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山西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与历史和故事的互构:山西河曲圣母传说的探析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山西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4

历史和故事的互构:山西河曲圣母传说的探析,本文是关于山西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跟河曲和圣母和故事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山西论文参考文献:

山西论文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教学期刊历史杂志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如何写历史论文

摘 要:河曲是晋蒙两省沿黄相近的县城,明清以来形成以娘娘滩为中心的圣母信仰.从正史、地方志及碑刻等资料来探析圣母传说,利于理解它的创造是历史与故事的互构过程.它巧用《史记》《汉书》等薄姬文帝有关记载进行情节的填充与附会,实现文本的自圆其说;它是河曲明代地处蒙古部落边陲时代背景的反映,民众面临军事袭扰威胁的历史背景影响故事文本的创造;它塑造的圣母形象成为明清在民间发挥教化作用的可用素材而被认可,与民间共同促进圣母信仰的延续.

关键词:娘娘滩;圣母传说;民间信仰;历史资料

中图分类号:J60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9-0082-03

河曲是山西省忻州市西北部与内蒙古隔着黄河相邻的小县城,娘娘滩是河中面积不大的一块小岛,当地流传两千多年前曾有妃子于此居住生活,孕育孩子与世和睦,行医教化为民谋福,受到两岸胡汉群众的尊重.后来孩子高登皇位,母以子贵而被尊为太后娘娘,小岛因此得名.接着岛上便有祠庙,农历五月过会纪念,娘娘受人供奉而有香火,更有多次的修葺及重建,之后始为流传形成信仰为人所知.资料记载:“娘娘滩在县北九十里黄河中,相传吕后贬薄太后汉文帝于此……圣母庙,在娘娘滩上,有碑记.”?譹?訛由此可知,传说是关于西汉初年薄姬及文帝的故事,圣母也即薄太后.那么传说如何产生?在其演变中究竟包含了哪些元素?传说故事在民间如何建构又如何流传?有怎样的意义?结合实地调查获得的故事与历史资料的查阅,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内容.

一、圣母传说的故事情节

传说包括遭贬出外、李广护送、河岛隐居、为民医疾、情系胡汉、文帝诞生、圣德教子、荣登皇位、敕封滩地、薄姬尊后、文景盛世等细致的情节.村中老人讲道:

两千多年前,薄娘娘是汉王刘邦的一个妃子,当时已经怀有身孕,被吕后嫉妒而后贬斥于边地.薄娘娘被贬出宫外由李广将军的保护之下路经咱儿这,见其山环水绕风景秀丽,便入岛隐居,后来生下肚里的孩子就是文帝.?譺?訛

在小岛居住时候,薄姬教养小孩、为民看病,偏安一隅而与世无争.如老人所说:

薄娘娘住在小岛的时候,心地善、肯施舍,懂医术、精耕织,善于医治小儿和妇科疾病,曾经医救过不少胡汉百姓而受人尊敬与爱戴.咱这儿地处汉朝边地,当时边境安宁,汉胡交往通婚,娘娘也用高明医术与高尚德行增进了汉胡民间友谊,常为两岸汉胡乡民结亲而证婚……自生下孩子之后就教养他成人.她让孩子学习老子、孔子等圣贤经典,从而成为教育孩子为人处世的榜样与借鉴.?譻?訛

薄姬母子就这样平静地生活.又过了十几年的时间,吕后死去,刘恒长大被迎回京城继承王位,薄姬就成为皇太后.结果如老人所讲:

文帝继承了王位,护送的李广将军有功于他们,文帝将这两块岛屿以及黄河以西千余里滩地,分封给李姓兄弟,赐百姓以李为姓,所以至今滩上居民都姓李.薄娘娘故后,汉胡众乡亲在娘娘滩修建圣母祠希望永世铭记,就尊称她为圣母.圣母贤惠善良、教子成龙的美德也就一直传承下来了.?譼?訛

