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教学模式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跟高校公共篮球课程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教学模式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8

高校公共篮球课程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本文是教学模式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跟教学模式和篮球和情境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教学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教学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课程教学杂志教学论文范文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摘 要: 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之加强健康教育》为契机,重新审视高校篮球课程教学中现存的问题.探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的篮球“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进而分析其模式的内涵、实施条件、操作程序.以浙江理工大学篮球选项班为实例,经过“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得出该模式更能优化篮球课堂的教学效率,较能显著完善学习者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

关键词: 篮球课程;情境教学;多元互动;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80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3851 (2017) 06\|0585\|06

我国篮球基础教育课程已形成一个稳定性较强、相对完整的教学模式,其中课程的编制和设计借鉴于苏联和西方课程理论基础.但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化体育发展需求.传统模式下,教师仍处于教学的主体和中心,学生是被动接受者;教学途径狭窄,多局限于课堂;教学评价往往忽视个体差异和进步程度[1];教学目标忽视个体的价值和地位,目标取向偏向于社会本位和知识本位[2].高等学校篮球课程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创新教学模式,突显生命意义,是侧重能力体育,强调体育本质的教育[3].

情境教学模式一直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主要是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并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4]情境教学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7世纪30年代的西方,教育家们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并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5].此后,情境教学理论体系发展逐渐完善,不断有学者将情境教学模式引入外语、计算机、教育学等领域,且应用成果丰硕,但体育学科的实践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学者提出多元情境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6],可依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来创设情境[7],寓教于乐,有利于加强德育教育.许晓磊[8]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高校体育专业的篮球教学中,认为情境教学法能促进贯彻体育教学新理念,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目前,情境教学运用于篮球教学的研究比较少,并且在研究内容上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篮球战术方面,尤其缺乏对篮球基础技术教学段的情境教学研究.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篮球教学新模式,以情境认知理论为基石,在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育理念重篮球学科的教育效应,推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双向作用,帮助学生真正获得运动参与能力及人格的完整,为深化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一、篮球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

篮球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作为教学依据,主要以集体练习为教学组织形式,追求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掌握专项技能的程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与个性.教学实施通常包含教师讲解示范、学生集体练习、教师矫正错误、巩固练习与提高、教学评价五个教学过程,也被称之为“五步曲”.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示范法、练习法、竞赛法、纠错法、游戏法等.

(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调查形式与内容

调查时间:2015年3月—5月;调查对象:以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本科学生为主;调查形式:电子问卷、个别座谈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发放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8份,有效率为96.8%.调查内容:学生对于篮球课程的认知动机、学习态度、教学效果、教学组织方法和教学考核的评价.

(二)对传统教学模式调查内容的评价与分析

动机是维持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掌握知识技能必须以良好的动机为前提条件.从调查学生选择篮球课程动机的结果来看(如图1所示),其中71.5%的学生对篮球项目感兴趣,但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选不上其他运动课程才选择篮球课.可见,学校的课程设置并未重视到学生的主体性需求.还有小部分同学是为了完成选课任务,跟随着其他人的想法而选择篮球课程,此类从众心理会影响个体个性的发展,需要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和合理引导.调查学生对课程认知的结果发现(如图2所示),大多数学生对课程学习有着明确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掌握技能和锻炼身体的目标上,两者因素各占调查学生总体的42.5%和37.6%.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度,而是要培养具有社会适应力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健康的学生.

图1学生选择篮球课程的动机因素调查

图2学生对篮球课程认知因素的调查

从学生对于篮球课程学习态度的调查发现(如图3所示):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为积极,但在课后的自学态度并不乐观,能够认真进行课后复习的学生比例不到50%;且就篮球理论课的学习态度很消极,只有18.2%的学生会认真做笔记.造成这种消极态度的主要原因有:学校体育篮球场馆的资源不足;理论课程教学方式单调,教学设备落后;还有部分学生存在应试心理,且认为理论知识不重要,甚至对理论教学内容完全不感兴趣.此现象有待引起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者的重视.

图3学生对篮球课程学习态度的自评

学生对于教学效果的自评结果(如图4所示):认为通过课程学习后,掌握篮球技术水平的集体满意度较高,但对于篮球战术的掌握程度并不自信,认为能够熟悉和运用战术水平的学生仅占11.7%;而能够很好掌握篮球基础理论知识的学生仅占9%;近50%的学生认为自己篮球理论水平薄弱.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中重技能轻理论,理论课的教学学时数少;讲解的战术知识不够系统,实战演练更少,理论知识不足以指导课外训练.

