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形象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笠翁十种曲》的佳人形象综述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形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21

《笠翁十种曲》的佳人形象综述,本文是形象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和《笠翁十种曲》和佳人和综述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十二章翻译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人生十六七杂志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152-01

一、《笠翁十种曲》研究现状

《笠翁十种曲》是明末清初剧作家李渔的戏曲作品集.此书自问世以来就饱受争议.在清代,封建文人大多将李渔与其剧作混为一谈,主观色彩比较浓厚,对李渔的评价褒贬不一,连带着对其《笠翁十种曲》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少有公允.有极力推崇《笠翁十种曲》者,如黄周星在《制枝曲语》中赞其“情文俱妙,允称当行”.[1]也有不屑一顾者,如黄宗羲在《胡子藏院本序》中诋毁道:“李渔之蹇乏,全以关目转折,遮伧父之眼,不足数也.”唯有杨恩寿在《词余丛话》中的评论还算公允:“《笠翁十种曲》,鄙俚无文,直拙可笑.意在通俗,故命意遣词,力求浅显.流布梨园者在此,贻笑大稚者亦在此.究之位置脚色之工,开合排场之妙,科白打浑之宛转入神,不独时贤罕与颉颃,即元、明人亦所不及,宜其享重名也.”

民国时期,戏曲大师吴梅给予了《笠翁十种曲》高度的肯定:“翁所撰述,虽涉俳谐,而排场生动,实为一朝之冠.”也肯定了李渔在戏曲艺术方面的成就:“科白之清脆,排场之变幻,人情世态,摹写无遗,此则翁独有千古耳.”这一时期对《笠翁十种曲》的关注焦点普遍集中在其艺术成就上,胡梦华的《文学批评家李笠翁》、朱东润的《李渔戏剧论综述》等论著均从戏曲理论方面深入研究《笠翁十种曲》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解放之后,李渔在剧作上的成就得到了学者们的肯定,《笠翁十种曲》的艺术成就地位也得以确立,但其思想的庸俗低下也几成定论,学界大多认定《笠翁十种曲》“思想成就和语言风格都很庸俗低下”[5],“实际上是替封建统治者,特别是清代初年的统治者来欺骗人民”[6].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学者们研究视野的日益扩大,《笠翁十种曲》得到的评价也日益客观公允,除了对《笠翁十种曲》艺术成就进行系统的总结外,对其思想意义的客观看待也打破了以往一笔抹杀的偏见,如许金榜的《李渔剧作思想成就色议》认为“李渔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的时代,李渔的剧作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新观点、新思想,打上了新时代的烙印”.也有不少学者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在肯定其成就的同时也没有忽略其不足.

相对于国内《笠翁十种曲》研究的日益成熟与完善,海外学者的研究也毫不逊色.早在17世纪,《笠翁十种曲》已经流传到日本,19世纪末还曾传入欧洲,被译为德文、法文、英文等多种版本.日本的青木正儿和岗晴夫、美国的埃里克?亨利及德国的马汉茂等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韩国的学者研究中国戏曲起步较晚,在1990年之后才出现了一些以《笠翁十种曲》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

新世纪以来,国内关于《笠翁十种曲》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增多,诸多优秀的硕博论文不断涌现,如卢寿荣的博士论文《李渔戏曲小说研究》、周建民的硕士论文《论李渔传奇创作的新异性》等再次将《笠翁十种曲》研究引入人们的视野中.

二、《笠翁十种曲》女性形象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笠翁十种曲》的研究日益成熟,但大多集中在对其艺术成就的肯定和思想争议这两个方面,涉及人物形象的论述较为少见,对女性形象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王红梅《李渔的妇女观》一文通过对李渔的“贞节随性”、“才无牝牡”等观念的阐述,分析了李渔具有进步意义的女性观.王燕燕《从<十种曲>看李渔的女性观》系统地分析了李渔女性观的特点、对女性的肯定和局限以及形成的原因.两者都未深入涉及女性形象的塑造问题.姚安《论李渔的<十种曲>》第二章有关于人物形象塑造的论述,但重点在于强调人物形象塑造的不足与缺陷,对女性形象塑造也只是几笔带过.及至骆兵的《<笠翁十种曲>女性形象的审美文化阐释》,才第一次涉及李渔戏曲中女性形象的塑造问题,但全文着重阐述女性的个性解放意识及独特的时代精神和艺术思维的创新,对作品中女性形象本身缺乏研究.刘飞飞《<笠翁十种曲>女性形象研究》一文开始进一步深入研究李渔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塑造问题,将《笠翁十种曲》中的全部女性划分为贵族女性、平民女性和青楼女性三类,系统地分析了《笠翁十种曲》中整体的女性形象,涵盖范围较广,上至妻妾姨娘,下至丫鬟姑婆,从大家闺秀到风尘女子,均在分析之列,并未突出《笠翁十种曲》的主要女性形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对《笠翁十种曲》的研究虽然已经全面而深入,但其女性形象的研究仍然是比较薄弱的一环,是一个关注度不够的前沿问题.

《笠翁十种曲》展现了明末清初社会解放思潮影响下李渔思想的进步性和创作意图.明朝中期之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井阶层不断扩大,人们开始自我觉醒,市民意识不断膨胀.随着程朱理学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步瓦解.经历明清易代的李渔无疑受到了这股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他肯定的合理性,然而在封建思想旧观念仍然占主导地位的等级社会中,他并不能完全脱离时代和历史的局限,这就决定了《笠翁十种曲》中的佳人形象体现出他具有矛盾性和两面性的女性观,也从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他的女性价值观.体现了李渔既属新时代的觉醒者,拥有平等、自由、独立的意识,又摆脱不了时代、阶级、地位身份的局限性.

归纳上述,这篇文章为适合不知如何写《笠翁十种曲》和佳人和综述方面的形象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形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信息技术支持下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以人教版《国共的十年对峙》为例
摘要教学模式作为现代教学论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受到国内外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者的普遍重视和关注 在教学人教版国共的十年对峙一课时,教师可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支撑,运用“问题探究式&rd.

《变形金刚十年约》:不朽经典勾起童年杀
□徐丽丽一段名为变形金刚十年约的视频短片自起,便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短片再度重温了变形金刚首登大银幕时的震撼与感动 各个行业“变形金刚”粉丝现身说法,分享2007至2017年.

《为奴十二年》中长镜头的作用
作者简介韩忠丽(1992),汉族,内蒙古赤峰市人,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13201在电.

舒曼钢琴曲《梦幻曲》的分析和教学
【摘 要】舒曼,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被誉为“诗人音乐家” 梦幻曲选自他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第七首, 这部套曲创作于1838年由13首钢琴小品组成,从多方面回忆了舒曼童年时.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