二、民间智慧的创造性——圣母传说故事细节的填充

司马迁《史记》提道:“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太后薄氏子.”?譽?訛班固《汉书》也说:“遂幸,有身.岁中生文帝,年八岁立为代王.自有子后,希见.高祖崩,诸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太后.”?譾?訛关于“代地”及“中都”,《汉书·地理志》指出:“太原郡,秦置.有盐官,在晋阳,属并州……(有)县二十一……中都,于离,莽曰于合.”?譿?訛此外,娘娘滩所在的河曲县,在汉代亦属太原.金福增在同治年间《河曲县志》中提道:“河曲<禹贡>冀州之域,故晋边地.战国属赵,一名林胡,又曰儋林.汉属太原.”?讀?訛最后,关于刘恒戍守代地,《史记》亦有记述:“(吕后七年)秋,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愿守代边.”?讁?訛

历史记载勾勒的是史实的大概,即薄氏母子被封于代地,都中都,在封王十多年中远离宫廷纷争,逐渐淡出人们关注视线而得幸存,最终回京继承皇位.传说中的“遭贬出外”与“荣承皇位”的首尾细节能够与有限的历史记载吻合,中间的部分史书没有指陈,就有了传说在被民间创造过程中的丰富与完善的可能.汉代河曲与中都皆属太原之地使“河岛隐居”到“圣德教子”等情节能够填充形成完整的故事文本,在连贯传说首尾之余促使圣母形象由抽象刻板的典籍记述转向生动形象的鲜活人物,仿佛就是民间真实存在的平民大众,亲切可感而有血有肉.虽然中间的故事情节终究是古代民众的想象,但是河曲与中都同属太原,为刘恒分封之地受其管辖,在传说连贯的附会中赋予小岛合法来源,为其后来具有神圣光环而为人敬仰奉祀提供可能.如乾隆年间《重修汉后亩碑记》所说:“圣母者,汉文帝之母薄太后也,遭吕后诬贬潜居于此地.土人立庙以祀之,载在县志庙宇篇.”?輥?輮?訛它凭借历史记载的有限性巧为己用,填充故事细节形成传说的连贯.这种创造力,正是民间智慧能动性的特征.

三、真实与想象的选择——圣母传说对历史背景的反映与改造

圣母传说的产生与特定背景有关,历史背景影响故事文本的创造.根据目前已知最早的万历年间《重修圣母祠碑记》可知,娘娘滩“惟是二滩旧俱有庙.不审建自何时,今其遗址犹存……缘河中汹涌,且北岸邻虏,不便修复.正统元年,总兵李公谦改建于此,有碑可考.嘉靖甲寅,参戍王公怀邦重修葺之.”?輥?輯?訛此外,河曲古为边地,在明代亦不例外.金福增提到,整个明朝除去明末贼寇动乱之外,其余都是蒙古部落侵扰而有边警.“景泰元年,也先犯河曲.及义井堡杀二指挥.成化元年,火节至阳沔堡.弘治十四年至七里沟,入至唐家会.”?輥?輰?訛由记述可知,至少在明英宗年间,圣母祠已被修葺,故事广为流传,但是河曲与蒙古部落只隔一条黄河,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战争而遭生灵涂炭.仅就明代宗、明宪宗、明孝宗三朝,几乎都有蒙古部落侵扰袭击,而景泰年间进犯的也先,就是制造“土木堡之变”俘虏明英宗的瓦剌首领.到了明朝中晚期,朝廷与蒙古部落互通贸易,局势有所缓和,即“明隆庆间,封俺答为顺义王.通互市……俺答死……其妻三娘子者,故俺答之妇也.历配三王,主兵柄,为中国守边保塞.众畏服之,乃封为忠顺夫人.率所部效职贡,自宣大至甘肃不用兵者数十年.”?輥?輱?訛尽管如此,河曲在明朝始终受到蒙古部落侵扰的威胁,是目前已有历史资料证实传说存在的重要时代背景.