图4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自评

学生对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不是很高(如图5所示),认为教学方法中规中矩的学生占56.3%,对于教学方法没有兴趣的占21.9%,而感到教学方法枯燥无味的占到12.2%,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方法欠缺创新度.有超过50%的学生对于当前教学考核方式较为满意,有33%的学生认为教学考核指标设置不全面,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的结果,这也反映出评价方式与学生的需求仍存在不相适应(如图6所示).可见,传统教学模式虽存在一定积极的教学效果,但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学组织和手段上仍存在不少弊端,需要教师关注大学生心理需求和学习特点,改进教学措施.

图5学生对于教学方法满意度的调查

图6学生对于教学评价满意度的调查

二、篮球课程“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个人依赖于社会情境的实践,才得以形成知识结构,在特定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比一般的认知更有用.[9]因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比较稳定的内驱力,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在愉快的范围中学习和锻炼.

(一)“多元情境互动” 教学模式的内涵

“多元”中的“元”即“层次”,指与学习规律相关的教学次序.“互动”是指利用各种跟学习有相关作用的教学要素,包括教师和学生人员要素、教材信息要素、教学条件和物质环境要素等,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达到高效教学效果的一系列教与学的活动.

所谓篮球“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为基础,为实现“人本理念”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主题创设多层次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教与学的双向沟通,实现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9].

(二)“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

1.人本理念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处于教学模式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篮球课程的教学目标既体现课程教育价值,又与《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标准》的目标一致,具体表现为:a) 增强个体体能、掌握篮球运动技能,并能运用和创新;b) 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终身体育的运动习惯;c) 培养“游戏”精神、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完善心理品质.

2.篮球运动技能学习原理

所谓运动技能学习,是指通过与环境互动的练习方式,最终达到高效执行某项运动动作的操练过程[10].美国运动心理学家鲍尔顿认为,运动技能分为两类:开放性技能和闭锁性技能,前者的学习核心特征就是应对环境的多变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开放性运动技能学习需要经历4个阶段[11]:主体感知、外部环境效应、主体决策和主体应对行为(见图7),且这4个阶段是循环发生、相互作用.篮球项目属于典型的开放性技能,以传球技能学习为例,传球技能始于传球队员的感知预判,判断队友意图、防守方的位置等因素;之后是主体对变化环境的外显感知,如防守动作、队友的跑位方向等;而后是根据外部环境进行瞬间决策,选择传球方式、传球方向或是运球突破等技术;最后是技能的变现行为,即主体展现最合理的技术动作.因此,教学中首要是遵循篮球技能的学习原理,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不断提高学员自我建构能力和运动决断水平.

图7开放型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与原理

3.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作为教的工具,还可作为学生的情境探究工具、信息加工工具、协作工具以及教学评估工具.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网络化自主选择课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拥有挑选课程内容、任课老师、课堂时间、评价教学的权利.第二,共享信息化教学资源环境:运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开发、存储与传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软件(虚拟仿真辅助学习软件或多媒体课件)、网络化教学资源(专题学习网站或网络课程)、学习资源库等三大类型.第三,校园互联网覆盖于课堂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网络构建社会性学习群体,随时进行交流,记录学习轨迹(如系统日志、网群、视频录播系统).第四,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为“个别指导”、“网络指导”及“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以摆脱“班级授课制”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4.多元的评价体系

一则注重过程评价:建立多维性评价目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求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过程、道德情感、价值取向等因素,体现评价的动态管理;终结性评价包括理论测试与技能测试.二则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者包括小组、个人、教师.过程性评价以自评为主,兼顾小组评和老师评;终结性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三则实施多面性考核内容:如考核个人技能素质、参编游戏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重在测评实际技能、能力成长的指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将学习结果与发展潜能相统一,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统一.

(三)“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实施程序

篮球“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主要由四个环节组成(如图8所示):自主模仿、协作探究、实战体验、激励反思.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教师为主导,围绕教学主题,设置虚拟情境、练习情境、游戏情境和反馈情境,带动学生进入四层次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调动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升教学效果.各操作环节在教学中的地位、延续时间、环节顺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稍作改动.

