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小城镇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和德国慕尼黑大都市区小城镇就业空间关系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小城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5

德国慕尼黑大都市区小城镇就业空间关系,本文是小城镇毕业论文怎么写跟德国慕尼黑和小城镇和就业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小城镇论文参考文献:

小城镇论文参考文献 小城镇建设论文数学小论文三年级大学生小论文范文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

摘 要:小城镇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而德国城镇体系发展均衡,小城镇数量众多、吸引力强,其经验值得研究.本文以德国人口普查数据和联邦就业调查局数据为基础,借助就业产业空间关系、就业年龄空间关系和就业通勤空间关系分析方法,对慕尼黑大都市区小城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德国小城镇依托协作的产业集群、便捷的区域交通和宜居的空间品质,在促进区域就业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依附型小城镇承担了大城市的部分产业转移,一定程度缓解了大城市的就业压力;网络型小城镇形成了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对中年人口有较为显著的吸引力;独立型小城镇依托资源形成特色产业,是乡村地区的就业中心.

关键词: 小城镇;德国慕尼黑大都市区;就业空间关系;就业通勤

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单纯依靠大城市已经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小城镇将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是未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军[1,2].面对我国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不够、集群效率不高,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小城镇服务功能弱等现实问题,我国新型城镇化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

德国的城镇体系具有大中小城镇均衡发展的特点,在其城镇化进程中,半城市化时期乡村区域的中心镇逐步吸纳周围的农业人口,并承接大城市的部分功能,形成了众多小城镇[3].这些小城镇星罗棋布地分散在整个国土范围,与大中城市一起形成了多个实力强大的城镇群——11 个大都市区①.德国大都市区内部空间布局合理,不同规模等级的城镇之间有着良好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各城镇生活水平相似,实现了高水平的集群效率[4].德国小城镇的发展经验,应对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问题和要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就业问题与城镇人口流动、产业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城镇就业机会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能留住人口、吸引人口,小城镇与其他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就业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镇群内在的产业协作关系.因此,本文从就业的角度,以德国人口普查数据和联邦就业调查局数据为基础,通过就业产业、就业年龄和就业通勤三个方面的分析,对德国慕尼黑大都市区小城镇的就业空间关系展开研究.

1 相关研究综述

德国对小城镇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60 年代.德国小城镇研究之父埃尔温·格罗茨巴赫(Erwin Gr?tzbach)在1963 年发表了《南德小城镇研究》,首次建立了德国小城镇的判断标准[5].在此之后对小城镇的研究并没有持续,直到1980 年代,才又出现了一些小城镇相关研究,但也都是为了区域规划而进行的局部研究.1990 年两德统一后,更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小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尤其是东德萎缩的小城镇.汉内曼(Hannemann)探究了两德统一后东德小城镇面临的萎缩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机会[6].2010 年以后,小城镇的发展开始受到更多关注.克诺布劳赫和舒立茨(Knoblauch &Schulitz)研究了乡村地区萎缩小城镇之间的协作[7].一些学者和机构开始对德国小城镇的总体发展情况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加茨魏勒等(Gatzweiler et al.)对小城镇进行了更为明确的定义,并用定量的方法关注小城镇的社会经济情况[8].格里特·施霍德(Gerrit Schr?del)对德国小城镇的发展变迁和21 世纪后的经济社会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同时认为,对小城镇最为核心的研究应该是人文地理方面的研究[9].

我国自1980 年始,城市规划、地理、社会学等学科的学者就小城镇的方方面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不乏对于小城镇就业问题的探讨.1980 年代中后期,学术界基本明确了小城镇吸纳劳动就业的重要作用[10,11],并指出工业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小城镇的兴盛,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11,12].1990 年代以来,面对我国小城镇对就业吸纳不足的问题,学者指出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减弱[13-15]、基础设施建设滞后[16,17] 等制约小城镇吸纳就业人口的因素.

