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抑郁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和抑郁:没有完成的悲伤?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抑郁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3

抑郁:没有完成的悲伤?,本文是抑郁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跟抑郁和悲伤和完成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抑郁论文参考文献:

抑郁论文参考文献

抑郁症,很容易被理解为过度悲伤.

不过, 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她的《体验悲哀》一书中写到,一个人之所以患上抑郁症,往往不是因为过度悲伤,而恰恰是拒绝了悲伤.

她认为,抑郁症的产生,常常是因为这样的情形:悲剧事件A 发生了,当事人过于悲痛,一时无法忍受,于是用“阳光战略”来对抗悲伤,伪装得像没事人一样.

并且,他仿佛成功了,他很快从悲剧事件A 中恢复了过来,又可以笑口常开了,甚至表现得比悲剧发生前还快乐.

多年以后,悲剧事件B 发生了,它看起来并不严重,但却引起了当事人强烈的情绪反应,他为此深深地沉溺在悲伤之中,常常控制不住地长时间哭泣.

意识上,他会认为自己是因为B 而悲伤,是悲伤过度了.

实际上,他是因为事件A 而悲伤.

从这一点上而言,抑郁,这种沉溺性的悲伤,其实是没有完成的悲伤,或者说,是错位的悲伤.

他越爱她,她越担心分手

26 岁的卢娜在一家欧资企业工作,她表现得非常卖力,常常工作到22 时以后.

只是,这家企业并不鼓励加班,所以部门领导几次找卢娜谈话,叮嘱她注意身体.卢娜总是满口答应,但她仍会在办公室待到半夜.领导再来劝她时,她会说,她忍不住加班,这是她的一个习惯,请领导谅解.

因为卢娜工作极其出色,再

加上公司文化非常宽容,并且加班毕竟看上去是好事,所以领导不再管她了.

为什么非加班不可?

一方面,卢娜有完美主义,必须把工作做到尽可能的好,她才安心.另一方面,她是用工作“kill time(即消磨时间)”.原来,卢娜怕回家,怕独自一人待在空荡荡的房间里.

偶尔,她会跟朋友们去酒吧等场合“kill time”,但她不喜欢那种闹哄哄的场面,她觉得那时反而会更空虚,相比较之下,工作更有意义一些,所以她宁愿加班到半夜,然后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家.

同样疲惫不堪的还有她的心.

卢娜渴望在身心俱疲的情况下回家,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才能在回家后倒头就睡.

这样说来,卢娜的加班,原来只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心灵放松,因为心灵一旦放松,她一直不愿意面对的一些东西就会映现出来,令她难过.

一开始,她的加班战术比较成功,她基本上每天都可以令自己身心疲惫,回家后倒头就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战术逐渐失去了效力,现在,她要么不管多疲惫都难以入睡,要么常在深夜里突然醒来,然后陷入失眠状态.

睡不着的时候,她会忍不住哭泣.

其实,睡梦里,她也常哭泣,醒来后发现自己已泪流满面,枕头也被泪水打湿.

“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在一家咖啡馆里,卢娜问我.

“听起来很像,但我们先不做诊断,你先谈一下,你为什么这么悲伤.”我对她说.

原因很简单,她说,她每天晚上哭泣,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担心男友再一次抛弃她.卢娜和男友是中学同学,大学时开始谈恋爱,她在广州,而他在上海.恋爱期间,一次她没有打招呼,就跑到了男友的学校,想给他一个惊喜.不成想,男友居然提出了分手,而且什么理由都不肯讲.这次分手给卢娜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当时,她曾有一段时间,每个夜晚都忍不住哭泣,悲伤的感觉太难过了,卢娜想克服这种情绪,随后找到了办法——高强度的学习.

大学毕业后,她留在广州,而他留在了上海.

去年春天,他突然和卢娜取得了联系,对她说,他渴望和她重新在一起,因为一直爱着她,当时之所以分手,是因为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那样自己就配不上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卢娜.没想到,他毕业后很顺利地找了一份好工作,那之后他一直想和卢娜复合,只是没有勇气提出.经过了几年的犹豫后,他终于鼓足了勇气,决定告诉她真相——他一直爱着她.

卢娜也仍爱着他,于是,两人又走到一起.复合的爱情一开始很甜蜜,他们常在广州和上海间飞来飞去,空间上的距离似乎没有那么远了.并且,经过了几年的相思之苦后,男友更懂得了如何呵护卢娜,常给她制造一些意想不到的浪漫和温暖.

然而,恋爱一年后,从今年春天开始,卢娜常陷入莫名的担忧中,她脑海里常重现那次被抛弃的画面:她兴冲冲地跑到他的学校,他却冷冰冰地对她说,他不再爱她了,一切都结束了.

脑海里一出现这个画面,她就会担忧这一幕再次重演,于是难过到极点,忍不住会哭起来.这时,她会告诉男友,男友则会极力劝慰她,对她说,他以前太傻,不知道该怎么爱一个人,所以才做出那样的蠢事,但以后不会再做了,他爱她,他只爱她,心里没有其他人,你别哭了,你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

只是,不管男友在身边劝慰,还是通过电话劝慰,都没有多大效果.卢娜理性上愿意相信男友说的是真的,但她就是无法控制自己令大学时被抛弃的那幅画面不要出现.

当然,也并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卢娜很快想起,大学时,她用刻苦学习的办法克服了当时的悲伤.于是,她重新拾起这一办法,用刻苦工作的办法来克服现在的悲伤.

这个办法一度有效,但现在也不行了.

