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政治教育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德法兼治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政治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6

德法兼治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该文是政治教育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跟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法兼治理念方面硕士论文范文.

政治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政治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资治文摘杂志社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堂吉诃德论文

摘 要:“德法兼治”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背景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以“立德树人”为主旨,对中国传统“德法兼治”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必要途径,“显隐结合”并有效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是重要手段,将“德法兼治”的思想、方法有机协调,相互融合,有效地贯穿在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以及教育环境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当中,推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与实效.

关键词:德法兼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书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742(2018)04007905

2018年陈祺,等:“德法兼治”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4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市民阶层核心价值观建设”(14*S016);江苏省教育

“德治”是自律之治,“法治”是他律之治.“德治”约束人们的灵魂深处,而“法治”规范人们的外在行为.虽然“德治”与“法治”的调整对象不同,但是二者在调整的目的上却有着天然的一致性,即道德教化与法律规范都是为了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维护社会秩序的有效运转[1].“德法兼治”的理念意涵将“德治”思想与“法治”思维相结合,它体现了道德、仁义与制度、规则的有机统一.

一、“德法兼治”理念运用于高校思政工作之中

(一)历史传承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出现与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相关联,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自有阶级以来即有.在世界历史文化的长河中,纵然各国的发展史各有千秋且不同,但是古今中外智者先贤在治国理政方面对“德法兼治”思想的推崇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在西方,亚里士多德以“良法之治”诠释“法治”的经典涵义,“法治”就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自然法学派提倡“恶法非法,只有内涵道德价值的法律才是法律”.

翻开中国的阶级统治历史,西周“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思想开启了“德法兼治”统治思想的先河;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了“德主刑辅”的思想,主张“大德小刑”“前德后刑”,这是对西周“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西周开始到清末沈家本修律接近三千多年的历史,统治阶级的治国理政方针无不体现“德法兼治”的思想精髓,并且这一思想在维系中国统治阶级的利益,*纲常、社会秩序以及提升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显著的,且对后世历朝各代包括今天中国的国家与社会治理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正如总书记在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我国古代主张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

(二)现实之需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历史任务.

一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构建“大思政”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十九大”报告均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旗帜鲜明的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并提出了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义务“自觉地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中国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践发展的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并将“德法兼治”的理念贯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社会服务当中[2]25.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变化与新挑战.随着“大思政”格局的建立,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内容、对象以及场所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教育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已经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扩展到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心理咨询教师甚至每一位高校教师,他们都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就教育内容而言,已经由传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以及道德教育,逐步渗透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以及繁杂的日常管理工作等多项内容中.就教育对象而言,当前大学生知识和视野更广阔,信息获取的渠道更多元,兴趣爱好更广泛,自我意识以及法律维权意识更强烈,经济问题、心理问题、就业问题、情感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问题也更加凸显.就教育的场所而言,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渠道外,还包括其他专业课的课堂、第二课堂、科研实验室、网络、校园以及宿舍等日常生活场所.

由此,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当下,高校对海外人才的引进越来越多,诸多教育主体的素质如何提升、师德师风如何规范、教师课堂上的与规范如何把握以及师生关系如何处理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多元文化下,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血有肉、有滋有味,并让学生欣然接受?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以及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在多元文化下,需要怎样的程序与专业化的手段引导并保障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如何在规范管理中做到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如何开展与规范?以上凸显的各种问题早已经不是简单的依靠说服教育所能解决的.因此,“德法兼治”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现实需要.

二、“德法兼治”理念下的高校思政创新工作指向

“德法兼治”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最重要的工作指向就是将“德法兼治”理念贯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即将“德法兼治”的理念与方法体现在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外的教育环境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言,首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良好的道德情操,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同时,要加强教师的法治观念教育,明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培育法律意识,做到自觉履行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而言,要求“德法并举”.新时期,对大学生“德”的教育内容,归纳起来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涵盖个人私德、社会公德以及国家发展之大德等三个层面的要求[3]175.“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同时,需要强化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以及法律知识的普及.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宪法、法律、法规等赋予公民的最基本的权利与义务;民法与刑法规定的常见的侵权与违法犯罪行为以及校规校纪.引导学生利用合理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权益,不侵犯他人权益,维护校园稳定.

