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传统文化有关论文怎么写 跟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教学现状和策略探究有关论文例文

主题:传统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2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教学现状和策略探究,本文是传统文化有关论文怎么写跟经典诵读和传统文化和策略探究方面论文例文.

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袁 梅

摘 要:经典诵读是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具有趣味性和审美性.当前的经典诵读教学在师资培养、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应该围绕这些问题寻找对策,构建活泼多样的立体教学模式.

关键词:经典 诵读 现状 方法

习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十七大以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国家战略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2017年初,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未来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从经典诵读开始

(一)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在党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国人应读中国书,诵读经典可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统经典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与观念、性格与情感、审美与理想,闪耀着先哲的睿智,荟萃着前人的创造,映射着我们民族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诵读经典,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文化品格,可以成就一个民族的文化气质,可以成就一个国家的文化风度.

中华民族的原创性经典是中国人对自然、对生命、对社会的独特领悟,是中华民族的个性在历史的天空中激起的精神回响,处处体现着中国人旷达与洒脱、阴柔与阳刚、多情与善感、飘逸与高标、任性和自然的民族性格.通过诵读经典,寻找到中华文化的根脉和精神纽带,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自觉的肩负起传承民族精神基因的历史重任.

诵读经典可以修养道德品格,学会良好的处事哲学,缔造高尚情操;诵读经典可以塑造文化人格,提高文化品位,增加文化底蕴;诵读经典可以增长见识,提高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素养,开阔人的胸襟,涵养智商和情商;诵读经典可以培养优雅的气质,培养正向人生情趣,提升审美品位和人生内涵.

(二)以经典诵读为核心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继承了儒家诗乐教育传统,符合认知科学

1.诵读法符合儿童天性和教育规律

现代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机械记忆力和感性直觉力突出,因此对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抓住认知特点开展教学.从学习的次第上来看,语言学习是人类认知世界、学习知识的首个途径.诵读法是古代启蒙教育的方法,在传统教学中儿童的学习首先从“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韵文形式的蒙学读物开始,并用诵读法组织教学,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儿童擅长机械记忆,从学习语言开始,从而带来儿童认知能力的全面提升:记忆力、注意力、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践行能力等.

2.诵读法的趣味性和审美性符合寓教于乐的教育规律

从诵读开始是古人的学习读书方法.儒家一直重视诗乐教育,孔子指出“不学诗,无以言”,认为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儒家主张温柔敦厚的诗教,充分看到文学艺术的审美作用,用喜闻乐见、富于感染力的形式进行教育.诗文诵读的节奏感、音乐性、凝练性带来的形式快感让人乐于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从文学和艺术的濡养开始,以经典阅读为核心的推广教育方式符合“寓教于乐”的原则,给学习者带来润物无声的熏陶.通过诵读,更好地感受、理解、把握作品,感受中华语言的魅力,传达内心世界的美感,获得身心提升和审美享受.

二、当前经典诵读教学现状及问题.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各个学段的经典诵读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指出,其中小学低年级“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小学高年级“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初中阶段“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2017年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指导性意见.

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出了以“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推出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 读”等活动,开展了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培养学生诵读、书写及讲解经典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探索学校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形成示范成果,鼓励开发经典诵读、书写、讲解专门课程.近十年来,经典诵读课程成为学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相关课程,编写了校本课程.各级学校开展经典诵读的比赛,制订校本教材.

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在中小学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存在面子化,形式化、工程化的弊端,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够,效果不显著,甚至方法单一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不佳,尤其是师资力量的缺乏成为制约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开展的瓶颈.

1.经典诵读师资师资匮乏、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能力不足.在中小学担任经典诵读指导教师的大多是语文老师,从总体来看,经典诵读教师师资水平不容乐观.

首先是传统文化素养不足.上世纪中叶以来对于传统文化的忽视,大学教育体系中缺乏传统文化师资力量的培养,使得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传统文化素养.因此国家推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师资往往由传统文化素养较好的语文老师担任,或者德育教师甚至其他科的教师担任,在调查中还出现了有的师资是现学现卖,备备课就上马的情况.

其次是教学能力不够.经典诵读教学既要求教师自身有良好的诵读能力,包括普通话标准、对作品理解到位,富有感染力,还要求教学者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能够正确的解读作品,带领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而现实中相当一部分指导经典诵读的教师,要么诵读能力不够,要么文化素养不够,二者兼具的教师少之又少,导致经典诵读流于形式化、浅表化、简单化、低端化.

