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盈余管理相关论文如何写 跟我国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实证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盈余管理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4

我国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实证,本文是盈余管理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和盈余管理和实证研究和上市公司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盈余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盈余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盈余管理论文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论文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论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论文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

由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及我国现阶段逐步迈入经济新常态时期,国家整体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企业间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经受的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国内一些上市公司在经营不善后,开始出现连续亏损情况.2014年10月证监会通过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九次修订,其中规定了上市公司净利润连续两年为负,则要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则要面临暂停上市的危机.正是基于可能面临的退市危机,很多亏损上市公司开始采取盈余管理行为.盈余管理行为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公司的管理者为了达到股东财富最大化等目标,运用符合会计准则的会计政策来对企业的报告盈余进行修饰的过程.

(二)研究意义

我国正处于现代企业制度发展阶段,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较易出现亏损状况,上市公司为了应对退市危机以及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管理层会采取各种盈余管理方式来粉饰财务报告.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失真,危害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进而侵扰资本市场正常秩序,影响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季度报告较年度报告而言,无需经过外部审计便可以对外披露,较多地依靠会计估计且缺乏外部监督,为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第四季度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外部条件.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季度财务报告开始披露的时间比较迟(2002),目前学术界大多是对盈余管理的年度特征进行研究,仅有张昕(2008)、史鲁豫(2008)等少数学者探讨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季度分布特征,且很多研究都集中于探究个别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鲜少有文献能够以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对上市公司扭亏为盈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

(三)已有的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La Porter(1998)、Chtourou(2001)等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越高,该公司越可能进行盈余管理行为,这说明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程度与其盈余管理水平呈正向相关关系.邱丽(2014)、许昭坤(2010)等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股权属性和管理层持股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而国家股比例、法人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大小关系不显著.陈武朝(2013)研究表明,周期性行业盈余管理程度总体程度上比非周期性行业严重;处于经济收缩期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明显高于经济扩张期的公司.谢获宝、李祎(2015)通过利用2002—2012年间A股上市公司各季度财务数据,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受经济周期、新会计准则的实施(2007)、行业周期性、实质控制人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杨济帆(2016)认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企业大股东控股比例、机构持股比例、股票的水平相关.

目前大部分学者对盈余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都集中于单个影响因素研究,而已有的盈余管理行为多因素的研究文献,大部分都是采用分布检验法,即通过检验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或每股收益(EPS)等指标的区间分布情况来判断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然而在该种方法下,样本数据具有不连续性,很难用具体的模型来准确计量盈余管理大小,同时一些上市公司会通过安排真实交易来调控实际收益,因此该种方法很难识别交易的真实性.为克服这一缺陷,本文采用应计利润法,通过计量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大小,来判断多个因素对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程度.

二、关于盈余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模型

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首先需要解决盈余管理的计量问题,权责发生制下,企业净利润可以分为经营活动流量(CFO)和应计利润(TA)两大部分,进一步可以将应计利润(TA)分为操纵性应计利润(DA)和非操纵性应计利润(NDA)两大部分.其中,操纵性应计利润可以衡量盈余管理的大小,公式为:

DA等于TA-NDA (1)

Dechow,Sloan和Sweeney在Jones模型的基础上,将应收账款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纳入考虑范围后,提出了修正的Jones模型,公式为:

NDAt/At-1等于a1(1/At-1)+a2(△REVt-△RECt)/At-1+a3(PPEt/ At-1) (2)

其中,NDAt为该公司第t季度的正常性应计利润,△REVt为该公司第t季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上个季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差额,△RECt为该公司第t季度的应收账款与第t-1季度的应收账款间的差额,PPEt为该公司在第t季度固定资产价值,At-1为该公司第t-1期的总资产,a1、a2、a3为行业特征参数.本文根据修正后的JONES模型,来测度不同季度的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

(二)变量说明

表1 变量及其含义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

盈余管理水平的均值为0.0277,最小值为0.000317,最大值为0.142,标准差为0.0285,这说明在2014年—2016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的确存在,也说明了我国不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存在差异;

股权集中度的均值为0.349,由此可见A股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平均持股为34.9%,股权集中现象较为严重;

企业规模的均值为22.05,实际控制人性质均值为0.343,说明样本中A股国有上市公司占比34.3%;

周期性行业均值为0.103,说明样本数据中周期性行业占比为10.3%.

(四)相关分析

表3 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

注:***,表示在1%显著性水平上相关.

从表3可以看出:

股权集中度和盈余管理水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相关系数为0.028***,说明二者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当股权集中度提高时,相应的盈余管理水平会提高;

企业规模和盈余管理水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相关系数为-0.097***,说明二者间存在负向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当上市公司规模越大时,相应的盈余管理水平会降低;

实际控制人性质和盈余管理水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相关系数为-0.050***,说明二者间存在负向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会较低;

行业周期性和盈余管理水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相关系数为0.024***,说明二者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与非周期性行业相比,周期性行业的盈余管理现象更加严重.

