐的事情.等我们发现已经被人家甩得很远了.才觉得要强健自己除了实实在在地干,没有别的出路.于是,一个务实的政府宣布了这一事实,进而一个务实的政策有如干旱时的春雨普降在神州大地——改革开放,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1976年,党决定组织工业考察团到发达国家去看看.李干同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周子健、财金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长的安志文、一机部外事局局长的一道前往德、法、意等国考察.那是一次“突围”的行动,他们到了六个国家,大大地开阔了眼界.不久,李干又到日本考察,引进了热加工等一些先进的技术.二重,从此迎来了发展壮大的又一个青春期.

在这个时期,二重为国防、航空提供了27万件模型锻件,武装了2万多架军用飞机,制造了重型陆炮2000多门,另还为化工、汽车、军工等提供了大型关键性的大型装备.为国家提供价值280亿元的重大技术装备200套、完成机器产品产量113万为国家火电站、水电站提供大型铸锻、为宝钢安钢武钢各大钢厂提供了大型轧机设备,装备了冶金工业.领导人称二重为“国宝”、“国家工业的脊梁”.

谈到二重的发展和对国家的贡献、以及如今的二重已成为在国际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国有大型集团公司时,李干的语气仍然是平静的,就好像在说与自己不大相关的事.

我说:李老,二重为国家做了这么多贡献,您是功臣啊.李老说:“中国人做中国自己的事,谈不上什么功不功的.我这个人就是有点儿追求.战争年代那么多人牺牲了生命,我活下来了,活下来就应该做点事……”

一种敬重之情在我心里油然而生.

撑起一片天空

“关工委”, 这个对很多人来说都只是听说其名、而不大知其实的机构,她诞生于1985年.创建者是河南安阳的几位老红军.当时,几位老红军见当地一些青少年不好好读书,酗酒抽烟,滋事打架,便在一起商量成立关心下一代协会.这件事被时任共青团书记处书记的知道后,亲自前往调研.就这样,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组织机构.这个机构的参与者主要是称之为“五老”--老干部、老军人、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

这些老同志大都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有威望、有爱心,有能力、有经验.

“关工委”,一头连着老,一头连着小, 老同志利用威望、亲情、经验,时空等优势,关心教育青少年,既丰富了老同志的晚年生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又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组织机构.

1991年,80高龄的李干担任了德阳市关工委名誉主任.他经常到农村、到工厂、到单位,走访教师、接近家长,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生活及学习情况.

从那时起,在李干的床头、书房、沙发桌上放得最多的是《中国火炬》、《中国青年报》,、省关工委的文件.一大摞厚厚的笔记本上,写的全是探讨有关未成年人成长的问题.

从那时起.在学校,社区、农村,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节假日,他会带上礼物去看望福利院、特殊学校、和父母在外的留守学生.跟他们谈心,问寒问暖.这些学生跟他很亲,一看见他,就会把他团团围住,亲切地喊爷爷,这个时候的李老,脸会笑得开了花.

一些父母在外地打工的孩子,经常给他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高兴或不高兴的事.而李老收到这些信他都要一一回信.

在当今,我们常会听到“顾问”、“名誉主席”、“名誉……”这样的称谓,都知道,这些职务是虚的,“顾问顾问,顾而不问”,就是人们对这些没有实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的职称的一种调侃.

李干,这位德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却是认认真真地做着实实在在的事.二十多年来,他踏遍了德阳所有的土地,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福利院、特殊学校、农村学校.他总是把孩子的的事放在心上:

他担心孩子衣食没有着落、担心孩子没有正确的前进目标、担心外出打工者的孩子无人看管……

正因为有这么多担心,在路上跟清洁工聊天,问的是她的孩子有没有上学;遇上打工的人,会问他的孩子在家里跟谁人生活;河边聊天说的是怎么样教育孩子,家长怎样给孩子做榜样…….

当有人向他表示感谢时他说:“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我们每个中国人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啊.”

生命因付出而丰盈.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地震发生在这片土地上.长达两分钟强烈的震波刚刚过去,李干立即寻问灾情,当他得知德阳所辖的绵竹、什邡受到重创时,立马对关工委的同志说他要到绵竹去.

