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山西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与近代山西河疃村的百年变迁有关论文范本

主题:山西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4

近代山西河疃村的百年变迁,本文是山西有关论文范本与山西河疃村和变迁和山西相关论文范本.

山西论文参考文献:

山西论文参考文献 一村一名大学生毕业论文

摘 要:辛亥革命后百年来,近代中国社会开始在各个层面发生变化,大都市及中小城市的变化更易被人察觉.但本文选取山西这个内陆省份的一个不知名村庄作为观察、研究对象,观察、研究村庄概况、村民生活方式、礼俗等方面来看出这个村庄的百年变迁.

关键词:河疃村 近代 变迁

山西省应县杏寨乡河疃村是一个位于应县县城西南方的中等村落.村庄已存在近五百年,据村中赵氏族谱记载,赵氏家族于乾隆年间迁来本地时,河疃村已存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尤其从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成立,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变革,但变革的速度却因地域不同而不同.未地处交通要塞,又未在大都市的辐射范围内的河疃村在近展变化速度较慢.

一、河疃村概况

河疃村为山西省应县杏寨乡下辖村,位于杏寨乡乡镇府东北端,在应县县城东南约12公里处.有一时期门牌上村名显示为河町村,访问村民原因时,村民猜测到,大抵平时为图书写方便,常用“町”字,在制作门牌时也一时疏忽,将河疃村写成了河町村.

该村地处大同盆地南端,南面有恒山山系的一座山——馒头山,西面有条村民称“西河湾”的河流,为黄水河支流.整个村庄地势平坦,适宜生活耕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河疃村的土地为盐碱地,因此村中的井水作为饮用水时,并无清凉甘甜的口感,常年饮用盐碱滩地井水的村民们,牙齿大多偏黄,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村中开始接通自来水.

整个村庄大致分为居住区,耕地以及墓葬区.居住区位于整个村中的东北,东面以一条用于灌溉的水渠和马路与耕地相分割开.

村民的公共活动场所是被称之为“当街”的村空地,平时村民在此进行聊天打牌等休闲娱乐活动,重大节日时会进行踩高跷、扭秧歌等庆祝活动.这里同时也是商业区,村外游走小贩、村中商铺都集中在这个地方.不过由于周围几乎人家的扩建,“当街”的范围逐年减少,同时其休闲娱乐的功能性也在减弱,这与现代人生活、娱乐方式的变革有很大关系.全村有两座公共性建筑,即学校和戏台.学校从二十世纪八十年始,至今仍在使用中,不过现在初中部被取缔,只留下了小学部.戏台的使用率越来越低,外表也逐渐破旧.

墓葬区约在村东南三里之内,各姓氏各门都有固定的区域.如村内人数最多的大姓“赵姓”的家谱中记载:“赵家老坟,在村东南二里许,系赵氏一族三门的首志祖茔……老坟四周的田地,都因坟而得名,故世代通称为老坟东、老坟西、老坟南、老坟北等.”①赵氏南门分茔多在河疃村周围,张坊一支的祖茔在张坊村内附近.根据《赵氏家谱》中“赵氏各茔坐落志略”,可看出,河疃村的墓葬区与耕地并无明显界限,在整个村庄的,且随着族内人数的增长,不断在旧坟茔周围勘定新坟茔.这些坟茔多数没有石碑,南岭分茔共树碑十数通,现有残碑断石为证.据族人所述,由于一些原因,一些石碑被破坏,有的做了过路桥板,有的做了磨面基石、有的被打断、有的被邻村偷做它用.

二、河疃村村民生活

河疃村村民以赵姓为主,很多村民们之间都有亲戚关系.据《赵氏族谱》中记载:“我赵氏先祖世代相传,明朝后期,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应州西南之河疃村……始祖所生三子,分为三支,即东门、南门、西门.三门都世居河疃村.”②关于人口数量,以村中老人的口述为参考,河疃村原来大约有八百人,改革开放至今,约有一千五百人左右,这一时间段的人口增长与医疗条件提高使得幼儿夭折率降低有很大的关系.村内人口流动较小,辛亥革命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几乎没有外迁人口.随着整个社会人口流动的加速,以及村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一些村民开始外迁定居.《赵氏族谱》中有一部分是“近年来赵氏家族部分在外工作人员名录”,从中可以看出,外出的人员多在应县县城及大同市工作,少数在山西省其他地区,也有到内蒙临近的县市.出外发展的村民很有“乡党”意识,联系也较频繁,2005年,赵氏在同人员还举办了一个大型的家族聚会.

百年来,村民大多务农,也有做小买卖或从事手艺行业的.据《赵氏族谱》记载,在革命时期也有村民参军入伍.现在经济压力大的中年村民,会在农闲时候外出打工.

