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小说的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跟作为小说的《坛经》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主题:小说的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5

作为小说的《坛经》,本文是小说的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与《坛经》和小说和坛经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小说的论文参考文献:

小说的论文参考文献 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

汤达

初读《坛经》,我满怀敬畏.作为禅宗经典,《坛经》的文化地位毋庸多言,它有很多个“唯一”:唯一一部并非记录佛祖言论而能称之为“经”的佛典,也是唯一一部由中国人书写、记录中国高僧言行的佛经,堪称佛教中国化过程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一千多年来,只要是读书人,不论是否持戒修身,都会将《坛经》列入中国文化必读书目,甚至不识字的村妇野老,随口也能说出几句《坛经》偈语.

如此经典,读起来怎能不心生敬畏?然而,初读《坛经》,给我留下的印象却是极为尴尬的.我读到的是最通行的本子,也就是所谓流通最广、影响最大的宗宝本.开卷不久,一股浓烈的小说气息便扑面而来,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恕我直言,这小说还是不入流的小说.我惊诧万分地感到,这部经典著作几乎难以卒读.

为什么呢?我相信,就算没有任何文学专业的背景,仅仅凭借基本的阅读直觉,也不难发觉宗宝本《坛经》的叙事和修辞有很大的问题.

《坛经》不同于其他佛教经典,其中的故事并非寓言,而是以慧能的语气在讲述其生平和禅法.简而言之,它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慧能讲稿,由他人笔录,又经过历代禅僧多次改编.

那么,问题来了.《坛经》的编纂者以慧能语录的方式,让慧能本人讲述五祖传授衣钵的过程,讲到神秀作偈的时候,居然是这样的文字:

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凡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待法.大难大难!

如果是一本小说这样写,编辑立即会意识到,这位作者没有搞懂基本的叙事法则.故事以慧能第一人称讲述,而这里呈现的,却是神秀的心理活动!第一人称视角,忽然变成了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能.我们姑且相信,这是六祖拥有的洞悉人心的超能力,尽管这种洞悉和揣测带有明显的不妥.但是接着往下看,就没有办法自圆其说了.作为小说的《坛经》写到慧能在讲述神秀作偈的情形:

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着,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小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

也就是说,慧能从始至终都躲在某个角落里窥看神秀,神秀的一举一动,都在慧能的眼中.但后文有明确交代,慧能始终在碓房舂米,从未到过南壁廊,去作偈的时候还需要“童子”引路.那么,神秀在作偈的时候,慧能如何知道他“心中恍惚,遍身汗流”?而且时间是半夜三更,神秀明明“不使人知”,慧能又是如何得知的呢?作为小说的《坛经》,在这里完全章法大乱.“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细节具体到位,心理刻画细致入微.后面还写到神秀作偈之后,“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到这里,篡改者已经得意忘形,自己跳出来讲故事,屏蔽了慧能的声音,大肆使用通俗演义小说的陈词滥调,对神秀的“小人形象”进行夸张的渲染.

接下来,作为小说的《坛经》写到另一个戏剧性的场景,即慧能见了神秀的偈语之后,心有所悟,请求有名有姓的江州别驾张日用也为他书写一则偈语.通俗小说当然不会放过这个表演机会,一定会像今天的电视剧一样,来点佐料.果不其然,张别驾非常粗鲁地讥讽慧能“汝亦作偈,其事希有”,而慧能呢,像被轻视的武林高手,不卑不亢,谆谆教导张别驾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这后一句的语气,简直像是恐吓——你很难相信禅宗大师会说出这样的话.再看后面一句: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

慧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怎么可能会如此变相夸赞自己?换一个稍有修养的世俗之人,也不会这样自鸣得意.但这并不是这部小说的下限.随后,我们会看到,小说进展到五祖授予慧能当年达摩初祖的法衣(武侠小说中的道具),然后说出类似诸葛孔明锦囊妙计、未卜先知的台词“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暗指慧能日后栖身的怀集、四会二县),然后是舞台式的师徒道别(一段“师渡自渡”的情景剧),再然后有歹人追踪慧能,一个前四品将军终于追上了慧能,面对宝物法衣,将军却“提掇不动”(像《西游记》中的金箍棒).

这时,我们已经完全认清了《坛经》篡改者们三流通俗小说作者的身份.叙事者并非我们期待的禅宗祖师,而是下等茶馆里的说书人,通用的伎俩是神话演绎、廉价机锋、道听途说,为了讨好听众,这类说书人无所不用其极.

我知道,很多人都认为故事本身并不重要,文字修辞只是细枝末节,只要义理不假,就不算大问题,毕竟佛经不是文学作品.果真如此吗?我不敢苟同.我认为,用蹩脚小说的笔法探讨“对外扫相、对内破执”的终极问题,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篡改者能够兴致勃勃地将慧能生平篡改成通俗小说,那么,不用怀疑,他们肯定会以同样粗俗的笔法篡改慧能的禅法.