图8篮球“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以“行进间投篮技术”教学内容为例,依据“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展开教学过程,表现如下:

1.第一环:虚拟情境下的自主模仿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12].教师借助于云平台,主要提供学习主题相关的虚拟仿真动画、多媒体等影视资源,要求学生进行视觉模仿和自主训练.所谓视觉模仿,即在视觉观察中获得运动技术的认知结构信息,以指导个体感知肢体操作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虚拟动画情境,如同身临球场,在视听解说的配合下,反复观察虚拟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轨迹,从多维度、不同速度捕获完整的运球、停球起步、投球等技术结构信息.通过情境刺激与已有感知经验的联系,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有效的意义建构[13].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学生在仿真情境下能更全面的构建技术动作信息,建立规范合理的技术动作概念[15].有研究证明,视觉模仿练习能提高运动技能,它虽然不如直接身体练习有效,但比不练习效果更好[16].

2.第二环:问题情境下的协作探究

知识的习得是一种独立思考、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17].教师于课前将学习重点发布到网络教室,要求学生积极思考“行进间投篮”技术的教学难点:“持球走步违例”的原因与规避方法.在课堂中,教师设置一定的教学时段(占课堂总时长的1/3),以分组合作形式,共同探究学习难点.教师监控小组的学习过程,并针对集体合作的学习效果给予信息引导.小组学员参与集体性演练,相互交流课前的自学心得,分析解决学习的难点,从而完善个体对“行进间投篮”技术的知识建构.任何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地、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18],集体的荣誉感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努力,推动技能学习的正迁移效果.

3.第三环:游戏情境下的强化运用

此体验情境可将篮球教学回归于游戏本真[19],并弥补单纯技术教学枯燥感的缺陷.教师可设定教学时段(约占课堂总时长的1/3),要求小组团队将“行进间投篮”技术“改装”为游戏,如运球接力赛、障碍投篮接力赛、多角度行进间接力赛、等等.团队的竞争方式不仅提高压力情境下个体的应变能力,且促使个性得以释放.

4.第四环:及时反馈与激励

课堂内外,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记录技能学习片段,存为图片或视频等多样格式,上传于虚拟教学资源平台,以展现个人学习的进度,从而获得团队的点“赞”和评价;教师对个体的学习程度进行艺术性地总结,进而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在互动中重新认识自我、强化行为或是发现自我.学习反馈贯穿于课堂前后、教学中期和期末,分别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可借以反馈修正教学结构.

三、“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实施效果与评价

为了检验“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篮球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和实效性,选取浙江理工大学篮球选项课的教学班级为实验对象,进行教学实验.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不影响原有教学秩序和班级组别的情况下,随机对学生进行诊断性测试,确定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的基础后,再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1班为实验组(30人),2班为对照组(31人).实验组采用“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对照组则采用传统“五步曲”教学模式.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在第二个学期期末,分别对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进行了理论考核和实践效果评定.教学考核采用“教考分离”的形式,考核小组由三名教师(两名副教授、一名讲师)组成在考试方法、内容、标准都相同的情况下进行.

(一)教学的实施效果

在理论水平测试方面,两组学生的理论水平都有提高,对照组的平均成绩达到81.3,实验组的平均成绩达到87.5,并经T检验,P>0.05无明显差异.同时,两种教学模式对于身体素质水平都有一定的影响效果,但没有具有显著性差异.测试篮球技能、运用能力的考核结果,实验组考核的平均成绩分别是92.7和83.6,前者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5差异显著(见表1).可见,由于多元教学情境注重强化学生技能学习的专注度,从预授教学新内容到教学内容的情境重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使得学生很自然的参与;当学生发现所学技术能很快发挥作用,并被团队所认可,从中获得的成就感就能促使其更积极的学练,更认真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最后达成教学效果,以上的测试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表1两组的教学效果

组别理论考核

身体素质

考核技能考核

运用能力

对照组(n等于31)81.373.680.462.6

实验组(n等于30)87.575.292.783.6

P值>0.05>0.05<0.05<0.05

(二)学生对“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评价

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教学模式对学生运动心理的影响,选用情感量表[20]、MPAMR量表[21]和集体自尊量表[22],就情感变化、运动动机、集体自尊的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均以平均数&plun;标准差(&plun;s)表示,利用SPSS statistics 17.0统计软件进行后期的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学习幸福感、自主学习兴趣、团队自尊感的心理评价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十分显著(见表2).可见,多元情境互动模式能不断调动学生内在驱动力,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增加其学习的幸福感,这些积极的情感既满足学生运动心理的基本需求,又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与归属感.