进入21 世纪,针对小城镇就业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更多学者通过案例实证、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特定类型或区域的小城镇就业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小城镇发展的新模式.孔祥智分析了北京郊区小城镇的就业问题,指出远郊区小城镇宜“抓大放小”,加快乡镇合并,确立主导产业[18].黄华波等人通过对100 个小城镇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指出了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素质和体制双重瓶颈[19].此外,因地制宜地规划发展大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带[20],建立小城镇的网络化发展模式以促进区域人才等经济要素的流动[21] 等以城镇群为依托的小城镇发展新模式也相继提出.

2010 年以后,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逐步开展和国务院《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的发布,对于小城镇就业的相关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方法和结论都有很大拓展.一部分学者从经济学视角对就业和小城镇发展进行分析,认为促进小城镇就业应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推进农业衍生产业发展[22,23].基于劳动人口就业意愿的实证调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小城镇对农民城镇化的较高吸引力[24-26].近年来,对于就业与空间关系的研究也逐渐展开,杨亚勤认为应通过建设新城镇群来实现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空间的引导[27] ;李国平等人研究了中国小城镇常住人口与就业岗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小城镇就业岗位对人口的集聚有促进作用,且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显著[28].

除此之外,部分学者还对英、美、德等国家的小城镇开展了研究.孔祥智、陈强等学者认为美国小城镇具有功能的多样性、建设机制的灵活性、管理体制的自主性[29,30];王兆君、张占贞分析了美国、英国和巴西的城镇建设实践经验,提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村镇建设应因地制宜地实施不同的村镇建设模式,重视培植特色产业[31].唐春根、马黎明、李娜等人对中英小城镇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应对小城镇进行科学规划建设和引导[32-34].雷家驹、吴远斌、丁声俊等人对德国小城镇的管理体制、规划建设、城镇特色、传统建筑、人居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解读[35-37].

总体来说,现有研究基本明确了小城镇在吸纳就业中承担的重要作用和产业对于小城镇就业的重要影响,同时指出以城镇群为依托的网络化模式有助于小城镇的发展和人才要素流动,但仍然没有解释小城镇在城镇网络中的就业关系,也没有反映出城镇群人才流动的模式.对于国外小城镇的相关研究,往往更多地从历史发展和政策角度对中外进行定性的比较分析,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数据分析更有助于发现和解读国外小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从而更精准地为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借鉴.

2 慕尼黑大都市区小城镇的空间分布

2.1 德国小城镇的定义

根据德国联邦建筑、城市和空间规划研究院(BBSR:Bundesinstitut für Bau-, Stadt- und Raumforschung)的分类,德国城镇根据人口规模分为大城市(10 万及以上人口)、中型城市(2 万~10 万人口)、小城镇(5 000~20 000 人口或具有基层中心功能)、乡村社区(少于5 000 人且不具有任何中心功能)四种类型.其中小城镇又分为1 万人及以上的大型小城镇和1 万人以下的小型小城镇.

2.2 小城镇的数量和密度

在城镇化进程中,慕尼黑大都市区逐渐形成了大中小城镇均衡发展的空间格局.整个大都市区中只有慕尼黑一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2 个10 万人及以上的大城市(英戈尔施塔特和奥格斯堡),以及29 个中型城市.更为众多的是人口在5 000~20 000 人之间的小城镇,共有172 个,它们在区域中的空间分布相对比较均衡,根据其所处的区位和经济发展状况承担了不同等级区域中心的职责.而由于巴伐利亚州作为传统农业大州的历史,慕尼黑大都市区相比德国其他地区拥有更为广阔的乡村腹地(图1),这些乡村地区由258个乡村社区组成.

2.3 三种不同空间关系的小城镇

欧洲空间规划观测网(ESPON: European Spatial PlanningObservation Network)根据小城镇在大都市区中与其他城镇的不同空间关系将其分为依附型小城镇、网络型小城镇和独立型小城镇三种类型(图2)[38].

依附型小城镇主要位于核心大城市功能区域内部或者边缘,在慕尼黑大都市区中主要指三个核心大城市——慕尼黑、英戈尔施塔特和奥格斯堡——周边分布的小城镇,它们与大城市相邻或接壤,有密切的空间关系,并且往往依附于大城市.网络型小城镇并不依附于任何一个核心大城市,它们往往位于距离大城市相对较远的区域,并与周边的其他中小城镇形成互相联系的空间网络,比如罗森海姆、兰茨胡特周边.这些中小城镇之间的空间距离基本是均等的,大部分接壤或相隔一个乡村社区,既相互独立,又互相依存,形成了相对平等均衡的城镇群.

