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提纲>材料浏览

关于的教诲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和王阳明的教诲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的教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2

王阳明的教诲,本文是的教诲函授毕业论文范文跟王阳明和教诲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的教诲论文参考文献:

的教诲论文参考文献 俄狄浦斯王论文读书杂志王念孙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跟弟子的一些对话,其中蕴含的道理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真正的内心强大

有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

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练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启示:真正的内心强大,真正的安定、安静,不是能得到的.王阳明举例说,自己和朱宸濠对战时处于劣势,他向身边的人发布准备火攻的命令,那人无动于衷,他说了四次,那人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真正的内心强大必须在做事上磨练,才能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王阳明所说的静、寂、定,这些都不是纯粹的静止,无论是动还是静,都是磨练自己、追寻本心的过程.

胸中的圣人

王阳明曾在一次讲学间隙对弟子们说:“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没了这位圣人.”

弟子们唯唯.

王阳明看着一位弟子说:“你胸中有个圣人.”这名弟子马上站起,慌张得很:“不敢.”

王阳明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有?天下万事都可谦虚,唯独这事不可谦虚.”该弟子笑着接受.

王阳明扫视众弟子,先诵了自己的一首诗:“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然后他又语重心长地说:“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

启示:王阳明认为,普通人和圣人的区别,不在于圣人有“良知”,普通人没有,而在于圣人完完全全地“得到”了自己的良知,而普通人的良知,被私欲和无明所遮蔽.普通人心中的“圣人”为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遮蔽,人若要成圣,则必须除掉这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读书不求记得

有人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如何?”

王阳明回答说:“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启示:王阳明说“晓得”为要,“记得”为次,二者有境界高下之分.因为记得只是你记住了书中的话,晓得则是你从自心中发现了书中的那些道理,这就是读书以明本心.

王阳明的心学读书法则就是,不苛求你记住,也不苛求你全部理解,圣贤所要求的是让你通过读书而使自己心体光明.

读书的目的是培养自家本体.如果我们读书,不能触动我们的内心,不能在我们内心发现良知、道理,那么我们将什么也得不到.因此,王阳明读书的最高境界和他心学的主张是一以贯之的:“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评论: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经典的教诲专业范文可作为王阳明和教诲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的教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中日两国的差距就在一个王阳明
阳明心学不但在中国影响深远,还漂洋过海到了日本、韩国……东亚国家 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日本一位83岁的高僧拄着拐杖颤悠悠地把阳明学说带回日本,没想到竟风靡一时 阳明学说更是间接地为日本明治维.

王阳明致良知视角下医患关系处理程序和方案
摘 要紧张的医患关系是目前医疗卫生领域最大的难题,现有体制并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本文以新时代中国国情与医改为导向,结合王阳明“致良知”思想,为医患关系处理提出可行的思路与手.

王阳明:有心有一切,无心一切无
王守仁(1472—1529 年),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浙江省余姚市)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王阳明是明代杰出的思.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