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共青团类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跟高校共青团改革视域下党团班协同育人和实践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共青团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9

高校共青团改革视域下党团班协同育人和实践,该文是共青团论文例文跟视域和共青团和党团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共青团论文参考文献:

共青团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改革和开放杂志教育改革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一、高校学生党团班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一个领导核心

高校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是与学生学习、生活密不可分的学生组织,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对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有着明确的职能.党支部是党在班级的组织基础,是党的基层战斗堡垒,是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党的基层工作,主要职能包括: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做好党员发展和以党员为核心的骨干队伍建设;通过党员的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和造就大批又红又专的复合型人才.团支部是团的基层组织,在团委领导下开展团的基层工作,以育人为目标,教育、引导和服务于团员青年,积极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班委会是班级日常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它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开展班级工作,及时反映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和意见;做好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和各项活动的组织,鼓励、督促和组织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健康生活,力求全面发展[1].从三者的职能可以看出,三者的工作都是紧密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开展“育人”工作的.只是三者“育人”的偏重点略有不同,党支部更侧重“思想育人”,团支部重在“实践育人”,班委会则偏向于“管理育人”.这些差异同组织的性质有密切联系.在现有的工作模式下,难以形成1+1+1>3的育人格局,更多的是三足鼎立即每个组织都带着自己的人在自己的系统里开展各项工作.多样性固然是好,但“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应更多强调整体性和宏观性,要求在顶层设计下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减少内部力量的自我抵耗.促进党团班协同育人,首要任务是在明确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分工和清晰各自职能的基础上,明确三个学生组织的从属性和依赖性,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核心位置.这就需要确定一个领导核心,使其在育人过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二)缺少一个共同愿景

马克思曾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可能获得全面发展自己禀赋的可能性,只有在集体中,个人的自由才是可能的”[2].如何实现大学生在集体中的自由,是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班级是大学生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大学生入校伊始就明确了各自所在的院系和班级,虽后有转专业等特殊情况,但毕竟只是少数.绝大部分学生在本班级一待就是四年,对所在班级有先入为主的归属感.但党、团、班(包括社团组织)却人为地将学生分割为不同的群体,并进行身份识别.这种分割虽非主观上有意为之,但在客观上将党员同非党员分割开来,将团员与非团员分割开来.这种分割对于一些具有艺术特长的、外向的、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并不是鸿沟.因为不需要多长时间,他们便能通过自身优势,在各种竞赛、展演中崭露头角,受到辅导员、教师及学生组织的青睐,在各类学生组织中担任职务,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并可能顺利加入党组织.而对那些普通学生来说,由于无突出表现且不善交流沟通,就有可能被边缘化,无法获取归属感和成就感,也就不能在大学校园里找到组织,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孤儿”.从高中紧张但有序的学习氛围过渡到大学轻松及自由自主的生活,在这种漫无目的、游离边缘的情况下,他们便有可能将时间和精力花在网络和游戏上,或只是纯粹地虚度时光,转变成为“后进生”.“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在这类学生中得到了很好的演绎.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高校组织区别社会其他组织的关键就在于其“政治性”和“思想性”.不论是党(团)支部还是班级、社团,必须将政治性和思想性放在首位,并以此作为具体工作实施的指南,必须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质来开展工作,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纳入组织的有效管理和关爱中,从而避免当前部分组织出现的官僚化、机关化、贵族化趋势,切实实现《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多次强调的“立足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解决脱离青年学生的突出问题”.只有认识到了“政治性”和“思想性”,也就找到了党、团、班三大组织的共同愿景,就能为三者协同创新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三)缺少一个运行机制