再次是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当前,绝大多数学校都在通过经典诵读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编制了校本教材,展开课程教学,但是普遍缺乏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大多比较单一,一般是自主选取一些篇目,让学生读读背背,活动设计主要是组织诵读展示的比赛,缺乏吸引力,效果也不明显.

2.相关师资培训良莠不齐.随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目前师资培养缺口比较大,大学教育相关专业空白的问题,国内各种培训机构兴起,这些机构资质不齐,办学能力可疑,往往急功近利,导致鱼龙混杂的国学培训乱相.相关培训内容单调、零散,缺乏系统性,培训时间往往三五天,大多是读经教育,再辅以各种体验活动,蜻蜓点水,缺乏深度和系统性.这些机构的师资水平也不一,自身的学识就不高,有的仅仅是爱好者,仅仅读了几本古代作品就上讲台,对经典的解读往往比较浅薄,甚至有误解和歪解之嫌,更缺乏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3.从经典诵读课程开发方面来看,也存在诸多问题.诵读内容选择不全面、不系统,教学内容零散、片段化,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一些学校认为学学《弟子规》、背背《论语》就是国学经典教育了,选择篇目较少、涵盖性不足,同时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经典、艺术、民俗的相互关联性和整体性,未能构建完整的中小学经典诵读课堂.

无统一的课程标准、无教材及相应的评价机制.各个学校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制定本校经典诵读的课程标准、组织本校教师编写相关教材,由于知识视野和能力所限,往往流于编编抄抄,人云亦云.

教学方法单一,重知识传授轻精神陶养,重背诵记忆轻体悟内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老师要求学生背诵唐诗宋词、经典古文,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并没有向学生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难以引导青少年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的正能量.

总之,经典诵读教学面临着三大难题,即:

1.谁来教.教师自身缺乏传统文化学养,因缺乏对传统文化课程的阐释能力只会照本宣科.2.教什么.从教材、师资以及课程开发角度说,目前的状况是既缺优秀的教材也缺有能力落实教材和开发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课程的合格的教师.3.怎样教.教师传统文化教学法欠缺,对如何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是很清楚.

三、开展经典诵读教学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1.加强师资培养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因此,培训师资的具体制度、具体人才和传统文化教学理论和课程理论的研究应该成为当务之急.要在中小学层面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时代任务,首要任务就是进行传统文化师资培养.改进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融入中小学教学,关键是师资培养.以经典诵读为核心,形成有效的传统文化师资培训系统.

应该开展经典诵读师资培训项目,形成以经典诵读、经典解读、经典诵读教学法、国学素养拓展四位一体的师资培训内容模块,尤其注重体系完整和教学法的探讨,能够真正给中小学教师提供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文化价值的培训资源.通过全面、系统的展示经典诵读的课程内容、教学种类、教学方法、并辅以经典诵读教学案例、活动设计、视音频资料,让学习者认知经典诵读课程体系、掌握诵读的基本技巧,提高诵读水平与能力、准确解读阐释经典,提高经典诵读教学和活动组织能力.

2.加强课程开发

目前国内尚无专门的经典诵读课程,包括网络课程,经典诵读的课程资源呈现碎片化、粗糙化特点.目前网络上经典诵读资源占比重较多的是对作品进行诵读展示,有的是个别作品的展示,有的是某类作品的展示,普遍缺乏系统性,没有关于教学法的指导.

课程设计要注重诵读素材的处理、导 读和朗诵示范的结合.课程应该包含直观的视频和音频示范材料,教师的示范诵读和讲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相辅相成,既可以帮助提高学习者的诵读水平,也可以作为学习者进行教学的素材.

还要注重经典诵读的方法指导.运用朗诵、吟诵、唱诵、演诵等多种方法开展教学,最大程度上建构多样化立体幻教学模式.不仅有经典作品诵读极其方法指导,还应该有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组织和设计的内容.

同时要善于依托新媒体、网络平台和教育资源,通过微信等平台推送经典诵读相关资料,实施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针对中小学教师开展网络课程、微课、课程等线上培训课程研发.

3.加强教材建设

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教育部和国家语委颁布的经典诵读指导篇目、和目前中小学使用广泛的语文教材和新课程统一篇目,汇集整理确定经典诵读教材内容,编制原文+导 读+诵读指导的课程体例和教材.