大地震震中在汶川映秀,映秀与绵竹仅一山之隔,沿山的几个镇乡——汉旺、遵道、武都、九龙等,损失极为惨重.学校大都坍塌,学生群死群伤的人数达1148人之多.

当时李干已经87岁,关工委的工作人员因担心他目睹震后的惨状对他的健康不利,劝他不要去.他不依,非要到现场去.大家就想方设法劝阻.最后李干火了.“你们不让我去,我让人大(李干曾任德阳市人大主任)送我去.”

这个时候绵竹沿山镇乡的土地上,看到的是一堆堆废墟和摇摇欲坠的断壁残垣,听到的是哭声、喊声、叫骂声.通往这些地方的山道上,小车、大车、中型车;出去的、进来的,受伤的、的,扶老携幼的,被车和人塞得满满,进出都很困难.再加上烈日当头,余震不断.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老硬是把这些镇乡一一走遍,同关工委的工作人员一道,把食品,用品之类慰问品送到灾区孩子的手上.

为了帮助在震中致孤、致残、致贫的青少年,关工委决定开展结对帮扶的活动.动员全社会有能力的爱心人士与受灾较重的青少年结队,主要从经济上帮助受灾的学生.李老结对了两个学生,一个叫王菊,一个叫罗文君.

第一次到王菊家,李老看见一张破床上放着一床破被、一人高的土砖墙围起来就是家的现状,他很伤心,连连说:“真没想到!真没想到啊!”李老把哭泣的王菊抱在怀里,替她擦去眼泪,鼓励她说:“你要坚强,不要怕,这么多人关心你们,今后日子会好起来……”走的时候,李老拿出2000元交给王菊.

罗文君是绵竹富新镇的学生,母亲生病去世,父亲是残疾人,地震后的家一贫如洗.这个学还怎么上?这日子又怎么过?小小年纪的罗文君在痛苦中一度陷入了迷茫,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李老找到罗文君的老师再三托付,请老师对罗文君要特别关注;另一方面他鼓励罗文君一定要自强,要好好读书成才.

抗战胜利65周年时,德阳市委发给他2000元慰问金,他连封都没开,就让关工委的人送到结队的两个孩子家里.

在两个孩子的心中,李老就是她们的亲人.她们常发信息跟李老说心里话.李老对发信息的操作不熟悉,当收到她们的信息时,他会在手机上一点一点地摸索着给她们回信息.

李干和从事这项事业的老同志对灾区儿童的关注,特别是对地震遗孤、致伤、致残青少年付出的爱,是抚慰孩子们心灵深处伤痛的一双双温存的手.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生命被亲情滋润着、温暖着,被社会关怀着.在他们的灵魂引起地震般震颤的同时,必然会从中领悟到生命价值之所在.因此会眷恋生命,感恩他人.李老和从事这项事业的老同志们也因付出爱而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丰盈

不同凡响的精神力量

在绵竹二号桥边,时称为全世界最大的板房区,这里住着数以万计的灾民.德阳关工委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心里援助工作站.李老经常来这里看望为青少年做心理健康辅导、来自全国的自愿者和专家们.当这些自愿者和专家们看到顶着烈日酷署、汗水湿透全身的李老来到他们身边,一个个都感动不已.

“我常说:关心下一代也就是关心我们自己.健康对我们老同志来说应当是第一位的.但健康一定要做到身心都健康,特别是思想和心理健康.作为一个革命者来说.最怕的是思想上的贫穷,精神上的空虚.因此,我们晚年生活要过得充实而有滋味,献身于关心下一代事业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这,是李干说过的话.

“我们这帮老人不图名、不图利更不图官.我们的目标是:用我们的行动唤起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这样做也是关心、提升我们老同志自己.跟孩子们在一起,看到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真正感到快乐无比的事!”

这,也是李干说过的话.

这些话要是从另外的人那里听到,会觉得大,也觉得空.但从李干嘴里说出来,却能让人感觉出温度和重量.

一个为赶走外侮浴血奋战、为共和国的建立、建设作过奉献的年近90的老人,在这样艰苦的时日里,用一颗火热的心温暖了灾区孩子和灾区人民的心,这不同凡响的精神力量影响和激励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到目前为止,德阳已经有47000多位 “五老”自愿者参加到关心下一代这项工作中来.