独立型小城镇主要指深入乡村腹地,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小城镇.这一类小城镇与周围大城市和中型城市的距离相对较远,与大中城市的联系也不如上述两种小城镇那么紧密.但这些小城镇往往处于广阔的乡村地区之中,与其接壤的是乡村社区.因此,这些小城镇往往与周围的乡村社区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中也提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并分别指出了“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和“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三种类型小城镇的不同发展战略,这与依附型、网络型和独立型小城镇的划分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类型小城镇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机遇都各具特点,通过分类对小城镇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判断不同小城镇适宜的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

3 数据来源

下文通过数据分析,对慕尼黑大都市区小城镇的就业产业空间关系、就业年龄空间关系和就业通勤空间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对就业产业空间关系和就业年龄空间关系的研究,利用德国2011 年人口普查①数据中城镇就业人口按经济部门分布以及按就业人口年龄(10 年为一个年龄组)分布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信息于2015 年12 月采集自德国2011 人口普查网站②.为方便归类分析,作者将就业人口年龄分布的原始数据整合为15~39 岁、40~59岁和60 岁及以上①三个就业人口年龄阶段.

对就业通勤空间关系所进行的研究,利用“就业统计—各城镇通勤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于2015 年7 月来源于德国联邦就业调查局统计服务数据中心(Service-Haus Statistik-Datenzentrum der Bundesagentur Für Arbeit).获得数据方式为直接数据传输;数据日期为2014 年6 月30 日.该数据包括了研究范围内所有城市与乡镇的通勤人口流入与流出数据,以及相应的目的地和来源地的对应关系.

4 慕尼黑大都市区小城镇的就业空间关系

4.1 就业产业空间关系

分析就业产业可以发现,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人口的重要经济部门,且三产就业人口的比例与城市规模成正相关.在慕尼黑大都市区中,小城镇的三产就业人口高达71.9%,虽然低于中型城市的74.2% 和大城市的82.0%,但相对于乡村地区,其三产就业有明显的优势(图3).可见随着人口的聚集,第三产业吸引就业的能力愈发显著.

对所有有统计数据的城镇各产业就业人口比例数值进行排序后,按照自然分段法,将各城镇单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显示出大中小城镇三类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在空间上的分布(图4).图中各城镇颜色的深浅代表了该城镇相应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在区域中的相对大小.对三类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的空间分布进行综合比较,可以发现三种类型小城镇在就业产业结构的空间关系上的不同特征.

(1)依附型小城镇

依附型小城镇主要分布于慕尼黑、英戈尔施塔特和奥格斯堡三座大城市周边.在同一个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就业产业结构具有相似性,且与其依附的大城市高度一致.其中慕尼黑周边的小城镇主要以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为主,英戈尔施塔特周边小城镇的二产就业人口比例明显较高,而奥格斯堡二产与三产的就业人口比例相对比较均衡.这说明,大城市往往对其临近的小城镇形成较强的产业辐射,依附型小城镇承接了大城市的部分产业转移.

(2)网络型小城镇

网络型小城镇群内部,不同城镇颜色深浅参差、变化较大,说明不同小城镇的就业产业结构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在城镇群内部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比如在区域西北部的小城镇群中,每个小城镇的就业产业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西南侧小城韦尔廷根(Wertingen)商业发达、贸易企业众多,三产就业人口比例较高;而与之相邻的东侧和北侧小城迈廷根(Meitingen)和多瑙河畔霍斯塔特(H?chst?dt a.d. Donau)的工业较为发达,分别有炼钢厂和水处理企业坐落于这两个小城镇;西侧瑞恩(Rain)的农业就业人口比例相对较高,因为这里是巴伐利亚州马铃薯的营销中心,有一家园林栽培的企业总部坐落于此,吸纳了超过1 100 的就业人口.