(五)回归分析

本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同时用稳健标准误处理异方差,加入行业和年度虚拟变量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表4 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结果

注:括号中的值是T值,***指的是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从表4可以看出: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水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正向的显著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越高,表明确实存在第一大股东侵害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

企业规模与盈余管理水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负向的显著相关关系.A股上市公司的规模越大,其面临的政治成本以及外部监督成本也越高,为了维护公司的声誉和长远发展,公司管理者也就会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实际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水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负向的显著相关关系.国有A股上市公司常常拥有营利性法人和公益性法人的双重身份,其营利性在于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在于其有调节国家经济的作用,因而在获得政府支持方面,国有上市公司往往要优于非国有上市公司,所以一般来说,国有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要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

行业周期性与盈余管理水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正向的显著相关关系.相较于非周期性行业,周期性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更大,周期性行业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公司财务数据出现较大的波动,常常会选择去采取盈余管理行为,所以一般来说,属于周期性行业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要比属于非周期性行业的上市公司高.

三、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和检验2014—2016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季度分布以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这三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季度财务报告盈余的质量状况,进一步证实了前人张昕、史鲁豫、欧玲、徐焱军等的研究结论,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

(一)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的盈余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前三季度

总体来看,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较为明显的季度分布特征,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且与前三季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第四季度的盈余管理水平更高.这主要是由于前三季度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很难在这段时间判断该会计年度的盈利状况,而第四季度处在财务年度的终结阶段,更有利于上市公司通过构造真实交易调节利润或者调节账面盈余来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企业规模、行业周期性以及实际控制人性质等因素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影响

上市公司的规模越小,其盈余管理水平越严重.这是由于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方面比较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比国有上市公司更加严重.这是由于非国有上市公司不具有国有上市公司的政治支持优势,在面临财务危机时,不得不采取盈余管理行为去粉饰账面余额;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严重.当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较高时,其他中小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效果也较差,第一大股东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利用盈余管理行为去“掏空”企业中小股东本来应得的收益;周期性行业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要比非周期性行业的上市公司更加严重,这是由于周期性行业本身的波动性较大,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财务上较易出现亏损现象,相较于非周期性行业,拥有较大的盈余管理动机.最后,通过比较这四个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我们可以判定其对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程度,其中,|-0.097|>|-0.050|>0.028>0.024,即企业规模>实际控制人性质>股权集中度>行业周期性,说明在这四个影响因素中,企业规模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最大,实际控制人和股权集中度次之,行业周期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最小.

参考文献

[1]张昕.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8,(04):26-32.

[2]史鲁豫.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盈余管理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6,(S2):88-89.

[3]黄鑫.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盈余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中国石油大学,2014.

[4]La porter,R.Lopez-de-silages,F.Shielfer,etal.A Corporate Owner ship Around the world[J].Journal of Finance,1999(54).

[5]Chtourou,S.M,Bedard,J&C.Lucie.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1(50):63-99.

[6]邱丽.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4.

[7]许昭坤.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东:广东商学院,2010.

[8]陈武朝.经济周期、行业周期性与盈余管理程度[J].南开管理评论,2013,(06):28-34.

[9]谢获宝、李祎.第四季度盈余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5,(07):50-55.

[10]杨济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华东理工大学,2016.

[11]Dechow,P.M.,Sloan,R.G.and Sweeney,A.P.Detecting earning managem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5,70:193-225.

[12]Boudoukh,Jacob,Matthew Richardson and Robert F. Whitelaw. Industry Returns and the Fisher Effect[J]. Journal of Finance.1994,(49):1595-1615.

[13]余明桂、夏新平、邹振松.控股股东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大管理评论,2006,1:88-94.

[14]Watts,R.Zimmerman,J..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J].Engle -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6.

[15]李增福,周婷.规模、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J].南开管理评论,2013,(06):86-92.

[16]欧玲.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盈余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17]徐焱军.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季度分布特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广东:暨南大学,2010.

作者简介:陈洁(1996-),女,南京晓庄学院商学院2014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上文点评: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写作盈余管理和实证研究和上市公司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盈余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盈余管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评价和比较的实证
引言伴随着旅游业收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比重的不断提高,旅游企业,特别是作为旅游企业杰出代表的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好坏直接对我国国民经济生产状况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中国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巨大压.

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现状、问题与
李灵康  胡志洪(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摘 要我国在证券市场发展初期便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可以采取要约收购的方式向该上市公司的股东购买其手中的股份 .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与
摘要国内各个公司为了扩大融资范围,均采用上市的方式,增加自身的经营管理资金 在此期间,上市公司负有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的责任,股份持有者依据会计报告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判断,如继续融资或资金终止…… 201.

我国物流上市公司的运营效率与影响因素
摘 要我国物流业为应对新时期转变发展方式需要,也在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 为了提高行业发展水平,本文基于区域物流环境视角,通过DEATobit模型对我国9家物流上市公司运营效率.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