“五老”志愿者高祯富.在大地震发生后,抱着3万元来到市关工委办公室,要用于资助灾区贫困儿童.高祯富年逾8旬,老伴不但没有工作,且长年患病,这笔钱原本是打算为老伴买保险的.

中江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姚福仁,经常带领“五老”志愿者对63家网吧进行监督,查看上网的登记表、网络内容、未成年人上网情况.他们还采取零点行动、十二点、十八点、周末行动等,不定期突击检查,配合职能部门取缔黑网吧,处理违规经营者.

由于过于辛劳,姚老的白内障病情反复,医生说必须摘除一个眼球.就在手术后的第三天,姚老不顾家人和医生的劝阻,仍然坚持为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和资助一些贫苦孩子上学奔忙.

德阳日报、德阳电视台想对他们进行专访,他们拒绝,他们说 “能尽点力帮助下一代健康成长,我们心中很满足,很快乐!”

快乐,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并且追求的.但每个人想要的快乐的内容却各不相同.有人认为钱多是快乐,还有人认为是快乐,还有人以休闲娱乐、打,游山水…….

前面两种说法笔者不敢苟同,后面这些应该是可以肯定的.但如果以此为全部生活内容,也未免有点遗憾,因为还有两个叫做“价值”与“高尚”的字眼也是不应该忽略的.

我很赞成这样的说法: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这个精神,也就是要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古人常有“慰生平”、“留美名”的人生目标.这,应该是我们不甘干落后的民族基因所决定的.世上走一回,总应该留下一点什么吧.

有位哲学家曾说过 “ 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义,这爱好完全是出于真性情而不是出于某种外在的利益,他喜欢做这事,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这美好所吸引,就好像一个园丁,他开辟了一个园地,在其中培育了很多花木,当看到这些花木一天天越长越好时,他心里非常高兴,也非常踏实,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就像一个母亲牵挂自己的孩子.”

李老和那些“五老”志愿者们忘我地做着关心孩子的事,正是因为这些事情本身非常美好而被这些美好所吸引.我们没有理由不承认他做出了让生命本身感到愉快,实现生命价值的事.而他们正是因为实现着自己人生的价值而拥有着最美好的享受,也拥有了快乐和高尚.

关工委的工作人员看见李老流过三次眼泪:第一次是在地震现场,见到孩子惨死的模样他痛哭失声;第二次是在王菊家里,看到地震后孩子家徒四壁的生活状况;还有一次是他当得知制约关工委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钱)得到解决时,老人动情地哭了,他说:“今天我太激动太高兴了,我感谢市委一班领导,我给他们下跪了!我知道自己已时日不多,再撑个三五年都是老天爷眷顾,我个人没任何要求,不会给组织打麻烦,就是牵挂这个晚年才从事的事业,放心不下这个组织的发展,现在好了,市委真正为德阳关工委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代表所有的老人和孩子谢谢了!”

在一分发言稿上我读到这样的文字:“……我的身体已不允许再干具体工作,但我到生命最后一刻也要为这项事业作奉献……”

此时,坐在李老面前的我,一种久违了的激动和感叹油然而生,这种激动和感叹与在60年代中期学习王杰、雷锋、焦裕录时那样的感受类似.当听到王杰、雷锋、焦裕录的事迹时,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神圣与崇高在召唤.一种发自内心根底的感动、崇敬与向往.此时,我觉得自己的眼眼睛有点湿,我的心在向老人深深地鞠躬.

叶对根的情谊

李老说:“当年说进北京是去赶考,是说人民对执政能力的考验.现在我们不要忘了,我们还是要接受人民的考试啊!现在问题不少,特别是腐败.”

从领导岗位于上退下来的李老,从来没有放弃对国家大事、民族命运的思考,他密切关注着市委市府的决策和部署.把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他说:“我们取的太多,用于人民的太少,行政运行成本太大,老百姓很不满意.”

让老百姓满意,让政权永不变色,一直是李老思索的问题.因为他心里深深怀着对老百姓的感激之情.