以上实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这一类中小城镇群中,虽然每个城镇具有其特有的资源禀赋,但由于其城镇规模的局限性,并不能做到所有产业都面面俱到,因此在城镇群内存在一定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了整个城镇群之间功能互补、相互协作的产业关系.通过这种协作,形成了资源共享的城镇群体,提高了群体中所有城镇个体的综合竞争力.

(3)独立型小城镇

独立型小城镇的就业产业结构与其所处的区位优势资源有关,各具特色.比如南部的一些小城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三产就业人口比例相对较高;北部一些小城镇受到工业产业集群影响,其二产就业人口比例相对较高.这些小城镇虽然是乡村区域中独立的小城镇,不像前两种小城镇那样,与城镇群内的其他城镇联系紧密、特征明显,但与周边城镇之间仍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产业错位发展的格局.

4.2 就业年龄空间关系

对比大城市、中型城市、小城镇和乡村社区的就业年龄结构,可以发现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青年就业人口比例增大,中年就业人口比例减小.说明较大规模的城市更容易吸引年轻就业人口,而相对来说,小城镇对于中年就业人口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图5).

将有统计数据的城镇各年龄阶段就业人口比例数值进行排序后,按照自然分段法,将各城镇单一年龄段的就业人口比例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各城镇颜色的深浅代表了该城镇相应年龄段的就业人口比例在区域中的相对大小.可以看出,三类小城镇的就业年龄空间关系存在各自的特征(图6).

(1)依附型小城镇

总体来说,依附型小城镇在就业年龄结构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不同小城镇吸引着特定的就业年龄群体,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一类小城镇在社会人口方面较为多元化的特征.比如慕尼黑北部的小城镇,相对来说15~39 岁的就业人口比例较高,其中与慕尼黑接壤的小城加兴(Garching b.München)的青年就业人口比例达到46.8%,仅次于三个大城市;而慕尼黑南部的中老年就业人口比例相对较高,上哈兴(Oberhaching)有57.2% 的就业人口是40~59 岁的中年人,而青年就业人口仅占33.8%.

(2)网络型小城镇

网络型小城镇中15~39 岁就业人口比例几乎全部处于中等水平,只有西南部个别小城镇青年就业人口比例较低;40~59 岁就业人口比例全部属于中高水平;60 岁及以上就业人口比例中低水平参半.说明这一类小城镇以中年就业人口为最庞大的就业年龄群体,表现出对中年就业人口较为显著的吸引力.

(3)独立型小城镇

相对来说,乡村区域中独立的小城镇中各年龄层次就业人口的比例大都处于中等水平.可以说明,这一类小城镇的就业年龄结构在区域中属于比较平均的水平,没有特别明显表现出对某一年龄阶段人群的吸引力.

4.3 就业通勤空间关系

对慕尼黑大都市区中的小城镇进行通勤人口流入分析,以大都市区中所有人口在1 万~2 万人的小城镇为目的地,用连线表示住在其他城市或乡镇而在目的地小城镇就业的人口,可以反映出小城镇对其他城市和乡镇就业通勤人口的吸引力(图7).图中连线表示两个城市之间存在50 人及以上的就业通勤关系,连线的颜色表示通勤城市间的通勤人口数量,分为50~200 人、200~1 500 人、1 500~4 000 人和4 000人以上四个等级.

慕尼黑大都市区城市之间的就业通勤往来十分密切,相互交织.城市对通勤就业人口的吸引在空间上大体呈放射状分布,且不同等级的城镇其辐射半径和范围有很大差别.城市规模越大,对通勤人口吸引范围越广,吸引人口的数量也越多.三类小城镇吸引其他城市和乡镇的就业通勤人口有其各自的空间特征.

(1)依附型小城镇

一般来说,规模较小的城市或乡镇的就业人口往往会通勤到附近较大的城市就业,但核心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体现出了一种就业通勤人口的逆向流动,尤其是慕尼黑周边的小城镇.从图7 中可以明显看出,它们与慕尼黑之间有很强的就业通勤关系,说明依附型小城镇为大城市的居住人口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补充了大城市就业岗位的不足.比如,慕尼黑北部的小城温特弗灵(Unterf?hring),其人口只有10 759 人,却提供了21 688 个就业岗位,吸引了9 696 位慕尼黑居民前来就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慕尼黑的就业压力.

