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西藏往事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和西藏往事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西藏往事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9

西藏往事,本文是西藏往事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与西藏往事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西藏往事论文参考文献:

西藏往事论文参考文献

1976年5月,我从西藏岗巴县一个叫塔克逊的边防哨所到拉萨“吸氧”.

塔克逊哨所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干城璋嘉峰下.那些年,我在这座接近8000米高度的雪山下,手握钢站岗放哨,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抚摸着营房旁边一辆报废了的手扶拖拉机.多年以后,我还执著地记得那辆拖拉机,写过《喜马拉雅山下的拖拉机》这样的短文.听着风声,默默地望着雪山.我也曾经写过“星星,挂在刺尖上”这样直白的诗句.在这座雪山下,我既感到渺小虚无,又保持着一点烂漫,一点诗心.当然,那时的我,最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对这座8000米高度的雪山,同时也得脚踏这个海拔5000多米的叫做塔克逊的哨所.

记得那一年,我已经在塔克逊站岗巡逻四年多了,很少离开过哨所,身体早已发生变化.高原的风沙、严寒、缺氧已经在我身上留下了痕迹,我的手上脚上常常起冻疮,鼻子耳朵都脱皮了,脸上是典型的“岗巴黑”.什么是“岗巴黑”呢,就是像没有燃尽的柴头那样的颜色.嘴唇是紫色的.我们不论走到哪里,别人不问,就知道是从岗巴县边防下来的兵.考虑到我在塔克逊哨所待的时间长了,部队首长让我到拉萨休一段时间的假,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吸氧”.

按理说,从塔克逊边防哨所到拉萨“吸氧”的名额有限,轮到我应该是高兴的事,但我的心情却很复杂.原因是,这次“吸氧”后,就意味着我要退伍.作为一个当兵人,没有什么比退伍更让人情绪化的了.实话实说吧,我不想离开部队,离开塔克逊.倒不是我有多崇高,有扎根哨所一辈子的雄心壮志.我觉得自己当兵四年,没有提干没有入党,就只加入了共青团,其他什么进步也没有,这就要离开西藏了,便产生了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感觉.我很世俗,L隋比较灰暗.现在想来,这种壮志未酬的味道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西藏,那是多么遥远的真实和可爱啊……

乘坐一辆去拉萨大修的“解放牌”大货车到了拉萨.在敞篷货厢上风尘仆仆了三天时间,当我站在货厢上看到路边的老柳树,田野里的冬小麦和蓝天白云下的布达拉宫时,感觉自己是天外来客.

那时候的拉萨,更像一个古城堡,泥墙,矮房子,寺院,矮柳,梧桐,空气中的酥油味,街道和小巷里悄然走过的行人…一一切是那样的宁静.

我们到达了离八角街不远的西藏军区第二招待所.那时候,当兵人住都队招待所不花钱,但离市区近的招待所往往是人满为患,去了两个招待所都没有床位了.心里十分紧张,穿着皮大衣,挎着军用挎包,孤独地走在拉萨大街上.街上行人不多,矮房子,梧桐树,柳树.柳树很矮,树干是黑色的,树枝是红色的.车辆不多,大货车都可以驶进主要街区.心里感到茫然.后来,汽车师傅建议我去比较闭塞的后勤招待所.后勤招待所在拉萨河边.

我振作精神往拉萨河边走去.穿过“金珠路”,再走过一片沙地,我便来到了西藏军区后勤招待所.这招待所还是解放军进藏初期修的老房子,很简陋,是几排矮房子组成的小院.房子也比较陈旧,泥墙,铁皮屋顶,老式的木门木窗上了蓝色的油漆,油漆也褪色了,显得斑驳不堪.招待所的招牌也没有.

进大门后的第一间小屋,窗户上有一个红色的小木牌,上面写着“接待室”三个字.接待室里面没有开灯,光线比较暗.靠窗摆一张木桌,桌子前坐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军人在值班.我到了窗口,值班人好像没看到我,他在看书.我感到异样,也感到亲切,当兵几年,我很少看到有人读书.好奇地看了—下封面,他看的是《红楼梦》,更让我诧异.我从前也是比较喜欢看书的,后来找到书的机会很少,看得也就少了.怕影响人家看书,小心翼翼地拿出证朗,从窗口递了进去.心隋有点紧张,没有说话.不说话,也知道你是要住宿.听到声响,这人抬起了头,他好像还没有从书中回过神来.眨了眨眼睛,定了定神,望了望我,他又低下了头,看了看我递过去的证明.也好像没多看,便用甘肃口音说道:我们是后勤招待所,一般都只接待后勤系统的.

我心里有点凉,感觉又要落空.但有点意外,他话是这么说,还是拿起登记本为我登记,很快为我安排了房间.他好像只是例行公事对我说话,并不妨碍接待.

我内心有些激动,想说句感谢的话,但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就住下了.住的房间不大,现在,我记得很清楚的是房号:37.37号房有四张床,没有卫生间洗脸间.现在,我也记不起那天房间里还住了什么人了.后来的时间里,来招待所住宿的人,来来去去的多,像我这样常住的不多,大多住一夜就走了.只有我,成了这里的常客.

37号房间离拉萨河很近,夜深人静的时候,可以听到河水哗啦啦的响声.有点孤独.

招待所早晚热闹,上午时分就冷清了.住宿的人,有的是出去办事了,有的是去远方的边防哨所了.这时候,我看到招待所里服务的当兵人,都出来休息一下,放松一下.他们当中有管理人员,炊事员,卫生员,清洁工.那个值班室的读书人,也出来了.出于好奇,我多看了他一眼.这人瘦瘦的,身材修长,眉毛漆黑,鼻子有点高,脸也黑,那神情还真有点文人样.

