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国学教育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和基于实践的国学教育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国学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8

基于实践的国学教育,本文是国学教育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跟国学教育思考和实践和国学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国学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国学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理论和实践杂志教育理论和实践杂志社教育实践和杂志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1990年以后,“国学”开始重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学”是什么?毕天璋[1]认为:“国学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和学术体系.”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发扬中华文化,重视文化的源头.

在课堂上,我是教师,是实践者,和孩子们一同学习国学课程;课下,我是研究者,研究具体教学方法,研究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行为的得失并及时调整改进.本文中,我把自己的国学教学经历展现出来,把我的困惑、我的思考直观地呈现在这里.

一、作为教育者———我的国学教学经历

2016年,本人有幸考上河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我多次跟随导师和同门姐妹到中小学进行学习调查研究.之前,我在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高中担任一线语文教师.2017年实习期间,我来到石家庄一所小学担任国学教师.可能正是从实践者到研究者的转变和高中、初中、小学的差异让我对中小学的国学教育有了更立体的认识.我坚信,每个孩子得到的教育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不能缺失任何一环.

第一次上一年级国学课.因为孩子们更喜欢直观漂亮的图画,我精心准备制作了《弟子规》的课件,把课文中不好理解的句子用图片直观地展示出来.当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一年级教室,眼前的场景还是大大超出了我大脑所能想象到的一切范围.教室里欢腾一片,数不清的小胳膊、小腿满教室四处晃悠,嘁嘁喳喳听不清一句话,但是耳朵足以震聋.一个梳小辫的女生直接晃到我面前,“老师,我的水杯子拧不开了,你帮我打开吧?”一个小男孩说“老师,我的水瓶里没有水了,我渴了,我想喝水……”我的声音在一年级的教室里被完全吞没,如泥沙投进大海……

这是我第一次给一年级孩子上国学课的情景.当我把这个经历哭诉给导师时,导师告诉我:“孩子们不听,就说明你的教学设计准备并不好”、“二年级的孩子凭什么知道王羲之?”……是的,他们只是一二年级的孩子,刚刚离开幼儿园,我不能把他们想的和中学生一样.我试着俯下身子,听他们在说什么,观察他们;我试着站在一二年级孩子的视角想问题,他们喜欢开口说话,就让孩子们开口,让他们大声读出来,用各种方式读.

(一个月以后……)

连续四周的课依然是在震耳欲聋的高分贝课堂上度过的,从一年级出来,耳朵听不清其他人讲话.一个月后,我慢慢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尽管他们40分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仅10分钟,但是10分钟的记忆力好得惊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贾岛的《剑客》,我以玩游戏的方式启发他们:第一关,我一句一句地领读了两遍;第二关,难度提升,我两句两句地领读了两遍,并且对孩子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解答;第三关,难度继续提升,我不再领读,而是让他们齐读.总共只读了六遍,有的孩子举起小手竟然磕磕绊绊背过了!中学生的记忆力都不敢说有这么好!这帮流鼻涕的娃给了我惊喜,让我对孩子们有了全新的认识.

二、作为研究者———我对国学教育的认识

1. 国学教育助力学生核心素养落地.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研究成果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并且提出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含职高)、大学等不同学段确定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和关键内涵目标.

国学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基础教育阶段应以品德陶冶和普及国学基本知识为主,专业教育阶段则应结合专业深入,从专业实际出发研究相关国学经典,发掘相关国学遗产,总结相关国学研究成果[3].课程是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重要载体.从长远来看,小学教育是国学教育的基础和重点[4].小学开设国学课程,经典诵读与识字写字教育相结合,会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国学经典如《弟子规》、《千字文》等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弟子规》经典讲述了“孝”、“悌”、“谨”、“信”、“爱众”、“亲人”、“学文”等许多道德规范、为人处世的道理,学生在经典浸润中逐渐改变着自己的行为习惯;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其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国学教育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记忆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培育爱国情操、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

2. 国学教育是一个隐性的过程.“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国学经典,注重的是心灵的浸润,要沉住气.《管子·权修》中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5]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是终身的事业,是最不容易的.更何况是仅仅几岁的小学生,他们刚刚看到这个世界的五彩斑斓,作为教师、作为家长,应该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慢慢长大.归根结底,教育的基本问题,就是通过思想、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引导和辅助人的成长和创新.揠苗助长式的教育,只能走到教育的反面.

