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创新实践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与基于小组工作的高校生党建实践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主题:创新实践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1

基于小组工作的高校生党建实践,本文是创新实践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和小组工作和党建和实践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创新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德育工作论文党建论文生毕业论文字数医学生论文

摘 要:研究生党建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研究生党建工作质量,提高党员参与,发挥研究生党员先进性是当今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问题.通过引入社会工作方法,成立基于小组动力理论的党建小组,结合G校D学院党建主题的创新实践,为探索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党建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研究生党建;小组动力;小组工作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G3198.2018.14.070

随着近年来高校硕士研究生扩招,高校中硕士研究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以G校D学院为例,自2012年起,年平均在校硕士生人数从240人增长到420人,人数增长近80%,这就使得基层党组织在研究生党员的发展培养中,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如何建设好党组织,发挥好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与党组织活力,成了D学院党建工作的重点.

1 D 学院研究生党建的现状

(1)研究生党员数量多,比例大.自2012年起,因G校专业院系调整和工程硕士扩招,D 学院年平均在校硕士生人数约420人.其中,党员、预备党员年平均占比达到35%,即420 名研究生中,约有150 名为党员.

(2)年级与党员比例呈正相关.研一年级的党员比例仅有15% -20%,研二年级的党员比例约为30%,研三年级的党员比例为37%,最多的硕士班级党员比例能达到40%.其中,博士研究生的党员比例甚至达到85%.

(3)研究生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不积极.研究生的现实目的性非常明确,他们注重于本专业的科研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获取,关注奖学金和就业.在3年内完成理论学习和科研项目,最终顺利获得学位并找到满意的工作是研究生最关注的问题.因此,有部分研究生党员对于参加党组织生活消极对待.

2 D 学院学生党建“五个一”的基本内容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D 学院根据文件通知精神,结合本学院学生支部的发展建设情况,从具体实际出发,提出了“五个一”的目标.简单说来,“五个一”是指联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帮扶一名学习困难学生、在易班等网络空间分享一次“两学一做”活动心得、参与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一次学风建设调研专项活动.

3 以小组开展党建“五个一”的模式实践

作为社会工作最常用的三大专业方法之一,小组工作通过组内成员多层次的互动、组内与外部环境的互动等,培育小组凝聚力,激发小组成员的潜能,学习应对策略,最终提升小组成员的能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能够发挥出小组成员的潜能,使他们在认知、行为等方面觉醒,从而达到不断成长的目的.本次实践选取研一学生党支部的党支部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共15人进行成长小组的尝试.具体开展情况如以下几点.

3.1 小组背景与目标

(1)小组名称:“两学一做”先锋队.

(2)组成成员:研究生党员和积极分子.

(3)成员特点:思想政治表现较积极,学习态度较主动.

(4)小组特征:①性质:学生党员及积极分子成长小组;②节数:7节;③人数:15人;④小组活动时间:每周五的下午或晚上(依据课程安排改变).

(5)小组目标与目的.

①目标:根据小组动力学理论指导,引入小组工作来进行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创新,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主体性,使其成为党建的创新者与策划人,从而达到研究生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目标.

② 具体目的:提高研究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参与能力,利用小组活动创造党性实践的机会,实现研究生党员的党性教育.

3.2 评估方法

(1)活动前后的问卷调查和组员访谈;(2)观察及专业判断;(3)工作者在小组结束后的回访.

3.3 主题内容

小组活动共7节,每一次活动的主题内容如下:第一节:初相识.由“破冰”开始,小组成员自我介绍,指导教师说明小组的目的和规范.本节活动意义在于增加小组成员间的熟悉程度,培养小组团体意识,以便今后小组的开展.

第二节:“我是党员结对帮”.1名正式党员与2名积极分子共同组成结对小组.首先确立正式党员作为结对小组长,分小组成员再次加深认识.通过小组的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对自我的入党动机进行深入剖析,重新认知党员角色及权利义务.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位同志分析自身及接受其他同志提出的缺点与不足,使组员完善不足,树立牢固的党员意识.确立联系人跟踪制度,各结对的党员组长必须每月对本小组的2名积极分子思想状况进行汇报,直至他们成长为合格党员.

第三节:“变形记”———帮扶学习困难同学.由各小组成员填写自己擅长的科目和方向,在班级中选择相应的结对帮扶人,组成变形小组.各变形小组设计本小组学习成长计划.计划制订后,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变形计划,大组讨论计划的可行性与需要完善的薄弱点,确立计划预期所能达到的目标要求.通过共同策划,集思广益来创新学习的形式,提高目标的实效性.

第 四节:我是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本节活动要求各位组员设计策划一次支部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志愿服务.经过组内成员自由组合的设计策划,共设计了校园清洁志愿者、关爱儿童小组、义务维修小组三个活动.

第五节:“我爱学习”.本节活动要求小组成员根据学院课程的特点,设计策划“学风建设大调查”通过问卷、座谈、访谈的形式,对本学院课程出勤率、课堂氛围、作业完成等多方面进行调查,最终形成本级研究生的学风建设调查报告.