(2)网络型小城镇

网络型小城镇群内部往往形成较为均衡的通勤就业人口的相互往来关系.这些小城镇虽然也吸引了一定的乡村就业人口,但更为显著的是小城镇之间密切的就业通勤往来.这种通勤往来没有明确的方向性,相互之间的通勤人口的数量差异不大,因此形成了一种均衡的网络化通勤空间关系.比如在罗森海姆小城镇群中,基于小城镇在空间上的线性布局,形成了一条通勤带.这些小城镇实现了一定的就业岗位资源共享,使得任意一个小城镇的居民都拥有更多就近就业的机会,这种资源共享提高了中小城镇群中每一个城镇的综合竞争力.

(3)独立型小城镇

独立型小城镇与周围乡镇的就业通勤关系呈现出明显的放射状空间形态,对周边的乡村社区有比较强的就业吸引,说明独立小城镇吸纳了大量周边乡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是区域中重要的基层就业中心.由于乡村社区人口规模有限,向小城镇通勤的人口总量并没有很大,但是乡村社区居民在小城镇就业的人口比例是相当高的.根据联邦就业调查局2014 年统计数据,慕尼黑大都市区中所有乡村社区的居民共有187 431 人,但相应的就业岗位仅有94 187 个,剩余的劳动力必然需要向周边城镇寻求就业,于是乡村区域中的小城镇便成为吸纳乡村社区就业人口的重要途径.比如罗森海姆北部的小城因河畔瓦瑟堡(Wasserburg a. Inn),吸引了周边15 个乡村社区共3 158 位居民前来就业,占到其总就业岗位8 620 个的36.6%.

5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三种类型小城镇的就业空间关系特征:依附型小城镇受核心大城市产业辐射,承接大城市的部分产业转移,并吸引一部分大城市居住人口前来就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城市的就业压力;网络型小城镇之间形成差异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对中年就业人口的吸引力较大;独立型小城镇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形成特色产业,为周边乡村社区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城镇化,是乡村区域的基层就业中心.

德国的大都市区能够均衡发展,与其内部良好的就业关系密不可分,而小城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慕尼黑大都市区是德国乃至欧洲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然而在20 世纪初,其所在的巴伐利亚州还是农业大州,既没有资源优势,也远离港口,人均GDP 为全德国最低,失业率为全德最高[39].在几十年间,巴伐利亚州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和经济增长,得益于区域规划的合理引导.

1965 年,基于《联邦德国空间规划》,巴伐利亚州制定了《城乡空间发展规划》,将“城乡等值化”作为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注重区域的平衡发展.在规划的引导下,政府有意识地将大城市的许多经济活动分散到周围的乡村地区,鼓励企业在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发展[40].同时,巴伐利亚州借助产业集群,发展先进工业,鼓励高科技项目.这些产业集群反映在空间上就是大大小小的城市群.在产业集群的平台下,小城镇获得了与大城市更为平等的关系.在慕尼黑大都市区,产业集群的平台促进了信息共享,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即使企业坐落在小城镇,也能共享整个地区包括大城市的科研和技术资源.因此,在这期间,不仅慕尼黑周边的原有小城镇发展壮大,许多原来的村庄也借此东风发展成为小城镇,承担了更多的区域职能,整个区域逐渐形成了大中小城镇均衡布局的空间城镇网络.

在产业统筹的前提下,为了实现交通的城乡均等,巴伐利亚州在城乡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交通整体规划》,统筹规划公路铁路设施的建设.1950 年,巴州境内的高速公路总长只有570 km,1980 年代增加到1 560 km,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长度的21.4%,区域中75% 的居民都可以在1 小时内抵达慕尼黑国际机场.交通网络的建立加强了小城镇与大城市以及周边乡村地区的联系,缩短了城镇间的时间距离,促进了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再加上小城镇更为优良的环境和相对便宜的地价,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落户于小城镇,进一步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吸纳了更多的人口.

