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意境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和中国文学中意境理论的形成与探究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意境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31

中国文学中意境理论的形成与探究,本文是有关意境学术论文怎么写和中国文学和意境理论和发展探究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意境论文参考文献:

意境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文学杂志排名

摘 要:高中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文学作品,而中国文学作品较为注重意境,因而也形成了相应的意境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意境理论也产生了相应变化.本文从前意境阶段、现代意境阶段两个方面简述了中国文学中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期令学生对意境理论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文学作品 意境理论 形成 发展

意境理论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影响极为深远.意境是一种审美方面的追求,同时也为中国作家神往.故而,有关意境理论的文学论述数量颇多.学生在学习该方面知识时,往往出现所学知识不准确的问题.需要简要分析中国文学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便学生更为明确中国文学意境理论的发展历程.[1]

一、意境理论的形成——前意境阶段

(一)《尚书》“诗言志”

《尚书》中所提及的“诗言志”,是对诗自身的理解与认识,阐述了诗自身的特性,即抒情言志.《尚书》中不仅提到诗,还包括了乐以及舞,将三者合并为一体进行论述,叙述了三者抒情性这一特征.虽然音乐以及舞蹈存在于宗教祭祀活动当中,目的是为了娱乐神灵和祖先,但其也抒发了乐者以及舞者的情感.由此可证,诗也具备抒情性,而“诗言志”便是基于诗本体所体现的诗的本质.

中国诗词作品当中,少有直接表露或是抒发自身情感的作品,往往通过比兴的方式表达自身情感.所谓“比”,指通过距离或是比喻的方式说明问题或是道理的方式.“兴”则是指通过其他事物引出所要表达的情感.事实上,不仅诗词作品运用了比兴的表达方式,中国大部分文学作品都广泛应用这一方式.以“诗”比兴“志”,已然成为中国文人最为常用的艺术表现形式.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具有象征性以及功能性,“诗”同“志”构成了对应的关系.

(二)《老子》“大象”

《老子》一书中多次谈及“象”这一词,“象”本意代表客观存在事物或是人物外部的形态.但老子所言的“象”不同,其目的是借“象”阐述自己理论中的“道”.《老子》中的“道”具备不确定性,无法用言语表达,是超越人们感性认知的存在.因此,《老子》中的“象”也脱离了本意,指超越人类视听认知的某种思想在想象中的形态.《老子》认为,“道”不可描述,同时也无法把握,但其确实存在.人们若要感知“道”,便需借助*物质“象”.当人们思想观念以及感情变化时,其可以无视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的影响,仅凭想象便能形成“象”.所以,“意象”本身便超出了人们的感性经验,而是一种深层的领悟.这也是意境理论的雏形,通过“意象”体悟“道”,如庄子所言“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二、意境理论的发展——现代意境阶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需求的变化,意境理论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对意境理论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以王国维为例,其将传统意境理论转变为现代美学的行列当中.运用现代无功利美学观替代了传统意境理论的基础,即功用诗学观.使得文学作品不再为政治与道德服务,成为了人学,进而为文学作品争取了独立.

中国传统文学价值观认为:政治、道德、哲学以及文学相互结合,因此文学作品具有一定功利性质.然而,王国维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是超越功利的存在.这一观点,使得文学成为了独立于政治与道德的存在,开始与人生相结合.我国文学史中,文学也开始具有了人文价值.随着文学观念的变化,意境理论内容也产生了巨大变化,现代意境与传统意境也具有较大区别.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王国维以无功利美学观为基础,开始进行诗学的升格,即把传统文学当中形而下的批评以及鉴赏术语升格,使其成为形而上的诗学术语.同时,将意境作为核心,构造一个具有隐秘性的诗学体系.不仅如此,王国维还以无功利文学观念对传统文学观中的情景交融学说进行了再解释与提升.

传统文学观念中,并未将意境理论同政治与道德绝缘.因此,在对文学作品评价时,便会受到道德与政治价值尺度的影响.正因如此,我国传统文学并不能算作纯正的文学作品.所以,当意境理论以诗学理念出现时,往往会受到政治与道德理念的排挤.但当意境理论同政治与道德理念树立时,又缺乏形而上理念的支持.所以,意境理论只能作为批评或是鉴赏术语这一形式出现.如今,意境理论已然拥有无功利文学观作为支撑,便可以进行形而上文学构建.换言之,意境理论不再是作为批评或是鉴赏术语存在,同时也是一个诗学术语.由此可知,现代意境理论不再是对文学作品感性的评判,同时也将神韵、兴趣等传统意境均纳入现代意境理论当中,开始构建形而上的诗学理念.[2]

三、结语

中国文学作品是构成语文教材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应对我国文学作品意境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并学习从意境理论的角度分析与评价文学作品,以此提高自身文学鉴赏水平以及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兴芳,梁胜明 .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意境论述评 [J].甘肃高师学报,2012(01).

[2]张训涛 .中国传统文化中意境的哲学审视 [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09).(作者简介:周冰倩,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 (责任编辑 宋倩)

该文结论,上述文章是适合不知如何写中国文学和意境理论和发展探究方面的意境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意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探寻中国文学的悠远意蕴读张炜近作《走得遥远和阔大:张炜谈文论艺》
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不仅擅长小说的创作,他的散文和文艺评论也写得极具特色 新近上市的走得遥远和阔大张炜谈文论艺(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 年7 月出版),就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就散文的写作、阅读的方向性、.

中国古代绘画品评理论的继承和
【摘要】在中国绘画的历史上,绘画理论是伴随着绘画实践的产生而产生,并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画品作为绘画品评的核心,也反映出绘画审美品评历代间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古代绘画;品评理论;继承与发展中国绘画的.

中国古代声乐审美理论 进程
【摘 要】经过了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流传到现在,对于我国而言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理论遗产,这些理论遗产其中有审美的要求……美学方面的问题 而先秦时期则是中国古代声乐理论的重要萌芽时期,声乐审美.

明治年间日本学者的中国文学观以中国文学史著作序跋为中心
段江丽(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北京 100083)关键词明治;日本汉学;中国文学摘 要明治年间,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强烈批判和否定的风潮中,却产生了引人注目的“中国文学史&rdq.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