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道德方面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跟统编《道德和法治》低年段教材的解读和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道德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7

统编《道德和法治》低年段教材的解读和,该文是道德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与《道德与法治》和统编和启示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道德和法治论文法律和道德论文关于道德的论文道德的力量论文

方峥嵘

【摘 要】课程理念是教材编写的灵魂更是教学实践的灵魂.统编《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材在内容与形式上发生了很多变化,蕴含着新的课程理念.教师一方面要体悟教材的文化内涵,转变教学立场;另一方面要解读教材的理念,更新教学观念,然后将自己对新教材的理解诉诸教学行为,从而真实促进课程目标的落实.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材;文化内涵;教材理念;实践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1-0021-05

【作者简介】方峥嵘,南京市上元小学(南京,211100)教师,一级教师,统编《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材编委,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课程理念是教材编写的灵魂,更是教学实践的灵魂,它决定着教材编写与教学实践的出发点、方向和归宿.在历时近5年的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工作中,笔者深深体会到编写者们将自己的教育情怀与德育追求融入了教材的编写逻辑、呈现的内容与设计的活动中.但当我们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却发现很多教师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一方面,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不能体悟其中的新理念;另一方面,教师缺少转化策略,不知道如何将教材中的新理念转换为教学行为.有鉴于此,笔者拟从教材编者与一线教师的双重视角出发,解读统编《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材中蕴含的新理念,同时对教师的教学给出合理的建议.

一、体悟教材文化内涵,转变教学立场

翻阅统编《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材,浓郁的儿童风与生活气息便会扑面而来.教材视儿童为学习的主体,以他们的生活为基础,围绕他们的需要与成长进行架构,儿童立场十分鲜明.

(一)教材体现了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的旨向

教材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每册结合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面临的重要生活事件与发展性问题,设置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一年级上册侧重引领学生适应新生活,从而为其愉快、积极的小学生活奠定基础;一年级下册在“养好好习惯”这一教育主题下,集中体现自己、自然与他人“共生共在”的核心观念;二年级上册围绕“共有共享”的理念,初步奠基学生的公共意识;二年级下册关注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单元内容的编排上,教材以学生生活的时间与空间变化为显性线索.以一年级上册为例,前三单元沿着“去上学—在学校—回到家”的日常生活逻辑展开.[1]同时将学生生活或成长中遇到的重要事件、问题,隐含于教材内容中.如:一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入学适应问题分别从角色转换、情绪调节、人际交往、校园秩序感建立以及学习生活指导等方面设置相关话题与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实现从入学前的自然状态到进入小学后的“文化式”“文明式”状态的转变.

(二)儿童风、绘本式的教材语言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

教材中“小主持人”第一人称引领式的语言建构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关系,并不断引领学生融入学习情境,进行思考,拓展思维,提升认知水平.绘本式的教材语言用以图代文的形式,降低了低年段学生理解学习材料的难度.绘本画面清晰、生动活泼,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指向学生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并深入浅出地呈现了蕴含其中的道德逻辑与人文内涵.学生与绘本中的人、事进行对话,产生共鸣,进而促进自身道德成长.

教材努力以儿童的方式走进儿童的内心,并建构教材生活与儿童生活的联系,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应坚持儿童立场,走进学生的生活,真实地了解他们成长中的问题与发展的需要,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引领他们走进学习情境,成为“道德学习”这件事的当事人,同时引领他们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并使未来生活更加美好.

二、解读教材理念变化,建构新的教学观念

研读统编《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材,我们可以感受到教材的编写逻辑、呈现的内容、设计的活动等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的背后传递着哪些新教材理念,又需要我们的教学实践进行哪些改变呢?