我听到人们都叫他黄参谋.

黄参谋穿四个兜的干部服.那时候区分干部战士,只能看衣兜.两个衣兜的是战士,四个衣兜的是干部.听到有人叫黄参谋,我想起部队里的一句顺口溜: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

同时,我觉得参谋这个称谓是最好的称谓,比连长排长都好听.然而,参谋这干部可大可小,排级的连级营级的参谋都有,好像与现在行政干部的调研员差不多,如果参谋不带“长”,就没有实权,类似文秘.

黄参谋背着手,在走廊上溜达.

看到黄参谋出来了,几个当兵的,都叫黄参谋背诗.

看那样子,他们可能随时要叫黄参谋背诵诗歌的.

黄参谋笑了笑,就用甘肃口音的普通话背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背完,他摘掉军帽,用手指梳了梳头发:这是曹操的《观沧海》,我就喜欢曹操.

我看到大家都向黄参谋投去钦佩的目光.

停了一会儿,贺医生突然问道:哦,黄参谋的诗歌可抄完了.

黄参谋说:快了,已经到“好了歌”了.

这时我才发现,黄参谋的桌子上,有一个红色的笔记本,上面工工整整抄着诗句.我仔细一看,哟!工工整整抄的是《红楼梦》里的诗词,有正文,还有释义.

这时,黄参谋看到我丁,说道:“岗巴”,也不上街去潇洒—下?

我一愣,才知道叫我.

黄参谋记得我是岗巴下来的.

招待所的士兵,都叫我“岗巴”了.

印象最深的,还有招待所院子里烧洗脸水的那两个大汽油桶.院子是沙子地,院子中间用土坯砌了两个灶孔,灶孔上安着这两个一米多高的大汽油桶.

总是看到一个老兵成天忙着往灶里添柴,很少离开灶台.他穿着棉衣,戴着棉帽,显得臃肿,但动作灵活,手脚麻利,不停地往灶里添柴,向桶里加水.

院子里便弥漫着柴火的香味.西藏的柴火是有香味的,灶里燃烧的是野生的荆棘和干牛粪,这种香气让人感觉到的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异域氛围.

老兵就在这种烟雾和香气中工作.过了两天,我看到老兵突然在棉衣外套了一件白大褂,颜色却不太白了.烟雾里,我感觉老兵像是生活在梦境里一般.我觉得这老兵十分有意思,而且,我觉得自己也和他处在同一个层次,觉得交流起来也会有共同语言,于是便去灶前和他聊天.

我借故打水去了灶台前,冲他笑了笑.我还没开口,他看了看我说道:“岗巴”,边防老兵啊!

他虽然很少有时间和大家一起聊天,但他已经听到黄参谋叫我“岗巴”.

我又笑了笑,趁机问他:烧开水还要穿白大褂啊?

老兵嘴里咂着“飞马牌”,他把取下来,夹在指间掸了弹烟灰,乐呵呵地说:工作需要嘛……整齐划一,清洁卫生!

是四川口音.说完,他眨巴着眼睛往四处看,看看没有旁人,放低声音神秘地对我说:未婚妻要来——我虽然是‘‘火头军”,但不能让她看到部队的炊事兵邋遢!

我听了快乐起来.我羡慕老兵还有未婚妻了啊,还要来西藏看他!

说道:哦,未婚妻来,是要转志愿兵了吧?

老兵说:那是.听黄参谋说,下半年有指标!

当时的部队里,炊事兵是个很不错的职业.大家都知道,后勤兵容易转成志愿兵.那年月,士兵提不了干,当志愿兵是“第一志愿”,当兵一场,总算有了个工作,对自己对家乡对亲人也有了交代……

老兵说着便从上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来,信封里有张照片.是他未婚妻的照片.照片上是个窈窕女子的全身照,身材苗条,全身黑衣,脸显得很白,面带微笑,含情脉脉地望着前方.

我说:漂亮哦.

他便笑呵呵地把照片收到了信封里,又放回衣袋里,脸上露出满足和幸福感.又弯腰抓紧往灶里添柴.

我就端着水离开了.然后躲在37号房里看书.或者上街去.

虽说是疗养,但也就是在招待所里待着,无所事事.开始还感到新鲜,过了几天,难免有些孤独.于是,常常去找烧开水的老兵聊天.

相处了几天,我便知道老兵名叫张学文.我是云南人,他的家乡是四川,两个省相邻,便认作是“老乡”.我们见面,就老乡老乡的叫,感觉很亲切.张学文的特点是常常叼—支,说话做事都不取下来,在嘴上一抖一抖的.再就是总面带笑容,好像心里装着说不完的高兴事,看到谁都喜欢笑着搭讪.

我去找他聊天,他总是让我坐在灶边的长条凳上.开水灶前的长条凳就是预备着给聊天的人坐的.

每次我坐下,还没说话,他就说开了.他说干什么都得有点人气,不然太寂寞了一一你看,我烧开水人气就很旺.

真的,张学文的开水灶前,随时有人聊天唠嗑.天南地北的腔调都有,他一会儿讲四川话,一会儿还撇点“川普”,和出差或疗养的干部士兵聊象棋,聊篮球,聊雪山边防,聊远在家乡的女朋友,云里雾里的聊.

我由心里佩服他,一个炊事兵,把日子过得很有情趣.我却是个不善于交际的人,没有人缘,乡数时候,内心感到空虚.于是说:你有人缘啊,是个当干部的材料,烧开水可惜了.

