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社会实践类本科论文范文 跟高职共青团社会实践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的实践和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社会实践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6

高职共青团社会实践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的实践和,本文是关于社会实践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和共青团和社会实践和协同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社会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实践论文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论文社会实践论文2000字和谐社会论文

冯益芙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摘 要]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在第一课堂外,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教育、校园文化、班团建设、课程教学、服务社会和就业指导相结合,构建社会实践协同育人体系,使得实践成果不断丰富,育人成效不断发挥.

[关键 词]共青团;实践协同育人 体系;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7)01-0034-02

近年来,笔者所在系团总支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和价值引领工作,完善实践工作体系,拓展思路,形成了“思想引领,专业体验,实践树人”的协同育人理念,构建形式多样的育人平台,实现立德树人,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一、提出“一习一梦”,强化思想引领

(一)一习:学习践行核心价值观

通过实践探索,制定《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方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共青团工作,强化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理论研究,依托科研项目推动共青团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成效.

(二)一梦:助力大学生职业梦想

在企校一体视角下,通过企校同盟、校友同行,开展“一梦”行动,以积极打造文化主题沙龙的形式,助力学生职业梦想.

企业文化进校园:精挑细选具有影响力的校企合作单位,走进校园,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加强职业认知,增强职业体验,鼓励学生将中国梦与职业梦有机结合.

杰出校友进课堂:发挥校友榜样的正能量,以及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通过就创业校友主题沙龙,助力青年梦想.

二、围绕“实践”,形成二类保障制度

笔者在前期研究中建构了“实践”:

大一结合文化实践——融合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构建“学生—校外”交流模式,了解企业文化,培养职业道德,利用寒暑假,开展以专业为团队的社会实践,逐步建立职业价值观,将职业发展前置.

大二结合课程实践——以专业技能竞赛等形式,拓展途径,创新内容,形成“经济节”6赛(专业赛项)和1课(职场面试公开课).采用项目化管理,由专业教师指导,培养学生的策划管理能力.与校企合作单位联办,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为就创业做好铺垫.

大三结合就业实践——企业为学生配备顶岗实习导师,通过教学改革,调整毕业论文为毕业调查报告,学生撰写针对本岗位的调查报告,更好的指导实践.通过举办以“毕业生、企业和校友”三方为主的“就创业教育研究会”,指导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毕业生则反哺学校,将合理的建议反馈校方,优化课程建设.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从组织和制度方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是社会实践活动稳定持续全面开展的重要保证.

(一)组织保障

1.寒暑假社会实践:首先,开展活动前期,建立学院—系部—支部的项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积极争取系领导班子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项目团队根据项目性质、规模、难度等,进行人员分工,明确项目责任人和指导教师.其次,细化项目落实机制,定期召开团队会议,明确团队分工、实施流程、成果鉴定办法等.

2.常规校内外社会实践:在学院二级管理制度下,建立社会实践工作小组,各项目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通过指导学生项目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征集到创意好、操作性强的实践项目.

(二)制度保障

1.对社会实践进行项目化运作:建立项目申报—立项开展—成果汇报—表彰总结的项目管理流程,进行全方位保障.

在项目申报时,以专业相近团支部为单位申报,系社会实践项目工作小组对项目评审,选拔优秀项目参加学校的评审,同时给予指导和修正.由校团委组建的项目考评工作小组对各项目进行评审,确定可实施的项目.

在立项开展阶段,系项目工作小组和校项目考评工作小组双向对各项目实施协调监管,确保各项目圆满完成.

在成果汇报阶段,校项目考评工作小组通过公开答辩鉴定各项目实施水平和完成质量,分析和评价各项目取得的成效.在成果考核方式上,可以按进度分阶段考评,也可以在项目结束后进行系统考核.

在表彰总结阶段,对成效明显、具有推广价值的项目,给予表扬和奖励,通过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及时推广项目的经验和做法.对于考核较差的项目,限制其再申报其他实践活动.

2.将社会实践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和学分:学校各部门(如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宣传部、团委、各院系)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育人的重要性,积极将其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给予一定学分,调动各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与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挂钩,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

3.建立重点团队竞标激励机制: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将固有的经费投入优秀项目,重点突出,实现有限资源的整合和最大化利用,发挥重点项目团队成员积极性,推动社会实践项目开展和取得标志性成果.

4.建立社会实践常态化制度:以校团委和各系院团总支成立具有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服务团,并注册成立社团,扩大影响力,定期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以“四类协同”为主体,构建三种运行机制

笔者通过研究实践,积极打造了四类协同:

基地协同共建——与紧密型校企合作企业共同打造优质的实践基地,开展优质社会实践,真正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赢.

教师协同培养——在实践中,依托企业资源,对专业教师进行实践指导,积极参与师资建设,将优秀企业文化和理念带入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育人成效.