自然的悲伤,是一种治疗听完她的故事,我感觉,卢娜的这种悲伤,的确是一种过度的悲伤,而且还是不恰当的悲伤.因为,除了两地分居,她和男友的关系并没有大问题,她却为这一点而深深地悲伤,这是过度的,也是不恰当的.

简而言之,这是莫名其妙的悲伤.

所谓莫名其妙,几乎一定是因为,潜意识的东西发挥了作用.当事人意识上以为是因为事件B而有了什么情绪,但其实,真正引起这一情绪的是潜意识里的事件A 在发挥作用.因为潜意识不被当事人感觉到,所以当事人的情绪和意识上找到的原因明显不匹配,这种不匹配,常被我们称为莫名其妙.

因为这样的认识,我相信,卢娜这种沉溺性的悲伤,肯定还有其他理由.肯定了这一点后,我问卢娜:“现在,你用努力工作克服悲伤;大学时,你用努力学习克服悲伤.这好像是你常用的对付悲伤的方法.这个方法,更早以前,用过吗?”

卢娜想了一下,有点迟疑地说:“高中的时候用过.”

“那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继续问她.

“哦,爸爸突然去世,因为车祸.”卢娜平静地回答说,“当时非常痛苦,后来想,不能辜负爸爸的期望,于是刻苦学习,决定用考上一所重点大学的办法告慰爸爸的在天之灵.”

“当时很难过,现在又说起这件事,你难过吗?”我问.

“不难过了,这件事过去了那么多年,我早已不再难过了.”卢娜继续用平静的口吻对我说.接下来,我让卢娜详细地给我讲了一下,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她和家人又是怎样渡过这一难关的.讲述这一切时,卢娜的情绪还是和刚才一样平静,而语调越来越自然.

“这一切都过去了.”我总结说.

“是的,都过去了.”她说.“好,既然这样,现在,请你跟我说:爸爸,我承认,你走了.”说这句话时,我刻意加重了语气.

我说完这句话后,有那么短短一瞬间,咖啡馆好像一下子陷入了彻底的安静之中,我好像只关注到卢娜一个人的存在,而咖啡馆里的其他人、其他事物都不存在了.

卢娜显然也感受到了这种特殊的气氛,她诺诺地开口说:“爸……爸……”第二个“爸”字还没说完,她已泪如雨下,几乎同时,她轻声地而又肆意地哭了起来.

哭了好一会儿后,她努力止住了哭声,擦了擦眼泪,问我:“我还没有接受爸爸离去的事实,是吗?”

是的,显然如此,而这也是她抑郁状态的根本原因.

认为抑郁症是没有完成的悲伤,并不是维雷娜·卡斯特的独创.许多心理学家都持有这一看法,而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治疗师在做心理治疗时,常常要帮来访者完成“悲伤的过程”.

精神分析的理论认为,自然而单纯的悲伤,是一种治疗.

这一看法,建立在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之上——大多数心理疾病,都源自对人生真相的扭曲,要想做一个健康的人,就要拥抱自己的人生真相.

只是,人生太苦,我们很容易遭遇一些人生悲剧.

这时,该怎么办?

假若没有任何教导,只问我们的自然情感过程,那么,我们第一时间产生的情绪必然是悲伤.

这个自然的情感过程,其实就是最自然的疗伤.当我们为自己的人生悲剧而痛哭时,就是一个拥抱自己的人生真相的最自然的过程.

并且,等我们真正彻底地拥抱了这个人生真相,即彻底承认这个人生悲剧的确发生了,这时,我们的心灵就与这个人生悲剧达成了一种默契,我们就可以与它共存了.

不仅意识上与它共存,心灵深处也可以与它共存.

悲剧一旦发生,它就是不可逆转的人生真相,我们除了承认它,与它共存之外,并没有其他办法.

然而,因为一些人生悲剧产生的痛苦太重了,会令我们暂时无法接受,于是我们会渴望远离这些人生悲剧,而常用的办法有两个:否认,即否认人生悲剧的发生,甚至会彻底忘记它的发生;情感隔离,我们理性上记得这件事,但它已唤不起我们相应的情感反应.

用这两种办法,我们意识上与人生悲剧拉开了很大的距离,由此,我们可以不再为它痛苦.

只是, 这只是意识上的过程.其实, 我们仍然在痛苦,只是这些痛苦被压抑到潜意识深处而已.

括而言之,这是一篇适合抑郁和悲伤和完成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抑郁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抑郁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新周刊:为什么要入滇?
云南,不只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其他地方,一个是云南 中国人有两种生活,一种是拥堵的朝九晚五,一种是阳光普照的云归 入滇,不仅是去一个地方,更是进入一种生活 2300 年.

遭遇选择性赡养:厚此薄彼可否说不?
文/莫特图/雅心父母年迈,儿女并非不孝,然而,在赡养父亲还是母亲的选择中,3个儿女无一例外,均指向母亲 因为父母数年前离婚,离婚根源在父亲的过错,儿女为此不屑,亦为母亲抱不平 “爸,你有退.

猫咖:不如吸猫去?
大概是从2000年开始,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民众开创了一项新的减压方式——品一杯咖啡,与猫同乐!缓解日常生活琐碎里的压力与孤独,因此猫的咖啡馆应运而生 白驹过隙后的十七年里.

艺术小组:以何者的名义?
张馨心11月18日,“以钢铁侠的名义——五人艺术行动”展览在北京圣之空间开幕 这次展览是赵洁、田忠、戴增钧、南方四位艺术家首次以艺术小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