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历史论文范文例文 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方位和价值意蕴类论文范文例文

主题:历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8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方位和价值意蕴,本文是历史论文范文文献与历史方位和价值意蕴和共同体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历史杂志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如何写历史论文

摘 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向世界奉献的重要思想和公共产品,是中国人站在历史高度,准确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不忘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目标和使命而向全世界呈现的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是理念倡议,更成为统领中国对外政策和全球治理的重要价值基础、构想和实践.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方位;中国外交;全球治理

中国十九大报告提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贡献.当代中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独特的历史发展时期,该思想的提出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蕴,体现了一个大国的责任担当.它被写入党章和宪法,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意志和奋斗目标.它勾画了人类文明基本的价值坐标和发展方向,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广泛认同.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总目标提出的历史方位

1.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呼吁新的全球治理理念

“我们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我们对“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需要制定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等问题的回答.1987年,十三大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此后,我国对这一论断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对当前世界总体局势的准确判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②但是,国际潮流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日益改变国际力量对比.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各种弊端积重难返,甚至连西方大国自身都治理失灵、问题成堆.国际社会迫切呼唤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因此,需要中国为国际社会的发展重新树立一个共同目标和鲜明旗帜,以此引领新的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

2.中国不忘初心牢记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目标和使命使然

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而且回答了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问题.近一百年前中国成立之时,就确立了它的奋斗使命和崇高目标.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③概言之,中国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为全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奋斗,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个初心使得中国人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伟大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越来越接近,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国步履不停,承担大国责任的能力和意愿正在增强,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也有了新的思考.正是中国人怀揣初心,牢记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崇高使命和目标使然.这既体现了中国同其他国家政党的重要区别,也凸显了中国人的世界情怀、人类情怀.

3.进入了新时代的中国有能力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成功、有效的实践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中国的发展不只是自身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也不是一种闭关锁国的发展,中国愿意与世界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愿意与全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创造美好幸福的人类生活.我们愿意与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世界各国共同创造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我们愿意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维,寻求与不同国家的真诚合作.因此,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是对国际社会的一种增信释疑和积极回应,是为团结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为一个与大家利益息息相关的共同美好目标而奋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进入了新时代的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奉献自己力量的突出表现.时代赋予了中国新的历史使命,中国正在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理念推动着它的实现,并以此谱写着人类美好未来的新篇章.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意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极其丰富,是一个涵盖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5个方面的总布局,其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大维度:

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我国外交理论体系创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明确回答了人类向何处去、新时代中国怎样办外交等重大命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也是当代中国外交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之一.它引领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的新思想.统合了新型国际关系观、面向未来的大战略观、崭新的全球治理观、平等互信的新型权力观、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正确义利观、包容互鉴的文明观和普惠共赢的发展观等新理念,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更加系统化,形成了一个内容科学、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统领,有清晰目标,有明确原则,有具体路径,各部分彼此呼应、浑然一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目标的顶层设计必将深刻影响国际关系的调整和世界格局的走向,为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举起了新旗帜,充分展现了中国外交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必将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催生新作为、开辟新境界.

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

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以来,国际关系进入西方大国主导的近代阶段.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以传统国际关系为研究对象、以西方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实践为现实基础,从人性恶的视角和悲观主义出发,崇尚权力政治和政治生活中零和博弈、笃信霍布斯式的丛林法则、崇拜硬实力和力量均衡、推崇结盟对抗和强国必霸、霸权稳定论等.其分析国际关系的模式是以国家为单位,国家是一个自私和自助体系,国家之间为权力和生存而竞争,是一种权力和利益关系.一种固定思维即“我方利益优先”,不惜牺牲他国利益,对他者无道德可言.这是一种传统对大国关系过度悲观,对中小国家和其他社会力量过度漠视的理论.虽然二战以后,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相互依赖、和平、全球治理、制度主义、多边主义、区域主义等新的国际关系理念陆续产生,但这些理念总体上比较多地体现出西方国家的意志和利益.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关系一直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其学术视野的偏狭和对现实解释乏力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消极影响,国际关系领域亟须形成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匹配的新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超越了既往西方主流理论的种种局限性,超越了西方理论的工具理性与自利理性,超越了以均势思想为底色的对抗和结盟理论,超越了冷战思维、零和博弈和强权政治,超越了党派、国别、社会制度和文明的差异,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和全球治理观.

3.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好的理念只有落实到实践中才会有真正的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绝非仅仅只是理念倡议,它正在成为统领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构想和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提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应对逻辑,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很强的实践性.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21 世纪的地位、角色和战略内涵进行了科学的定位,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报告还对打造全球伙伴关系作了系统部署,要求从大国关系、周边关系、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系以及多边舞台等方面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而言,首先,大国是影响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力量,切实运筹好大国关系,打造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其抓手有二:一个是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另一个是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按照这一战略布局,“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正在有序推进;其次,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其基调是深化,就是要进一步加深感情,加深经济的融合度,深化交流与合作.为此,中国按照“亲诚惠容”④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外交方针,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再次,在发展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中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路人.我们的主要基调是加强团结、加强合作.在理念上坚持真实亲诚,在处理方式上坚持正确义利观,强调义利兼顾、以义为先、弘义融利.“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⑤这一声明将有助于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最后,利用好多边这个重要舞台.当今世界重要的多边舞台主要包括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世界银行、G20 等国际性组织,也包括上合组织、金砖国家集团、APEC(亚太经合组织)、亚信峰会等区域性组织,以及我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投行等.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舞台倡导中国理念、贡献中国方案、表明中国态度、体现中国智慧,重点是提高我国的话语权,提高我国的国际感召力和塑造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

此外,当下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数百年来,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逐步向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现在,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商,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离不开理念的引领,全球治理规则体现更加公正合理的要求离不开对人类各种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处世、治世之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国际社会在各领域的合作.因此,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建设和完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必由之路.

引文注释

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58-59.

②同上58.

③同上57.

④亲,就是彼此成为好朋友好邻居;诚,就是相互要真诚;惠,就是要普遍受益;容,就是要彼此包容,相互尊重.

⑤.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N]. 人民日报, 2017-12-03(3).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16年度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教学研究”(项目编号:16JDSZK071)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7年重点项目“中国古代蒙学典籍的海外传播及其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7AZS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汇总:本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历史方位和价值意蕴和共同体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历史本科毕业论文历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对外传播新维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政治思想文献,是国家建设、政党建设、维护世界文明和平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充分展现,也是新时期我们开展对外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的最主要.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文化节活动分析
2018年5月20日,北京语言大学(下文简称北语)第十五届世界文化节落下帷幕 当天,3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社会各界人士与来自10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青年学生,共同参加了世界文化节游园会 据不完全统计.

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依据(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两大时代主题的论断,最早由同志在1985年提出的 时至今日,30多年过去了,虽然当今世界的局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但是和平与发展.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摘 要】在全球化问题频发的当今,各国之间联系愈发紧密,共同解决问题,谋求发展已经成为大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于此应运而生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