教学协同管理——针对“实践”模式,将社会实践的教学内容也进行分段管理,在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实践主题和内容,并结合专业开展,创新实践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动性,变“要我实践”为“我要实践”.

能力协同共育——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目标体系,实行企校共同评价,依托“SWOT工作坊”,采用笔试、实操、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多种考评方式,提升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实践“四类协同”时,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和作用,而要形成社会实践育人系统内部各主体间不竭的协作动力,就要构建以下三种运行机制.

(一)协同共进机制

社会、企业、学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全员育人在三者间表现越来越显著,社会和政府积极为实践育人提供理论政策指导,行业和企业则提供强大的资金和平台,学校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三者形成了一个三角关系,成为了“命运共同体”,共同为实践育人保驾护航.

(二)协同共享机制

资源能否合理配置、共享,在社会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些资源包括社会和政府的政策资源,企业的资本、实践资源和高校的人才、知识资源.企业把资源共享给高校,协同开展培养工作,社会和政府则为实践育人指明方向,实现资源共享下的三方共赢.

(三)协同交流机制

各协同主体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主体间可以设立指定“窗口联络人”,明确其职责,让其知道与其他联络人之间有着“同一目标”的关联性,建立完备的沟通机制,从而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四、以“四型平台”为依托,构建五化工作体系

笔者通过实践构筑的“四型平台”育人成效显著,具体包括:

主题型实践平台——以思想引领为目标,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发挥学生组织的优势,开展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立德树人的目标.

文化型实践平台——以专业实践为目标,形成以学生会、社团等组织为主力军,教师、企业专家为指导的活动主体,积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成功打造了经济节“6-2-1”实践育人模式.

服务型实践平台——以公益服务为目标,依托“彩虹志愿者”,常态化开展“青年志愿者”实践项目,把公益服务作为第二课堂成绩单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实践育人实效.

科创型实践平台——以创新创业为目标,依托企校共建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打造科创品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办学层次.

笔者探索发现以下“五化工作体系”的构建对常态化建设实践育人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基地签约化

签约长期有效合作的实践基地,能够切实为社会实践提供便利与支持,有效规范实践双方的义务,也有利于实践主题的深化,促进实践在思想教育、服务社会和就创业等方面取得成效,从而增强育人实效性.

(二)培训针对化

根据社会实践的项目和主题,邀请相关领域的校内外专家开展针对性培训,这种培训在实践前、实践中和实践后都要开展,针对实践的进程进行不同指导.同时,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结合专业特点设置实践内容,给予相应学分,让培训更具体化,提升实践育人的针对性.

(三)导师制度化

组建校内外导师团队,以企业专家、在本专业有所建树的专业人士、成功就创业校友、党政领导、专业带头人和负责人等为主体.导师团主要对社会实践选题、讲授专业理论、培育调研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指导,学生团队在开展实践活动时要主动发挥导师团的资源,主动参与,形成上下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

(四)形式多样化

社会实践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系统化设计实践内容,建立社会实践信息库,实现实践信息共享,优化实践过程,有效利用新媒体做好社会实践的前期宣传、跟踪支持和成果提炼推广工作.同时,在项目内容上根据学生特点、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导师团建议进行顶层设计,在项目评价中采用细分和拆分来评价,在项目总结时通过多元化成果展示,从而促进实践育人的深层化、多样化、精品化.

(五)模式创新化

当前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单一是限制育人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社会实践以社会调查为主,虽然也要求结合专业进行调研,但学生执行力不够,流于形式.在实践中,笔者积极探索适合高职生特点的实践模式,主要包括参观考察、社会调研、企业实践、班团实践、专业实践、寒暑假期社会实践、公益服务、勤工助学、创新创业实践等.紧密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教育、校园文化、班团建设、课程教学、服务社会和就业指导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采用团队实践和个人实践两种方式,促使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全面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益芙.高职院校学生素质能力培养“SWOT工作坊” 平台实证研究[J].才智,2016(13).

[2]赵博,林正航,郑云峰,等.高校社会实践成果及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以清华大学“五个结合”社会实践 育人成效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4(5).

本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共青团和社会实践和协同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社会实践本科毕业论文社会实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协同育人理念下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摘要协同育人强调协同与合作,达到11>2的效果 “十九大”之后,各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而目前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资源整合不足、各个部门之间协同缺失的问题.

本科-高职院校协同育人课程体系构建和实践以制冷和空调技术专业为例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摘 要本科高职院校“210 50 5”协同育人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其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通.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微课程体系构建与运用
摘要本论文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微课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发挥的作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微课程体系的内容以及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微课程的应用途径四部分展开,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微课程体系构建及运用进.

志愿服务模式下的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视角
中图分类号院G641 文献标识码院A DOI院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1 008摘要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