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世界类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文学要在更宽广的世界中存在陈应松先生访谈录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世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9

文学要在更宽广的世界中存在陈应松先生访谈录,本文是关于世界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跟陈应松和访谈录和宽广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世界文学杂志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文学杂志排名

陈应松,胡颖峰

胡颖峰:您长居湖北,祖籍江西,请谈谈您对江西的印象.

陈应松:我出生在湖北,对江西应该也不陌生,因为小时候常从我父亲口里听到过江西的许多事情,至少对余干是有认识的,所以我第一次回余干有十分亲切的感觉.那时候我父亲已经去世,但我见到我表姑父的时候,他的神态和讲话的口气完全像我父亲,而且方言我完全听得懂,让我有一种时空穿越感.我是在南昌乘船去的,可以直达我们瑞洪镇,在信江旁,与进贤县交界.而信江就是在我老家瑞洪镇汇入鄱阳湖的,所以,我的老家也在鄱阳湖边,风景非常好.行走在鄱阳湖边,有一种强烈的回家的感觉.走在瑞洪小镇上,那里的老街、青石板路、河埠、店铺,都仿佛很熟悉,仿佛在这里生活过许久.

江西人性格比较憨厚老实,这从我父亲身上可以明显感觉到.在武汉有一些余干人,有一段时间还有往来.江西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很深厚的,我会经常宣称自己是江西人而不是湖北人.但湖北人的祖先又大多是江西人,所谓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但我认为我与那些人不同,因为我的父辈是在江西长大的,我回去还为我的祖父重新建墓立碑.我说我是江西人应该是没有疑义的,我是正宗的江西人.

胡颖峰:您生活的荆楚之地自古风俗信鬼神,您去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还魂记》,写了一个亡灵魂归故里的故事,很容易让人想到屈原的《九歌》以及中国悠久的“还魂”故事传统,这样的叙事方式是您有意识的选择吗?

陈应松:我喜欢写神秘的鬼魂之类故事,这固然与荆楚风俗有关,但全国不分南北其实都有这种写法.莫言、张炜都写过,东北作家也写过.我认为写中篇小说应该以现实主义为主,但长篇是一种灌入作者野心的文体,应该把胸怀放远一点,不必循着自己以往的写作之路走,应该走得更远一点.关于亡灵叙事,不少中外作家都有所涉及,不过我看得不多.我只是抱定我想写一个魂归故里的故事,也想对自己的写作模式有所突破,以此证明和检验自己是否有其他的能耐,是否还有创新能力.这种挑战自己的行为会有驱动和想象力的爆发.我肯定是有非常强烈的自觉意识的,就是想写一部这样的作品,不管它最后的命运怎样.

胡颖峰:我不知道您写一个村庄之痛时状态是什么样的,您好像经常下乡体验生活,您觉得《还魂记》写出了您迄今为止印象最为深刻的记忆吗?

陈应松:如此恐怖的故事肯定有最深刻的记忆,这也是我小时候诸多记忆的总和,还有大人们讲的各种鬼故事的总和.但长篇也存在取舍,我没有像塞垃圾似的将太多的鬼故事塞进去.如你所讲,我的确是在写一个村庄之痛,但我想作家写村庄的时候他会想更宽广的东西,乡村的,时代的,国家民族的,不会不想,不会不有所指,不会不有涉染世界的企图.世界性、普遍人性的东西都是作家渴望的.

胡颖峰:我觉得现在的小说面临一种信任危机,就是读者不大相信小说描写的现实,或者说作家描写的现实有时让人觉得很可疑,不如看新闻报道那么真实精彩,您觉得文学反映现实最难在哪里?

陈应松:大多数人认为我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也有看到我的现实主义不是通常所说的现实主义,因为我更喜欢现代主义.但为了让作品有更坚实的依托,必须在主调上是严肃的现实主义,却也可以在风格上掺入一些更有表现力、舒张力和象征色彩的现代主义的东西.一个当代的作家,如果没有能力让自己的作品到达千山万水,那么他的作品会是僵硬僵死僵化的.我从来不想成为传统作家,不想成为现实主义作家.我的梦想是写一种突破人们传统阅读概念的小说,打通各种文体的小说,在阅读上有崭新刺激和愉悦的小说.当然,也很难说是小说,也许就是一种有着特别味道的文章吧.

胡颖峰:《还魂记》与您之前震惊文坛的神农架系列小说一样,充满象征意味,您在接受访谈时也曾说过,您的小说有着“象征色彩很浓的真实”,这应该怎么理解?

陈应松:我总是在强调小说是象征的,但我看到,当下的文学却少有这种象征品质,太实,挣扎在具体的故事、具体的现实纠结中出不来.现实生活有太多的事情,你总是写不完的,事无巨细,但我的写作是大刀阔斧的,不喜欢婆婆妈妈、拖泥带水.我喜欢在一个事件中寻找有象征意味的东西来表现,这样省去了太多的交待和解释,也让作品有了更多的解读价值.纯写一个故事,塑造一个人物,我认为这不是文学的终极意义.文学要在更宽广的世界中存在.象征作为一种手法,为文学的生命力注入了新奇的营养.我有一段话是这样的:“在小说中,象征不是象征,现实不是现实,人物不是人物,故事也不是故事.它们表达的是另外的东西.”这个“另外的东西”才是小说的核.