传说中“为民医疾”“情系胡汉”等情节表明薄娘娘成为促进胡汉交往的和平使者.故事中这样的情节对应的是汉初匈奴强大,朝廷处于游牧民族军事威胁的背景,因而薄娘娘的事迹增加其形象的威望,扩大其影响力.但是换在明朝,河曲同样在由于被强化边塞作用的历史背景与容易受到蒙古部落军事威胁的时代背景之下,民众随时有可能受到瓦剌的袭扰,因而渴望安居乐业的和平环境与规避战乱冲突的人祸不幸成为重要的心愿.于是民众用诉诸口耳相传的故事文本间接表达这样的心愿,希望胡汉安宁和民间交往,实际期盼的是蒙汉关系的和谐与消除潜存的军事威胁.莫兆文提道:“窃意款塞以后,如忠顺夫人者,边人德之,立庙以祀,亦未可知.”?輥?輲?訛即在面临瓦剌侵袭的背景下,民众会把薄娘娘奉祀为圣母供奉,亦有奉祀俺答汗妻子三娘子(忠顺夫人)为圣母的可能,因为在其掌握兵权的时代里,边境享有较长时间一段的安宁.莫兆文的说法表明,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和平的美好期盼便是仁德的积极体现,薄娘娘精通医术与三娘子广开贸易都是造福百姓的好事,只不过前者是更早历史人物的存在,后者带给了蒙古部落福利.尽管后者是敌营中的首领,理应是防御的对象,但是从平民百姓来说,安居乐业和谐稳定却是双方都会互利互惠的事情.三娘子的事迹在蒙古部落中同样具有仁德的意义,与对岸民众的心愿从本质上并无差异,所以她能够在更早的明初或者中期出现,或许真正故事中圣母的形象就会转变为她.无论如何,这些都说明传说是现实历史背景的映射.

四、从模糊到清晰的“谋合”——圣母传说的官民共造与意义

圣母传说强调了薄娘娘贤淑良母的形象,隐居小岛不忘抚养孩子,以圣贤经典教子成人,并且寻医问药,关心百姓疾苦,这些在民众看来是圣母有德的表现.在明清时期更加强化道德*的社会氛围下,薄娘娘的传说显然符合的宣传标准,其题材利于劝民向善,固守本分,安居乐业,无疑会发扬积极的道德教化作用.乾隆年间《重修汉后庙碑记》提道:“皇上崇德报功之典也,若夫:威灵赫奕,保障一方.当时俎豆馨香,迄今二千余年.犹今邑人士欢快,尊老爱幼,敬孝为先,致孝享之诚,则惟汉圣母庙为最者.”?輥?輳?訛由此可知,圣母事迹中的“尊老爱幼”“敬孝”的品质被特别强调,这是符合儒家礼教的传统美德,也是希望民众做到老实善居、和睦共处的道德期待,更是关注地方稳定、社会安宁和国家统治平稳的内在要求.认可积极的*观念,于是薄娘娘的事迹成为赋予故事情节创造、贴近道德教化的可选文本.此外,民众在明代强化河曲边塞作用与受到蒙古部落侵扰威胁的时代背景之下乐于接受一个辉煌式的英雄人物产生,因为圣母形象集中满足了民间期盼稳定的心愿表达,因此有了和平使者的美好想象.两者共同参与到传说再造过程中来,民众愿意奉祀祭拜圣母成为风俗,多次主持庙祠活动成为惯例.所以在嘉靖、万历、康熙、乾隆、同治等年间的活动,组织者或是总兵、地方贤人,或是参将、知县,他们或亲自撰写碑文,或俯谒祭拜,或筹建捐资,目的皆如乾隆年间山西河保等处参将富志那所说“为今,夫庙所在,精英萃.既为圣后避难居住之地,则圣母必响应其间.故自汉以来水波不扬,伏莽咸熄头,圣捍卫历著,灵异矣!濒河而居,得疍赖圣后覆庇之然之……一人作善,万人得福,惟殚厥心力表扬胜迹以降崇德报功之典!永祝一方福祚尔.”?輥?輴?訛