当前,党(团)支部主要由党(团)支部书记、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三人构成,班委会由班长、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等五至六人组成.如前所述,三个组织分工虽然不同,但职能上却有所重叠.如党、团支部都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的内容,都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职能.此类活动涉及的人员、时间、活动形式及内容往往有可能重叠.另外,这些活动都需要班委成员的动员和参与,特别是在低年级,与班委会比较成熟的管理制度且在学生中拥有较高的威信和认可度相比,党支部在学生中的认可度低由于党支部建在年级上,党支部日常活动人员参与的局限性又使得普通学生对党支部工作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依托班委会的力量,很多活动根本无法开展.从理论上讲,班委会在日常运作中接受党支部的领导和团支部的指导,但在实际运作中,党支部在学生中的存在感低,团支部的建设又相对薄弱,班委会作为执行机构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一方面反映了党、团支部和班委会没有很好地协同运转,发挥、融合各自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班委会过于主导,取代了党团组织的部分职能,同时党、团支部又过于依赖班委会.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个组织之间缺少应有的交流和协调机制,信息沟通渠道不完善,使得不同组织进行的工作无法很好地对接,容易引起意见的分歧,不利于班级团结地向前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3].这种党、团支部活动对于班委会的过度依赖,导致了党、团支部往往号召力不如班委会,弱化了党、团支部的影响力.更多的时候是班长统筹三大组织的发展方向和活动安排,党(团)支部反而成为了班委会的附属.这就导致了现实与上级顶层设计相背离.这种问题的产生关键在于缺少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辅导员或班主任在党团班的具体运转上具有决定性作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特别是一些具体的工作并没有清晰的界定,辅导员往往愿意选择能力强、用着顺手的学生干部来承担.这就将三大组织的运转及成效完全寄希望于学生干部的能力和责任心上.最终组织的地位也完全取决于担任此职务的学生干部的能力和号召力.这样的管理往往缺乏可控性和持续性,亟待学生工作管理者确定一个完备的工作机制.

二、高校学生党团班协同育人的举措

(一)多举措最大限度凝聚共识

《方案》强调,要牢牢把准政治方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突出重点聚焦问题,统筹推进上下联动,四项基本原则.这为党团班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指明了方向.学生是高校教书育人的主要对象,失去了学生也就失去了根本,大学也就不能称为大学.评价一所大学是否一流各有不同,但其中必然有一条那就是要有一流的学生.这或许也是将“人才培养”作为高校五项基本职能之首的根本原因.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其实就是教育对象客体化向主体化转变的过程,要实现这个过程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方案》强调,要“深化服务青年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把准青年学生脉搏,了解青年学生心声”,“让青年学生担当团学工作和活动主角,问需问策问效于青年学生”.其核心就是要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到学生发展的全过程中来,而不是发展的观望者和无关者.学校在管理教育过程中,往往管理与教育、方法与成效相脱节.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倾听大学生的心声,没有把握住大学生的新特点和新需求,没有认识到大学生价值观的多样性.这就导致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缺乏良性互动,甚至对立起来.部分学生也将学生干部作为高校管理者的代言人,不愿意与学生干部交心交底.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将更多的权利归还给学生自身,让党团班在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牢牢把把握住教育的政治方向,在具体工作中就能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外部条件,大胆地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我们要相信年轻的他们想干事,能干事,能成事.在此基础上,党团班才能放开手脚,走进学生,引导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来,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协同育人环境的提升.

(二)多方面三者协调障碍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实现各种政策的落实并取得实效,首先,必须转变旧有观念,破除协同育人过程中的观念障碍,必须在现有党团班格局下取得突破,打破现有的三足鼎立格局.《方案》明确指出,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探索实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的制度.从文字理解来看,必然要削弱班委会在班级事务管理中的现有权力,从主导地位转为配合党团支部工作活动开展,逐步确立党支部的核心地位,构建“一体两翼”的新的管理格局.班委要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服务要覆盖班级全体成员,而非以前的部分成绩优秀、活动积极的学生.管理职能的转变也需要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能上能下,既能当领导者,也能当助手.

其次,要破除协同育人过程中的能力障碍.团队协作往往比单打独斗要困难得多.特别是党团班三个组织已经按照旧有模式运转了许多年,除重新对其分工、定位、磨合外,在能力上对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辅导员而言,由于高中党员规模的逐步缩小,大一、大二期间,党支部都会建在年级上,必然需要由辅导员兼任党支部书记.这就需要辅导员对党的理论知识、学校政策的把握、团队发展、人才挖掘、组织关系的协调有全盘系统的考虑,特别须要具备政治鉴别力和组织领导的能力.对学生干部而言,则需要从工作的执行者向工作的设计者转变.现有工作格局下,学生干部主要还是以完成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为主,缺乏主人翁意识,主观能动性不足,缺少对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体的思考,自身能力也未得到充分展现.新的格局下,工作将从模式化向个性化发展,个性化发展要求学生干部多与班级成员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需要较强的交流能力.工作方式也将从硬性规定向柔性教育转变,需要较强的心理学知识.这种格局下,学生干部需要有更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这样才能从学生中脱颖而出,才能带领班级取得突出成绩.

