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期末论文>材料浏览

影像技术方面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与胶片电影和数字电影影像技术的异同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主题:影像技术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9

胶片电影和数字电影影像技术的异同,该文是关于影像技术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和影像技术和数字电影和胶片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影像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影像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医学影像技术毕业论文影像技术杂志医学影像技术论文电影杂志

摘 要 胶片电影与数字电影均反映不同时期电影技术的状况和要求,由于影像构成的差异,带来不同的电影综合效果和观影者不同的电影感受.本文从二者间的差异进行比较,从而更清楚地体会到在不同电影技术的支撑下各种电影影像的效果.

关键词 电影;胶片;数字;影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4-0029-02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在较短时期内数字电影取代了传统的胶片电影,由于新的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整个电影技术已进入到日新月异的升级换代时期,现在数字电影的影像已从原来影院常规的2K 时代进入到4K 甚至8K 的阶段.电影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电影艺术和整个电影产业的大发展,回顾胶片电影时代的各类经典影片,会使观影者产生不同的感受,均体现出不同时期的技术水准与要求.

1 胶片电影的成像技术

胶片电影的影像成像基础是源于卤化银的感光性能,就是常说的银盐体系的感光特性,不同的卤化银其感光性能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卤化银晶体存在的晶体缺陷和错位,在这些地方就具备了俘获光电子的“正穴”,当俘获的光电子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会产生可以生成影像的“潜影”.经过化学加工,通常的显影和定影,便生成了可见的影像.

黑白电影的影像是由银粒子构成的,感光后形成“潜影”的地方在化学加工冲洗时,将卤化银还原成银,银粒子的不断聚集和放大,形成影像的基本单元.

彩影像是由染料云构成,而不是银粒子,卤化银(或银粒子)只起到过渡的作用,起到催生和连接染料影像生成的中间作用,在化学加工冲洗阶段,感光后的卤化银在还原银的同时,还会将不同颜色的成色剂连接上发色基团而生成不同的染料,最后形成彩色影像.

不论是黑白胶片电影还是彩色胶片电影,形成影像单元的是由具体的物质组成,观影者是通过放映的光源将物质影像投放到银幕上,其影像质量的技术要求主要体现为:

卤化银晶体的大小影响着电影影像的技术质量,通常使用的卤化银有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它们各自形成晶体的大小不一样,在胶片生产过程中,包括卤化银在内的乳剂形成中,使用什么银盐,加入乳剂中时的方式和速度均决定晶体的大小,同时也决定了胶片的感光度的不同.

彩胶片中所使用的各种成色剂的分子大小以及在化学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染料云分子的大小,同时染料云的扩散范围,都会直接影响到电影影像的技术质量.

电影胶片在后期的化学洗印加工中,各个加工工艺不同,加工时间和温度,也是决定电影影像技术质量的重要因素.

2 数字影像技术

数字影像是将光进行分散后,用各自的电荷耦合元件CCD,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CCD 上包含的像素数越多,影像画面的分辨率就越高,它的灵敏度与波长、积分时间和量子效率等参数有关.

除上述因素外,数字影像还与动态范围、非线性度、时间常数、非均匀性、转移效率与转移损失率等众多因素有关.

数字影像是将光学信号转变为电荷信号,然后又将电信号通过数学放映变为影像投射到银幕上.

3 胶片影像与数字影像形成的差异决定其特点

胶片电影分为8MM、16MM、35MM、70MM 等规格,数字电影分为0.8K(80 万像素)、1.3K(131 万像素)、2K(221 万像素)、4K(885 万像素)等标准,如果用像素这个指标来作对比,它们之间可对应起来,但实际上,在正常拍摄加工条件下,35mm胶片电影要优于2K 数字电影.

对于传统胶片影像技术质量的评价主要由影调还原、色彩还原、细部还原等组成,而数字影像的评价参数主要由像素数量来衡量.从理论上讲,一张35mm 的电影胶片可以达到4K 数字影像的像素指标,即885 万像素的影像.但在实际应用中,胶片影像离这个数字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个是由影像形成和传递过程中发生的畸变造成的.

胶片影像的形成过程为:原景物—被拍摄、用胶片记录—化学冲洗加工形成底片—光学印制到拷贝片上—化学洗印加工成电影拷贝—光学放映到银幕上.