张学文也不谦虚,烟头在嘴上抖动着,手里还干着活,说:本来是要从那个方向努力的,文化太低了,小学文化,不然早提了!

接着他说在西藏昌都地区修“邦达机场”的时候,环境艰苦啊,顶风冒雪,脸上的肉都冻裂了,手也冻开了口,从不叫苦不下火线!表现好啊,几次都要提干,可惜就文化过不了关!

他的说法我不怀疑,我用表示同意的口吻点头说:哦哦.

顺便咂咂嘴,表示惋惜.

张学文又接上说:表现好就调到拉萨后勤招待所来了.一般人能调来么?!

我说:从边防调到拉萨,不简单!

他得意地说:也好,“曲线救国”吧,好歹整个工作,把个人问题解决了才是正经.

我坐在凳子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感觉他不但吃苦耐劳,说话十分风趣,想问题做事也都很实在……

我坐的凳子旁边有一条路痕.招待所的人喜欢和他搭讪,喜欢和他聊天,加上打水人多,灶前被人们踏出一条路痕来了.人们出进,走路或骑车都自觉不自觉地从灶前走了.我感慨地想,觉得这张学文真是烧开水都烧出人气来了,不佩服不行啊.哪里像我一样,成天只会东想西想,像是思考重大问题,却什么也干不了.

正想着这些,黄参谋骑着自行车走过.

张学支叫道:黄参谋!

听到张学文叫,黄参谋顺口答应着,也不下车.

张学文又接上说道:黄参谋,星期六,干部找家属啊!

黄参谋听了,也不回头,用甘肃口音说声 “新兵蛋子”,蹬着车一阵风似的走远了.我听得出黄参谋心里是高兴的.星期天,难得回去与家属相聚.

黄参谋的自行车转了弯,车后飘起淡淡的烟尘.张学文拄着捅火棍神秘地对我说:对人嘴甜一点,什么人都不要得罪,哪知道什么时候求得着人家一一求不着人家,至少人家不说你的坏话.

我说,这黄参谋,挺有文化的样子.

张学文说:老牌高中生么,就只因那年演习昏倒,贻误了“战机”,要不然参谋早带“长”了!

原来,那一年,黄参谋在阿里打演习,部队首长为了考验他,让他送情况到先遣部队.结果由于高寒缺氧,他立功心切,跑得太快,就在半道上晕倒了,结果就贻误了“战机”,也就没往上提了,被安排在后勤招待所了.从那以后,黄参谋就有些悲观,随时看书,背诗抄诗,给战士们背诵诗词.

哎,可惜了!

我哦了_一声,就听他的.

他又说:唉,就只有当志愿兵这条出路了.

他又从讲黄参谋讲到了自己.

我又哦了一声,心里没着没落.原因是我可能没有机会当志愿兵了.

张学文见我不说话,又问我说:女朋友可有 了?

好像问得奇怪.也问得我有点紧张.我说没有.

他坦诚地说,他有是有了,就是照片上那爪,但也还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如果能当志愿兵留在西藏,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了.

说完又哈哈一笑,继续往灶里添柴.边添柴边用他们家乡的调子唱道:戴花要戴大红花,嫁人要嫁解放军.

唱完说:我们那里都这样唱.

说完他自己先笑了.又“叭叭”地吸了两口烟.

有时候,住招待所的人上街去了,张学文就一个人在汽油桶边添柴烧火.没人和他聊天,他身边放了台“牡丹牌”半导体收音机.天线拉得长长的.

张学文没有其他工作,就是给住招待所的人烧水.早晚各烧一次.没人的时候,除了添柴加水,好像什么也不想,咂着,偶尔望望天空,望望群山.好像是观天气.水烧好了,他自己泡一军用瓷缸茶水,自在地喝起来.我从来看不出他有多余的想法.

偶尔也会发—下呆,但不管怎么样,只要见人,他就乐呵呵的.我受到他的感染,心情也好了一些.感觉和他聊天,很开心,自己也开朗了一坚.

一天,我和他一起听收音机里播放新闻.突然,他把收音机关了.我有些纳闷,他说:你听.

我静心一听,一个女孩的歌声从远处传来:金色的大雁哟,你快快飞,快快飞,飞到了北京……

我知道,这歌是动画片《金色的大雁》中的插曲,后来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听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唱过.电影里,歌声响起的时候,几个藏族儿童骑着一只大雁,他们飞过雪山草地,飞过高山大海,他们要向远方飞翔,飞向北京去见伟大领袖.我喜欢才旦卓玛的歌,她唱《金色的大雁》让人感到心胸辽远,宽阔.看《金色的大雁》时和听才旦卓玛唱这首歌,我会产生飞翔的感觉.在西藏,在拉萨,适合想象,在梦中飞翔.然而,这女孩唱的《金色的大雁》与才旦卓玛的风格不同,歌声清纯,低回,婉约.这时,正是上午时分,拉萨很静,这歌声像是天籁.

我们静静地听着,歌声渐渐消失了,四周安静了下来.张学文说,有点像是从家属院里传来的.

对了,招待所旁边是部队家属院,里面住着部队首长的家属.

这歌声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除了和张学文聊天,便是上街.拉萨街道不长,一个小时全逛完了.人民路,解放路,八角街,这几条主要街道是连在一起的,逛起来很快.逛街,什么也不买,东看西看,东问西问,郝没有买东西的时候,那些年,好些东西都要凭票证,购买力十分低.再就是坐2路汽车.有事没事的坐公交车,坐到终点又回来.2路汽车是循环线,西藏军区门口是起点,终点是西北郊区,但来去的路线不重复.坐在公交车上,人不多,安静地看路边的柳树,麦田,远山,近水.去郊区的西北角看乌鸦.成群的乌鸦在低空飞翔,听说山腰上便是天葬台.我能看到乌鸦的眼神,就是那个时候.其他时间,就去拉萨河边.

