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教学方法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和合作探究分享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教学方法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8

合作探究分享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该文是教学方法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大学语文和教学方法和探索方面论文范文.

教学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教学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和投稿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全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大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大学语文是我国各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面向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1]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指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品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塑造美好人格品性;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在于培养学生理解汉语、运用汉语能力,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目标非常明确,但是当前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却存在诸多问题:教学内容上,有的侧重于中国古代文学史、文学作品讲解,有的侧重于古代文化常识介绍,有的侧重于写作训练;教学方法上,大多沿袭中学语文教学方法,以字词、作品主题分析讲解为主.很多学生戏称大学语文为“高四语文”,从小学到高中,他们已经上了整整12 年的语文,加之应试教育早已令很多学生对文学作品“五马分尸”式的解析极为反感,因此很多学生对这门课兴趣不大,抱着混混学分、完成任务的心理来学习大学语文.

面对这一严峻现状,我们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教学目标呢?本人在担任六盘水师范学院2017 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合作·探究·分享”的教学模式,对大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尝试,现梳理、总结如下,以就教于方家.

1 大学语文“合作·探究·分享”的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徐中玉先生在《大学语文》(第十版)的修订前言中谈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通过对文本反复的互动研讨,由表及里,逐渐提升到在精神、灵魂、生命境界有所感发.要从作品本身魅力出发,发挥其潜在的熏陶、润泽作用,使学生在兴趣与愉悦中,最终得到感染,受到熏陶,让真、善、美成为学生自觉的向往与追求.”[2].围绕这一宗旨,我们将“合作·探究·分享”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设定为———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上解说、讨论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工具性的功能.

2 大学语文“合作·探究·分享”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大学语文“合作·探究·分享”的教学模式分为三个步骤依次展开:

2.1 分组合作

根据教学内容专题,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读一个专题的教学内容.例如:六盘水师范学院的大学语文课程选用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十版),这是当前我国各高校使用最为广泛(全国有上千所高校)、影响最大的一本教材,从1981 年至今,徐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已经修订了十版,发行3000 多万册,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第十版)分为12 个专题———仁者爱人、和而不同、以史为鉴、胸怀天下、故园情深、礼赞爱情、洞明世事、亲和自然、关爱生命、浩然正气、冰雪肝胆、诗意人生,每个专题下精选了六至七篇古今中外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以中国历代诗歌、散文作品所占比例最大.本人所承担的2017 级城市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专业,城市管理专业有59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有44 人,除了第一单元之外,其余十一个单元,各班分为十一个学习小组,每一组4 到6 人不等,采取学生自由组合方式;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单元主题、文本的探究和解读.

第一单元“仁者爱人”这个专题由教师示范教学.为什么第一单元“仁者爱人”没有让学生下去准备呢?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这个专题为大学新生开篇第一课,通过讲解儒家关于“仁爱”的思想内涵、仁德在中国各时期社会秩序建构中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对于刚刚离家住校、需要学会如何与室友同学、老师相处的大一新生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这个部分由具有一定人生阅历、处事经验的教师来讲授比较恰当,教师可以结合自己上大学时与室友相处的经历给学生以正面引导,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近年来媒体报道的相关事件的讨论正确认识如何与别人相处;另一方面,对于经过了十二年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程学习基本模式的大一学生而言,大学语文的这种“合作·探究·分享”模式对他们而言是全新的,教师借助丰富多彩的课件、音频视频,对相关作品进行深入讲解分析,带领学生探讨热点话题,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2.2 小组探究

每个小组的学生通过抽签方式负责一个单元的讲解,任课教师对小组课前的资料收集、选文内容、幻灯片制作等都要提出要求并逐一进行指导.这个步骤在课前一两周之内由各小组成员合作完成,非常重要,关系到整个课堂学习的成败.具体有三个环节:首先是选定文本.每个专题小组的成员要共同商议选择一篇文选作品,这篇作品可以是《大学语文》教材中的篇目,也可以是其他与主题相关的典范文学作品.从本学期这两个专业各小组选择情况来看,都是教材上的作品,主要原因是便于全班同学一起学习.第二,收集资料.各小组成员通过学校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各单元主题、讲读作品相关的文学史、论文、背景、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这个工作比较复杂,各小组成员必须齐心协力合作.第三,整理资料、制作课件,各小组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围绕主题阐述(例如“和而不同、以史为鉴、关爱生命”等)、所选定的作品背景介绍、作者生平概况、文章主旨分析、艺术技巧点评等等,制作课件.

这一步骤在实施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偷懒,或者不参与资料收集、课件制作;或者只准备某一方面内容,例如背景知识、作者简介、文章某一段落分析等,他们希望在课上面对全班同学讲解时只要完成自己负责的一小部分内容就可以了.为了避免学生偷懒,我定下了一条规矩:各小组所有学生都要参与所有教学内容的准备、课件制作等,并熟悉所有展示讲解的内容,因为在接下来的课堂分享环节中,哪位同学讲解哪一份内容,由任课教师随机指定.这一规矩一公布,学生哗然;在整个学期的实施过程中,两个班级都出现过某些小组课前给我提出建议,希望按照他们自己组内的约定———课前谁准备、课上就由谁讲解,但是都遭到我的否定,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另外,经过与学生交流,我得知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制作过课件,部分学生没有电脑,针对这些情况,我专门安排了时间教给学生制作简单课件、插入图片等基本方法;同时也告知每组学生如果没有电脑,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

2.3 分享讨论

这一步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包括三个环节:首先是根据学期初的时间安排,每个小组的成员在课堂上将自己准备的资料向全班同学讲解分析,基本内容包括该单元的主题阐释(例如“和而不同、以史为鉴”等)、作品背景、作家概况、作品内容赏析等,这一环节控制在1 课时之内(个别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可适当延长);接着是教师的点评、订正,或补充相关知识点;最后是围绕该专题,全班同学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

这一步骤一方面是对各小组合作成果的展示,不仅要展现各小组成员对专题主旨的理解、所选篇章的解读分析、课件资料的制作等,更为重要的是检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胆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要调动全班同学参与教学互动、积极发表个人见解.

