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发表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人才培养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与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师生对个性化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认知差异有关论文范文集

主题:人才培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5

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师生对个性化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认知差异,本文是关于人才培养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跟独立学院和人才培养和认知差异类论文范文集.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动物医学专业论文外语教学期刊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外语专业师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教师和学生在课程设置问题上的认知差异,并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度,找出教师与学生认知平衡点,为在课程设置方面如何充分体现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提供借鉴.

关键词个性化课程设置数据分析认知差异认知平衡点

1 引言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多元化,这对不同层次的院校提出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优异个性,探索一种动态的、与时俱进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而独立院校,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上既不同于普通公办院校,又不同于民办院校,其师资力量、学生生源亦呈现多样、复杂和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制定出具有自身办学特点的、注重学生个性、重视学生的主体选择和个性表达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和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多元差异的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理念,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多元的求知环境,充分调动并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培养多样化高素质的个性化专业人才.而个性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相符合, 必须与所在组织的需求相吻合,这是个性化发展的基本前提.

本文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外语专业为例,选取问卷调查中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针对相同问题对部分教师及学生分别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数据,发现师生在相关问题上的认知相同及不同点,分析认知差异所在,找出认知平衡点,为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2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师生认知差异分析

结合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外语系教学情况,设计了《独立学院外语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学生卷)及(教师卷),其中学生卷(日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共计发放670 份,回收有效问卷653 份,回收有效率97.46 %;教师问卷共发放32 份,回收有效问卷32 份,回收有效率100%.基于问卷分析,相关问题归纳如下:

2.1 课程设置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理念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除了专业培养必须要求搭建的公共基础平台、学科与专业基础平台、学科与专业特色平台之外,还要搭建通识教育平台,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提升学生的人文和科技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外语专业,作为培养语言类高级人才的专门机构,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从跨文化交际的视野构建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非常必要.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的课程设置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的调查中,回答有的学生比例为7.19%,一般的为54.8%,没有的为37.4%,而不清楚则很少,为0.61%.而教师的回答有的比例为13.79%,一般的为55.17%,没有的27.59%,不清楚的则为3.45%.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个性的课程设置问题上,师生认识不尽相同.认为“一般”的回答比率几近相同,约为55%;但认为“有”的回答中,学生对培养学生个性课程设置上满意度较教师低出近6.6 个百分点;而在“不清楚”的回答中,尽管师生比率不大,但教师比学生高出近2.84%,在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个性的课程设置上,教师存在模糊或不清晰的认识.作为个性化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的教师,这需要引发思考.

在当前的课程设置是否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问题上,学生的回答比例中,限制为35.5%,一般为51.7%,没有为10.0%,不清楚则为2.8%.教师的则是限制是34.48%,一般为41.38%,没有为24.14%,不清楚则为0.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关于是否限制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设置回答中,学生显然比教师的满意度低,认为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回答“不清楚”的比率尽管不大,但学生显然对此问题存在疑惑或不解.

在当前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的问题中,学生的回答比例,合理为18.4%,一般65%,不合理16%,不清楚0.6%.而教师则是合理为27.59%,一般为62.07%,不合理为10.34%,不清楚为0.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当前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这一问题上,师生认识不尽相同.认为“一般”的回答师生比率占到60以上;但认为“合理”的回答中,学生满意度较教师低出近10 个百分点;而在“不合理”的回答中,学生比教师高出近5.66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学生在课程设置合理性这一认识上,显然比教师的满意度低.学生的关注点、表达诉求,不容忽视.

在当前的课程设置是否需要改进的问题上,学生的回答中,非常需要为52.4%,一般为43.8%,不需要为2.4%,不清楚为1.4%. 教师的则是:非常需要41.38%,一般为51.72%,不需要为6.9%,不清楚则为0.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回答“非常需要”和“一般”人数均达到了40%以上,但迫切程度学生比教师高出近10%.而在“不需要”改进的回答中,尽管回答比率不高,但显然学生低于教师的学生满意度.由此可见,在课程设置改进这一问题上,学生的迫切程度认知高于教师.