胡颖峰:您说过,“语言是小说的尊严”.您小说的语言被认为具有惨烈而雄浑的冲击力(陈建功语),被认为是“极富个性的”,“营造了一个瑰丽多姿、充满了梦魇和幻觉的艺术世界”(莫言语).您认为语言的永恒魅力来自哪里?

陈应松:语言是作家的心跳,是作家生命的节律.我喜欢语言好的小说.语言好了,哪怕小说有诸多瑕疵,故事和人物的不足都可原谅;但语言不好,再好的故事不就是个故事吗,再伟大的人物有什么意义?语言是小说的第一享受,对于任何文体的作品来说,语言都是最重要的.无论思想多么深邃,人物多么伟大,如果没有好的语言来完成这些,那就都是空的,是不成立的.

胡颖峰:您的创作是由诗歌起步,视诗歌为自己的灵魂,多年来您一直在探索诗与小说的融合,有没有特别的感受可以分享?

陈应松:诗歌作为我的前期写作,算是一种投入吧,当写小说后,就有了丰厚的回报.如果我没有写诗,我的小说创作不会走得这么远,也不会坚持到如今.我看到太多的作家因为没有写过诗而匆匆走进小说创作,他们的语言难以为继,不足以支撑他们的信心和野心,于是中途跳船.即使坚持写的,语言因为没有诗的光芒,干瘪无趣,堆砌壅塞,这种作家没有价值,我是读不进去的.我现在既写诗也写小说,我写小说也是在写诗,是另一种形式的诗,不分行的诗.诗的心在小说里.

胡颖峰:您被认为是中国新时期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对底层文学您也有自己的看法.我很赞同陈晓明教授说过的话,文学是弱者的伟业,弱者是文学里最重要的一环.您的小说多关怀底层弱者、卑微众生,您平时对人性的观察是否有极大的兴趣?

陈应松:这个社会的不合理构成让作家成为对弱者同情的一类人,也有了同情的对象和渠道,有了情感和书写寄托的地方.职业作家的身份让你不得不时刻在生活中观察人性,对人性有特别的敏感和归纳.我好像不刻意去观察人,但理解人性,理解人的弱点.文学就是表现人性的方方面面,表现人的善与恶.卡夫卡说,文学的本质就是同情.所以在我的作品里,永远总是为弱者辩护的,我做的那点事有时候总是躲在时代的某个角落里,所以我的作品谈不上时代高度,不爱出镜,没有宣言,也不激动人心,更不鼓舞人心.我写的是很偏僻的题材,很偏远的故事,很偏颇的情感,常常在发表和出版时给编辑带来烦恼,需要修改,需要削平.我在写作上常常碰壁,不讨人喜欢.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瞎猫碰死老鼠抓了那么多奖,可见有同情我的人,也有认同我文学坚持的人.就这么傻乎乎地写下去吧.

胡颖峰:您有时间阅读同时代作家写的小说吗?您对中国当前小说创作整体现状持何看法?

陈应松:我阅读的小说大多是外国作家的作品,对当前中国的小说创作几乎一无所知.但我不喜欢读国内小说是真的,这也是大多数作家的阅读现状.我不是评论家,我没有义务阅读那些让人提不起兴趣的作品.我只是一个作家,我写我的就是了,一天写作的时间都不够,哪有时间阅读别人的小说.外国的小说也就喜欢那么三两个,其他的虽然买了不少,也就放在书柜里睡觉.

胡颖峰:您持续写作的动力是什么?

陈应松:我写作的动力是因为我想过好一点的生活,希望有更好的创造力,得到朋友们的喜爱—这句话是马尔克斯说的,他说他写作的目的是得到朋友们的喜欢,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

胡颖峰:您有没有想过您的哪些作品能流传下去?

陈应松:我的作品有一些是能够流传下去的.在别处我不敢保证,在神农架和我的家乡湖北县,甚至在江西余干县,我的作品是永远会有人读的.我的《豹子最后的舞蹈》《马嘶岭血案》《太平狗》《野猫湖》《猎人峰》以及现在的《还魂记》,是有可能被记下的.但一个人只对生前负责,只管生前高兴,死后的事,流不流传就没有意义了.人已经没了,成为一把灰了,即使流传,你也不会活过来,即使不流传,你也不会再痛苦,这些都与你无关了,你永远不存在了.还是趁当下过好每一天吧.

括而言之: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陈应松和访谈录和宽广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世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世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网络文学叩响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世界大门
第一镜头据南方周末2017年3月16日报道,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网站走红,老外都开始呼天喊地猛追中国网络小说了 他们一边留言催着更新,一边表达着自己的悔恨“为什么我以前没学中文现在还来得及吗.

语文教学:走进当代名家的文学世界
当代作家人才辈出,他们与时俱进,独到的眼光,斐然的文采,鲜活的思想为学生提供很好的阅读与写作范例 回归到语文教学,这些作家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大有裨益 鉴于此,教师可.

诗人于坚:世界为什么需要文学(访谈)
于坚简历 诗人,七十年始写作,八十年始摄影、拍摄纪录片 主要作品有诗集于坚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便条集彼何人斯我诉说你所见……;散文集人间笔记大地笔记暗盒笔记众神之河印度记昆明记……;文论著作还乡.

文学是对这世界深沉的爱
一个作者正写得满眼泪水时,也正是他心里爱意绵绵、温存无边的时候,他善待一切的目光就会在写作中延续,也在生活中延续,一个写作者之于世道人心的意义正在于此大同煤矿有一位作家朋友,我曾送给她一本长篇小说 在.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