出了招待所有一条沙子路,这条路是拉萨通往林芝地区的主干道,就在拉萨河边,可是,来往的车辆却不多.偶尔开来一辆“解放牌”卡车或吉普车,大多是军车.车过之后,卷一路灰尘,转眼间就被风吹散了.然后就听得到拉萨河水“哗啦啦哗啦啦”的响声.河岸上有些断壁残垣,我在拉萨的那段时间,招待所外的围墙垮了一段,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直没有修.

我只需要走不长的路就到河边去了.

去拉萨河,喜欢一个人去.还是老毛病,喜欢独处,不喜欢结伴.

后来的一天,本来是要找张学文聊天的,走到院子里,看到张学文正忙着,便往大门走,又准备去拉萨河.到了大门口,又听到了那天听到的《金色的大雁》:

金色的大雁,你快快飞,飞到了北京……

歌声低低的,非常清澈,非常动情,感觉像是唱给自己听的.我停下脚步,刚站稳,歌声已经停止了.沉默了一会儿,也就过去了,继续往拉萨河走,路上老是想这歌声从哪里传来的.哦,想起来了,是从部队家属院里传来的.招待所外的部队家属小院,也是红砖砌的矮房子,木门木窗.我曾看到家属院子里是沙子地,四周有花坛,也有原生的荆棘、松树等等耐寒的花草树木.很像郊外.

但很少看到院子里有人走动.

想想也就过去了.我在河边慢慢地走着.河水清澈,泛着清波,岸边有连片的小麦,有柳树,干净的卵石和沙子.再远处就是山峰,山上什么也没有,只是沙子或石头、草地.那些草是很难发绿的,只是到了夏天,才会出现淡黄的颜色.

阳光明媚,微风轻拂,5月的拉萨,天气很好.我来来回回在岸边走着,柳絮在身边飘摇着,让人感到十分惬意.也不知时间是如何流逝.

也不知走了多少时间,在往回走的时候,看到河上有一座小木桥.还没到雨季,河水没涨,桥面是几根栎木用铁丝扎紧了的,河中间用木桩文起桥墩.

我想过桥.桥下河水清澈,泛起白色的浪花,有哗哗的水响声.我刚上桥,突然听到一个声音:解放军叔叔!

我扭头一看,是个小孩子.

孩子微笑着站在离我不远处,有点紧张的样子.我不知为什么河边会有个小孩,有点不知所措.我正纳闷,不远处看到一个女孩看着我在笑,原来,孩子是她带来的.

女孩站在柳树下,个不高,身材有点胖,圆脸,两条小辫,印象最深的,是笑起来可以看到一颗不太规整的牙齿,微微向一边斜着.她看到孩子叫我,说道:二娃你不能闹!

小孩有些不知所措,愣在那里.

我随口说道:不用怕的.没事.

女孩说:他老是想过桥去玩,有些危险.

哦,那孩子对我笑的意图,就是想让我带他过河.我犹豫了二下,便说:不怕的,我抱他过去吧.

女孩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我抱起孩子.小孩不重,抱在怀里软软的,我们一闪一闪地就过河了.

女孩也跟了过河.

过河后,我也不好马上回去,只好陪他们顺河而下.不知不觉,我们走在了河边的麦田边.没有风,绿色的小麦静静的.田埂上没有草,是用硬硬的泥土垒起来的.西藏的田埂和庄稼都是干净的.

默默地向前走着,也没有什么话可说.几个人在一起不说话是非常尴尬的事,我想找句话说,想了好久才问女孩道:你还在读书吧?

她红看脸说:已经初中毕业了.

听口音,是个四川妹子.

她胆怯,我就坦然了_一些.我看她眼睛黑黑的,辫子有点粗,眉毛浓而弯,像是两片柳叶.

她说,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来帮哥嫂带孩子.

我知道了,西藏这种年轻女子不少,她们到西藏帮哥哥嫂嫂带孩子,主要是想在西藏找个工作,走的是“曲线救国”的就业道路……

往前走着,说着话,再看看身边的年轻女孩,我不知不觉有些紧张起来.我是当兵的,首长让我疗养,我怕人误会我谈恋爱.而且,战友们都在哨所站岗巡逻,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谈恋爱.

一时间空气变得紧张.

女孩似乎也感到气氛不对,便说:时间不早了,我要回家了.

这时,我才回过神来,往回走,抱上孩子过了河.

女孩带着孩子往家属院里走去了.

望着女孩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金色的大雁》那首歌.

金色的大雁,你快快飞,快快飞,飞到了北京……

后来的日子里,我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去拉萨河边.在河边,常常看到那个带孩子的女孩.我们见面也不说话,点点头各自往河边走.擦肩而过,沙滩,杨柳,还有麦田菜地,都变得那样美好.拉萨有了我喜欢的远山近水.在拉萨河边,我的L隋从来没有那样好过.

这一天,我走过招待所的院子,张学文老远就比划着喊道:老乡来“冲壳子”——这久怎么不来我这了.

我这才想起去开水灶前的时间明显少了.到灶前的条凳上坐下,张学文看看我说道:怎么?气色好起来了!恋爱功

我脸红起来,像是秘密被人戳穿.再就是有些尴尬,我没有什么恋爱,只是心里随时想着那个带孩子的姑娘.从前去拉萨河是散步,是吸氧,现在去拉萨河,就有想看那个姑娘的心思了.有些做贼心虚了.