3 对大学语文“合作·探究·分享”教学模式的反思3.1 教学效果

大学语文“合作·探究·分享”教学模式的实施,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阅读、探究文学作品思想内涵,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在课堂上与同学展示成果、分享个人见解,进而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围绕专题谈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思考、赏析解读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创新能力,较好地实现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这一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坚决支持与响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很多小组的学生围绕专题、作品课前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例如城市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第五单元“故园情深”时,六位小组成员围绕主题选择了前苏联诗人阿赫玛托娃的《祖国土》,他们收集了俄罗斯历史文化、国旗、国歌等音频视频资料以及诗人的生平经历社会背景、十四行诗的相关资料等,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课件,课上师生一起赏析、品味《祖国土》这首诗歌,去体会饱经磨难的女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思想政治专业的同学在学习第二单元“和而不同”时,四个小组成员选择了莫言的《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他们课前也进行了充分的资料收集、课件制作准备工作,课上给同学们讲解了“和而不同”的出处、主旨,介绍了莫言的生平及创作、名言,分析了《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这篇文章的脉络、大意,并且谈到了与不同意见者相处应该持有的态度.

在各小组讲解完所选范文作品以后,每次课围绕一个主题,同学们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某些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大家争先恐后,囿于课时只能限定名额.例如这两个班上到“故园情深”这一专题时,我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家乡记忆最深刻的印象,来自陕西的同学深情谈起黄土高坡、羊肉泡馍,来自广西的同学谈到桂林米粉,来自毕节的同学谈到百里杜鹃,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很多学生在这个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了制作简单的课件、学会了小组成员之间团队协作互相支持.

3.2 存在问题及策略

由于是第一次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教师缺乏经验,加之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对大学课程的学习方式较为陌生,大学语文“合作·探究·分享”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1)部分小组制作的课件清晰度不够,或文字与底板分辨度不够,或部分页面文字过多,字号很小,或者对收集到的资料缺乏筛选,堆砌各种材料,导致重点不突出;(2)很多小组成员在分享讲解时存在语言表达能力问题,或因紧张语速过快、语言不流畅,或语言啰嗦、表意不清,或方音较重,或声音很小等;(3)对所选文学作品解读分析不够深入,尤其是对某些篇幅较长的作品的脉络不够清晰,或出现知识性错误,或文言字词音义解析错误;(4)在全班同学自由发言讨论环节,不同学生参与度反差很大,思想活跃、性格外向的学生踊跃举手抢着发言,而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从不主动发言;(5)大学语文全学期分十二个专题,除了第一专题由教师主讲之外,其余十一个专题分别由各组学生分别主讲,这就出现了每一组的学生对自己主讲的这个专题的内容通过预习、查阅资料、制作课件、讲解等,准备很充分,学习很深入;但是对其他专题的内容往往缺乏课前认真的预习,有的学生在其他组成员讲解分析时心不在焉、自行其事.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采取了以下策略加以完善:(1)加强课前指导,提前一到两周督促、指导各组学生查资料、做课件,对学生所选篇章做到心中有数,对作品的重点、难点加以提示;(2)课上点评、订正与示范相结合,各组学生在讲解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学生出现问题以后及时订正,例如在“浩然正气”这一专题的学习时,学生从网上收集了一条资料,认为“浩然正气”出自《*梅传奇》,我一方面进行了纠正,应该是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另外,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还拓展了“浩然正气”思想对中国历代仁人志士产生的激励影响;(3)通过成绩评定方式激励学生参与讨论,对学生上课参与讨论发言和听课笔记做出了考核要求,在课上明确告知学生,本课程的期末成绩包括———分组汇报,占总成绩的40%;课堂讨论发言,占25%;课堂笔记,占20%;考勤,占15%.

总而言之,大学语文“合作·探究·分享”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收集资料、解读作品、制作课件,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全班同学参与的课堂分享与讨论中,师生共同完成了对文学作品的品味、赏析,对人性真、善、美的探寻,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

回顾述说,这篇文章为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大学语文和教学方法和探索方面的教学方法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教学方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摘 要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时代不断地发生着转变,社会的进步让我们的教育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新媒体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与全面化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新媒体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过.

宏观经济理论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摘要宏观经济理论是一项专业基础理论体系,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宏观经济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且枯燥,学生参与宏观经济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积极改革宏观经济理论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路径
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推动下,大学语文课程已在许多高校广泛开设 但是大学生却对这门课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如何改变大学语文当前这种尴尬状态、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

大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和解决方法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形势下,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 但是在当前经济浪潮的不断冲击下,人们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语文教学在当前的教学现状逐渐不满足要求,人们很难静下心去阅读学习 因此大学语文.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