3.国学教育符合儿童天性.背诵是儿童的天性.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最高峰.13岁之前正是小学阶段,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人心灵最清澈的时期.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代,让他们诵读经典的、高雅的、有深度的东西,既能涵养身心、开发智力,又能增强能力,使他们牢记终生、受益终生.[6]

教育是一门艺术,国学教育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有人甚至直接称国学为“经典诵读”.国学教学以“生”为中心,以“读”为方法,“音读—意读—情读”,逐层深入,由浅入深.“读”贯穿课堂,听读、朗读、跟读、默读、开火车读让学生自然成诵.在诵读中读出理解、读出感动、读出收获,达到“诵、忆、悟、行”四重境界,即“诵读、记忆、领悟、行动”,既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

三、我对国学教育现状的思考

1.小学班容量过大,不利于国学教育开展.小学大班额,一名老师面对着五六十个活蹦乱跳的小生命.他们既脆弱又充满无处释放的能量,然而安全问题始终是悬在教育管理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们往往是“憋”在教室里,不让干这,不能玩那,“只能”上课搞小动作.一个老师的能力有限,五六十个孩子同在一个教室里吵嚷玩耍,实在照管不过来.不仅仅是国学教育,小学阶段几乎所有课程开展都很难.中午,教室里剩下40个左右的孩子时,我明显感觉到教室的课堂管理有效很多.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需要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强立法,明确老师管理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十九大”后,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解决班容量问题,限制班容量的文件也开始陆续出台.

2.国学教学方法不成熟、较为单一.“教师水平决定国学教育的水平”,国学教育的主要践行者是教师,需要素质精良的教师来教.[7]如何以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其精华,这是课程设计的技术,也是检验教师文化底蕴与内涵的试金石.如果只是将国学课当成语文课的补充,只让学生大量背诵古文,教法单一,使得学生负担沉重,丧失对国学的学习兴趣,导致国学课流于形式,显然是没有理解国学内涵,没有充分认识到国学对学生成长的塑造作用.因此在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应当科学有序地实施和推进国学教育.3.国学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不成体系.国学教育应该是持续系统的、一以贯之的,而不是支离破碎、各自为政的.小学阶段国学教育还处于探索期,学校开设国学课程情况不均衡.调查中,我发现很多小学并没有开设国学课程,六年的小学教育会拉开很大差距;在调查中,我发现国学教育内容以古诗文为主,小学国学课本的古诗文很多都与初中、高中重复.虽然我们能够看到编纂者的用心,1—6年级国学内容难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是在学段与学段的衔接过渡上仍需要不断改进.

事实已经证明,背诵是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阶段(一二年级)的长项,是机械记忆的黄金期,是任何时期的记忆能力都无法比拟的.孩子们可能不能理解某些地方,但是记住了,就是在心里种下了一粒善意的种子,经过岁月的发酵,遇到合适的时、地、人会生根发芽,等孩子长大了,会指导他以后的选择与发展.国学的教学经历磨砺着我,每天和古代先贤隔着时空对话,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使我的内心更加豁达,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收获和成长.

总而言之,国学教育,与其说是教“国学”这门课程,不如说是教给孩子们为人处世的方式.难以忘记,主席在国内外会议上典故信手拈来,“治大国如烹小鲜”,古代的智慧熔铸为今日的治国之道.在国学的熏陶下,我会静静地陪伴他们慢慢长大.我希望孩子们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开始学会引经据典,内心生发出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我希望孩子们在未来的某一天,面对人生挫折与困境时,能够记起这些经典,战胜恐惧与无奈,带给自己继续前行的力量.

上文总结:上述文章是关于对写作国学教育思考和实践和国学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国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国学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让人文基因在国学教育中传承本善国学教育特色建设实践
【摘要】人文素养是促使一个人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人文教育 国学教育的宗旨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思想文化,培养国民的民族意识,其最好的途径是在学校实施国学课程 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小学语文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和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弥足珍贵的遗产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秦嘉璐(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声乐系,湖北 武汉 430000)【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音乐也是人的智能形式的一种类型,在我国当前学前音乐教育领域,音乐教育被当做陶冶.

钢琴即兴伴奏在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王 亮(湖南信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51)【摘 要】我国高……院校的公共音乐教育自20世纪50年端,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由于我国开展素质教育,因此众多高……院校相继开设公共音乐教育课程 作.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