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美学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跟简述老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的影响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美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8

简述老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的影响,该文是美学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跟中国传统绘画和老子美学思想和审美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美学论文参考文献:

美学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中国的美学史是以老子的美学观念为起点的.老子提出的“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一系列范畴是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的基础.这些范畴也成为了中国古典美学一直以来的追求.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美学的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差异是,它的的中心范畴不是对“美”的追求.而作为中国美学史起点的老子美学中最终要的也不是“美”,而是追求“道”——“气”——“象”.

“道”是世界的本源,也是老子美学的中心.“道”产生万物,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客观存在——“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由于“道”的恍惚而虚无,中国美学开始了对于“气”、“无”、“虚”、“妙”、“玄鉴”、“自然”等的追求.

道生气,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这万物则指“象”.美建立在“象”的基础上,而“象”是“道”的具象显现,它只是外在的,实用范畴的东西.以追求“道”为目标的老子认为美是不实用的东西,应该予以排除,体现“道”和“气”才是艺术的最终目标.“象”的存在只是一种为了表现本质的“道”而使用借代和象征的媒介,以便通过对有限的“象”的描绘来表达无限的“道”.因此,在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中,对形式的重视是大于写生的.南朝画家谢赫在他的六法论中提到“随类赋彩”与西方写实绘画对于颜色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它重视的是事物本来样貌而非客观状态.中国画中的原色不是科学色彩中的红黄蓝,而是基于五行而成的白(金),绿(木),黑(水),红(火),黄(土),这颜色本身也就象征着“本源”.同样在对于构图的问题上“经营位置”体现的也是一种“为我所用”的观点,中国画的构图不是建立在严格的*法上的,而是通过“经营位置”来进行对画面的布置.比起描绘的准确,传统中国画的艺术家们更重视气韵上的表现,而不是通过客观场景和焦点*而决定.这种对于形式的追求自老子始——审美关照必需从对于“象”的观照进到对于“道”的关照.“象”必须体现“道”,体现“气”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但有一点奇怪的是,当对于形式美的追求成为主流,很快纯粹的抽象绘画理应出现.在西方的绘画进程中,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可是这种“规律”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完全不适用.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长河中,从未出现纯形式的“抽象画”.其原因在于古代画师也好,文人士大夫也好尽管讲求形式,但从不曾放弃具体物象.这中现象也是与道家哲学有关的.因为象只是道的表象,所以纯具象的作品只能算作能品,是不够高级的.而纯抽象完全剥离了象,这也是不符合传统思想的,因为道是存在于象中,通过象来显现的.唯有虚与实结合,真实的生命世界才能得到真实反应.审美关照的实质不是追求形式美,而是把握生命和本体.

“道”拥有“有”和“无”的双重属性,“无”是“天地之始”,“有”是“万物之母”.“无”和“有”对应“虚”和“实”.“虚”的存在使得“气”得以充满天地之间,世间万物才得以运化,生命得以出现.因此“有无相生”使得“虚实结合”成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气韵生动”这一中国画的千古不变之法中的“气”讲的就是不仅要表象具体的客观物象——实,也要表现物象之外的虚空——虚.没有了“虚”,“无”的存在,艺术品是不具备生命的,自然谈不上“气韵生动”.这也就是中国画为什么会重视留白的原因.留白的存在使得绘画虚实相合.这便是境.

西方绘画讲究团块的塑造,而中国传统绘画中,气韵才是主角.线和线之间就是留白,就是气.气与气相连接成就了整幅画的灵动.可以说,对于中国传统绘画而言,同等线条笔墨水准下,画的好与坏全凭线与线之间的空间是否够流畅,够灵动.如果非要从塑造这个角度对比,则西方塑造的是实体,东方塑造的是虚空.

中国画中“境”这一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画的优劣.而“境”佳与否全体现在于是否“妙”上.至于“妙”,则“妙”在“无”上.《老子》中讲“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妙”的属性由“道”的“无”这一面来体现.因此老子不提倡“美”,却肯定“妙”的存在.在传统的审美体系中,“妙”可以说远远高于“美”,这种审美对于后市的影响极其巨大.《道德经》中这样描写“妙”,“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因为体现“道”的“无”这一面,所以“深不可识”,因此“微妙玄通”.所以“妙”是一种“深不可识”的境界.“境”是“虚”与“象”的结合,而“妙”则是超出有限物象的,不能用概念把握的东西,也就是“象外之妙”.“妙”通向整个宇宙的本体与生命,有着形而上的含义.

故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通常说的中西方传统绘画不同体系指的是,中国传统美学追求本质导致中国传统绘画通向哲学方向,西方美学追求形式美导致西方绘画通向自然科学方向这一方面.

老子说“涤除玄鉴,能无疵乎?”也就是要求人们除去欲念,成见,从而变得纯净清明.所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人只有保持虚静,澄明的状态才能去追求道.老子“涤除玄鉴”发展到庄子成为了“心斋”,“坐忘”的命题,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至此得到了建立.到了郭熙则发展成为“林泉之心”.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影响了传统美学的追求,二者奠定了审美心胸的确立和修身的准则.中国的传统中更加重视与天地的交流,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奠定的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更是中国人行为和修身的基础.

总结:本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中国传统绘画和老子美学思想和审美方面的美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美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试从文房用具谈中国传统美学文化
摘要中国传统的文房用具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美学,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这对于当今中国的传统文化保护以及美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房用具;中国;传统美学;传统文化.

人生和社会相结合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想
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 王德胜以宗白华为代表的把“人生体验”追求与“生活改造”理想相结合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想探索,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内在的美学情怀方.

论留青竹刻艺术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摘要】本文针对留青竹刻的美学价值分别从古代传统美学思想中的意境、形神、气韵、文人画、常州画派……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相同题材的留青竹刻和中国绘画的对比分析,探究留青竹刻的传统美学思想,以及它所蕴含的艺.

延绵和拓展中国传统绘画现代转型的语境和内涵
黄宗贤对于20世纪以来的中国绘画的评价,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有不同的声音,可谓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20世纪中国画创作所取得的成就并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是传统中国画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拓展与推进 也有.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