关于交往方式.村民的近距离交往,最开始靠脚力、或是牛车,接着很长一段时间靠自行车,二十一世纪开始,私家车在县级地区慢慢普及,搭私家车也成为了一种方式.直到现在,从县城到村里的公共交通依旧不发达,有一趟公交,但是发车次数较少.远距离交往都需到县城坐大巴车.应县的火车站也是在2014年随着大西高铁的建设才开通.

河疃村的对外交往范围主要是周边村落、杏寨乡、应县县城的交往;与地级市的交往主要是大同,虽说1993年应县划归朔州市管辖,但因为距离的问题,与大同的交往频率更甚于朔州.由于长久以来交通的不便,交往频率较低.与周围村庄的交往主要是亲戚往来,以及在重大节庆时,文娱活动的交流表演.

在建国前,河疃村没有村中集市,除去走街窜巷的小贩,与周围村落也无过多商业沟通.只有县城会有一年一场的交流会和车*,交流会上多卖些农民需要的衣食住行相关产品.二十世纪末开始,交流会内容更加丰富,除去商品交流之外,还会有游乐设施,而现在车*已经停办.随着网络的发达以及电商的发展,也影响了村民商品交易方式,村民也已开始网购,村中一些墙上还印有宣传网购的宣传语.

三、河疃村的礼俗

从辛亥革命到二十世纪这近百年来,河疃村的礼俗并未发生大的变化,但呈逐渐简化趋势.

关于婚俗.据村民回忆,传统的河疃村婚姻仪礼整个过程大体为:男女双方经中间人介绍,一般情况下,双方也会见一面,并没有太严重的盲婚哑嫁情况,如果称意的话,双方订下日子,准备婚礼.结婚当天,男方并不到女方家进行亲迎,午后,由一位赶皮车人赶着一辆马车,带着一位通常由男方近亲担当的娶妾娃娃去女方家迎亲,之后女方会带着一位送妾娃娃随着马车到男方家,到男方家的时间为黄昏.女方一夜需要“坐福胜”,即女方坐在红被子上方坐一夜,一旁点着红烛,红烛一夜不可灭.第二天,男女双方需要行“家礼”,即在屋内拜父母;之后在院内“认人”,即与各位亲朋见面、问好,这时,亲戚会在一个红盘子中放些钱,多少不限,主要是祝福之意.“认人”之后,新娘子在进屋之前需要“抓喜”,即新娘子用手在放满亲友送的钱的红盘子中抓一把钱,抓到的钱越多越代表着有好兆头.这时,在男方家的礼数就都已行完,新郎带着新娘回娘家.在新娘家,新郎也需要“认人”,这天需在娘家吃午饭,晚上再回家.经过这两天,婚礼便结束.村中不兴大收礼钱,办喜事时,亲朋好友中的妇女都会来帮忙,主人家也会大方招待村中前来祝贺的村民.如若嫁女,村民也会在结婚、回门、回门第二天摆上三天的席,早中晚招待客人.但近些年,受到其他地方婚俗的影响,婚礼流程大多变为,第一天造成,由新郎到到新娘家迎亲,迎到男方家后再举行仪式,第二天新郎携新娘到娘家行回门礼,而“坐福胜”,“抓喜”,“认人”等习俗逐渐被简化.

建国前的河疃村及周边村落,也有结娃娃亲、童养媳的情况.一般女孩在幼时丧父或丧母或家庭贫寒,会找一户稍微殷实的人家做童养媳,所以能够招童养媳的家庭,并不都是财力雄厚的家庭.

关于丧葬习俗.近百年来,尤其是建国前,河疃村多实行土葬.先人去世之后,将死者放在棺材中,俗称“放棺”,放棺的时间长短不定,一般为五天、七天、九天、十一天.放棺结束后正式进入葬礼,第一天早上,安鼓,即请着鼓匠班子吹打,以慰死者.当天夜里,进行封馆,封馆之后孝子们上街,出鼓,放炮,为死者送行.第二日早,死者的女儿们或亲近的女性亲戚为死者祭祀花馍馍.之后就是最重要的“出棺”,找八位身强力壮的亲戚抬棺,孝子们按长幼顺序随棺出行,长子扛着引魂幡在最前方.整个送葬队伍行至某一地方,会放棺,出鼓,烧纸,围棺祭祀.这时的祭祀人多是村中其他村民,为死者送最后一行.八位抬棺人将棺材抬至坟地,挖坑,放棺.之后长子将引魂幡插到坟头上,亲人烧花圈.将死者安顿妥当,送丧的人们会回家吃饭,办宴席.第三天,为逝者“安家”,即为逝者烧些物品,比如纸房子,纸衣服,纸炊具等.