在老人的笔记本上我读到这样的文字:“淮海战役的胜利,老百姓用小车推,牛车拉,支援解放军取得的.那时,乡亲父老们发出了:‘倾家荡产,为了前线’的呼喊.他们凭着88万多辆”太平车“和独轮车,76万头黄牛毛驴,29万副担架,36万多扁担,送上去了多少米面大饼,多少棉衣军鞋.老百姓穿过林弹雨、冒着生命危险,不知有多少人死了、伤了……我们是叶,老百姓是根啊……”

老人谈到当今的一些现象时语气有些沉重:“现在的人见面问房子,问车子,打日本的时候,我们见面会这样问:´你还没死了?´因为那时候要是几天不见面就会觉得是见不到了.要是再见到,就会觉得有点惊喜又有点奇怪.在那个时候,勃兴地委、县委、区委三套班子最后只剩下半套,这半套都是老百姓支援了我们,是大爷大娘保护了我们,那真是血肉相连啊!你们在电影里看到的,老百姓为了保护子弟兵,不惜牺牲了自己的亲骨肉,那不是假的,全是真的啊!过去我们和老百姓是鱼水关系,现在呢,是油水关系,火水关系……”

老人有些激动,因为,他心中有一段难以忘记的往事:在他当德州专员的时候,一个在抗战时期曾经掩护过他的刘大爷来看他,他把刘大爷安排到招待所,刘大爷不干了,说:“你是我的好孩子啊,当年我们俩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你现在了,有警卫了,嫌我脏了,你把我弄到这里,招待?!招甚待……?!”弄得李干哭笑不得.他说:“我是想让他舒服一点、享受一下,他却不答应了.没法,只好让他跟自己挤单人床.大爷这才高兴了.”

在二重当厂长时,已经是50多岁的他,同工人一样三班倒,在另外两班的时间里,也常常会在办公室或车间里看到他的身影.

工人加班他会陪着他们,扫扫铁屑、清清通道;夜深时,他会把热腾腾的稀饭馒头送到工人的手上……

有一次,上级要厂里完成一个前所未有过的、而且是困难很大的任务.李干向上边作了这样的保证,“完不成任务我就跳绵远河.”工人们知道了,大家相互鼓励:拼了命也要完成,不能让咱厂长跳河呀!结果,上下一条心,最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李干说:人民要的是一颗心,一颗真诚的心.那个时候工资不高,也没有奖金,工人们凭什么那么拼命?就凭着管理者一颗跟工人紧紧连在一起的心.工人就心甘情愿地与你同甘共苦 .如今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不能忘了他们啊!

为社会的进步和公正努力并作奉献.不仅是一个人的理想和价值标准的体现,也是精神、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我们太需要这样的思考和实践者了.可是我们有多少人在这样思考,在这样做呢?

对李老,我应该有许多赞杨的词句,比如:“余辉献人民,奉献永不止”、“夕阳之躯托起朝阳”之类的.但我不想用,我觉得那些词句听和见得太多,也太堂皇,我想到这样一句话,送给李老,也送给那些跟李老有着相同情怀,做着相同的事的人:

如果你有无数双手,你会牵着每一个孩子稳稳地走;

如果你有无数个快乐的盒子,你会分发给每一个同胞,让他们不再忧愁.

回顾述说:这篇文章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一位老人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老人本科毕业论文老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一位老人和两只白鹳的奇缘
今年的,让克罗地亚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克罗地亚是一个地处于巴尔干中部的美丽国家,绵延5000 多公里的亚得里亚海海岸线使得其成为夏季欧洲人度假的天堂 在克罗地亚东部,有一个仅有6 万人.

四位老人颐养天年的居所,需要更加用心设计
这是个特殊的设计案例,业主是四位老人,这是他们颐养天年的居所 四位老人,其实是亲家,共同经历过那个特殊的年代,结下了革命的情谊 年纪大了以后,就想两家干脆住一起算了,省得小两口过年纠结回谁家 老人家住.

一位老人的养老期待
据新华每日电讯10月28日报道今年66岁的张女士,家住在北京东城区北新桥附近,是典型的老三届人员,有32年的工龄 张女士1968年12月去山西静乐县西坡崖插队,当时17岁 她的父亲曾是北京医学院教授,.

分别43年,两位老人相伴余生
2016 年深圳卫视播出的寻亲节目你有一封信,可能连栏目编导都没有想到,两个月过后,这期放在网上的节目仍能赚取无数观众的眼泪 43 年前,心心相印、志趣相投的婚外情,因不被社会所容忍而不得不割舍,两人.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