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发表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文化价值方面论文范文集 跟古琴艺术在高校传承中的文化价值和意义类论文范文集

主题:文化价值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4

古琴艺术在高校传承中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该文是文化价值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和古琴和古琴艺术和文化价值有关论文范文.

文化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艺术教育杂志企业文化杂志社艺术期刊企业文化的论文

摘 要: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乐器之一,在伴随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新兴乐器的出现和西洋乐器的引进,让古琴的流传和发展出现了一些困境.在普通高校及一些专业音乐院校中,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对古琴也比较陌生,有的甚至“琴筝不分”.这就让更多的传统艺术传承和教育人士意识到了对古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存在危机感.本文主要阐述了对保护和传承古琴音乐文化艺术的重要性,并对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进行综合分析,探索现代音乐教育从古琴音乐文化教育中可得到的借鉴以及启示.将专业音乐院校在校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些对古琴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古琴艺术;高校;保护传承;价值和意义

一、导语

早在四千年前的我国社会就有了关于古琴的记载,它是我国最古老和传统的乐器之一.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已成为我国古典乐器中极具艺术魅力和价值的乐器,其文化历史价值也被联合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通过古琴的演奏,让世界上更多的人领略到中国古典音乐散发的独特魅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精神和文化风貌.而当前这一传统音乐艺术在高校中的传承并不那么乐观,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将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探究,希望可以对这一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学习起到启发的作用,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引起更多的重视.

二、古琴音乐文化的价值

古琴作为我国最早期的古典音乐演奏器具,是古代人民智慧和艺术水平的象征,同时体现了我国传统古典文化的独特价值和历史意义.但是在目前的发展中,受到了西洋乐器甚至西方音乐教育模式的冲击.在现在社会和一些音乐类高校的教育中,更多的是西方音乐教育模式的课程教学,而忽略了中国传统音乐及传统乐器的教育教学问题,出现了崇洋媚外的现象.中国的传统乐器具有高度的社会和文化价值,不能够在发展中将其遗忘,反而应该将其发扬光大.而古琴音乐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古典思想文化的艺术价值体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可谓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无论从映射到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的体现还是各种艺术文化思想的传播,处处体现和弘扬了这一思想上的精髓.儒家思想注重弘扬仁政,以和为美,以善为美.还有儒家宣扬的中庸思想,处处体现的谦和敦厚的思想.在大量的古籍中记载,古琴的演奏之声则具有温和大气的特性,声声入叩,直抵人心,具有深远的意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给人带来深刻的听觉和精神享受.所以在我国的古代很多的文人骚客,思想上的集大成者都喜欢闲来轻抚古琴,颐养性情,陶冶情操.同时,古琴在当时的时代也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成为弹奏者心绪的表达方式和思想上的寄托.其声不仅能够给人带来听觉上的享受还能赋予精神上宁静致远之气.

(二)寻觅知己,佳音共鸣

在我国的汉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琴被视为最高尚的一种乐器.在中国的古语中,所谓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用来衡量一个人的修养.而其中“琴”被放在首位,指的就是古琴,可见古琴至高无上的文化地位和价值.在历史的记载中,古琴是很多文人雅士必备的一种演奏技能,也是其文化修养的象征.很多文学大家会以琴会友,在演奏中浔中精神上的共鸣,在中国大量的古典诗词歌赋中都会出现“琴”的影子,它既是表达友谊的象征,也可以用来传达爱慕之情.诗经中写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表达的就是这种情谊.

(三)舒缓情绪,怡情养性

相对于西洋乐器的演奏受众,古琴的声音更能够深入人的内心.在很多的时候,面对压力和城市的快节奏,不妨可以轻抚古琴,让紧张的心情和神经都能得到很好的放松,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相比吉他,等敲击器乐的躁动,古琴能够更多的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平静.尤其适合当下社会高速发展中的快节奏人群,用低沉温婉的声音,帮助人们扫清思想上的疲惫和浮躁.让人的呼吸变得更加均匀而顺畅,身心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放松.

三、我国古琴音乐文化艺术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丧失了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主体地位.第二,中国传统音乐在教育内容上的缺乏.第三,中国传统音乐思维模式及审美观培养不足等.