死者的儿子、女儿、儿媳妇、孙子、孙女均为重孝,从头到脚均着白衣.女婿只需穿大白袍,其余亲友戴“白孝圈儿”即可.百年来,村中的丧葬礼俗并未有大的变动,家庭富裕者在“喜丧”的葬礼期间会请演出队在村摆戏台,唱戏.

关于年俗.河疃村的大多年俗与晋北其他地区相似.腊月二十三便拉开了河疃村村民过年的序幕.这天,需要在灶台旁拜祭灶神爷,为灶神爷供上麻糖,意在黏住即将上天述职的灶王爷的嘴,且由家长主祭上香行礼.

年三十中午十二点之前,家家户户需要将春联贴好,贴好后放炮仗.如果一年中家有死者,第一年不贴春联,第二年贴蓝底或紫色白字对联,第三年恢复正常.下午,家中男性成员到祖坟附近接祖宗,先在祖坟附近烧香,随后回家进院时,需要放炮,同时口中念叨着“祖宗,您请”之类的话语.这时,家中堂屋就需要挂上祖先图,放上几双筷子,正月十六之前每日三餐都须由家中男性先拜祭祖先,才能吃饭.正月十六为送祖宗之日.正月十六晚,点上油灯,出门前再对祖宗进行祭祀,烧香烧纸,将油灯点着,一路向祖坟方向走去,到了一定位置,转圈圈,划十字,再给祖宗烧纸磕头,回来的路上将油灯弄灭,就算将祖宗送走了.现在不用油灯,替换成了手电筒.请祖宗的一系列事情代表着请回老祖宗与家人过了一个年,表达了村民对祖宗的尊敬,思念.不过如今年轻一辈对请祖先的认真程度降低,只有老一辈人还在满含尊敬地每日三顿谨记饭前拜祭祖宗.

河疃村在春节期间有一些讲究、禁忌:正月初五,十四,二十三不出门,俗语叫:太咕噜不出山.正月中,一般忌针,忌洗衣服.如果需要洗衣服,必须先拿一碗水供祖先再洗衣服.

关于祭祖.村民一年内有三次祭祖,清明、中元节及寒衣节.清明扫墓时,后人会将先祖坟头稍作休整并为祖先供上水果、糕点等贡品,烧纸钱以及亲自叠的金元宝,以求祖先在另外一头也过得富裕安康.中元节前三天,后四天为上坟、祭祀祖先的时间,拿着香、纸钱、祭祀品到坟茔处拜祭先人.寒衣节时,村民会为先祖烧一些纸棉被、纸棉衣等过冬物品,意在使先人在地下也过一个暖冬.百年内,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村民仍格外重视每年的三次祭祖,这是中国人祖先崇拜的体现.

从这些礼俗的维持及变化可以总结出,“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建立起祭祀的传统、规范和内容,以此来加强他们自己的地位.历史地看,村庄已经为了老人而由老人来控制了,但是,由老人主宰的日子正在缓缓流逝.”③

从辛亥革命到二十一世纪,河疃村与时代及外界接轨的步伐逐渐加快,村民外出人数增加,生活方式发生大的变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保留河疃村自身特色仍是一个难题.就礼俗方面,现在村中节日气息渐淡,婚俗也有所省略,不过由于对逝者的尊敬,丧俗保留还较为完整.但是,这些辈辈流传下的礼俗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纽带,当古老的建筑被*,当一辈辈老人逝去,“过去”这世上留下来的痕迹也大多存在于千百年来遵循的礼俗中了.

注释:

①赵氏家族委员会.赵氏家谱[Z].1995:1.

②赵氏家族委员会.赵氏家谱[Z].1995:59.

③丹尼尔·哈里森·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M].周大鸣,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166.

作者简介:赵妙瑜(1993-),女,汉族,山西大同人,硕士,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研究方向:近现代史.

概括总结,此文为一篇关于山西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山西河疃村和变迁和山西相关山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身高的百年变迁
李月2016年7月25日,由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和其他国家的800 人研究团队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百年成人身高变迁趋势”报告在欧洲科学开放论坛发表,报告.

从周村到济南,近代鲁商浮沉录
桓台—周村万物更新,辉煌肇始走在周村老街上,恍惚回到繁盛的商业时代 明清时期,周村归属长山县管辖,民国时期也是如此 后来建国后齐东县、长山县和邹平县合并为新的邹平县,长山县大部分并入了邹平.

论旅游策划中性和规定性的关系以昌江县山竹沟村黎族风情休闲项目的旅游策划建议为例
【摘要】本文从海南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旅游策划的“创新性”和“规定性”理论认识和逻辑关系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论证了两者之间的互动、.

生态人类学视阈下藏族村落的生计文化变迁以八什卡村为例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扶贫政策的实施,民族地区的生计模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迁 先前更多的研究是基于经济学的范畴,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民族学的视角,运用生态人类学文化适应理论来阐述八什卡村农牧户生计.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