第六节:“易”起分享—“两学一做”易班分享.本节活动是在前五次活动的基础上,以网络分享的形式,让学生党员将历次小组主题活动的心得、照片、视频等分享到“易班”平台上,分享活动的成果.

第七节:“成长小结”.本次主题是总结.最后一次活动,每一位组员都向大家总结前六次活动给自己带来的收获,总结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如何继续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指导老师根据发言给予评价并结束小组的全过程.

活动安排如下:

第一次活动:建立小组规范,澄清小组目标.小组过程:(1)小组介绍,组员互相介绍;(2)澄清小组目标、规则;(3)破冰游戏—“找同伴”;(4)分享环节.

第二次活动:联系结对.小组过程:(1)党员与积极分子组成结对小组;(2)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3)建立联系人制度.

第三次活动:帮扶学习困难同学.小组过程:(1)每位党员列出帮助项目的清单;(2)联系一名困难同学帮扶;(3)制订帮扶计划和预期目标.

第四次活动:志愿者活动.小组过程:(1)确立志愿活动项目;(2)设计志愿活动流程与目标.

第五次活动:完成学风建设调查报告.小组过程(1)设计学风建设调查形式;(2)整理调查数据;(3)撰写调查报告.

第六次活动:活动成果在网络分享.小组过程:将历次小组活动的成果、精彩瞬间等材料汇总并分享到网络上.

第七次活动:小组总结.小组过程:(1)个人对历次活动总结、分享体会;(2)指导老师作总结并结束小组.

3.4 活动评估

在全部活动结束后,对参加小组的党员和积极分子分别进行了再评估.结果显示,与未参加小组的同学相比,参加小组的同学在对党员角色的认知,对提高党性修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并发挥更多作用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小组活动,党员和积极分子们对于党组织有了更加强烈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而在其他时间,这些同学也的确在自律性、拼搏精神、先锋模范方面有更加突出的表现,吸引更多的同学向党组织靠拢.

4 实践总结

通过7次的小组活动,可以发现,小组动力理论对于本次党建小组活动能够取得预期成果具有指导意义.小组的凝聚力以小组共同活动为*,设计专业团体活动,让成员能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和思想交流.同时,在历次小组活动中,小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不稳定因素.小组内部并不都是和谐稳定的,存在着组员个体动机不同,小组结构松散,出现组内冲突等等情况.面对不稳定要素,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解决.

(1)重视小组成员的个性.在小组活动当中,要善于抓住和分析个体的行为特征和动机,切实满足或回应个体在团体中的需求.例如,有的同学在小组活动的时候表现很活跃,甚至会将整个小组的方向带偏,这时,需要指导老师把握小组节奏和方向,适时将表现活跃同学的行为予以纠正;有的同学比较内向,在发言环节三两句话就结束发言,这就要通过提示和引导,鼓励他们多发言.

(2)注重个体对小组的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在活动策划和实施阶段,小组内会有主动组织策划、提供思路和点子的同学,也有在旁边仅仅是参与的同学.如果小组内凝聚力不强,组内结构就会面临松散和解体的危险,导致小组活动变成积极参与同学的独角戏.因此,指导教师要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到小组活动的分工当中,增强组内成员的使命感和凝聚力,共同为完成小组目标去努力.

5 党建与小组工作结合的启发

将小组工作引入到党建当中,这样的模式对于大学生,尤其是没有接触过相关理论的工科学生来说,也是可行的.

(1)学生党员能很快融入成长型小组并积极响应活动,极大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在小组动力理论的指导下,发挥组员的自决能力,有利于增强小组成员的党员意识.本着组员自决和参与的重要原则,指导教师只要给予相应的提示和小组目标,做好“协助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即可.

(2)强化活动中角色的体验对于加深小组凝聚力和升华小组目标有重大作用.在志愿活动的设计上,设计有意义和体验感强的活动.鼓励小组成员通过角色体验,在服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对于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①活动设计的实效性有待加强.在小组活动的设计中,要结合“五个一”的党建活动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党建主题的契合度还有待加强.

②活动中组员分享心得,自我剖析不够彻底和投入.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会插入很多小组成员间互相揭短和开玩笑的话题,使整个主题和方向跑偏,因此,在小组讨论的掌控上,作为工作者的指导教师还需要增强对场面的把控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喜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问题审视与社会工作的运用[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05).

[2]徐喜春.社会工作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论析[J].高校辅导员,2016,(08).

[3]谭泽春.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07).

综上所述,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创新实践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小组工作和党建和实践相关创新实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效提升路径分析以中国传媒大学理工学部为例
钟丹丹(中国传媒大学 理工学部,北京 100024)摘要高校作为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

高校党建工作中文化建设的实践
□陈红星摘 要高校党建工作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实践证明,紧密结合英雄模范人物的精神本质与时代要求和文化传统,辩证看待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各自的存在价值,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三个方面意.

立足青年,澄源正本,抓严做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加强高校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教育培养,尤其是抓严做实学生党员这一“关键少数”群体的学习教育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党员这一“关键少数”群体.

高校学生党建和大学生就业工作共促机制探究
学生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是现代高校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高校应当与社会用人单位合作办学,以此来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现阶段,学生学习时间的减少以及校企之间的协作,使我们.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