好在张学文说完就过去了,没有认真,便忙着往灶里添柴,往汽油桶里加水.

张学文边添柴火边说道:我看到那个家属院的姑娘也喜欢去拉萨河一一你们认识了吧?

我支吾着说:没有没有.

张学文笑笑说:没关系的啦-一有点念想,日子便有意思了.

有点念想,日子便有意思了.哟,这张学文,文化不高,说得还蛮有道理.同时,张学文知己知彼,已经多少明白了_点我的心事.

我赶快转换话题说:未婚妻来了没有.

张学文说:还没有出发,要筹唐古拉山解冻开山才能来.哎,太远了,一个月路程,像在天边啊.

说完,他脸上出现了少有的惆怅.

看到张学文很少出现的表情,我有点不好意思.但他马上就过去了,又笑呵呵的.

虽然张学文知道了我心里的一点小秘密,但还是忍不住去拉萨河边.去拉萨河,就不走正门,要绕过他的视线,就从垮塌的围墙走.当然,很多时候都会碰到那女孩也带着孩子到河边来.其实,我们遇到了,就只对视—下,点点头,什么也不说.各走各的,她带孩子,我散步.

有一天,女孩突然停下来,好像忍不住的样子,问我说:你为什么不站岗,不训练.

我的脸马上红了起来.当兵的不站岗不训练,脸上便无光,也不理直气壮了.我只好把从哨所下来疗养吸氧的事告诉了她.

她哦了_一声,眼睛突然亮了起来,说很钦佩边防兵,她的哥哥,曾经就在边防上巡逻了很多年.

她跟在我后面,问道:你们边防哨所在哪里.

塔克逊.

她听了高兴地说道:塔克逊,怪好听的名字.常年积雪吧?

我说:我们塔克逊前面的雪山叫干城璋嘉峰,高得很啊,海拔六七千米呢,成年在蓝天下白皑皑的.

没有人烟啊?

看不到人烟,只偶尔有游牧的帐篷,牛羊默默站在小河边.

河里有鱼吗?

有,但很少看到鱼在划动.

她哦了_一声,说,鱼也深藏河底啊.

我谠,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可能怕冷吧.

她惊叹道:那么高的海拔啊,是很冷啊.

我说:一年四季棉衣不离身,晚上下岗,手脚都冻僵了,根本不要想睡着.

她说:不长庄稼吧?

我说:不长,一年到头都看不到绿色,河边的小草芽出来,都只是淡黄的.如果从亚东拉来的柴火带来一枝绿色的树枝,我们都要保留下来.

常年看不到绿色是什么滋味啊……

聊着边防,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来,她对我产生了好感.

我们后来再见面,也随和了些,不太紧张了,有时候也一起在拉萨河边徜徉,但说话非常少,

这天,我们走到了那座木桥前,孩子又要过河.孩子要过河,只能是我抱他.于是,我们就又过了小木桥.过了河,孩子高兴地在麦田埂上玩耍,捡石子.拉萨河边总是有许多干净的石子,小孩抓沙子,玩石子,玩得很开心.非常奇怪,那孩子也好像是故意回避我们.

我们便坐在麦田埂边上.不远处是拉萨河边的流水和柳树,还有小鸟飞过.太阳很好,阳光很好,气温适宜,适宜聊天.我们说话的声音很低,讲的都是随意的话.讲故乡,讲边防,讲捡牛粪,巡逻,站岗.她也说了些家乡趣事,童年往事.

聊天的过程中,我知道女孩叫杨琴.

我突然想起来,眼前的杨琴,可能就是唱 《金色的大雁》的女孩.

我说:唱《金色的大雁》是你?

她有点羞涩地说:是的.

我说:你为什么喜欢唱《金色的大雁》?

她说,在拉萨,就喜欢唱这首歌,唱这歌心情好.

她还说,来到西藏像来到了天外的感觉.我从四川到西藏,坐了近一个月的车,经过格尔木,唐古拉山,来了不知道怎么回去,也不想回去了.

要回去,就只能变成大雁,飞回去.说完,笑了笑.

我说:努力,一定能留西藏.

她说:你也应该留西藏.

杨琴的话提醒了我,我应该想办法留在西藏.

我怎么才能留在西藏,我为什么要留在西藏,什么目的都有.

我没有叫她唱《金色的大雁》.这歌好像不适合面对面唱,不能看着她唱.

住在招待所里,到了晚上,基本上没有活动,lO点熄灯按时睡觉.到了晚上,整个拉萨都静悄悄的.

只是到了星期六晚上,招侍所才会安排露天电影,这是我们唯一的娱乐活动.这天晚上,又到了放电影的时间.电影是在招待所的院子里放,就是张学文烧开水的那个院子.黄昏时候,黄参谋就来做准备工作.黄参谋除了招待所的接待,也是放映员.他先是把银幕挂在两棵树的中间,然后支电影机,试汽油发电机,一切都井井有条.汽油味道在院子里弥漫.

晚上去看电影的,有住招待所的,部队家属和附近来的老百姓.看电影的,有的比放电影的来得都早,他们有的自带凳子,有的就站着看.记得那天晚上放的是《春苗》,印象很深的,是漂亮的女演员李秀明和电影的主题歌《春苗》.主题歌好像是陆青霜演唱的,歌声清澈明亮,不知为什么,这个歌手后来就没有出现过.我很早就等待在电影场里了,我喜欢看电影,因为我知道,杨琴一家子也会来看电影.站在院子里,我一直往大门口看,天都快黑的时候,杨琴才来.只她一个人,手里拿了两个凳子,我想可能是她哥哥嫂子还要来.