应按照纲要要求,按照学段和学生认知和接受规律选编经典诵读教材.如幼儿园阶段先诵读童蒙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三百首》等,这些作品行文简单,浅显易懂,且形式都是韵文,朗朗上口,好读好记,故事性强,趣味性强.小学阶段可以开展简单的诗文诵读.如《论语》《道德经》《孟子》《大学》《中庸》等作品名言名句诵读.要求内容短小精悍,好读好懂.诗词类可以《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宋词三百首》等.音韵类可选读《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初中阶段应该开始全面感知经典魅力,诵读和内涵理解结合.作品方面应该选读一些难度适中的作品,如《诗经》选读、《古文观止》选读.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选用市面上较好的教材,也可以按照学生的特点,自行编写,灵活掌握.

4.加强教法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教学活动

诵读,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朗诵、吟诵、唱诵、演诵.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打造朗读法、吟诵法、吟唱法合一、经典诵读和导 读合一、素养提升与教学能力提升合一的教学模式,构建经典诵读教学的多样立体方法.

朗诵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朗诵即大声的读,要求使用普通话,其适用范围最广,适用于几乎语文学习中所有的文章.朗诵方法指导时应注重三个层次:声音层次、情感层次、意境层次.声音层面要关注诵读的美感构成,包括音色,音量,语速,音高等.情感层面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主旨思想.意境层面要深入体会、把握作品哲理内涵,审美意蕴.适合的情感表达和意蕴把握,才会有适合的朗诵形式.古诗文朗读 要注重声音高低起伏变化、抑扬顿挫,通过声音的变化体现中国文学艺术起承转合的文法和音韵美 .

吟诵法是古人的读书方法,带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具有方言色彩和个人色彩.同时又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具有一定的音乐性和艺术性,所以对于表现古诗文的音韵之美有独特的价值.近些年来有不少学者教师进行吟诵推广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张卫东、徐建顺、陈琴等.吟诵的优点是艺术性强,动听.抒发情感比普通话朗诵更强,能更好的传达出音韵之美.吟诵教学目的主要是更好感受和理解作品及对中国语言音乐美的推广和感受.在进行吟诵教学时要掌握吟诵的基本规则,并能加以灵活变化.由于语言本身随着时展变化,在学校范围更适合推行普通话吟诵,在尽量遵循传统音韵规则的同时,可以适当灵活变换,加上艺术化手段.

唱诵又可以成为吟唱,即用歌唱的方法诵读. 这是艺术化的读书方法 ,其音乐性最强.适用范围为音乐性强的作品如诗歌.目前唱诵往往由音乐专业人士谱曲进行推广,艺术家和演唱家创作,将古典诗词和新艺术形式进行结合.在推行中对诵读者的声音有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切忌拘泥唱法的完美,但是也要遵循音韵、文字之美.不必抱守传统形式,可以适当利用演唱形式,达到诵读经典目的.

演诵法即将朗诵和表演结合起来,又可以称为情景朗诵法.其适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古今诗文,所有文体都可以.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应该注重情节设计、情景创设、人物角色分配、表演等.其优点是和现代戏剧形式结合,故事性强,喜闻乐见,多姿多彩,生动活泼. 演诵具有综合性特点,是音乐、声音、表演、朗诵、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其效果也是综合的,带有全方位感知、体验的特点,将诵读者带入当时时代和情景中,语境之中, 能够更好的理解作品.

总之,在诵读经典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注意提高自身对经典的诵读能力,遵循分解时段,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内容和艺术形式使用相应的方法,并进行创新性改造,以经典诵读激发学生一生的文化向往,引领他们热爱中华语言文字,熟悉亲近传统文化,多体味,多思考,多践行,在获得人格完善,提升文化底蕴的同时,将中华文明的薪火代代相传.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改项目”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创新实践”研究成果;曲阜师范大学横向课题“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研发”阶段性成果.)

(袁梅 山东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273165)

本文汇总:上述文章是关于对写作经典诵读和传统文化和策略探究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传统文化本科毕业论文传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中职旅游地理教学现状与策略探究
摘要中国旅游地理作为一门从地理学角度对中国各类旅游资源进行研究的学科,是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学好中职旅游地理学科对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中职旅游地理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与策略
李俊芳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柳公权中学 (727100)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力求达到学生爱学历史和会学历史的目标 现用的历史教材编写比起课改以前的教材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l.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与策略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写作教学贯穿着一个个的学习生涯,小学3 到6 年级阶段的习作教学更是个写作教学中非常重要关键的阶段 随着目前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语.

中职音乐教学现状与策略探究
摘 要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改革潮流中,专业课教学得到了高度重视 音乐学科作为一门公共艺术课,一直被边缘化,形同虚设,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促进中职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