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观察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和论学生行为观察的概念特征类别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主题:观察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7

论学生行为观察的概念特征类别,该文是观察方面本科论文范文和概念特征类别和观察和学生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观察杂志生发表论文难吗生毕业论文字数医学生论文

[摘 要]学生行为观察是教师在特定的观察目标内搜集和解释有意义的行为信息的过程,行为、先行事件、结果、行为情境、行为场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学生行为观察至关重要.学生行为观察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目的性、情境性和持续性,自然观察、情境观察、取样观察、跟踪观察和对比观察是一线教师经常使用的几种典型观察方法.

[关键词]学生;行为观察;行为场;特征

[中图分类号] 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477(2016)11-0074-03

学生行为观察是教师在特定的观察目标内搜集和解释有意义的行为信息的过程.学生行为观察建立在教师日常观察的基础上,但又明显区别于日常观察.许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展开的观察通常只是一种日常观察,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尔性,很难全面、科学地反映学生行为的信息.如果教师要成为一名专业人士,就不能仅局限于日常观察,必须在日常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观察,以发展自己的观察能力,彰显职业的专业性.学生行为观察作为一种科学的观察,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行为与行为观察的概念

1.行为

“行为”是教育和心理学界的一个重要术语,含义广泛.“行为既可以包括内隐的反应(如感觉与情绪),又可以包括外显的反应(如发怒和攻击).但是,行为学家关注更多的则是可观察和测量到的外显的行为,也就是教师能够观察到的行为.贝尔、沃尔夫和累斯莱( Baer,Wolf& Risley,1968)指出,只有那些能够观察到和数量化的东西才能看成是行为”[1].在教育领域探讨学生的行为也是如此,即强调行为的外显性.需要说明的是,将学生行为作为观察对象,并不等于行为主义.极端的行为主义者不仅以外部行为研究取代内省研究,而且拒绝研究意识,解释被看成是多余的.而在学生行为观察中,解释始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2.先行事件

先行事件一般被认为是发生在行为之前的特定事件或线索.班杜拉指出,先行事件在行为形成与行为预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环境刺激可以提供有关特定行为或事件可能产生的效果的信息.地点、人物、事件,或者通过语言、姿势,以及他人行为所表达的社交信号,这些不同的特征都会让一个人对行为产生某种预期”[1].与先行事件相比,教师往往更重视行为结果.但是正如班杜拉所言,先行事件能够使人具有预期能力,教师如果对学生行为的先行事件具有充分的认识,那么教师就提高了对学生行为的敏感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先行事件的调控来引导学生行为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3.结果

结果指的是在某一环境下,学生行为发生后的事件或变化.库珀、海伦和休华德( Cooper,Heron&- Heward,1987)曾提出两种形式的结果,可以简单区别为“给予”和“移除”.例如,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当学生表现出不恰当的行为时,教师要求取回一张学生已得到的小奖券.结果也可以是学生行为发生后当前环境中刺激物的改变.例如,教师的面部表情随着学生演讲的情节而发生变化,这就是对学生正在进行的行为给予一种随时改变的结果.因此,结果可以是学生行为发生后紧接着的环境中刺激物的增加、减少或者是变化.

4.行为情境

先行事件是指发生在行为之前的特定事件或线索,而行为情境则指学生行为存在于环境中的更广义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讲,情境可以定义为‘人必须对其做出行动的各种具体细节的总和’,当我们询问一个人的“隋境,时,我们指的是这个人所占据的位置、条件或环境”[2].行为情境对于理解学生行为非常重要,“生活中一切困惑的境况归根到底都是由于我们真正难以形成关于情境的价值判断”[3].行为情境可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行为,因为问题行为的发生是有原因的,经常是由行为环境中某种特定的刺激导致.因此,调整行为情境就有可能导致改变或移除某种行为的先行事件,先行事件改变了,相应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5.行为场

“行为场”是行为、先行事件、结果和行为情境的综合体.将之单独作为一个概念说明,意在强调其对学生行为解释的重要性.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解释要将行为、先行事件、结果和行为情境综合加以考虑.比如,对行为情境的考察要求教师将学生行为置于行为发生的整个脉络中加以理解,包括行为环境、历史以及行为主角与他人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在一个特定的学生行为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以及学生与其他相关人员之间都是以相互影响的方式相聚在一起,这种方式构成了一种关系,这关系可能是促成行为的关键因素,对于正确理解学生行为相当重要.行为、先行事件、结果和行为情境总是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构成一个行为场(如图1所示).教师只有全面、客观地对行为场加以分析,才能超越割裂的、隐匿的事实,才能发现事实之间的时空联系,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学生行为.

二、学生行为观察的特征

1.目的性

日常观察和科学观察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在后一种情况下,观察者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因此,目的性是学生行为观察的根本特征.学生行为复杂多变,教师的学生行为观察如果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指引,必然会被庞杂的行为信息所左右,沦为单纯的发现与记录,却并不理解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信息是次要的.而如果以观察目的为标准,就能帮助教师撇开那些暂时无关的内容和次要的过程,排除干扰的因素,使观察对象的特征得以充分暴露.因此,教师在观察学生行为时,必须准确把握观察目的,并根据观察目的来统摄整个观察行为,无论是对观察对象的选择、观察内容的设定、观察方法的设计还是观察结果的分析等都要紧紧围绕观察目的进行.