2.2 课程设置的实践性、应用性及合理性

松田学院作为独立学院,虽然培养基调定格在“双能力”培养,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但基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的惯性影响,重理论、轻实践现象较为普遍,具体到外语专业,同样存在这种现象,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制约学生优质个性的发展.如何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应用性”,“时效性”,应该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得到充分体现.根据问卷调查,在当前的课程设置偏重于什么的问题中,学生的回答比例其中理论性为84%,实践性为4%,理论实践持平8%,不清楚为4%.而教师的回答则是:理论性为68.97%,实践性6.9%,理论实践持平20.68%,自主性为3.45%.

我们发现有84%的学生、68.97%的教师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性,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生比教师高出15.1 个百分点,尽管认为课程设置偏重理论性的回答比师生率相当大,但学生比教师高出近15.1 个百分点,说明学生更迫切希望开设实践性强的课程;;仅有4 %的学生、6.90%的教师认为偏重于“实践性”,认为“理论与实践持平”的分别为仅有8%和20.68%,教师比学生高出近12.68 个百分点,说明少部分教师认为目前课程设置合理;回答“不清楚”的分别为4%和3.45%,几乎接近一致.

对于当前的课程设置应该加强什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是:理论性为3.0%,实践性50.2%,应用性39.8%,自主性为7.0%.而老师的回答是理论性为0,实践性为34.48%,应用性为51.72%,自主性为13.8%.

以上数据表明,近一半学生认为应更偏重于“实践性”,这一数字比教师多出15.72 个百分点,这同样说明学生更渴望加大实践性课程的设置,而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显然没有那么迫切.对于大学生的课程应该侧重什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是社会需求占19%,职业素养8.0%,两者平衡72%,不清楚为1.0%.而老师则为:社会需求17.24%.职业素养13.79%.两者平衡为65.52%,不清楚为3.45%.

以上数据表明,认为课程设置应该兼顾社会需求与职业素养两者平衡的占到了65%以上,师生认知比率差距不大.

3 充分关注师生认知差异,建立师生关联联系

基于以上调查数据,在对现行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课程是否体现了个性化等相关提问环节,师生普遍认为存在不足,但在需求的迫切性上,学生更加迫切,而在相关问题的满意度调查上,学生满意度不高;但个性化培养如何通过课程设置体现出来,师生普遍存在模糊或不清晰的认识,可以说是意识淡薄,而且在相关问题上,师生存在认识差异.因此,外语专业在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充分关切师生的认知差异,在课程设置中体现个性化的教学理念,体现“以生为本”,切实尊重学生的合理诉求,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取知识达到利益最大化.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力军,个性化的人培理念如何体现,更多通过教师的教学传授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应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更有意义的联系,而不是相互脱节、互不关联、各自为政的对立体.

4 结语

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林林总总,但更多的是宏观层面的论述,或是具体思路的梳理,而对于师生认知差异的相关研究几乎一片空白.教师作为个性化人才培养中的主力军,需要不断主动探索、具体实施和不断总结经验,切实贯穿并践行人才培养方案;而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力量,如何通过个性化的求知平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为今后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提高创新+创业+ 社会实践能力,是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真正目标所在.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充分关注师生的认知差异,把握细节、做好微观调控,让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课程设置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潘志勇.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

[2] 黄迪皋.创新教育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1,9(1).

[3] 孟大伟“. 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

[4] 顾玉林.创新型与个性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5] 黄荣贵.试论个性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6).

[6]叶春海,林年冬,安立龙,袁路.因材施教,构建多样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

[7] 林双.试论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大学课程设置[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0,9(3).

此文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大学硕士与人才培养本科人才培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独立学院和人才培养和认知差异方面论文范文.

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和旅游学院改革为例
摘 要在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应明确对于教育硕士而言,“创新型”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科研创新、学术创新,而是要更为突出“教育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创新&rdq.

高职院校地质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提出,坚持“创新驱动、人才为本”,着力实现制造强国目标 制造强国战略的实现与制造业人才的培养紧密相连,具有“创业.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和分析,相应提出一些加强中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院校;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AbstractIn this pape.

食品营养和检测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摘 要本文主要从育人机制、人才培养方案制修、招生招工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几个方面介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探索,为现代学徒制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实践经验 关.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