传说的结局是黄河小岛因为提供皇帝太后的避难之所而有威名获得敕封,巩固了小岛来源的合法性.这样的情节通常也是一种附会,但是却没有反对,因为救难皇亲国戚本就是忠于统治者的体现,敕封反而佐证了国家的在场,即民众如传说中做到尽孝尽忠的职责,就是承认与安于国家的统治,那么才有皇帝敕封的荣耀,才能蒙受“圣母庇佑”.这实际上间接借用文本给出的正面案例的参照,以故事之“传”来“说”国家倡导*道德之教,以期达到利于社会安定及统治稳定的效果.用传说教民以德,关注的是圣母信仰背后象征意义的实践;凭信仰明理延俗,民间关注的是圣母传说内含地域民俗的发展.与民间实现了无言的默契,在圣母形象转述中各取所需,共同促进了圣母信仰的延续.

五、小结

还原于明清两朝的时域,圣母传说是历史与故事互构的产物.它既有民间智慧的巧妙展现,也有民众想象的灵动表达,还有历史背景的稳定塑形,更有官民共造的实践影响.诸多要素的共同作用证明传说的创造是真实的历史时代、特定的社会生活和能动的民众心理相互交织的统一,在杂糅融合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发展具有动态性.此外,至今传说的作用不再如传统乡土社会那样,强调它维护封建统治稳定的*道德教化意义.但是,透过传说文本的创造,人们还能看到诸如尊长孝亲、慈母教儿等真善美的理念的存在.它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也是人们今天需要重视并研究民间传说的缘由.这样就能更加公正客观地以整体论视角来把握认识传说故事,传承它更具时代特色的价值.

——————————

注 释:

?譹?訛(清)马云举.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珍本丛刊82(顺治河曲县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70、74.

?譺?訛?譻?訛?譼?訛访谈记录180201LLF,笔者2018年2月1日采访84岁娘娘滩村居民LLF得知.

?譽?訛?讁?訛(西汉)司马迁.史记(第二册、第九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4.525,513.

?譾?訛?譿?訛(东汉)班固.汉书(第十二册、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3941,1551.

?讀?訛?輥?輰?訛?輥?輱?訛?輥?輲?訛(清)金福增.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6(同治河曲县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53,172,430,430.

?輥?輮?訛?輥?輳?訛?輥?輴?訛高志伟.天下第一岛——娘娘滩[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154,154,155.

?輥?輯?訛(清)黄宅中.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续编3(道光河曲县志采遗)[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279. (责任编辑 徐阳)

上文总结,这是一篇关于山西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河曲和圣母和故事相关山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产媒互促:媒体在促进产业成长中分享成果
摘 要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如何保持市场竞争力及在某些产业上的话语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光靠办一份报纸、做一些报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产媒融合,与产业打成一片,引领产业文化的发展,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

菜鸟顺丰互掐:物流卡位战的信号
这场交锋开场哨的吹响,数据之争固然值得双方叫嚣,但实质上更像是双方长久以来“不相为谋”的结果 首先,交锋的最直接原因,是双方自一开始在电商领域就有南辕北辙的发展思路 当初菜鸟成.

中俄文化互鉴:如何有效培育两国民众间的亲近感
中俄关系近年来处于不断深化和发展过程中,两国在政府层面保持着高度互信,这为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数据显示,目前民众间的文化亲近感与当前政治互信的水平存在差距,与提出.

历史上真实的周莹:侠义的陕西女首富
眼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讲述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苦心经营打造吴氏商业帝国的故事 我国现代著名国学大师吴宓是周莹的侄子,他曾写诗描述伯母“筑台寡妇比怀清,吴氏义堂有富名 盐业兴家.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