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传统文化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和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相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主题:传统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0

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该文是关于传统文化自考开题报告范文和视域和中国传统文化和对策思考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大学生就业困难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构建创新创业道德体系和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开设课程、师资培训、挖掘资源等措施能进一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创业;对策;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8)12-0198-0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时代主题;创业是发展之基,是富民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适时做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战略部署.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总书记强调指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1]

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20世纪在发达国家中率先兴起.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其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在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对激发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十分必要.

(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纵观世界历史,大国兴起于创新所带来的经济和科技发达,衰落于创新的乏力带来的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因此,对人力资源和知识成果的培育、配置和调控,以及对知识产权的拥有,始终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群体.这就决定了他们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担当重任,勇于充当创新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为此,总书记每谈青年几乎必谈创新.他要求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2]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新时代的战略任务就是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注重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人才.

(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突出地位.其中,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在硬件设施、教育质量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而“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4]因此,高等教育要主动顺应、把握时代趋势和教育发展规律,以构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指向的现代高等教育模式为目的,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紧密结合,强化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其开展多种创新创业实践,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现实诉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和社会广泛关注和担忧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遇到“无业可就”“有业不愿就”等问题.例如: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人,比上年增加25万人,再次刷新了历史.此外,陈旧的就业观念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书记勉励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同时,他还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帮扶,增强他们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高校应牢牢把握这一机遇,激发大学生勇于、敢于创业的热情,提供政策上的解读和资金上的支持,并依托大学科技园、创业基地、各种科研平台以及其他科技园区等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开展创业指导.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古典文化.2017年1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高等教育各领域”,其中自然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况且中国传统文化虽产生于几千年前,但其中蕴含的许多思想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起到重要影响.

(一)有益于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简单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在于通过各方面学科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在2014年文艺座谈会上,总书记曾用“精神命脉”来形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说明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这在职业领域也有很突出的表现.如中国有句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指一个人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没有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精神是不可能的.此外,《尚书·周书》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说明在学习、工作中要做到勤勉,反对懒惰.勤勉是事业长久发展的根本保障,懒惰是消磨人意志的一大敌害,而历代贤士更是以勤自勉、以懒自省.除此之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刚柔相济”的辩证精神以及“专心致志,知难而进”的学习态度等均是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和支撑.

(二)有利于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道德体系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尊崇德性,这种崇德文化氛围影响了一代代人的职业观和敬业观.古人认为职业与道德、职业生活与个人道德修养密切相关,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事业成功、事业长久.因此,从业者应将职业教育与人格教育相贯通,在职业生活中要遵守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比如,诚信无欺作为中国古代先贤极为重视的一种职业品质和规范,在各个行业中均有体现,特别在商业活动中尤为凸显,并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古人要求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如《礼记·王制》曰:“布帛粗细不中数,幅广狭中不量,不鬻于市”就是这个道理.其次,古人要求有诺必承,遵守契约.与合作伙伴应“以心换心、将心比心”互相信任.甚至在借贷关系中也要做到“赊须诚实,约议还期,切莫食言”.正是遵从了这样的职业道德,古时一些商业巨贾才能财富日增,成为佳话.而在今天,诚信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经济模式下必须遵守的商业准则,更是从事创新创业的大学生们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事关成败.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养分,构建适合当下的道德体系.

(三)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责任感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这就决定了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也就是说,实现创新创业发展的人生价值必须始终瞄准社会的需要,无论创新与创业,都必须确保开创的方向与社会发展相一致、与时代需要相契合.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尤为必要.而中国历史上无数的志士仁人书写了精彩纷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篇章,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都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蕴藏着“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铸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辉煌.这些思想对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利于抵制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功利性动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未来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创新创业人才的储备和社会未来的发展.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通过以下措施予以开展.

(一)依托课程设置,培育创新创业精神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不断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但高校中该学科仍属于边缘学科,国内很多高校能开出的课程十分有限,更不要说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发挥其最大效用.对此,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在自身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内重新思考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首先,可以通识课程为依托,将传统文化中创新创业精神穿插其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习得其精髓.其次,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有部分内容涉及优秀传统道德和职业道德,可将两者结合讲授,让学生感受传统道德博大精深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再次,开设相关创新创业文化课程.当前,国内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多以国外资料为主,缺乏民族特色.应将有关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纳入教材,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社会责任感.

(二)打造一支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专业教师队伍

专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高校实际情况来看,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多为辅导员和负责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老师,专业教师很少,其中具有传统文化知识背景的教师更少.因此,各高校要加大力度提升创新创业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开展传统文化的相关培训,并在学科建设、科研立项、政策激励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鼓励教师推出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以满足各类学生的知识需要.

(三)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创新创业资源,讲好中国故事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中有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课程资源.比如:在讲到创新创业离不开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时,可以车武子“囊萤照读”、王育“折蒲学书”、匡衡“凿壁偷光”等古代社会流传的勤劳美德的故事为例,教育学生只有辛勤劳动才能不断拓展事业,才能建功立业.在讲解诚信是中国古代商业中极为重视的一种职业品质和职业规范时,可以晋商为例予以说明.如:晋商创立的山西票号严格要求入店徒弟必须谨记“重信义、除虚伪、节、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嫉恨、喜辛苦、戒奢华”[6]的训诫,清咸丰、光绪年间是山西票号发展的高峰时期,全年汇兑达到两千万以上,良好的信用正是其兴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讲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时可借用范蠡、子贡的事例说明中国古代很多商人富裕后能够效睦亲邻,疏财济世、回报社会,帮助学生将创新创业置于群己关系的范畴内进行理解,强调个人创新创业活动的社会责任、担当精神和社会价值.

总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应立民族特色,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优秀价值观基因,努力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1-09(01).

[2].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02).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4]总书记在给2018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贺信[EB/OL].[2015-05-26].http://www.gov.cn.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

[6]李希曾.晋商史料与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111.

此文总结,这是一篇关于视域和中国传统文化和对策思考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传统文化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传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传统文化视域中的大国良师
南朝梁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这里的国虽然喻指具有独立性的事物,却给人一个启示,那.

高中美术教育和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融合
摘要美术作品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同时,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勃勃生机 美术艺术凝聚人类智慧,继承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 因而,美术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重点讨论高中美术教育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经济发展并不是单一的发展路径,在这之上夹杂了许多其他的因素,与过去相比,文化之间的交流并没有衰退,反而在新的领域上开拓了不同的道路 对于动画艺术来说,能够在这个艺术性能大大增强的时代进行发展,是一件极.

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和
【摘 要】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但是在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却存在着文化的单向输入问题 本论文主要讲述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与相关对策 【关键词】传统文化;缺.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