在产业集群和交通网络的支撑下,慕尼黑大都市区的小城镇对就业人口的吸引力逐步提升.根据所处区位不同,具备了不同的特征,有的为大城市居民提供就业岗位,有的成为乡村区域的就业中心,有的通过良好的分工协作和人才流动形成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城镇群落.

小城镇对中年就业人口的吸引力往往缘于中年人生活方式的需求.中年人由于家庭人口较多,需要更大的居住面积,因而更看重居住成本.小城镇房价相对低廉,自然成了更好的选择.不仅如此,德国家长比较看重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氛围.小城镇比大城市环境更为优美,城市规模更为适宜,提供了更为和谐紧密的邻里关系,也是吸引中年人口的重要因素.因此,很多人年轻时在大城市工作,但到中年结婚生子之后,会选择移居到中小城镇,其中一部分人的工作也随之转移.

在城乡统筹规划的引导下和政策的支持下,慕尼黑大都市区逐步实现了产业、空间、交通等方面的城乡等值化.小城镇在这个过程中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人口,也提供了相应的就业岗位,与周边城市和乡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同时,小城镇凭借自身宜居的环境、宜人的尺度吸引着对生活具有更高需求的人前来就业定居.到现在,慕尼黑大都市区的小城镇在整个区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小城镇虽然人口规模与德国存在较大差异,但以农业为主的广大乡村地区的城镇化路径与慕尼黑大都市区有着相似之处,尤其是我国中部内陆欠发达地区,可以借鉴德国经验,充分发挥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

首先,促进形成大中小城镇均衡分布的城镇群空间网络.发展小城镇应以城镇群为依托,充分发挥小城镇与大城市联动互补和为乡村地区提供城市服务的功能.

其次,着力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建立区域产业集群.通过政策、规划等手段引导产业向小城镇倾斜,鼓励返乡创业创新,积极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保护和升级传统产业并延伸产业链.同时,对有资源有特色的小城镇应挖掘优势、打造品牌,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进一步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区域产业协作机构等方式加强城镇群产业集群建设,弱化小城镇的空间区位短板,强化小城镇的土地优势,促进企业和人才向小城镇流动.

第三,加强区域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完善的区域交通网络和公共交通体系是促进区域就业的基础,快速便捷的交通能够大大加强城镇群之间的资源和人才交流,使得小城镇和大城市达到区位上的均等化.人们住在小城镇、享受小城镇高品质生活的同时,也能够便利地享受到大城市的文化、娱乐等设施,才能够真正提升小城镇的吸引力和活力.

第四,控制小城镇合理规模,保证宜居环境.小城镇宜人的尺度和环境是吸引中年人口的重要优势,在城镇化进程中应避免盲目扩张人口规模,避免大城市高强度的开发模式,注重凸显区域山水风貌格局,注重小尺度社区邻里空间的规划设计.

总结,此文是一篇关于小城镇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德国慕尼黑和小城镇和就业相关小城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德国慕尼黑如何费尽心思精准扶贫
在慕尼黑,还有几处食品和物品领换处,所谓领换处,就是市民将吃不完的食品和用不上的物品如蔬菜、水果、面包、衣服、图书……送到此处,让有需要的人士免费领取 慕尼黑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也是德国经济最发达.

小城镇如何成就大梦想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可忽视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小城镇承载着大家的梦想与希望,激发小城镇的发展活力,既要分类施策、突出特色,又要创业创新、完善功能、提升质量,还要做到绿色引领、主体多元、城乡联动,并在体制.

美国小城镇的选民为什么支持特朗普?
【美】纽约客7月24日像美国其他支持特朗普的地方一样,科罗拉多州的Grand Junction 有很多社会问题过去三年重罪犯罪率增长了65,杀人案是10年前的两倍,Mesa县的自杀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

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小城镇公共文化建设的策略
谭 彬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 201203)摘要本文是在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化、小城镇公共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的语境下,探讨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小城镇公共文化建设的目的、策略和意义,同时还探讨目前实践.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