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人才培养方面论文怎么写 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探析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主题:人才培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8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探析,该文是人才培养方面论文范文和高职院校和人才培养和制订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论文方案论文实施方案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李晓燕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450)

摘 要:在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的工作中,高职院校的职责是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质量,必须明晰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理论、政策和工作依据,掌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原则、核心要素与框架结构,确保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体现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以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41-02

基金项目:2014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东职业教育集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编号:14G68)和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协同治理视角下广东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创新》(项目编号:2013010101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晓燕(1962-),女,辽宁沈阳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女性教育、高职教育研究.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明确提出,要“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相对于国家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的责任主要是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制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要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水平,高职院校和相关人员必须明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与原则,掌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与框架结构,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以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

(一)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1.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是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理论依据.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立德树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近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只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和挖掘,就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因材施教.要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是一种科学方法论,能够促使我们以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及建构优化的教育教学系统.有学者将系统科学的控制理论引入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之中,采用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方式性控制和全程控制等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政策依据

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职业教育改革文件是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政策法规依据.在构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使建立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1.改革“三种模式”.从200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到2015年出台《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提出了系统、明确、规范的意见,为科学制订与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坚持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正像有学者提出的那样,“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将人才培养模式诸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作为方案的逻辑主线,支撑方案的内容与运作,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实施“五个对接”.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提出了“五个对接”的专业建设要求,即努 力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个对接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成为制订与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3.建立“一种机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进一步提出,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结合学校实际,以专业群变革传统的专业发展方式和教学组织,编制体现专业群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确立基于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具有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创建专业群共享的教学资源,按照专业群组织教学和管理,有利于形成专业集群优势,也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逐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与框架结构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

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基本要求.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有外显的核心要素,又有内隐的核心要素.

1.外显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1)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要的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也就是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问题,这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核心要素.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包括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所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毕业生的质量标准及所从事的工作等.培养规格是指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职业态度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2)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培养人什么,核心是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出发,设置相应的素质教育通识课程、职业平台课程、职业方向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形成多元整合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既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又要符合专业教育的“高等性”和“教育性”的要求.与此同时,也要求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体现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3)基于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核心是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传统的以知识、教师和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必须创新和转变考核评价方式,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评价,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2.内隐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1)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所谓内隐的核心要素是指虽然不能直接看到,但却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这样一种内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这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在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统领的作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不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以及不同的人才培养内容与方法.只有将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内化于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才能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预期目标.(2)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保障.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与条件,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固然都很重要,但环境的核心要素是体制机制平台.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需要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保障,包括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打造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只有校企协同育人,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有了机制上的保障.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由原有的教学计划改进而来的,其框架结构必然应包含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教学进程表;必要的说明等.2012年颁布试行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给出了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也应该是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的基本依据.

除了人才培养方案核心文本外,有的院校还提出了“1+4”的人才培养方案“文件包”,即1个核心文本和4个支撑文本.核心文本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规定,支撑文本包括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报告、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保障.这种思路也得到了部分高职院校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陈解放.模式支撑———求解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整体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70-71.

[2]祝士明,吴文婕.五个对接: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14,(27):10-13.

[3]姚寿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62-63.

[4]卢兵,王微.紧扣产业发展探索高职专业建设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4,(9 ):32-34.

[5]李贤政,王学东,路建彩.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5 ):10-11.

该文汇总,该文是一篇适合高职院校和人才培养和制*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人才培养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人才培养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现代企业优秀文化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实践
摘要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职技术人才,也为了企业人才输入,我国职业教育与现代企业达成合作 这样的校企合作使高职学生在技术技能上得到了锻炼,但是在企业文化这一层面的输入上还有所不足 在高职教育中用优秀的企业文.

混合所有制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和保障体系建设
摘要“混合所有制”是高职院校创新体制机制、突破校企合作瓶颈的必由之路,实行“混合所有制”的体制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加贴近产业需求、跟上社会步伐 探索发展&l.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
摘 要以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经济效率的供给侧改革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任务和新挑战 高职教育存在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不匹配、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人才培养过程单一以及“软件设施&rdquo.

应用型本科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策略新探以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2 016摘要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推进创新创业发展的核心人群,研究核心人群创新创业现状,进而探究培养对策,是实.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