我站在人群后面,远远地看着杨琴.也就是看—下,也没有与她一起看电影的想法,但只看到她,心里感到踏实.天黑下来了,电影马上就要开始了.黄参谋已经发动了机器,电灯亮了,然后调试镜头,银幕上明晃晃的,院子里也明晃晃的.我并不期待着电影马上升始,这个电影我看过,我只是觉得看电影是件美好的事.

正想着一些不着边际的事,突然,我看到杨琴走了过来,站在我面前,脸上略带羞涩,对我说,她有两个凳子,可哥哥突然不来了,要让给我坐.

我不知所以了,茫然地跟着她,就坐在她的身边.说实话,基本上没有心思看电影了,有些紧张.谁都没有在意,自己很在意.没有心思看电影的内容,那些人物,景色,模糊地从眼前飞过.是的,《春苗》这电影我也看过,电影讲的是春苗姑娘反对资产阶级特权,响应六·二六指示,发展农村医疗卫生的故事.年轻漂亮的李秀明身材阿娜,穿梭在山间采药,在村子里为贫下中农打针拿药,还要理直气壮地与阶级敌人作斗争,故事情节还真感人.然而,这个晚上的《春苗》怎么也没有吸引住我,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当陆青霜演唱的《春苗》主题歌 “翠竹青青哟,披霞光,春苗出土哟,迎朝阳”婉转悠扬起来的时候,我与杨琴的手不知不觉地拉在了一起.天气微凉,月朗星稀,西藏的夜晚,她的手指纤细,微凉,手心浸出汗水.我们的手越拉越紧.

电影怎么结束的也不知道了,我们没有商量,就去了拉萨河边.到了拉萨河边,她不走了.我想继续往前走,她说:我有点害怕.

我知道她怕什么.怕郊外的黑夜,更怕发生比黑夜更可怕的事.没有什么比这更怕的了.

我说:你放心.放心什么,她应该清楚.但是,她还是站在河边不往小桥那边走.

她抬起了头,望着深邃的天空,神情伤感.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感伤.

我不知所以,她说:我只是想和你说一件事.

我心里一紧,不知说什么.不明白年轻的姑娘,心里还有秘密,在这高原,还有故事.

我说:我们就沿河走,你慢慢说.她依然犹豫不决的样子.我再一次说了:你放心.一个女孩,愿意向你坦露心声,我感到从来没有过的责任感.

她走了,脚下是清晰的小路,月亮升起来了,地上是如洗的石头和沙子.

我低声说:你说吧.

她说:故事发生在进藏路上.

原来,她进藏的时候,从四川坐火车到了西宁,哥哥托老乡在兵站为她找车进藏,但一直没有找到.后来,老乡把她托付给了_一个货车驾驶员.驾驶员是个中年男子,常年跑在青藏线上运送货物.上了车就进了茫茫高原,驾驶员带上她没日没夜地赶路,草原,沙漠,骆驼,牛羊,帐篷,有时候,他们进入了无人区.一路上,驾驶员对她也很好.走了一个星期,汔车才过了格尔木,再往前走,到了五道梁.杨琴有些高原反应.头昏,恶心.驾驶员给了她晕车药,劝她多喝水,根本没有其他办法.但车不能停下来,继续往前走.

这天,高原上突然下起雪来.那雪真大啊!没有预感就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漫山遍野堆起了厚厚的白雪,汽车轮胎也开始打滑,在路上抛锚了.汽车不能走了,两个人就只能住在驾驶室里.气候太冷了,差不多冻僵了,两人便抱在一起取暖.晚上,那个驾驶员奸污了她……

月光下,我看到她咬住了牙.牙齿咬住了下嘴唇.仿佛身体在颤抖.

我抱住了她.轻轻地抱住,没有非分之想.万籁寂静.天底下只有我们俩.拉萨河水仿佛停止了流淌,岸边的冬小麦,停止了风的摇晃.

我说:你告诉哥哥没有.

她说没有.后来天晴了,车修好了,他们继续赶路.那时候,她感觉这青藏公路是多么的遥远,感觉永远没有尽头.她坐在驾驶室里沉睡,偶尔眯起眼睛,看一眼那个驾驶员,枯燥地打着方向盘,默默地往前行驶.她暗暗地感觉到,西藏开车的驾驶员也太苦了,她知道他也是当兵退伍在西藏的内地人,常年一个人在青藏线上行车.到了拉萨,她下了车,找到了哥哥.她不忍心将秘密告诉任何人,但在心里憋得慌.她老爱唱《金色的大雁》……

我不知说什么,最盾说道:不要怕.

我不知道这话的意思是什么,也不知什么时候回了招待所…一

我承认,我心里已经装上这个杨琴了.1976年的拉萨,我内心产生了从来没有过的温暖.说句现在听了可能会让人肉麻的话,那一年在拉萨,我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情爱.那一年,我觉得与杨琴相遇,这比所谓“吸氧”更舒心,更让人心旷神怡.我感觉到了世界的美妙.

我和杨琴见面的时间也多了,而且也不太回避了.我们见面,不是在拉萨河边就是在招待所的院子里.杨琴领着她的侄儿到招待所的院子里来,她与张学文也认识了,熟悉了.

记得张学文与杨琴见面,第一句话说的是:唱《金色的大雁》的人终于露面了!

杨琴说:唱得不好,才躲着唱呢.

张学文说:唱得好,怎么个唱得好呢?

