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mba论文>材料浏览

实践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与运用演示法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以高中必修一地球的运动教学为例方面硕士论文范文

主题:实践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2

运用演示法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以高中必修一地球的运动教学为例,本文是实践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和地球的运动和必修和实践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经贸实践杂志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地理教育期刊国家人文地理杂志

【摘 要】本文以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教学为例论述运用演示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从直观教具演示、实验操作演示法、角色肢体演示、多媒体教学演示等方面进行实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从而强化、拓展、升华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 演示法 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实践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B-0067-02

2014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据此各学科制定了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在运用地图工具、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等活动中,实践能力与品质的综合表现.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有助于提高利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责任感、协同合作等品质.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必修一第一章“地球运动”这一章节,地球运动分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自转和公转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地理意义,知识很抽象,不容易为学生所理解,还多通过示意图考查,学生更是觉得难上加难.如果没有学好这一章,学生就会对之后的章节有畏难情绪,失去学习信心.对此,笔者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指导思想,重新审视“地球运动”这一章节的要求,根据其要求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在该课教学中运用演示法,不仅能把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实际演示出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一、概念的界定

演示法,即教师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实验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感性知识的方法.教师经常运用地球仪,通过用手指拨动地球仪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然后也叫学生模拟操作,甚至展开操作比赛,这种教学方式更注重学生的“学”,学生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现从学习中自己寻找出结论的优越感.

高中学生年龄一般在 15~18 岁之间,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或老师演示的教具得出结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难点,使感性知识理性化,实现知识的长久记忆和灵活运用,教师在突破理解性难点时,要讲究教法的直观、形象和具体,演示法可化无形为有形、化平面为立体、化静止为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可调动学生手、眼、耳、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教学难点可感易解.

二、实操的策略

课堂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主渠道.笔者立足地理课堂教学,在开展教学前,首先对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摸底,了解他们对地球运动的了解程度.调查发现高一新生对有关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几乎是零起点,因此笔者运用演示法讲授新课,以此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一)直观教具演示是基础.在教学“地球的运动”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需要用到地球仪、天球仪、三球仪等模型演示的演示法.比如演示地球围绕地轴自转,教师事先准备好教具—— 手电筒和地球仪,先面对学生用手轻轻地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再请一位学生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的一边.在演示的过程中一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边要配以讲解,引导观察得出自转的方向、时间以及产生的现象;教师注意举高、放低、水平不同高度时反复三四次演示,即让学生可以“俯视”“平视”“仰视”运动中的地球仪,从而得对应出“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的”.

(二)实验操作演示法帮强化.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并完成制作和改装地球仪涂上颜色、贴上便利贴、系上绳子等,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创新设计和合作探究能力.本章节学习“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使得在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这个知识点时,在学生已经掌握地球自转方向的基础上,最后教师分别在不同旋转方向上(模拟地球自转—— 逆时针转动地球;顺时针转动地球)的地球仪上端及顶端向下慢慢一一倒水(墨水或含颜料有颜色的水),让学生观察的水流流动方向和水流其运动痕迹,也可以请学生亲自缓慢倒水在旋转着的地球仪上观察.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得出水流的受地球旋转(运动)方向的影响,总结出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的规律.

(三)角色肢体演示助拓展.在平时的地理教学过程用肢体动作和角色扮演参与的演示,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充分挖掘学生的肢体演示能力,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在学习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理意义内容时,提示学生左手掌代表地球(寓意实心不透明)竖起左手,然后右手拿着手电筒照在左手掌上引导学生观察一面白一面黑,即类比太阳照到的一面是白昼,背面是黑夜,手电筒不动,但是翻动手掌,黑白交替,演示昼夜更替现象.在学习地球公转的演示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演示,5 人一组,1 位同学在正中间模拟当太阳站着不动,4 个同学代表地球公转在不同的位置,先规定好二分二至的位置,站在那个位置学生除了要演示一边自转一边公转,转到下一个位置时停下,就要描述出该点(二分二至)的特征,4 个人轮转一周代表一年时间,叫若干组上讲台演示,大家观察、评判,看哪一组演示得好,并纠正演示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演示,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地球的转动方式及二分二至时的特点.

(四)多媒体教学演示促升华.多媒体教学演示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电视、幻灯、投影仪、录音、录像、电影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在前面三种演示法的基础上,如果还觉得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时,归纳问题,分给若干小组,布置学生到网上搜索相关的视频,并且自己利用 PPT 动画演示,通过实践,笔者探索出了一套关于地球运动的演示流程,并将这些流程录制成制作成微课,随时索用.比如,学习“五带”时,学生看完微课的动画演示,把全班男女生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共 10 个小组),分别代表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课前布置每个小组自己参考在网上搜索的资料,但是鼓励原创课件,分组讨展示课件—— 介绍各自所在温度带的范围、接收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资源共享,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深了,对答题思维有了很好的把握,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教学效果

演示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运用已有基本知识参与实验演示获得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将演示法与创设问题相结合,学生可以根据创设的问题观察演示,并从中找到相关的结论;将演示与学生操作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将演示与指导学生作图相结合,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将实物与地理示意图结合起来,通过演示法体验绘制的示意图中找到解题的思路,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将演示与练习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效果,从而促进读图能力的提高,有效地检测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学生的析图、作图能力及动手操作等地理实践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越来越喜欢地理课.

实践证明,演示法教学是有效的,我们可以将其延伸运用到其他章节地理知识上,让演示法在地理教学课堂和课外的运用成为常态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兴趣,习得地理实践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吕晓丹.培养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J].地理教学,2016(17)

[2]陆芷茗.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及素养培养的路径——以南京一中课程基地建设为例[J].地理教学,2015(2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行动研究”(2017A-01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品仪(1969—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育.

(责编 江月阳)

上文结束语:此文为关于地球的运动和必修和实践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实践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实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合理运用微课,为高效课堂助力以《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为例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留白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一方面,它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另一方面,它也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留白艺术呢一、创新思维,留出.

如何在短期训练中提高学生素描造型能力谈高中素描造型教学
【摘要】随着近年来美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美术专业技能训练也已经成为了美术教学的重要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素描造型能力,无形之中也强调了素描技能的重要性,也表现了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感知能力、.

如何运用赏识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容摘要赏识教育是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能够在教学中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并且,在使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