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目录>材料浏览

职业生涯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和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结构与培养策略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主题:职业生涯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6

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结构与培养策略,本文是职业生涯方面有关论文怎么撰写和职业生涯和策略和结构方面论文范例.

职业生涯论文参考文献:

职业生涯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3000字职业生涯和规划论文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

[摘 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是大学生为了获得和提高就业能力,在进行入职前的职业生涯准备和选择阶段中对自己所从事的与职业有关的行为进行自我管理与调节的能力.基本结构可划分为自我管理和职业生涯建构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八种能力:自我认识能力、生涯人际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关注发展能力、职业知识探索能力、职业生涯决策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培养应主要从提高生涯管理意识和自我认知、完善计算机辅助职业测评系统、构建基于能力的职业生涯辅导体系、开展个性化的职业咨询与辅导、构建专业化的生涯辅导师资队伍、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争取校外资源支持七个层面开展.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生涯辅导;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C647. 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4 - 6120( 2018)11 - 0060 - 06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以及如何获得满意的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稳定性差不仅会造成教育投资及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会影响家庭与社会对教育投资的信心,并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围绕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影响因素、培养路径等,但对于解决就业问题远远不够.影响就业的因素是多维度的,必须从根源上找到影响就业能力和就业的关键因素.有研究者认为,“对于就业困难或者失业,应将其原因更多地归结于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缺乏,而不是个人控制范围之外的宏观经济条件或者政策的失败.”亦有研究者指出,“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发展能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获得和提高.”职业生涯管理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和研究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同时也为高校开展更加有效的生涯辅导指明了新的方向,其代表了以能力为核心的生涯辅导目标.因此,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研究,探寻其培养途径,对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解决就业问题以及为高校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辅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缘起与内涵

(一)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缘起

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概念最早源于美国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1989年完成的《国家职业生涯发展辅导》项目,其中提出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是贯穿于人不同生涯阶段的一系列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帮助一个人向下一个生涯阶段顺利转变.1996年,加拿大国家生活/工作中心的研究者在美国《国家职业生涯发展辅导》项目基础上提出了加拿大的《生活/工作设计蓝图》,其中提出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是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的用于管理生活与工作的一系列能力,这些能力强调个体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管理的意向性和积极主动性.汉恩斯等在《生活/工作设计蓝图》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澳大利亚职业生涯发展蓝图》,提出了更为完善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概念:“正如在一个特殊的工作角色领域需要的工作技能和能力一样,人们也需要为做出好的职业生涯选择或者转变去发展相应的知识、能力和态度,这些用以管理自己职业生涯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可以随时间推移而去发展和提高.”这一定义后来被其他研究者采纳,并有不同程度的拓展.以上定义都是从广义的职业生涯概念出发,强调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获得、发展与提高贯穿于人的一生,在内容上更强调个体对自己职业生涯活动的控制、反思和自我管理.桑塔纳提出了综合的定义,认为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是“能够为个体和群体收集、分析、综合和组织关于个人、教育和职业信息,并为之提供结构化方式的多种能力,以及做出和实施职业生涯决策的能力”.也有研究者强调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作用,认为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发展能使人产生满意感,并且能使有效执行工作的能力得到发展.综合以上研究者对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定义描述,可以将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理解为:个体为实现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目标,从而对贯穿于一生的与职业生存有关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行为进行自我管理与调节的能力.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内涵

职业生涯管理能力贯穿于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因而研究对象包括了处于不同生涯阶段的任何群体.有研究者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进行研究,布雷兹斯多克针对大学生的研究,提出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是个体为获得适合的就业或者教育机会而去有目的性地建构一个职业生涯的能力.按照萨伯提出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将人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14岁以前)、探索阶段(15 - 24岁)、确立阶段(25- 45岁)、维持阶段(46 - 55岁)、退出阶段(56岁—退休后).‘‘’大学生正处在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面临着职业生涯路径探索、工作技能的获得、职业生涯决策、管理学校到工作或深入教育的转变等生涯任务,其中核心的任务是做出适合的职业生涯决策.综合国外对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文献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自我管理特点,本研究总结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定义,即:大学生为了获得和提高就业能力,实现未来的职业生涯目标,在进行人职前的职业生涯准备和选择阶段中对自己所从事的与职业有关的行为进行自我管理与调节的能力.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结构

