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儿童论文范文检索 与论儿童哲学的中国化问题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儿童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4

论儿童哲学的中国化问题,该文是儿童有关论文怎么撰写跟儿童哲学和中国化问题和哲学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儿童论文参考文献:

儿童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哲学论文范文世界哲学杂志马克思哲学论文

摘 要儿童哲学自引入中国后整体上并没有达到真正的中国化.本文欲从文化的角度、儿童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研究角度与儿童哲学的课程开发与教学的角度来探寻儿童哲学的中国化之路.

关键词儿童哲学中国化现状对策

自20 世纪90 年代引入中国后,儿童哲学的中国化现状不容乐观,儿童哲学概念及其功能熟知度低、儿童哲学教育理论中国化研究相对较少、儿童哲学课程开发单一化.本文从多元复杂的文化、儿童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儿童哲学的课程开发与教学三个角度来为儿童哲学的中国化寻求道路.

1 儿童哲学中国化的问题表征

1.1 儿童哲学概念及其功能熟知度低

“儿童哲学”这一名词并没有广为人知,儿童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地域性.对儿童哲学真正了解的更少之又少,大多数人认为儿童哲学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哲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哲学家们常给人一种思维缜密、高深莫测的距离感,天真无邪的儿童怎能与这样的一门学问有联系,将儿童与哲学进行组合后,人们不禁都会对此产生疑问.儿童哲学的确真真实实的存在,并且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哲学可信度和能否实施受到人们的怀疑.理论指导实践,首先要论证理论的可行性,对理论的自信是实践进行的前提.儿童哲学目前在中国熟知度低,可信度低,这直接导致了儿童哲学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都没有受到重视,呈现缓慢的发展.

1.2 儿童哲学中国化理论研究相对较少

美国儿童哲学的开创人马修·李普曼的“给儿童哲学”和马修斯的“儿童的哲学”成为儿童哲学的主要代名词和解释方式.近些年国内关于儿童哲学的理论研究,大多数是关于马修·李普曼与马修斯的比较、对马修·李普曼与马修斯提出理论进行解读、论证儿童哲学何以可能等,以西方理论范式来探究儿童哲学教育以及如何开展儿童哲学教育[1].对西方儿童哲学理论的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潮流,研究西方理论目的亦是指导我国儿童哲学教育的进行,如果没有将儿童哲学中国化作为研究的落脚点,那么研究将缺乏意义.目前儿童哲学在中国本土理论研究稀少,教育理论难以先行.以中国实情而制定的儿童哲学的发展方向,儿童哲学的课程预达到的目标,儿童哲学的课程正规化等问题都未曾明确被提出在现阶段,儿童哲学在中国化理论上并未走上正轨,真正走上中国化的道路艰辛漫长.

1.3 儿童哲学课程开发形式单一,形态多样化

在儿童哲学的课程开发上,我国儿童哲学课程开发以校本课程为主.校本课程开发参与者是教学领导与教师,具有教研与试验的性质.校本开发的课程有着自身的特点,课程与学校现实相联系,校本课程更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和学习经验,与本土知识相联系.正是这种独有的特点,我国各地校本课程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儿童哲学在我国属于新派领域,校本课程开发者对儿童哲学的内涵、儿童哲学的相关理论、儿童哲学教材如何编写、儿童哲学如何在实践中实施了解来自于书籍或期刊,并没有系统学习过儿童哲学.学校的一线教师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对儿童哲学这样的课程开发缺乏必要的哲学素养、理论视野.儿童哲学课程开发单一,已经开发的课程在质量上单独追寻地方特色而丢掉儿童哲学的本真目的成为当今儿童哲学课程开发的一大问题.

2 儿童哲学中国化问题的思考向度

2.1 当前中国的文化图景

文化构成了个体发展的软环境,对个体的影响重大而深刻.我国当前处于传统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主流文化等共存的多元文化时期,多元的文化环境对教育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儿童教育的开展在无形中发挥着作用.文化既可以作为一套宏观的符号系统,为教育提供一种大的文化背景,同时文化还可以作为一种微观的文化工具作用于个体的意义生成,影响个体的思维.儿童哲学中国化问题与当前的文化背景有着内在的紧密关联.