(一)在生活的回望、反思、规划中培养生活实践智慧

南京师范大学孙彩平教授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学生的生活实践智慧,即人追求美好自我与生活的动力,对复杂生活情境的明察,对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的热爱,克服各种障碍和坚持不懈的意志,以及在各种困境中做出明智决断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等.[2]生活实践智慧存在于生活之中,向生活学习是教材主导的学习方式,但教学向生活的回归不能是学生已有生活的简单再现,学习的发生也不能仅仅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被唤醒.新教材中,向生活学习的理念表现在三个方面:对以往生活的借鉴,对当下生活的反思、调节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探索创新.教材关注儿童德性发展的生长点,力求让儿童在“反思生活、改变生活、走向更美好的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生活实践智慧.下文,笔者以一上《课间十分钟》的教学为例,展开具体论述.

启示1:向生活学习意味着教学服务于当下生活问题的解决.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更多地思考如何将教材内容教给学生,不少教师认为“课间十分钟是学生每天都在过的生活,没什么可教的”,然而“每天过”并不代表“过得好”.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做些什么?有哪些原有认知需要澄清?哪些问题需要指导?哪些技能需要培养?只有思考这样的问题,教学才能具有引领生活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卢安克在《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的教育》一书中说:“我没有什么教育理念,我只是去观察学生,然后让我的教育去适应我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3]因此,向生活学习需要我们将教学的起点转向学生当下生活问题的解决和需要的满足,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智慧与德性的增长.

启示2:向生活学习意味着课堂学习是学生真实生活的一部分.

指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十分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讨论了“课间还要做什么?”之后,便开始开展“快乐十分钟”践行活动,让学生尝试安排好自己的课间十分钟.活动中,教师观察学生的状态并用相机及时记录学生闪现的智慧与产生的问题,随后再次进行讨论指导,对当下生活进行反思、调适、再践行.课堂教学往往急不得,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也不是为了讲道理,而是要带着学生过生活,引导他们在反思自己生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观察他人生活的过程中获得启发,在参与群体生活的过程中积累智慧.

启示3:向生活学习意味着回归智慧的生活.

鲁洁教授强调,德育课程要源于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在课程的实施中,不仅要关注课程的内容是否贴近生活,还要努力促使课程学习能真实地改变生活.[4]《课间十分钟》一课学习之后,教师定期观察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活动,并开展“课间小达人”的分享评比活动,不断将学生的课堂认知转化为生活的习惯与智慧.因此,向生活学习的教学不能止于课时的结束,而是需要我们将课堂向生活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认知,生长智慧,并形成受用一生的品质与习惯.

(二)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树立审美、生态的自然观念

“儿童与自然”是课程设计的三条主线之一.统编《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材从语言表达到内容设计都彰显着自然教育的理念.“风儿也有脾气”“大自然,谢谢您”“大树有生命,花儿草儿也有生命”……这些清新的教材语言以“弱人类主义”的自然观引领学生与自然平等对话,让他们体悟自然界中的一花一草一物皆是与我们“共生共在”的生命的道理;“和风儿一起玩”“走,看花看草去”“别让自己受伤害”……教材中的活动鼓励学生走进自然,探索自然,并指导他们如何与自然交往.教材启迪我们应从人文生态的角度引导学生同自然建立一种审美、求善、生态的情感关系.

启示1:以审美视角理解人与自然间共生共在的和谐关系.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强调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对人类的作用,并以此激起学生爱护自然的情感.这显然是人本主义的自然观念,这样的引导只会让学生产生“因为有用才要热爱”的功利主义认知与情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自然与我们是共生共存的.当转换了视角,我们的教学便会是这样的:在一下《可爱的动物》的教学中,课前教师让学生制作“动物明星卡”,然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生:我喜欢大老虎,它可是百兽之王,特别威风.

生:我心目中的动物明星是小蚂蚁,它们特别团结……

师(小结):这些动物明星可真了不起,有的威风凛凛,有的憨态可掬,有的体型虽小却力量大.每一种动物都各有特色,各有本领,它们和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让世界多姿多彩,充满生机.还有人和动物交了朋友呢!教师分享人与动物之间相处的故事,然后请学生分享他们与小动物之间交往的故事.