国外关于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结构的研究,关注较多的是在学校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背景下的研究,目的是为促进学校以职业生涯管理能力为导向的生涯辅导项目.从1989年在美国的《国家职业生涯发展辅导》项目中提出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结构开始,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对其结构陆续进行了完善.最具代表性的是在《澳大利亚职业生涯发展蓝图》中将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划分为三个维度共11种职业生涯管理能力(见表1).(如新西兰、加拿大、英国)尝试将其应用到学校的职业生涯辅导当中,作为辅导的基本目标,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探究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在不同群体中的差异性,研究者针对不同阶段的群体做了研究,其中尤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居多.研究者将企业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结构划分为:自我评价能力、适应性能力、自我提高能力、保持自信能力、发展专注能力.布雷兹斯多克在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将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结构划分为自我管理能力和职业生涯建构能力,并编制了职业生涯管理能力问卷( Career Management Compe-tencies,简称CMC),该问卷由两个分量表组成:(1)自我管理能力(涉及建构和维持积极自我意向的能力,职业生涯中改变和成长的能力,参与终身学习的能力,维持生活和工作角色平衡的能力).(2)职业生涯建构能力(涉及外在意义上的职业能力,如,发现和获得工作的能力,定位和使用职业信息的能力,做出职业生涯改变或进步决策的能力).

布雷兹斯多克还提出了一个通过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概念化模型(见图1),初步将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分为自我管理和职业生涯建构两个维度.其中通用能力是指直接影响工作绩效并可在不同的工作中迁移的能力.特殊能力则是指某个具体工作所需要的特定能力.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是个体为了建构一个职业生涯而去主动地管理相互联系的工作、学习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的能力.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发展能帮助通用能力和特殊能力的获得、展示和使用.大学生由于正处在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时期,面临着很多职业生涯自我管理任务,如职业生涯路径探索、工作技能的获得、职业生涯决策、职业生涯规划、执行决策、学习到工作的转变等诸多任务.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核心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活动进行反思和自我调节,通过对自我和职业的认识,做出正确的职业生涯决策,树立积极发展的意识,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在决策行动当中不断地发展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和把握职业机会.综合国外对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文献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中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自我管理特点,初步将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结构进行了总结(见表2).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需要采取提高大学生自身自我认知、学校生涯辅导、社会资源支持、家庭成员支持等方面策略的共同作用,方能达成目标.

(一)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意识和自我认知

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求个体采取元认知的观点去反思和调节自己的职业生涯活动,在管理自己职业生涯的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协调、处理和控制自己的活动.尽管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他人指导以及测评工具等因素会间接地影响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发展,但职业生涯管理能力作为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其培养和提高必须依赖于个人认知因素.首先,要认识到职业生涯管理对自己的重要性.一些大学生置身事外,将自己的职业生涯管理寄托于学校管理者、教师、父母以及同伴,缺乏职业生涯管理意识,这种被动跟随式的职业生涯管理方式最终造就的可能是大学生对未来缺乏希望感、自我效能低、职业决策困难等问题,进而影响就业.其次,对自我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管理.要积极主动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和人格,可以借助于一些工具和方法帮助获得评价,如SWOT分析法、心理测验、职业咨询等,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寻求能力发展并根据环境变化不断做出适应和调整,构建积极的生涯人际支持网络.再次,要主动探索和应用职业信息,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人发展与职业定向要根据职业环境、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变化而作出调整.最后,要在对自我和职业环境认识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职业生涯决策,制定规划并在行动中做出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二)完善计算机辅助职业测评系统

计算机辅助职业测评系统在大学生的职业测评和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借助于高度集成的测评软件,大学生可以对自我和职业有一个直观快速的了解,甚至可以帮助其做出适合的职业决策,这样大大缩短了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的时间.计算机辅助职业测评系统在西方国家尤其在美国运用较为普遍,刚人大学的学生必须接受计算机辅助职业测评系统的测评,并将其纳入计算学分范围.近些年我国高校虽然逐渐引入了可用于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与管理的职业测评软件,但还不够系统和成熟,其中使用的职业心理测验大部分是来自西方国家,其能否适合中国大学生的自身特点还有待评估,同时大学生在职业测评系统的实际使用上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更多的是为满足好奇心,并没有将其真正应用到对自己的剖析、了解以及对职业的探索和决策上.因此,要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必须利用好这一平台,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一是要开发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的职业测评软件系统,建立常模,完善各类职业信息及就业动态信息,并及时给予更新;二是要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职业测评中来,通过计学分和建立生涯档案等方式强化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管理过程的监督和评价.