首先,传统文化的思维范式影响儿童哲学中国化进程.我国古代先贤对儿童的教育其中蕴含着哲思,但却没有产生系统的思想.就整个传统文化的大发展来看,并没有因个别先贤的儿童哲学思想而改变其对当今儿童哲学发展产生的作用.传统文化下的知识分子,崇拜知识的权威,喜好与习惯于经验主义的思考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儿童天马行空想象,扼杀儿童提出“为什么”进行探索自我的哲学世界.刘晓东曾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浓厚的经学思维的教条主义的传统,让小孩子从小避免经学思维的影响,学会批判性思维,民族文化改造的重大环节之一[2].”思考与创新的缺乏,成为儿童哲学在中国进行推进的一大阻力.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不具备产生儿童哲学的土壤,儿童哲学引入中国后对其内涵、功能等宣传力度小,使儿童哲学何以可能深受怀疑.儿童哲学的中国化首先要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儿童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创造条件;加大对儿童哲学在学校、家长中的宣传,呼吁儿童哲学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开展.

其次,大众文化的发展为儿童哲学中国化提供契机与考验.自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在我国逐渐兴起,成为当今文化中对人们生活方式影响最深、最受欢迎的形式.大众文化从西方传入我国,同儿童哲学一样属于舶来品,西方的儿童哲学在大众文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西方的儿童哲学在大众文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因此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兴起,对儿童哲学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大众文化为儿童哲学的推广提供了充足的教育资源,多媒体的应用使儿童在体验上、感觉、知觉、触觉更加丰富,激发儿童的思考,为儿童哲学在学校、家庭中的教育提供有利条件.大众文化也对儿童哲学的中国化提出了考验,发达的科技与互联网,为儿童所提出的“为什么”提供思路与答案,但这同时又会使答案固定化,限制儿童的进一步思考和对自己思维的构建;大众文化下的价值观呈现多元性,儿童的分辨能力不够,对于是非等概念的形成难免会出现偏差,误入歧途.大众文化对儿童哲学的中国化有着双重的影响,充分开发大众文化下的儿童哲学教育资源,解决大众文化下混乱的价值观对儿童的影响是当下儿童哲学中国化过程中应重视和实践的.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成为当前儿童哲学中国化问题的文化语境和背景,儿童哲学中国化问题只能在这个宏观的文化框架下思考才能有所突破和发展.

2.2 儿童哲学中国化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深化

首先,只有使儿童哲学理论进一步深度化和本土化,才能使儿童哲学真正实现中国化.儿童哲学学人在儿童哲学领域的缺席是儿童哲学理论中国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儿童哲学是哲学在儿童阶段的表现形式,儿童哲学充满着儿童时期特有的天真、表象杂乱无章,儿童在充满新奇的世界中,满怀好奇的探索,不断建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归根结底,儿童哲学具有哲学的性质,其作用在于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与发展儿童的思维.中国的儿童有着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点,西方的儿童哲学理论与中国实践对接就会出现问题,解决儿童哲学中国化问题需要哲学学人从理论上给予支持,请哲学学人为儿童哲学中国化上把握大的方向,推进儿童哲学的中国化.其次,只有加强儿童哲学在中国的推行力度,才能加速儿童哲学中国化.儿童哲学中国化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与儿童哲学在中国的推行力不足有直接的关系.儿童哲学中国化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儿童哲学在教育中的地位不高分不开.提高儿童哲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加大儿童哲学的宣传,使各级教育研究者认识到儿童哲学作用的重要性,为儿童哲学中国化提供必要的环境.儿童哲学中国化在实践上得到重视,研究者投入精力去研究如何促进儿童哲学中国化,丰富儿童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进而加快儿童哲学中国化的实践进程.

