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人才培养方面论文如何写 跟园林类专业技能导师制人才培养的实践探析有关论文例文

主题:人才培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7

园林类专业技能导师制人才培养的实践探析,该文是人才培养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与导师制和人才培养和实践探析有关论文例文.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园林专业论文动物医学专业论文机械类杂志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摘 要】专业技能导师制作为一种学徒制形式,将技能教学菜单化、项目化,通过“三互五化”的“双导师”技能传承与合作创新,有效地突破了园林技术专业教师和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瓶颈,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双导师”对学生导学、导能、导业,以情感为纽带,彰显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文特色.

【关键词】园林技术;“三互五化”;技能导师;现代学徒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4-0050-03

【作者简介】1.卜福民,江苏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04)党委副书记,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园林植物造景;2.汤坚,江苏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04)风景园林系书记,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盆景、花艺技艺.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注重技能和技术的融合,职业教育传承技术技能的任务更加艰巨.对于地处江苏苏州、开设有园林类专业的职业院校而言,园林技术技能的传承与创新是历史赋予学校的责任.专业技能导师制依托省、市级名师工作室的建设,试图通过专业导师对专业的引领、家长对学生的支持和督促,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内在动力,增加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研时间,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一、以协同育人为指导,构建专业技能导师制培养模式

  园林类专业教师大多是高校研究生毕业后进入职业教育领域任教,虽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企业历练.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当前乃至今后摆在职业教育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构建技能导师团队

  技能导师的选择是构建技能导师制的关键.名师不但要有精绝的技艺,而且要在业内有良好的声望,还要有服务职业教育技能传承的那份情怀.学校要建立以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模等为主,园林技术专业的骨干教师和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园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加盟的“双导师”协同育人队伍,以提升青年骨干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

  (二)引入企业大师工作室

  本项目所选择的行业大师(名师)多为自由职业者或自主创业者,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参与专业教学,他们有自己的工程项目或工作室.比如除了与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共建盆景园供学生实习之外,大师亲自为学生传承国家级“非遗”苏派盆景的造型技艺;人类“非遗”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领衔的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江苏省职业教育园林名师工作室直接“联姻”,在学校建立“双导师工作室”等.其优势在于没有企业管理层面的束缚,技能导师能直接对接专业教师和学生;其不足在于合作是以情感为纽带的,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双导师”通过深层合作教育,协同研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学习,能者为师,探索高素质园林技术技能人才合作培养新模式,为园林技术技能的传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和推广提供新思路.

  (三)建立“1+1+X”专业技能导师制模式

  依托园林名师工作室平台,借鉴新加坡“未来技能”(Skills Future)培训经验,建立技能项目菜单,实行技能教学菜单化、项目化,实现技术技能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在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双导师”团队与学生双向选择,最后学生与技能导师团队签订培养协议,确立和完成专业技能培养目标,从而构建“双导师”团队结对若干名学生进行技术技能培养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适合园林类专业学生个性化发展的“1+1+X”专业技能导师制模式.

  二、以“三互五化”为途径,创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三互”构建学习共同体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群体间协商的互动过程,通过学习建构起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实践共同体.学习者只有基于特定的情境才能获取相关的知识,尤其是在真实的情境中生成了“缄默知识”.这种“缄默知识”是镶嵌于学习者的实践活动之中的,并非语言能详尽表述,只能借助一定的行动来被意会、被察觉.在职业教育中,“缄默知识”的获得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获得同等重要.专业技能导师制这一形式正好借助学徒制形式传递“缄默知识”.通过“三互”(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缄默知识”的获得,师师、师生、生生之间通过专业技术技能传授所建立起来的情感纽带,更利于激发师生对专业的热爱.师生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和技能训练任务,因而在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这突破了传统学徒制的樊篱,也是区别于传统学徒制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以“五化”提升技能素质

  “双导师”之间创设的协同学习共同体,以实现设定的技术技能为目标,围绕技能目标建立知识体系,每个技能项目设置3~5个专业知识点.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创新,总结出“施教标准职业化、核心技能口诀化、操作案例典型化、必备理论题库化、拓展知识网络化”的“五化”技术技能教学法.在技术技能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国家职业标准为目标,融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标准要求和苏州园林从业人员要求,开发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实现核心技能口诀化.比如园林树木修剪,技术要求是“芽向一致,适度倾斜;略高芽位,剪口平滑;三段锯枝,勿留残茬”.操作案例典型化,即在实训操作时,精选具有代表性的苏州古典园林庭院、园林小品、盆景等经典作品进行剖析临摹,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进行二次创作.必备理论题库化,即采用国家级或省级职业资格鉴定题库,以及职业院校和行业技能大赛题库,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拓展知识网络化,即给学生几个关键词,让他们进行网络搜索,寻找课程资源,共享学习.