一一他想了一下又说:没有杂质,像这空气一样干净.

张学文夸张地皱起鼻子,深呼吸了_一阵子.

张学文与杨琴说话,喜欢看看我,又看看她.

这时候,我感觉自己成了理想主义者,去追求感觉的生活和烂漫的情调.但不能不回到现实,我开始有点担心,如此下去,我们很可能没有结果,结果都像是梦一样.我知道,过不了多久,我要去“塔克逊”,再不久,又要退伍回云南.而她,命运也不可推测.

我把这担心告诉了杨琴和张学文.

他们都还没来得及反应,这一天也来得很快,没过几天,杨琴对我说:她哥哥帮她在那曲地区的安多县找到了工作.

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我知道,安多是唐古拉山下的一个县,西藏海拔最高的县份之一.

杨琴要去的又是一个很远很高的地方啊,我们就很难见到了.

离开拉萨的头天晚上,我们去拉萨街上见面.我要给她买点礼物.

人民路上人不多,橘的路灯很温馨,路上的梧桐和柳树,微风吹动着树叶沙沙作响.我们并肩往前,默默的步子缓慢,去百货公司.路上,她对我说,现在,她去安多只是临时工,因为户口问题还没有解决.

我听了觉得有点悬,但是,还是祝福她,相信她一定能在西藏找到工作.

她有些忧郁,生怕自己的工作不能落实.我说,不怕,有你哥哥.她说,哥哥还要管嫂子,嫂子虽然在拉萨,现在也只是临时工.如果拉萨解决不了,她嫂子也要去县上.

我犹豫了JF说:四川条件好,为什么不在四川找工作.

她说,如果在四川,她就要上山下乡当知青,说不定要去更远的云南或新疆知青农场.人生地不熟,只能来西藏了.

她的话让我想起了她的进藏路,青藏线,唐古拉山,五道梁这些词,想起了她唱的《金色的大雁》……

我给她买了毛巾和香皂.一个红色的笔记本.我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上了火一样的青春的诗句.

说走就走,第二天,她坐上了长途班车.我不敢去送她,因为我们相处是偷偷摸摸的,瞒着她的哥哥.我只能站在车站的大门口,远远地看着她乘坐的长途班车缓缓驶出汽车站,沙子路上的灰尘摭挡住了我的视线,我眼睛一片模糊.

她走了,我才感觉到她在我心里的分量,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也去拉萨河边,也看电影.什么都没有意思,我想回塔克逊.我想回云南.

回塔克逊,要先坐去日喀则的班车,然后再找回岗巴的便车.

正在准备启程的时候,我听到了《金色的大雁》.我知道,那是杨琴在唱歌,那是她告诉我,她回来了.她去了安多以后,只是报了到,就乘车回来了.两天的长途班车,她回来了,我知道,她是想回来看我,她知道我就要回塔克逊了.

听到《金色的大雁》了,我不由分说去了拉萨河边,我见到了她.她说,回到拉萨,她就去了拉萨河边,没见到我.其实,我也去拉萨河了,但也没见到她,可见,见面是要有缘分的.

夜色已经很深了,如果按平常,她早就提出要回家了.但是,这个晚上,她与我一直在河边走着,一直拉着我的手.夜越来越深,我们来到了小木桥边,她望着我说:我们过河吧.

我犹豫了—下,拉着她过了河.过河后就有一棵老柳树,我们靠在了柳树上.她说:我不想回家了.

拉萨的气候,昼夜温差大,起霜了,我们的肩上起了白色的霜花.

我们都不觉得冷.我们把想说的话都说完了,我们觉得有永远说不完的话.

我抱着她,觉得她太冷了,说道:回家吧.

她说:你想怎么就怎么吧……我回来拉萨就是想满是你的…一

我抱紧了她,她的整个身体好像嵌在了我的臂膀里,并且轻微地抖动了起来.我的内心一片沸腾,身体像火烧一样灼热,但我一直没有像杨琴说的那样做,我觉得有一种责任感,我一直想着要保护身边这个人.

我们依偎着到了天亮.

朝阳下,我看到杨琴皮肤变黑了,才几天时间,她的脸就变黑了,那是高海拔紫外线把她晒黑了,那种油亮的黑,闪着光亮的黑.

张学文:黑了更加漂亮.

张学文又说:“黑牡丹”.

我说:黑牡丹.

回来也仿佛只是作最后的告别,想满足我一次.杨琴才回来两天,她又走了,去那个唐古拉山下的安多县了,我想,从今很难见到“黑牡丹”了.心里隐隐失落,奇怪地疼痛.

杨琴走了.我曾经对她说,你走了,我也要回边防去了.我不能不告诉她,我很陕就要退伍,回云南去.这些都是让人感伤甚至绝望的话语.一个在西藏,一个在云南,那是什么样的概念,现在的人,很难感觉出来了.但不能不说.同时,她只能走,我也只能走,不由我们有考虑的余地.她走了,只是,我还要在拉萨等车,去日喀则,汽车票很紧.部队有一辆开往日喀则的班车,每星期才两班,只搭载当兵人,也不收钱.但要排队,挂号,不知什么时候轮到我.她走了,我想快些离开拉萨,每天去看什么时候拿到车栗.我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失落.心里空落落的,更不喜欢说话了.

张学文说:你怎么越来越忧郁了?你的情绪变化有些大.

我还没有说话,他又自言自语地说:哦,我知道了,是“黑牡丹”走了.

我说:杨琴走了是一回事,她进藏经历的事又是一回事.

张学文愣了—下,问道:什么!进藏经历的事?

我知道我说漏了嘴,但说出的话,也收不回来了.