表2实验教学后运动心理指标评价

评价指标与检验学习幸福感

&plun;s课外自主学习

兴趣&plun;s增强团队

自尊感&plun;s

对照组(n等于31)19.03&plun;3.5136.39&plun;5.4485.97&plun;9.75

实验组(n等于30)21.25&plun;3.3139.86&plun;5.1993.39&plun;9.31

T值2.7652.7723.302

P值<0.05<0.05<0.05

对于评价教学模式的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组学生对于教学组织方法、学习兴趣等指标的评价都处于良好等级以上(见表3).综上,学生更倾向于接受或满意“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

表3学生对于教学模式评价处于

良好等级以上人数所占比重

组别教学方式

/%教学组织

/%教学手段

/%学习兴趣

/%

实验组(n等于30)93.393.386.796.7

对照组(n等于31)66.870.571.163.3

四、结语

篮球“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是确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创设多层次教学情境的教学过程.教师既是传授者,又是教学策略的设计者和研究者,学生则成为学习的思考者和决策者、信息技术的使用者、教学评价的参与者.该教学模式能满足学生心理与生理同步发展的基本需求,充分发挥篮球运动最基本的教育功能.通过教学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a) 篮球教学中运用“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是可行的.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其教学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b) “多元情境互动”模式符合篮球运动的教学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篮球的兴趣和热情,对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运动实践能力、人际协作能力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c) “多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篮球教学中的辅助优势,拓宽教师的创新理念,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黄明举.从休闲体育视角谈广西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的改革[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910.

[2] 勒厚忠,范宏伟,刘晚玲,等.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体育学刊,2010,17(8):6771.

[3] 丁丰斌.论创设情景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6(1):2223.

[4] 欧阳煜.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政史地教学研究,2009(1):7980.

[5]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64.

[6] 白炳贵.体育情境教学模式理论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5):7172.

[7] 冯小玲.体育教学中怎样设计“情境.[J].中国学校体育,1998.1(6):2931.

[8] 许晓磊.情境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中的实验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4:19.

[9]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科学课,2003(12):3637.

[10] GATTIAR, TETTAMANTIAA, GOUGHBPM. Action observation versus motor imagery in learning a complex motortask: A short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a kinematics study[J]. Neur Letters,2013,540:3742.

[11] 柴娇,何劲鹏,姜立嘉.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及其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学刊,2010,17(09):6568.

[12]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2.

[13] 冯忠良,姚梅林,伍新春,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9.

[14] 张林.基于VR的篮球运动仿真辅助教材的研发[J].计算机科学,2007,34(12):7377.

[15] 冯卿.基于Moven的篮球技术三维仿真动画的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37(10):7476.

[16] DE*INJ M, PROTEAU L. The role of scheduling in learning through observation[J]. Journal of Motor Behior,2000,32(3):268276.

[17] 张奇.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教,1999:113.

[18] 吴小鸥.教学场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6.

[19] 刘欣然.竞技非此即彼:对陈璐博士《此游戏论非彼游戏论》的回应[J].体育学刊,2015,22(5):1216.

[20]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6986.

[21] 陈善平,闫振龙,谭宏彦.锻炼动机量表(MPAMR)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6(2):5254.

[22] CROKER J, LUHTANEN R, BLAINE B, et al. Collective selfestee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white, black and Asian college students[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4,20(5):503513.

[23] 田晓玉,朱宙玮.“双主五多”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6):108110.

上文汇总,此文为大学硕士与教学模式本科教学模式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教学模式和篮球和情境方面论文范文.

中华传统武术融入应用技术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实践
李明洋南通理工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2摘 要将传统武术纳入应用技术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之中,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弘扬民族文化以及丰富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全面贯彻了国家提出的素质.

拓展训练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实践
王 曦  石孝宇(伊犁师范学院 新疆 伊宁 835000)摘 要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引入拓展训练,推动公共体育课程与拓展训练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有机融合,能够在维持公共体育课程本身优势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摘要】数学不但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并且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因此,如何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成为教师当前工作中思考的重要问题 经过实践证明,“导学互动&rdquo.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给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也带来了新的考验 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当前新课标对于初中能力培养的重点内容,而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达到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 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也.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