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而言,要“诗性与理性”相结合.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教育管理,不管是线上教育还是线下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就“诗性”而言,就是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改变一“灌”到底的教育模式,并辅以需要对话式的、诗意的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其亲和力,在春风化雨甚至润物无声之中引导学生内在思想与外在行为的蜕变.就“理性”而言,就是要将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手段,运用到学生的课堂教育、日常教育管理、心理咨询及就业指导等方面,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与专家化.

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而言,要动静结合,积极营造“德法兼治”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动,即广泛开展形式新颖多样,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现并弘扬主流价值观,大力宣传与推进道德文明与法治文明建设.静,即让校园的建筑物、纪念碑、宣传横幅、标语及展板等体现浓厚的道德与法律文化底蕴.动静结合,促使受教育者“因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即使“桃李不言”,却依旧可以“下自成蹊”.

三、实现“德法兼治”理念下的高校思政工作的关键点

(一)创新要以“立德树人”为主旨

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立德”就是确立崇高的思想道德素养,“树人”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现时期各项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绝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因事、因时、因势的变化而改进创新,探索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途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德法兼治”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不管是理论与制度的创新,还是实践技术革新,都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条主线,坚持以“立德树人”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教育内容、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是否合理,各种教育、咨询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是否合理合法.这就要求: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编纂者、各项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者、教育、咨询技术的设计者以及执行者必须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具有社会所提倡的主流价值观;

其次,教育内容、规章制度以及教育、咨询技术的选取、制定与执行务必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程序合法与内容合法合理的要求;

最后,教育内容的传授、制度的执行以及教育技术手段的实施的结果,必须充分促进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道德品行的提升,充分实现学生权利的保障与救济.事实证明,只有蕴含着人本精神,体现真善美以及充满人文关怀的技术手段和制度设计,才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和遵循.

(二)对中国传统“德法兼治”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中国独有,也并非中国独创,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历史传承性.总书记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以*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以儒家、法家为主要代表的学派在修身、齐家以及治国安邦等内圣外王诸多方面,都提出过重要论断并形成博大精深的理念与思想体系,这些理论体系也正是今天我们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之一[3]274.“儒法之争”的实质就是儒家学派的德治理念与法家学派的法治理念,从争锋对立到互取精华为我所用再到相互融通的过程.这些伟大的历史文化瑰宝,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中国老百姓心中,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世代相传.

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资源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德法兼治”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内容符合大众社会心理,更接地气,才能使当代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时具有本能的亲切和好感,才能提高其接受度和理解度[2]29.这就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德治”与“法治”的优秀教育资源,丰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工作方法.取长补短,积极借鉴邻国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的先进做法,让年轻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熏陶的同时,在接受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爱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他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崇尚法治及遵守法律的生活.

(三)“显隐结合”并有效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是重要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主要包括显性与隐性两种,两种手段相互补充,有效组合,共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其中,显性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目的明确.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直以“灌输理论”为主导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主,而隐性教育手段往往受到忽视.不可否认,以“灌输理论”为主导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重要且必要的.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先进理论不会自发产生,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灌输”.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主义者?》中明确提出:“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然后灌输到工人中去,并帮助工人领会它.”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除了强调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外,也越来越提倡师生间的平等对话,突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4].鉴于隐性教育具有目的隐蔽性,过程的自由性、性、平等性等特点,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突出隐性教育的优势,突出文化渗透的作用[5].

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理论灌输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当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强化与突出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开发与运用,让学生在平等对话中、在日常的经历与体验当中,自主地对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要求做出选择、产生认同并得到内化.诸如,通过校训石、校史馆、校内园湖风景、体育场等校园自然环境营造的“德法兼治”的物质文化;通过升旗仪式、国歌与校歌的颂唱、校训精神与校园典故的传承,通过大学章程、规章制度、校园、主流媒体、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的表彰与宣传等传递的“德法兼治”的人文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校外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途径,将“德”与“法”的精神寓教于歌、寓教于乐、寓教于行,使学生受到亲身的、自主的、多维的体验,使其在无意间实现思想政治素养、法治素养以及道德品质的自觉提高.

结论:上述文章是关于政治教育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法兼治理念相关政治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基于熵值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评估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充分说明抓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刻更为迫切 在此背景之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

名城名都建设目标下加强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摘 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在名城名都建设的目标下,探索如何创新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很有必要 本文围绕名城名都的建设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的“.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和路径
【摘 要】高校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阵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涵的深厚人文底蕴和精神价值,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思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不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资源,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摘 要】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为适应时代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做出相应改革,以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起到更好的作用,当今时代的人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了解还不够深刻,重视程度也不够,但思.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