于是我像胡适当年一样,找来不同的《坛经》本子,对照来读,想见识一下历代篡改者们是如何对《坛经》进行“艺术加工”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很清楚,几乎所有的经典历史文献,都难逃被篡改的命运.但《坛经》篡改者的张狂,还是有些令人诧异.正如胡适先生所说,“禅宗和尚妄改古书的大胆真可令人骇怪了”!

《坛经》的本子有四大谱系,即唐代的敦煌本(法海本)、晚唐或宋初的惠昕本、北宋的契嵩本以及元代的宗宝本.最早的敦煌本一共一万二千字,慧昕本则是一万四千字,到了契嵩本和宗宝本都在两万字以上,篇幅膨胀近一倍.

对照最早的敦煌本一读,就发现我之前阅读过程中感到严重不适的段落,几乎全都是后来添加上去的.神秀三更半夜秉烛题壁那段刻画,当然是子虚乌有.慧能作偈的时候,不存在什么姓名确凿的张别驾在一旁讥诮,作偈完毕,慧能只说众人不以为然,他本人转身离去,态度非常谦虚,并没有什么自夸“肉身菩萨”的话.至于五祖击碓三下,慧能三鼓入室受教,这类刻意为之的戏剧性场景,更是伪造.敦煌本也没有出现什么达摩初祖亲传的“法衣”,更不可能出现“提掇不动”的金箍棒般的神迹.五祖相送的舞台式场景,敦煌本一个字都没有提到.而且,敦煌本《坛经》中的六祖慧能,言辞朴拙,绝不卖小聪明,真正像一个识字不多、读经很少、悟性惊人、心境平和的高僧,而后世的篡改者却强加给慧能多少“机智幽默”,多少“自我感觉良好”啊!

这些后世的篡改者,个个都是颇具名望的高僧.在他们的篡改中,我们看不出对禅宗经典的半点敬畏.擅改经典的那种随意、那种自信,着实让人吃惊.这是真正让人心凉的地方.他们秉持的理念似乎是能改则改,不能改,创造条件也要改.

比如敦煌本中,慧能开场作自我介绍,称自己的父亲为“慈父”.而惠昕和尚可能觉得此语不妥,毕竟“严父”才是儒家家教的正宗形象,于是提笔改为“严父”,契嵩本和宗宝本也乐于沿用.至于慧能的父亲是慈是严,他们实在没有兴趣.

还有一类修改,我们可以看出篡改者们的“拳拳之心”,他们为保全慧能的高大形象,简直操碎了心.比如,慧能卖柴,听到一位客人读《金刚经》,自此了悟,北上黄梅师从五祖.在敦煌本中,慧能大师并没有提及年迈的母亲,只身一人就北去求法了.这还了得?怎能让慧能大师背负不孝罪名?于是惠昕等人硬生生地编造出一位客人,无偿掏出十两银子,让慧能安顿好老母,再行北上.还有人操心操得更远,比如现存最早的禅宗史书《祖堂集》,其中有《慧能和尚传》,作者就觉得惠昕们给的十两银子太少,不够维持老母长久的生计,于是将十两银子改为百两,总算保全了慧能的形象.至于为什么有人这么大方资助,篡改者们倒是老实得只字不提.

钱财问题,如果事关大体,他们不肯轻易放过,倒也罢了.但有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钱,也要改来改去,就让人有些哭笑不得.比如,敦煌本中,五祖弘忍请卢供奉在墙上画楞伽变相,但是神秀已经在墙上题了偈语,五祖为保留偈语,临时决定不再画,于是对远道而来的画师说道:“弘忍与供奉三十千,深劳远来,不画变相了.”也就是说,不好意思让你白跑了,给三贯钱当路费.但惠昕和尚看不惯五祖的慷慨,改为“辄奉十千”,少给两贯,存心要替五祖省点钱.契嵩本和宗宝本更抠门,只一句“劳尔远来”,两贯钱也悉数没收,一文不给!这种无端的修改到底出于什么心态?着实令人费解.

从上面已经举出的几个例子,我们已经可以清楚把握后世“加工”《坛经》的原则,就是要达到通俗意义上的文学效果,符合社会正统规范,迎合大众心理预期,同时要故作惊人之语,要有戏剧性,使用的材料则是后世带有偶像崇拜色彩的民间传说,以及晚唐五代以后流行的“机锋”“棒喝”之类饱含蒙昧主义的大众禅理.在这样的宗旨下,《坛经》和慧能的旨意还能保留多少?

只举一个例子,就足够了.慧能有一首“菩提本无树”的偈语,世人皆知,读起来流畅干净,浅显易懂.然而,似乎根本没有人在意它是不是真的.

让我们来看看最早的敦煌本是怎么写的:

惠能亦作一偈,又请得一解书人(注意,不是什么张别驾),于西间壁上题着:呈自本心,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看,即悟大意.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又偈曰:“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院内徒众,见能作此偈尽怪.惠能却入碓房.(郭鹏版《坛经校释》)

除敦煌本外,其余几个版本大笔一挥,将慧能的偈语删头去尾,捏成一首打油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看上去更简单,读起来更通顺了,效果似乎很好,付出的代价是将惠能的本意彻底篡改.