以上教学,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发现生命的独特,激发学生主动爱护动物的情感.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对自然有着天然的情感,学会用审美的视角看待自然,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

启示2:以发展的观念引领儿童与自然进行生态交往.

儿童和自然的疏离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教材中的自然教育不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割裂状态下的常识教育或情感教育,而要引导学生与自然进行生态交往.鉴于此,教师一方面要开放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观察探究自然;另一方面要教授学生与自然交往的相关技能.如:学习一下《花儿草儿真美丽》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玩“斗百草”游戏,一根小草也可以成为创意的玩具,这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再如:在一下《可爱的动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呈现“每天喂小金鱼”“在动物园里给动物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像亲近宠物一样去和流浪狗玩”等常见的与动物交往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这是真的爱小动物吗?”进行辨析.在思辨的过程中,学生会明白爱护小动物需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尊重它们的生活规律,学会保护自己.鲁洁教授认为,儿童在与自然的亲近中会产生移情,会激发他们心底的爱护、关怀之情.[5]所以,教学应以发展的观念引领儿童与自然进行交往,强调对自然的探索,对生活方式的引领,从而让学生从心里生出对自然的爱.

(三)在与真实生活的互动中进行法治素养启蒙教育

规则教育是小学阶段法治教育的主要形式.教材除了在“家乡”“学校、班级”“公共场所”等公共生活场景下设置了规则、法治教育的内容外,还在其他教育主题中渗透了规则、法治教育.规则、法治教育不能是硬邦邦的说教,教材启示我们将规则、法治教育融于生活情境中,在与生活的互动中帮助学生建立规则与法治意识.

启示1:在体验对比中树立法治信仰.

法学家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因此,规则、法治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形成对规则和法治的认同,树立对规则与法治的信仰.一位教师给学生分发小礼物,学生一窝蜂地拥到教师跟前,有的学生好不容易领到礼物却被挤掉了,还有的学生被挤哭了……这时教师请大家反思“这样开心吗,又该怎么办”.随后大家有秩序地排队领礼物.对比两次领礼物的体验,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排队在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真实的生活冲突能引发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能促使学生进行自觉反思,进而认同规则与法治在生活中的价值,并随着体验的不断加深而逐步变为信仰.

启示2:在真实生活情境里培育法治能力.

规则、法治教育不是背诵规范条文,而是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笔者在教学二下《挑战第一次》时,一名学生说想和爸爸妈妈一起骑自行车去旅行;另一个学生脱口而出: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可以骑车上路.笔者追问他是怎么知道的,该生回答:共享单车上有提示.可见,在生活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更容易被内化.因此,教师需要保持学科敏感,熟悉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法律,然后在教学中结合学习情境进行灵活渗透,并增强规则、法治教育的既视感和情境性.

进行规则与法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将对规则与法律的认知转化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公里”.教学中,教师应引入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并展开行动.例如:教学二上《大家排排队》一课时,教师呈现问题情境:排队时突然想上厕所了该怎么办?发现有人插队该怎么办?……学生在对真实生活问题的分析、判断、选择与行动中,会形成“知法守法用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启示3:在法治与道德的融合中学会关怀.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主编鲁洁教授在编写会议上强调,要从建构儿童完整生活的角度出发,发展儿童公共生活中的公民道德与个体生活中的良善品德.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体现了法治与道德相融的理念,不是僵化地遵守既有规则,而是在守规则的同时兼顾道德良善.[6]例如:地铁上为什么要设置爱心专座呢?先来后到是排队的基本原则,当他人遇到紧急情况时,我该让吗?我的好朋友弄坏了图书馆的图书,我该替他隐瞒吗?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既认同、维护规则和法治的公正又要保留一份对他人的关怀的态度.

(四)在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中培育学科关键能力

孙彩平教授认为:构成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包含“把握整体善的能力”“从生活和经验中学习的能力”“整合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2]统编《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材体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材通过栏目提示帮助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进行道德学习,提升学科关键能力.教材启示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体验与反思,并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

启示1:将深化体验作为提升认知的桥梁.