  三、以技能教育“六结合”彰显技能导师制的当代特色

  在技能导师制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将技能教育与行业岗位相结合、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与技能大赛相结合、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与社团活动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服务师生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的“六结合”技能导师制.

  (一)以实践项目为平台,提升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的融合度

  通过“双导师”对技术技能教育的实践项目开发,把专业技能直接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并与企业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和研究园林技艺,将职业教育融入行业产业发展中.比如由技能导师带领青年教师和学生与拙政园管理处合作,完成植物调查名录编制、拙政园树木修剪方案设计和盆景园的改造工程.

  (二)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实施技能教育与职业资格鉴定相融合

  通过对专业技能的开发和实践研究,构建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融通的项目化课程,建立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课程评价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等相融通的课程体系.比如“园林绿化修剪技能课程与职业资格融通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开发了校本教材和课程技能标准,用于学生的技能教学以及行业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并逐步统一为苏州地区园林植物修剪的规范.

  (三)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不断完善专业技能教育

  为培养青年教师和学生的职业和专业能力,在专业项目课程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通的基础上,要求全面掌握工作规程,提高其综合技能水平和整体素养.比如苏州市及江苏省的树木修剪技能大赛,除了考查选手的主要修剪技能外,还要考查选手的树木修剪操作规程、安全技能和场地清理等内容.

  (四)以“非遗”大师为引领,传承园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一是通过建立“双导师”技能导师制以及引入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双师工作室”等,传承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该项目后来和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获批为2016年江苏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二是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开展“‘非遗苏派盆景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暨‘名师’的引领性作用”等学术沙龙活动,为地方政府献计献策,受到苏州市专家咨询团的一致肯定.三是通过技艺交流,促进了课程和技能项目的发展.比如邀请盆景大师进行现场造型表演、讲解、点评,并与盆景课程教师进行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探讨,使学生领略了大师的风采,聆听了大师的真知灼见,学到了课堂和教学实践等难以学到的东西,既培养了兴趣,又获得了审美享受.

  (五)依托园林名师工作室平台,由“双导师”引领学生开展社团活动

  比如学生“花艺社团”参加以“春暖姑苏、相悦山塘”为主题的苏州山塘百花节,由学生在山塘街古戏台演示艺术插花,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实行技能导师制后,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通过经常性地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建立技术技能培训菜单,为苏州园林绿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供有力保证.

  (六)传授园林技术技能,服务师生职业生涯发展

  通过建立技术技能培训菜单,实施差异化技能培养,体现了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培养模式,突破了师生专业发展的瓶颈.比如,由“双导师”团队组织学生和青年教师先后共同完成拙政园植物调查,对全园主要树木实行挂牌管理,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苏州市政府门户网站“中国苏州”还对此进行了报道.■

汇总:此文为适合导师制和人才培养和实践探析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人才培养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人才培养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高职建设类专业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必要性分析
摘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已经从国家层面定下了基调,未来的建筑业市场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但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高……职业院校作为建筑业技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肩负起相关责任,因此明确装配式建筑人.

基于双导师制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以路桥专业为例
摘要“双导师制”作为密切联系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契合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有效缓解了众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矛盾 简要阐述了&ld.

设计类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
一、设计类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粗放 现阶段,在设计类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相对欠缺,实践形式也比较单一,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小,实践教学的深度.

应用型聋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
【摘 要】随着社会对人才高素质、多元化的需求,对美术专业聋生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探索,形成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在培养理念和目标、课程设置方面以提高应用型实践操作技能为核心,确定美术专业聋人具备从事社.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