犹豫去犹豫来,看着张学文期待的眼神,我觉得不能骗他,就把杨琴进藏发生的事与他讲了.

我说完,张学文久久没有说话,弯腰使劲往灶里添柴,院子里出现了少有的沉寂.

然后立起身,拄着捅火棍,望着我真诚地说:青藏路,生死两重天啊!

我说:是的,杨琴也说,她已经死过一次了.

张学文又望了望我,说:至交啊!这样的秘密,不可能和第二个人说的!

他为我高兴,也为我惋惜,又默默的添柴火.

从此以后,张学文的话也少了许多.我常常去开水灶前,默默地坐下,一坐就是—下午.他吸烟,我望着天空发呆.我有点后悔,把忧郁带给了这个快乐的老兵.

再也没有杨琴的消息.我在等车,我想再也不可能见到杨琴,我决定抓紧时间回部队,回塔克逊.塔克逊虽然有雪,有风沙,但那里是我的哨所,我的家,那里有我的战友,我突然很想念他们.等车的日子里,我依然住在后勤招待所,每天看着张学文烧开水.

这天,黄参谋在值班室里叫道:火头军,电报!

张学文跑步到了值班室,拿过电报,回到开水灶前,拆开一看,哭丧着脸对我说,他的女朋友回四川去了.原来,他的女朋友到了西宁,准备进藏,但打听到唐古拉山大雪封山,可能要半年才能通车,就明白不能等了,只好返回老家四川了.

我说,我和你去找黄参谋,了解二下志愿兵的情况.

见到我们,黄参谋知道张学文的女朋友没有来西藏,说道:进藏的路怎么就这么难!

张学文面带愁容,说不出话来.

我说:黄参谋,如果张学文当上志愿兵,我想这个对象是没有问题的.进藏也只是迟早的问题.

黄参谋说:这事我是记在心上的,但很不凑巧,今年部队开始整顿,留志愿兵的工作要暂停.

张学文一听,脸色煞白,对于他来说,这消息真是雪上加霜.

我们离升了值班室,到了开水灶前,张学文说:志愿兵名额没有了,不能在西藏工作,如果是那样,我怎么向她交代.

他把照片拿出来,意思是不能向未婚妻交代了,他们的婚事也就没有可能了.

我说:那怎么办,可有办法留在西藏?

他说:唯一的办法,就是给西藏边远地区的人民公社生产队写信,留在西藏当农民.

这时候,我才发觉张学文比我聪明.

那年,就有两个内地的军人到西藏安家落户,再后来就被报纸炒作成了先进典型,留在西藏乡镇当了干部.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留在西藏当农民,然后再想其他办法?

这样想了,我说:我们一起写信,写给西藏的哪个人民公社,申请当农民!

听到留在西藏当农民可以转成国家正式职工,虽然不知道成功与否,张学文来了劲,马上让我把信写好.说:要去就去最艰苦的地方,我知道有个阿里地区有个噶尔县门士人民公社,我那里有一个老战友!

我含糊了—下,说:去安多县更有把握,是唐古拉山下的县!

张学文一听,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马上同意了,他知道我是想去杨琴工作的那个县.

我激动得一夜没有睡好觉,连夜把信写好.第二天天一亮我和张学文便虔诚地把信装进了布达拉宫下的邮筒.太阳刚刚升起来,阳光清澈,光线清新,抚摸着大地和我们,我们站在邮筒前,望着布达控宫,望着宽阔的广场,风轻轻地吹着路边的树叶,我们沐浴着清晨的风和阳光,又望了望那邮筒,生怕那信不真实地躺在里面,会飞出来了_一样.

直到我回岗巴的时候,我乘坐的汽车经过布达拉宫广场,我还一直望着那个邮筒,我希望那封信能顺利地寄到安多县,安多人民能接收我和张学文.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直到退伍都没有任何消息.我回到云南,“”粉碎了,刚好可以通过考试进大学、进中专,我就参加了考试,进了丽江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参加了工作.然而,不论时间多长,事物怎么发生改变,我依然对这封信产生怀念.我想,如果西藏安多县人民公社收到这封信,并且批准我们留在西藏当农民,我与张学文,我与杨琴的命运就可能发生改变,我还可以见到那个喜欢读书背诗词的黄参谋.然而,我们离开西藏后就无法联系,天各—方,从此再无消息.

一切都按命运安排的秩序默默进行着.

责任编辑陈冲

该文汇总:上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西藏往事本科西藏往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西藏往事方面论文范文.

养马岛往事
2002年,我回山东老家,养马岛,去参加外祖父的坟墓修缮活动 因为时间有限,我只能坐快艇,飞鱼快艇,从大连到烟台,四个小时 同行的有我的一个表姐,我的一个朋友 风和日丽,海面上平静如织 快艇在海面上撒.

回首往事共和国不会忘记
写在前面如果说人的生命也有树木那样年轮的话,我有十二个纹理清晰并且近乎完整的圆儿是与铁道兵在祖国大地上修建的那些钢铁运输线凝结在一起的,这是生命与情感的凝结 十二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

回首往事章太炎不理细事等2篇
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章太炎于1913年8月进京,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大加鞭挞,甚至不顾斯文,“破口大骂”,结果被袁世凯囚禁,在龙泉寺 被囚期间,章太.

几件往事
我生于上个世纪30 年代初期,今年85 岁 参加革命工作许多年,目前已退休在家 但有几件难以忘怀的事情,至今历历在目 给金日成将军找书桌金日成将军是原东北抗日联军的著名将领,青少年时代曾于吉林市敏文中.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