道德认知是提升道德观念,进行道德判断与选择的基础.不同于学科知识的学习,道德认知的提升需要学生自身的反思与体悟,是其内心情感体验的自觉生长.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学生能直接参与的体验活动.教师是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应充分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生成的个性体验,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在彼此体验的对比、碰撞、互补中,帮助学生理解道德逻辑,深化道德认知.

对于教材中静态的学习内容,教师应努力建构学生与学习材料的联系,使学习材料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学生的个性体验.如:低年段教材副版中设计了许多绘本,其意义不是为了讲故事说道理,而是作为正文的补充,帮助学生深化认知、明晰内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绘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我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我和他想的一样吗?如果是我,我该怎么做呢?……通过情感迁移和换位思考的方式,可以将绘本内涵转化为学生的自我体验.

启示2:将冲突思辨作为学会明辨的方式.

明辨是非,根据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选择良好的道德行为,是道德理性的基本能力.引领学生对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进行思辨是道德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呈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学生在讨论辨析与自我反思相结合的过程中便可以不断澄清价值观念,提升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并形成把握整体善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时要避免非白即黑的教条式判断,应秉持多元开放的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将事件放在不同情境下进行分析.如:教学《课间十分钟》一课中的辨析栏目“这样做好吗?”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情况辨析“课间读书好吗?”这一问题.两节室内课之间的课间活动,我们倡导课间走出户外,眼睛望望远,大脑放放松.可如果在体育课这种运动量大的课间,室内读读课外书,让身体做个调整也未尝不可.通过辨析,学生就会学会根据具体的课程安排、自己的身体、学习状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间十分钟,并懂得因为生活丰富多样,所以需要随机应变的道理.

启示3:把解决问题作为道德践行的途径.

鲁洁教授指出:道德教育不是诉诸孤立的、静态的人性改造,而是具体落实为生活的建构和改变.[4]学生道德学习回归生活,转化为灵活、习惯样态的道德行为,需要教师的指导与训练.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道德践行平台,引导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认知,学习方法和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学习一上《我们爱整洁》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做泥塑活动,活动中学生遇到了各种问题:有的学生怕弄脏衣服不愿参与活动,有的学生一会儿工夫就弄得到处脏兮兮……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不参加活动是爱整洁吗?”展开辨析,学生明白了不能因为刻板地“爱整洁”而放弃许多有意思的活动,进而在解决问题“该如何保持整洁”的过程中寻找方法.学生在亲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了训练与指导,并增长了生活实践智慧.

孙彩平教授在2017年秋季《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网络培训会中提出了“理念即策略,方法即内容”的观点.本文作为引玉之砖,旨在引发大家对新教材进行解读与思考.我们可以在熟稔教材与教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学生的观察和教学体验,融入自己的教育理解和主张,与教材展开对话,并丰富由理念向行动转化的策略和途径,从而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5.

[2]孙彩平.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刍议——一个实践哲学的角度[J].中小学德育,2016(9):11-13.

[3]卢安克.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的教育[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4:3.

[4]鲁洁.重新认识道德和道德教育[J].人民教育,2015(19):72-75.

[5]鲁洁.回望八十年:鲁洁教育口述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61-64.

[6]孙彩平.仅仅守规则是不够的[J].中国德育,2017(16):9-10.

汇总:此文是适合《道德与法治》和统编和启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道德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道德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初中如何构建高效《道德和法治》教学课堂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该课程是一门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学科,不仅能够在开展该课程的教育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正确价值观,更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

例谈在《道德和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而此时,道德与法治在人们生活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有着重要.

初中《道德和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已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推动素质教育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落实不到位,模式的科学性仍有待加强……因素,生活化教学在初.

微课在低年级《道德和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道德与法治这门新课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若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指导,这一课程的教育意义也将荡然无存 对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全新的、有效的、可行的教学方式,比如加强对微课技术的应用 微课是.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