2.3 儿童哲学的课程开发与教学

首先,儿童哲学的中国化适度的理论先行与实践结合,双向滋养才能使儿童哲学在中国的推进进一步实现.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儿童哲学本土化的途径,但儿童哲学的中国化决不能因中国而抹杀儿童哲学原有的基本要素[3].课程开发不能只依靠学校和教师进行,关注儿童哲学的哲学学者和教育学者的参与是课程开发得以保证儿童哲学本质的有效途径;学校教师对学生情况、学校情况掌握充足,为儿童哲学研究提供实证素材.其次,在学校开设的具体课程中,儿童哲学锻炼儿童的思维,课程通过实践与对话形式开展.儿童哲学像学校开设的其他课程一样,人人都可以学习;儿童哲学又不同于其他课程,它并不教授儿童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给予儿童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儿童哲学教学实践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能要求儿童像成人一样理解哲学,思考哲学问题,但我们可以帮助儿童在哲学的熏陶下,把握不同门类的哲学概念,因为儿童一直在行动,在践行,在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马修·李普曼创造了具有启发性和合作精神的“探究群体”[4],儿童的好奇心的满足通常通过行动来得以实现,建构自己的概念观,儿童的好奇和好动为他们的哲学探索提供内在动力.儿童哲学课程的开展需要转变以往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教师学生共同实践的现状,以对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马修·李普曼指出对话是基于生活经验的哲学对话,通过儿童哲学使儿童获得语言的问询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关键[5].高德胜在道德教育的对话式教学关系的构建中曾提到,首先,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教师应该是“平等席中的首位”.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从对象思维向关系思维转变,从权威者向“平等对话者”转变.其次,以在场因素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在场因素是与儿童自身经验、体验及生活相关的因素,为对话的开展奠定了基础[5].无论是在道德教育中的对话式教学还是儿童哲学课程中的对话式教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对话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革新教育观念,增加个人知识储备和提升哲学素养.

儿童哲学的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改变现有观念上,真正接受儿童哲学概念是儿童哲学中国化首要进行的,利用现有多元文化为儿童哲学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力邀哲学学人对儿童哲学中国化理论进行研究,提高儿童哲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吸引研究者对儿童哲学中国化的关注并进行理论研究;改变儿童哲学课程开发单一现状,转变儿童哲学教学为对话教学,加快实现儿童哲学的中国化.

参考文献

[1] 高振宇.儿童哲学的再概念化———对李普曼与马修斯“对话”的再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10(6).

[2] 刘晓东.儿童哲学:内涵和外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8(3).

[3] 高振宇.儿童哲学的中国化:问题与途径[J].全球教育展望,2009(8).

[4] 方展画,吴岩.李普曼以对话为核心的儿童哲学课程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5(5).

[5]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65.

编辑李前锋

上文评论:此文是一篇适合儿童哲学和中国化问题和哲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儿童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儿童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我们追寻怎样的儿童哲学之梦?
高振宇摘要儿童哲学需要通过论证儿童有自己的哲学来为自己正名,儿童哲学的本质在于引领教育者们关心儿童的灵魂,自觉维护儿童的灵魂健康,通过对话努力提升儿童灵魂的理性品质,使其实现自我解放 儿童哲学的课程目.

儿童哲学教学的实践和
冷璐摘要国内学者对儿童哲学研究以儿童哲学概念、儿童哲学可行性以及必要性、儿童哲学课程、儿童哲学本土化……几方面的理论研究为主,很少涉及学校儿童哲学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以三所最具代表性的儿童哲学实验学校的.

生命特性在儿童教育中的疏离和回归基于柏格森生命哲学的视域
摘要生命是人的载体和根本,关注生命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的逻辑起点 从柏格森生命哲学出发,儿童是完整的生命存在,具有成长时间性、自我创造性和学习直觉性三种最基本的特性 针对儿童教育过程中忽视儿.

延安窑洞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花
长征结束到陕北后,特别注重学习马列主义著作 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名论断,推动全党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的 在凤凰山麓李家窑里夜以继日.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