2.情境性

如果只描述一个单纯的行为而不对行为发生的整个环境及经过做一客观的评价,会导致观察者走人歧途而不知行为的真正含义.例如,一个攻击性的行为——推同伴,可能是善意的玩笑、想引起别人注意的尝试、对他人直接挑衅的回应,或是一种极其具有敌意的信号.行为意义线索经常可以通过直接注意其他参与学生的行为以及行为发生的特定背景来获得,这就是行为情境.因此,学生行为观察应当包括那些对理解学生的行为有重要意义的情境的描述.如果将行为与情境分割,那么教师就会在对学生行为的归纳概括中受到限制,做出不确切的解释,从而影响观察的效度.

3.持续性

教师进行学生行为观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持续性.杜威曾经说过,教育活动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连续性.单独的一个行为事件不能作为理解学生行为的依据,我们每个人都有表现最好和表现极差、兴高采烈和悲观失望、非常自信和自我怀疑的时候.低年级学生的行为更容易受情境的制约,在不同的情境下常有不同的表现.为了使观察尽可能地客观准确,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机会,在不同场合对学生行为进行持续的观察,直到拥有足够的行为样本,能够描述并解释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典型行为为止.另外,学生的行为事件总是置身于复杂的生活脉络之中,比如学生生活的连续性,师生、生生之间已有的人际关系,学校、班级固有的风格等等,教师也只有通过持续的观察才可能收集这方面的信息,才能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行为做出更全面的解释.

三、学生行为观察的类别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学生行为观察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从教师如何进行观察即怎么做这样一个操作性较强的视角出发,学生行为观察则可以分为自然观察、情境观察、取样观察、追踪观察以及对比观察.

1.自然观察

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下对学生行为的观察.这种观察由于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因而所获得的信息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自然和真实的行为表现.但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得教师较多地处于被动状态,如今天教师想观察某一学生的交往行为,但这个学生今天与同伴并没有太多的接触,教师就不容易在此时观察到所需要的信息.自然观察的优点在于这种观察范围比较广,适合教师观察典型的、关键的或者是特殊的学生行为.

2.情境观察

有时候为了更好地认识某一行为的特点,教师需要设计一定的情境.情境观察就是指在教师预先设置的情境下对学生行为所进行的观察.这种观察方法是教师创设条件进行的,所以能观察到与自己的观察目标相一致的现象.例如,教师如果要观察学生的合作行为,就可以在劳动、游戏、竞赛、实验操作等时间里安排小组学习,然后在各个小组的合作活动中,观察目标学生的合作行为.

3,取样观察

取样观察有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两种基本的形式.时间取样将学生在某一时段内的行为视为一般行为的样本,在理论上认为,若抽取充分多的时段,在这些时段内所观察到的行为便可以代表学生的一般行为.时间取样适用于间断性的行为观察,比如学生的提问、交流等,同时需要确定时间间隔,一般来说,时间间隔在3 min之内,不宜过长.时间取样的局限是只能研究高频率发生的行为,一般认为15min之内不出现一次的行为,就不能用此法.此外,它通常只适用对外部行为的记录,不易得到有关行为的性质和程度方面的信息.事件取样观察是研究特定类别的行为事件,它的记录单位是事件而不是时间.事件取样比较适合连续性的行为观察,比如学生对仪器的操作行为、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等等.事件取样观察研究的行为事件较为完善,便于分析因果关系,但它把学生行为从背景中抽取了出来,隔离了它与其他事件和条件的联系.

4.追踪观察

自然观察、情境观察和取样观察所能看到的,都是某一行为表现的片段,只凭这些片段,尚不能把握该行为发生、发展和结束的全过程,也不能发现行为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如果要了解学生行为这方面的信息,就要采取追踪观察;追踪观察以学生个人为单位,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观察目标记录这个学生的全部中心行为和事件.追踪观察便于了解学生完整的行为,利于分析其动机.但是,由于取样的数量比较小,所以追踪观察虽然能帮助教师充分了解某个学生的行为特征,但是推广性则不大,即教师不能通过追踪观察获得的对某一学生行为特征的认识推广到其他不同的学生个体上.

5.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是教师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观察对象进行的观察,观察对象必须具有某种联系,之间存在某种共异性,并且通过观察能够揭示这种共异性.对比观察希望通过比较而获得理解,因此,比较是对比观察的重要成分.教师可以运用求同法和求异法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观察类别之间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某一种具体观察法可以隶属于多种观察类别之下.例如,应用广泛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分类体系( FIAC)既属于直接观察,也属于结构式观察和时间取样观察.对学生行为观察进行分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教师在观察时界限分明、非此即彼,而是希望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揭示观察在实际操作中的多方面属性,以便教师在使用时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

本文评论:这是一篇关于概念特征类别和观察和学生方面的观察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观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的行为观察与心理护理
王 琴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摘 要】目的给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之后的行为观察和心理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从2014 年2 月2016年1 月期间收治的,诊断为精神疾病的.

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抉择
摘要在民法总则起草过程中,对于是否以“法律行为”取代“民事法律行为”存在争议 考虑到“民事法律行为”在我国已沿用三十年,大家比较.

中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课堂行为探究:一项观察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 然而在课堂中发现,中高职学生的课堂表现不尽人意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高职学生的课堂表现.

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中的人物性格摭论和情感特征分析
【摘要】生逢灿烂的日子以上世纪70年代的普通北京人的普通生活为创作背景,在时下风行的网络剧、IP剧……年轻化的电视剧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部基调沉稳厚重、朴素实际的怀旧年代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导演周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