(三)分层次确定协同育人核心

高校共青团改革背景下最终要实现党团班“一体两翼”格局,即党支部为核心,团支部、班委会为支撑,协同合作,共同育人.新形势下,党支部要打造成为“思想引领核心”,团支部要成为“学生发展核心”,班委会要成为“团队建设核心”.

党支部要成为“思想引领核心”,要带领团支部、班委会,团结凝聚广大学生听党话,积极将党支部打造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六有青年”的摇篮.要重视第三课堂的建设,要不断提高思想引领方式和引领能力,既要引导学习、富于宣传,又要主动发声、勇于亮剑,更要立场坚定、敢于打硬仗,如此才能在嘈杂声中辨明是非曲直,才能赢得学生的支持和赞扬,才能让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更加认同“四个自信”和的领导.党支部要结合“两课”的课堂内容,广泛利用高校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资源,将课堂内容与支部实践活动相结合,打破常规模式,结合学生主体的个性化特征,设计开展受学生欢迎的创新型活动,将活动的教育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完美结合.党支部日常工作要更加透明化、公开化,从而让普通学生更多地了解党支部工作,加强党支部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加强内部文化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增强党支部成员归属感,便于党支部更好地发挥思想育人作用.

团支部除在政治上配合完成党建带团建工作,为党推荐优秀人才外,其重要的核心工作就是成为“学生发展核心”.《方案》强调,要借鉴“第一课堂”的做法,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机构的合作,普遍推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推动工作的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团支部要依托《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办法》和《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办法》实施为契机,重点围绕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他等五个部分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推动人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推动学生个性化成长,同时关注团支部“实践育人”的工作重点,在保证学生主体活动参与度的前提下,增强活动新颖性和吸引力,提高协同育人实效.

班委会要成为“团队建设核心”.不论党团班三大组织的职能和分工如何调整,工作机制如何变化,班级依旧是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第一线,也是党团支部思想引领、学生发展目标的着力点.班委会要努力成为班级成员的纽带,配合党团支部开展各项活动,凝聚班级力量,团结每一个学生,成为良好班风、学风的推动者.要主动走进寝室了解学生课后的生活、学习、心理情况,组织带领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建立健全独立人格,因材施教,塑造全方位人才;要多渠道寻求资源,着力解决学业困扰、生活困苦、心理困惑、就业困难等学生的实际问题,实现精心化、精准化帮扶,切实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集体的关爱,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独特性以及被集体肯定的认同感,在认同感中更加主动地培养主人翁意识,从而真正把班级打造成为团结向上,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集体.

参考文献:

[1]彭长华.高校学生班级中三个工作实体作用发挥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649.

[3]张贺祥.党、团、班“三位一体”班级模式的实践研究[J].科

教文汇:上旬刊,2012,(8).

本文总结,上文是一篇适合视域和共青团和党团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共青团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共青团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视域下的班本德育课程建设
【摘要】班本德育课程是学校教育和班级发展、建设的必然产物,它可以有好的范式,可以有全新的创见和丰富的内涵 在文化视域(场域)下完成班本德育课程的建设,要选择合适的素材,从学生出发,不断向好而行 【关键.

大型公立医院改革视域下的学科建设和医院
唐其柱① 梁锦军①【关键词】学科建设 医院品牌 人才队伍 医疗技术水平【摘 要】学科建设是提升医院品牌实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医院的学科建设也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方面 通过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学科建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职业技能鉴定探析
摘 要2015 年11 月10 日,第十一次会议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民政行业职.

职教改革视域下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改革路径
摘 要职教改革是近年来高职教学领域的主流趋势,也是高职教学发展的必然需求,特别是思想政治科目,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构成部分,其改革优化也自然要得到充分的重视 展开分析,为高职思政课程改革提供创新.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