上述过程只是电影片制作的最简单程序,不排除中间还有多次拷贝与化学加工的过程.从原景物到最终的影像,中间要经过多次载体的转换,将最初的景物信号到最终的影像呈现,在整个的信息通道中,信号要经过每一过程的畸变.

首先是光学畸变,从最简单的流程中,可以看到有三次光学过程,拍摄、拷贝、放映,而每一过程的进行,都会产生一次光学畸变.

其次是化学畸变,同样可以看出,最少有二次化学加工过程,有二次化学畸变的产生,在实际的工作中会清楚地知道,光学系统的稳定性大大优于化学系统,控制好化学系统的稳定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影响化学系统稳定的因素太多.

所以在胶片电影影像的技术质量方面,化学畸变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影像技术质量的最终因素.

数字影像形成的过程:原景物—被拍摄,CCD记录成数字信号—制作中数字信号的复制—数字光学放映成可见影像.

在上述数字影像的传递过程中,有二次光学过程,拍摄和放映,均会产生光学畸变,其中间的数字信号的复制,从理论上讲,不论多少次都不会产生畸变.

数字影像形成中没有任何化学过程,因而不会有化学畸变,这就使数字影像更具有较高的保真度.

比较二者影像形成与结构上的不同,分别体现出各自的特点.

4 影像载体的不同但可以互相转换

胶片电影的影像是记载到片基上,这种片基从以前的硝酸纤维片基到后来的三醋酸纤维树脂,再到后来的涤纶片基,其作用都是将卤化银感光后生成的银影像或染料影像承载在上面,不论是染料影像的保存性或片基本身的物理稳定来讲,都会影响到影像的保存质量,所以,胶片电影的保存条件具有较高要求,有专业的技术指标和要求.

数字电影的影像是记录在磁带或硬盘上,当然也有一些保存条件和要求,温度、湿度、光照,不出现消磁和硬盘的损坏,影像质量就不会出现损失.

尽管胶片电影与数字电影是二个时期的产物,分别代表不同的电影技术体系,但二者之间可以做到较好地转换,“胶转磁”和“磁转胶”可以轻松实现,现在可以十分便捷地将胶片电影影像转换为数字电影,同时还仍然保留胶片影像的特质,那种影像基调和时代烙印.

电影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产物,每一次电影技术的革新均是对电影艺术的一次推进,但电影又是以艺术表达为主,电影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数字电影技术使电影在拍摄和后期制作上更加简便,更加能体现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原来在胶片电影中复杂的技术工艺已变得十分容易,许多以前无法想象的特技效果均变得可能.

但电影又是一门个性化要求较高的艺术品,许多个性电影,特,年代电影的创作人员还是认为用胶片来拍摄和制作更能表达他们的意图和思想,那种凝重、怀旧、颗粒和沧桑感,以及影像中所呈现出的复杂情绪,胶片影像更能完美地表达出来.

数字电影是当下的主流,其数字技术也是电影拍摄和制作中不断追求的方向,但胶片电影还有少量的出现,比较和理解各自的技术内涵还是十分有用的.

参考文献

[1]C.E.K.米斯,T.H.詹姆斯.照相过程理论(上)[M].陶宏,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孙宇龙.“胶片感”让高清电影何去何从[J].影像技术,2009,23(2):24-29.

本文总结,该文是关于对写作影像技术和数字电影和胶片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影像技术本科毕业论文影像技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数字电影关键技术与后期特效制作
数字技术是电影发展新潮流,比传统电影具有自身的特色优点,数字电影从拍摄、制作到播放,主要经历电影片段的获取、特效制作、发行以及播放……过程 数字电影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获取影像数据一是传统拍摄,然后把一般.

刍议数字动漫技术对电影风格的影响
一、 数字动漫技术在电影拍摄中的应用路径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数字技术应用在电影设计和拍摄过程中,成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不仅能建构更加逼真的电影画面,也能利用人眼特效设计出符合大众猎奇心理.

戏曲电影影像美学论电影语言在戏曲电影中的虚实艺术表现
【摘要】戏曲电影是以中国传统艺术戏曲为表现对象,以影像为手段,形成中国电影中一个特殊的类型 从影像仅仅作为纪录工具的戏曲纪录片到影像作为戏曲电影中创作的元素,戏曲电影与中国电影一起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