在对我国没有设立古琴专业的高等音乐院校以及普通院校的调查和研究中发现,随机采访200名高校的学生,其中50名是音乐专业的,其他150名都是非专业学生.其中有6.8%的研究生,其余都为本科生.结果发现只有7%的人对于古琴比较熟悉,听说过的占到40.2%,没听说过的占到了51%,仅仅有1.8%的人接受过专业的古琴学习.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当前古琴这一文化在我国的高校发展和传播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其中在音乐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涉及古琴的讲解和教授部分也是很少,校园中虽然也有相关兴趣小组的建立,但是参与的人数寥寥无几.这就需要引起相关教育人士的重视,古琴作为我国传统的传统乐器,蕴含了无限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所以,在一些没有设立古琴专业的音乐高校,在其课程的设置上应该进行古琴文化和演奏知识的普及教育,让这一古典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古琴的魅力.同时也能够辅助学生对于文化道德修养方面的提升,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保护.

四、古琴音乐文化的当代意义

古琴音乐文化不仅具有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而且其中蕴含着特殊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如:重视音乐教育的文化性、古琴曲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以及在哲学思想下古琴音乐文化的审美观--思维方式的培养等.这些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中国传统特色的音乐思维模式以及审美观,对于我国现代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

另外,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加快了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和步伐.都市中的现代人每天都需要面对更加繁重的工作和承担巨大的生活压力,得不到很好的释放,很容易造成各种精神疾病.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分析,古琴的声音特征低沉,其发音和弹奏中很容易让人的身心平静下来,即使在深夜弹奏都不会影响到周围人的休息,有助于人们在经历的一天工作和压力的折磨后,进行古琴的习弹,伴随着琴声将压力很好的释放出去,愉悦身心.从中医的养生角度来说,古琴发出的声音能够让人们的身心在琴声中获得最舒适的享受,帮助人们沉淀心中的浮躁之气重新回到平和之中.

五、相关建议及对策

对于建设中国传统特色的音乐教育模式以及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根据我国古琴音乐文化的传统教育思想得到一些借鉴和启示:第一,音乐教育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应占主体地位.第二,重视音乐作品中的传统哲学思想以及传统音乐思维模式的培养等.具体建议如下.

(一)在高校课程的设置上开设古琴的选修科目

在全校的范围内,将古琴作为一种选修科目,让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够按照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加强了古琴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发自内心的去喜欢,才能够保障在对古琴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热情和探索的.而不能生搬硬套的普及所有学生的学习,破坏古琴文化的学习能动性.

(二)选拔合适人才,重点培养

在对进行古琴课程选修的学生之中,进行全面的筛选,按照个人生理条件和学习接受能力,选出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重点的教授和培养.因为古琴的演奏也是需要具备一定的个人素养和条件限制的,未来确保传承的准确性和历史价值,对乐感好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有助于这一传统音乐文化更好的传承.

(三)弘扬古琴文化知识的宣讲

由于古琴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表现在其演奏的艺术手法上,更多的是精神文化上的价值.在高校中可以定期的开设一些对古琴文化知识的宣讲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从各个方面对古琴的文化价值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弹奏技能,又能够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未来能够改善我国传统的古琴音乐文化在高校教育中不足之处,需要引起高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对古琴文化的传播课程,并且需要加大古琴教育方面的投入和师资队伍.在原来传统的教育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保证将最传统和优质的古琴艺术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的传承,激发对于古琴学习和弹奏的兴趣,在高校中培养出更多的古琴专业型人才,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广发.

此文评论,这篇文章为关于古琴和古琴艺术和文化价值方面的文化价值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文化价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地方高校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探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文本的活态文化资源,是地域文化和精神特质的重要载体 高校是人才与科研聚集的高地,充分发挥高校的自身优势,更新办学理念,优化办学模式,培养既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又注重人的价值的高素质.

谈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族人民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自民间,具有草根与泥土的精神,它们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健康发展是它的主旋律,无论是价值体系、情感内涵,还是伦理道德取向,它都与国家的历史波.

壮族创世史诗《濮侬论者渡》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保护传承探析
■创世史诗濮侬论者渡棚观(一)存在背景濮侬论者渡意为侬人的起源 “濮侬”即侬人; “论”为唱; “者渡”为远古或起源、源头之.

地方高校发挥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策略
在这个世界文化多元进程的时代中,科学技术的变革以及人才竞争的激烈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常态 在这种环境下高……教育更是要担负起终生教育、衔接教育使命,从本质上提升大学生教育质量,在坚持德育先导前提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