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术论文>材料浏览

德育工作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跟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主题:德育工作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30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本文是德育工作论文写作技巧范文和王阳明和德育工作和良知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德育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德育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职业和教育杂志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毕业论文致谢词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德育内涵

阳明心学中的“ 良知”,我们可以理解为良心或者孟子口中的是非之心,这是王阳明心学中的最重要的内容.良知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但是不同人的良知却有明觉程度上的差异,好比愚人和圣人虽都能明是非,但是愚人的良知犹如日月被蒙了云翳,而圣人的良知犹如青天白日.要提高良知的明觉度,需要有“ 致”,“ 致”即实践、践履.只有将良知通过道德践行而内化成为行为准则,才能够使其成为我们的德行.

对“德”的推崇是王阳明心学非常突出的特征.王阳明非常重视对道德的培养,他提倡每个人都要“晓德行”“明明德”.人们出生时都是有善良德行的,但是却因为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容易受到各方面的诱惑与干扰而使得德行被破坏.这就需要德育的力量帮助我们回归本心,提高我们的道德境界.

认识与实践始终是统一的,是同行的,将知行分开,或者先知后行的想法都是错误的.从发动意念开始到实践结束,这是人的道德活动的过程.认识只有与实践相结合、相渗透,才能发挥出各自的价值.王阳明知行合一理念的提出,对今天职业学校德育的开展有着深远的启发.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在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

从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现状来看,一是学生学习主体性未能实现.在德育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的体现,教师仍然采取灌输式的授课方式,以教材为中心,以为为学生讲解完课本的内容就算完成德育教学的任务,学生在德育课堂上难以发挥其能动性.要知道,德育教学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学生自己去体会、去实践,自己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内化吸收.德育活动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教师的教学要有启发性,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对道德产生认同,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二是自我德育培养意识不强.当前职业学校的德育方法还是以内容为主,开展德育教育的目标也主要是想学生遵守规范,在德育活动中更多的是让学生背诵道德条目.这种方式会让学生缺少自我思考和选择.德行修养强调的是学生通过对德性的思考和感悟自发地将其转化为德行,这是自我觉悟的过程.可是当下职业学校的德育却忽视了对学生自我德育意识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自身德行的内化,总是试图对学生进行道德施压,这种做法无疑将道德与学生自身分离出来,使其成为相对的规范,可是这种规范在有些时候并未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三是忽略家庭作用.家庭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德育教育需要来自学生家庭的支持,然而家校间在德育问题上却存在一些断裂.许多家长认为,德育是学校老师的责任,自己帮不上忙,于是就放弃了家庭教育.同时,职业学校将德育的目标定得太高,忽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难以捕捉、抓住良好的德育机会,与家长的交流也总是围绕着学生的考试成绩,让家长以为自己的孩子在思想道德方面并未有何不妥,因此双方都不够重视,出现学生德育方面的断层.

德育是职业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面对当前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非常有必要提高认识.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给了我们多样的启发.致良知思想要求德育不能与实际相脱离,也不能与学生主体相脱离,要从德育主体内部寻求成就德行的方法,也就是说,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感悟与自主实践,让学生通过“ 致良知”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职业理念,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成为一个符合职业需求的有用之人.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地位.王阳明的心学,提倡的是众生皆平等,讲究的是内心良知的光明磊落,以及无欲无求的静心,他提倡的是天下无不化之人,人人可以成圣人,而天下也无不可为之事,只要立志坚定.这里的圣人就是致良知的人,也就是对所有人来讲,良知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凡人还是圣人,这都是他们的本性.因此,不同于朱熹的理论,他所主张的就是一种物在自己内心的理念,因此他认为,只要人们有着善良和美好的良知,就一定能悟得其中道理,并将其付诸行动.从本质上来讲,这是对人格尊重的肯定.因此,王阳明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 施教不可躐等”的理念,即讲究尊重每个学生的资质,无论是什么样的求学者都可以接受教育,不能将学生进行高低贵贱的阶层分类,而这正切合我们当下所倡导和实行的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在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必须要贯彻尊重每个学生的教育理念,要在明确学生教学活动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德育教育,从而真正践行德育的要求和目标.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强化对学生的尊重意识,改变过去高高在上的教学思想,并制定出科学的教育策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德育知识,将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作为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道德品行以及综合素养的有效提高.

激发自我意识,深化自我教育.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包含着丰富的自我信念以及自我主观反省意识,只有真正学会了遵从自己的内心,不人云亦云,才能真正发挥出德育的价值.这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对自己行为和思想进行自我教育和反思的能力.

真正的德行品质中,自我批判与肯定是并存的,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约束和教育,才能真正接受道德理念的要求,这也是借助内在道德力量实现外在道德行为的本质.人人心里都有一个良知,能分辨是非善恶,要根据良知去做事.不必靠典籍,也不必靠其他外在的方面来证明.因此在职业学校的德育中,应加强对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激发,引导他们学会每日“ 三省吾身”,从而获得新的体会.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而这也是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要求.因此应用致良知思想开展德育活动,就是要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通过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唤起他们内心的致良知,从而指引他们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在自我反省和学习中实现对自身道德水平的内化和提升,并依托于致良知的思想,真正学会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中的美好,赋予内心强大的力量,构建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注家庭教育,优化德育效果.在王阳明的致良知理念中,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是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的,因此倡导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由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的教育循环机制,并将我们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和孝敬父母等优秀传统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

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实践中,要重视家庭教育内容,将孝道的理念充分贯彻到教育中,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孝道不仅是体现在语言中,更要表达在行动中,要通过调动家庭的参与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培养,营造出更为和谐的德育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教师可以每天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并对其尊敬父母的行为和语言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并强化学生对自身语言行为的约束力,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做到真正的尊敬父母.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生活教育策略,并结合家长共同努力进行教育,将教师变为德育活动的引领者,将课堂与生活链接起来,从而构建高效的德育教育模式.

在致良知思想学说中,王阳明强调的是对内心主观意识的遵从,将其奉为判断事物的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将内心体现在行为上,即知行合一.在秉承致良知思想开展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其“知行统一”要求的践行,要在充分发挥其思想学说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推动真知真行活动的落实,明确职业学校德育的评价标准,通过制定完整的清晰的客观的评价依据,将从考察学生主观思想的好恶,转变为重视对学生知识情况的考量,通过对学生德治情况和知识涵养的综合教育及考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要真正发挥出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对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必须要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自我德育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并调动起家庭的参与,通过构建起完整的循环教育体系,践行以人为本的要求,为提高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做出更多的努力.

此文点评:这是一篇关于王阳明和德育工作和良知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德育工作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德育工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关怀教育的现状反思和建构
摘要关怀教育能够对学生造成深远影响,会让学生获得更好发展,但是在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关怀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基于对这些不足的研究,找出这些不足中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职业学校中关怀教育的建构措施,.

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践探究
【摘要】在当前新形势的背景下,中职学校与其他类型的学校重视德育教育工作,且要创新德育工作发展的新思路,不断突破改革的需要,这样才能逐渐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要 德育创新一直是近年来教师讨论的热点问题,.

王阳明致良知视角下医患关系处理程序和方案
摘 要紧张的医患关系是目前医疗卫生领域最大的难题,现有体制并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本文以新时代中国国情与医改为导向,结合王阳明“致良知”思想,为医患关系处理提出可行的思路与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