慧能偈语讲的是“真如缘起”,改完之后变成《金刚经》的“性空缘起”,“般若空”篡入了慧能的“佛性有”,对佛性和自性的思索在这里消失了,只有人人可以理解的“空无”.“佛性常清净”改为“本来无一物”,下面一则强调“自性”的偈语则干脆删去,就我个人粗浅的理解,这简直是与慧能本意背道而驰.在慧能之前已经消失多年的“本无”论,又在这里奇迹般“复活”了.这样修改的目的并非如某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是为了“迎合后来禅宗发展的需要”,这种观念显然太高估了篡改者们的水准.他们并没有这样形而上的追求.从他们修改叙事部分的指导思想来看,所有修改的总目的,很明显就是要让偈语更加朗朗上口,更加语出惊人.至于禅宗义理,他们不想深究.他们很可能根本就看不出慧能思想和《金刚经》的区别.如果看出来了还这样改,简直就是不可饶恕.

难道那么多高僧大德,就没有人发现《坛经》有问题?当然不是.早在宋代,也就是惠昕本《坛经》出现不久,就有禅僧对这则被删改的偈语表达不满.黄龙悟新直截了当地讽刺道:

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明明有偈言无物,却受他人一钵盂.

而在明清之际,王起隆则对当时最流行的宗宝本提出了严厉的批判,认为宗宝和尚“自专自用,大舛大错,当以佛法四谤定之”,而且“四谤不除,则百非俱起,退众生心,堕无间罪业,不通忏悔矣”.

然而,《坛经》的流行是从民间开始的,自下而上,不像《论语》或《庄子》,从士大夫阶层开始,自上而下传播.这意味着少数知识精英的抵制对《坛经》篡改本的传播流行影响甚微.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一直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种对文字的警惕,是真智慧的体现.可惜,如此谨慎的教诲,还是遭到了文字的扭曲和报复.

看到这里,学者们也许会哑然可笑.他们会说,禅宗属于民间大众,不是慧能一个人的.群众创造出来的历史,才是唯一可靠的思想素材,所谓的慧能本意和他个人的声音,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我不想站在大历史的高度,追求宏大视野和人类社会的客观真理.我在这里谈论的是文字叙事的基本尊严.

单凭多年的阅读经验,我可以斩钉截铁地说,蹩脚的叙事不可能承载高明的人文义理,审美水平的低下,一定是思想境界低下的体现.这样一个常识,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人大声喊出来.从司马迁的《史记》,到历朝历代的官修国史,再到乡绅野老们的方志野史,再到现代以来的各类历史小说、家族小说,我们提供了太多的传奇和演义,太多的伪造和附会.几千年以来,我们已然形成了一种书写传统——无传奇不成书.到今天,小说家们以“说书人”自傲,以畅销为荣,以讲好一个故事为最高追求,创造出一部又一部宏大的伪史诗.在我们的文字使用者眼里,所谓的叙事,等同于制造传奇;所谓的虚构,等同于伪造真实、取代真实.而《坛经》的篡改史,就是我们的叙事理念先天反智的历史缩影,这已然成了中国叙事走向更高维度的关键制约.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戳中了我的痛点.这也是我对诸如莫言的小说无感,对现当代叙事文学整体失望的根源所在.

  我坚持认为,我们在文字叙事中希望读到的,是真实的思想火花,是这个民族最高智慧的结晶和启示,是有迹可循的历史的回音,是来自现实归于现实的脚踏实地的思索.这是我们民族的历史和小说所真正缺少的东西,正因为如此,我们有理由对那些寥若晨星的智者保持应有的敬意,对过度的篡改、廉价的传奇保持批判的舆论立场.

小结:该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坛经》和小说和坛经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小说的本科毕业论文小说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试分析老子《道德经》中处世哲学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出自老子道德经开篇第一章 作为先秦诸子的道家代表作之一,已经有许多人对它进行过研究,哲学、政治、经济……方面均有涉及 崔健、张博写了对老子&l.

背不下《道德经》,也得记住老子的处世智慧
老子又名道德经,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在这部著作中,老子用自己独特的见解,为我们解化宇宙苍生,其中就有关于大气做人、小细作事、廉洁为官的一些论述 1.立身淳厚,抛弃虚华老子首先提出了要大气做人 &l.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业管理学文献价值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业管理学文献价值焦 浩(兰州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蒲松龄农桑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管理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农业管理学文献价值 书中主要涉及到对佃户、雇工的.

从《茶经》看儒家思想
茶经作为中国茶业的第一部系统性著作,它在中国农林业史上的地位可想而知,但茶经中所蕴含的思想却少有人提及,就算提及,也多以中庸……思想为主 例如孙长龙谈及茶经中的儒家思想时,就从中庸入手,认为茶不仅具有.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