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化影响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和当代村落家族文化对农村现代化影响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主题:化影响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8

当代村落家族文化对农村现代化影响,本文是化影响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和村落家族文化和现代化和探索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化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化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摘 要:村落家族文化是人类走向现代化之前必经阶段,恩格斯指出人类是由蒙昧时代到文明时代.村落家族文化是每开化与半开化民族必须经历的阶段.欧洲最先由蒙昧时代走向文明时代,而东方的中国是在战争以后被迫打开国门,中国的现代化一直受到以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农村所左右.村落家族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就是农村,因此探究现代化进程中村落家族文化的嬗变落脚点在农村,党的十九大提出“振兴乡村战略”,建设美丽乡村,让人们留得住乡愁,而乡愁最本质的内涵就是村落里的文化.因此实现对村落家族文化创造性的转换,以期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成为不二选择.

关键词:村落家族文化 现代化 创造性 农村

一、村落家族文化特点

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稳当的符合标志.同时也是民族性格的反应.梁漱溟从中西文化对比分析指出中国人的十大特点:自私自利、勤俭、爱讲礼貌、和平文弱、知足自得、守旧、马虎、坚韧及残忍、韧性及弹性、圆熟老到;[1]中国人上述性格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长期形成的,与西洋人相比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主要表现为缺乏:“第一,公共观念;第二,纪律习惯;第三,组织能力;第四,法治精神;”[2]费孝通从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中国是一个乡土中国,运用“差序格局”这一文化理念表述村落文化是人与土不分离.“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同时指出由于村民的熟人状况,导致了“文字不下乡”和“皇权不下县”.[3]晏阳初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总结中国人存在“愚、贫、弱、私”四大顽疾.发起了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在《湖南农动考察报告》一文指出,中国的社会存在三种权力支配系统,其中之一就有“家族系统”.主张通过阶级斗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论述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他指出:“中国的家庭是自成一个小天地,是个微型的邦国.社会单元是家庭而不是个人,每个农家既是社会单元,又是经济单元.”[4]村落家族文化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很难给其下一个具体定义,从内在表现村落家族文化有聚集性、血族性、封闭性、等级性、宗法性、礼俗性等特点.其主要功能是保护村落家族繁衍生息.使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生老病死皆有所依.

二、村落家族文化两面性

村落家族文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积极一面表现为:稳当统治秩序,比如一些村规民约主张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当代的村落家族文化主要结合执政党的要求与时俱进,例如庙上村村规民约与红白理事会章程.规定了十一条.其内容:一,拥护中国的领导,认真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二,遵纪守法,敢于同坏人做斗争,维护社会治安.三,积极缴纳各种税,自觉履行各项应尽义务.四,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勤劳致富.五,孝敬父母、公婆,争创“五好家庭户”.六,不得打架斗殴、酗酒、,做文明村民.七,不得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不准建祠修庙,不信旁门左道.八,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红白之事不准大操大办,要从简*,反对铺张浪费、比阔夸富.九,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有关政策.十,搞好林业生产,执行林业政策,对乱砍滥伐者,按林业政策给予从严处理.十一,不准占用耕地.[5]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条件下,以上政策能很好的落施,有利于维护农村的生产生活秩序.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向农村地区深入,村落家族文化也表现出了消极的一面,在政治生活上表现为基层村干部在政策实施上存在优亲厚友,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面子”消费与人情“异化”.在男女婚姻上表现为“天价彩礼”以及明显超过农民所能承担的物质消费.在赡养老人上,传统孝道失落而遗弃老人现象时有发生.另外部分宗族势力与黑社会勾结攫取农村集体财产.以上消极的一面是传统村落家族文化的糟粕的演变.

三、现代化条件下村落家族文化嬗变

现代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现代社会以资本主义、政治、都市文明与法治为其制度的基础.从传统到现代,社会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人性并没有根本的差异.[6]村落家族文化作为人类最原始的文化心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发生了嬗变,村落的熟人社会变成村落的半生半熟的社会.市场化导致了人口的快速流动,邻里上一代相知,下一代在城里长大就不在相识.逢年过节回村子里见面打招呼但只是礼节性的.传统村落家族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封闭性流动性极低,不可移动的“土”决定了“乡”的稳定性,如今“土”仍然存在,但农民却发生了空前的大流动.流动带来了乡土社会与外界全面深刻的互动,促进了自身的剧烈变迁.人与人之间长久稳定的交往预期弱化了,短期化、功利化的因素主导农民的行为逻辑.[7]传统的村落家族文化讲究“血缘、地缘、业缘”,而现代化的社会不断消弱血缘、地缘、业缘之间的联系.传统的村落家族文化讲孝道、德治、仁政、宗法.如今在农村演变为义务、权利、、自由.首先养老是一种义务而非一种天生的孝道,村民交往首先是权利的自我保障而非道德上有没有道理.村干部行政不在依靠仁德之君而是依靠法律.个体人之间的关系不在是宗法礼俗的关系,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另外国家政治机器逐步加强,而以村落家族为代表的宗族势力在逐渐衰弱.国家政治权利曾经是“皇权不下县”如今是执政权向基层进一步延伸.现代化也就是国家机器逐渐加强的过程,因此村落家族文化的变迁在行政权力的支配下完成自我变迁.

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对村落家族创造性转换

村落家族文化是转型时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长期存在的文化产物.因此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十九大报告提出“振兴乡村”战略,这一理论来源在于中国城镇化率在57%左右,意味着还有4亿到5亿人口还在农村生活,村落家族文化是农民认可的文化组织形式,马克思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生产力底下劳动人口众多,运用传统礼俗调节生活方式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充分利用.但同时村落文化有其消极的一面,例如其封闭性对个人思想解放和视野的开拓限制极大.宗法性也不利于现代政治的推行.等级性不利于个人权利的保障.因此对村落家族文化要实施创造性转换,依靠对青少年的教育以及国家行政手段的调控,逐渐淡化消极的一面.使其适应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3~35.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8.

[3]费孝通.乡土中国[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0.

[4]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10.

[5]牛铭实.中国历代乡规民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245.

[6]黄俊杰.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C].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62~163.

[7]宋丽娜.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信阳师范学院2017年一般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Y20).

作者简介:时义巍(1989-),硕士研究生,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此文总结:此文为一篇关于对写作村落家族文化和现代化和探索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化影响本科毕业论文化影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农业和农村委:推动解决瓶颈问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最近,市人大农业与农.

文化馆如何在文化扶贫工作中打造农村文化阵地
出台“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进一步强化任务落实,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rdq.

基于空间功能视角的越地农村文化礼堂
摘要在当下热烈的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下,本文从空间功能的角度阐述越地农村文化礼堂设计的两大设计原则及空间设计过程 通过对建筑物的文化串联和空间串联,达到农村文化礼堂的文化传承以及对建筑空间、功能上的重构.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当代适应
【摘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元素逐渐减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需要适应现代社会,保持与时俱进,从而让少数.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