(三)构建基于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生涯辅导体系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还停留在静态的层面上或者只注重短期的指导效果,如仅为大学生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提供就业信息、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讲座等,并没有从能力的角度去设计课程或者进行指导,这样实质上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没有一个质的提高.因为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提高贯穿在人一生不同阶段的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而非某个时间点努力的结果.因此,在高校建立以职业生涯管理能力为基础的系统的职业生涯辅导体系,将获得长期的指导效果,不仅有助于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注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管理,提高职业生涯管理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大学生获得和维持持久的就业能力,最后实现未来的职业生涯成功.

(四)建立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辅导师资队伍

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拥有专业化的生涯辅导机构和生涯辅导师资队伍,因而在生涯辅导质量上成效很高.而我国高校的生涯辅导机构则主要挂靠在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没有独立的机构,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开展过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辅导活动,甚至将其与就业指导混为一谈.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大部分是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据调查,仍有20%的高校没有专职职业生涯辅导教师,拥有教育学、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仅占36.4%.教育部要求高校专职职业生涯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500,而目前多数高校专职职业生涯辅导教师数量远未达到这一要求.职业生涯辅导作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其从业人员有着较高的专业要求,否则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就难以保证.因此,对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人员应有专业性要求,在人员引进和岗位配置方面制定严格的资格认证和审查制度,对职业生涯辅导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及经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高校应加强对现有职业指导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职业生涯辅导与咨询的技能和知识,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五)丰富职业生涯辅导的形式,开展个性化辅导

职业生涯辅导开展的形式要丰富化.大多数高校职业生涯辅导采用讲座、活动宣传、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形式,其中以讲座和课堂授课的方式最为普遍.这些形式对于大学生获得关于职业生涯管理相关的知识或许是有效的,但对于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则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阶段.当代职业生涯辅导理论特别强调人与职业生涯的“对话”,体现的是一种动态的职业指导,因此要让每个学生深入参与进去,必须采取更加丰富的职业生涯辅导形式,包括生涯辅导课程、职业咨询与辅导、生涯游戏、体验式学习、实习活动、模块化干预等.在生涯辅导课程的设计上应以能力为导向,尤其是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辅导活动,要考虑到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且辅导效率更高,更应该持续地在高校贯彻实施.在我国高校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生涯咨询与辅导做得还远远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和高校对生涯辅导的经费投入不够,使得生涯辅导活动的开展难以保证;另一方面是由于生涯辅导人员的生涯辅导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多学习先进的职业咨询技术.

(六)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评价与反馈是保证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培养顺利地贯彻执行的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评价不同于学业成绩的评价,前者更强调个体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评价与反馈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第一,应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合起来,其中以自我评价为主,但职业生涯辅导教师要定期收集自我评价的信息和他人评价的信息,并及时反馈给被评价者.第二,应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其中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如建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档案等,及时收集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过程性评价信息,同时对每个学期或者每一年度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发展状况提供总结性的评价报告.第三,采用量化和质化评价结合的方法定期地做出评价并反馈给每一位大学生.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决定了量化信息收集的便捷性,虽然可利用职业生涯测评软件系统及时地量化收集、评价和反馈有关能力发展信息,但是也不能忽视质化评价的作用,与量化评价相比较,质化评价具有动态性、互动性、主观性、激励性的优势,因而需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

(七)争取校外资源支持

学校并不能够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校外资源如用人单位、家庭、同伴、社区、职业生涯咨询服务机构、职业生涯咨询网络等也是大学生提高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重要资源.用人单位要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中来,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坊、体验式学习、小组讨论等生涯辅导活动,并且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场所.研究发现,家庭和同伴的支持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互动和鼓励可以显著影响个体的职业认同和职业规划态度,显著降低职业未决.因此,家庭成员、重要他人和同伴也应该积极学习职业生涯管理知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发展.另外,大学生还可以求助于专业的职业生涯咨询机构和网络,这种形式由于具有个体化特点,因此能够得到比较个性化的服务.总之,高校要积极地利用社会广泛的职业生涯资源,积极获取和应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知识,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目标.

上文结论,此文是关于经典职业生涯专业范文可作为职业生涯和策略和结构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职业生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目标管理应用探析
摘要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四步骤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信息反馈处理、检查实施结果及奖惩 试图将目标管理四步骤运用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管理中,与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不同的是,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管理的主.

拓展训练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人才测评的应用
拓展训练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人才测评的应用研究毛永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摘 要大学生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人才评测系统,对自身能力素质进行综合评定 针对.

中日公立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
中日公立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许 媛(郑州工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1400)摘 要随着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成为近年来高校提高学生就业率的一项重要举措 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有一.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