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流行词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和新认知语用学视角下网络流行词Duang的探究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主题:流行词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1

新认知语用学视角下网络流行词Duang的探究,本文是流行词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与语用学和网络流行词Duang和视角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流行词论文参考文献:

流行词论文参考文献 新课程导学期刊网络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论文农村新技术杂志

黄蕊

(暨南大学 华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10)

[摘 要]语言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通过对网络新词“Duang”的使用情况分析,运用新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从社会和认知的有机整合,以及象似性和显著性的认知视角两方面对“Duang”的生成和流行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流行词;Duang;新认知语用学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2-0052-02

语言本身是在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由于当今社会深受互联网等传媒工具的影响,与之相应的网络新词、新语便不断涌现,并迅速传播.这些流行词、语在一定程度上,能真实反映社会现象和社会文化趋向,构成一定的社会语用现象,是语用学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拟声词“Duang”是2015年网络上最新最热门网络词语.它出自于一部由成龙代言的广告,广告中他多次提及这个拟声词,之后网友将该广告和网络神曲《我的滑板鞋》进行糅合,神同步成《我的洗发水》,旋即Duang横扫网络.由于“Duang”和“成龙”的相关性极高,有高能网友为Duang造字,上成下龙,即成龙.以下是该词热议的统计,出自于网络.

图1波动趋势

  微博量开始于2015年2月20日;25~26日处于爆发期,微博量猛增至1140733;27日~28日持续热度期.“Duang”在短短的时间成为全民皆用语.例:

  (1)我洗盘子时闯了祸,duang,duang两声,摔坏了两个盘子.

  (2)当瘦子摔倒时,是pia,当胖子摔倒时,是duang.

  (3)Duang的一下就要开学了,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和论文翻译一个字都没动,好心塞.

  

“Duang”不同于以往的流行词,它只有拼音而没有对应的规范字①,那么,它的出现是否是网友们凭空捏造?它的生成与流行是否有合理的理据?

  笔者对以往学界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分析发现,运用传统认知语用学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很多,如关联、模因理论、认知语境等;而采用“新认知语用学”的视角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的很少,仅杨青的《新认知语用学对网络流行语生成机制的阐释力》一篇,且该文中缺少详述的个案研究.

  本文旨通过对网络流行词“Duang”的使用情况分析,运用新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从“社会”和“认知”的有机整合,以及认知视角两方面对拟声词“Duang”的生成和流行进行语用分析.

一、理论基础:新认知语用学

   认知语用学这一术语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何自然、冉永平(2006)倡导以关联理论为认知语用学的核心,研究如何运用认知语境,从话语字面意义中通过推理来获得含义.但这“往往局限于认知、推理、心智这一范畴之中,而没有深入涉及认知的来源问题”.[1]35-40

   国内研究中,陈新仁最早在《新认知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认知语用学》一文中提出“新认知语用学”的概念,并认为:它是利用当代认知语言学CL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语言交际开展认知研究,旨在运用依据人类基本认知方式解释言语产生和理解、语用推理和会话含意,它可以充实传统关联理论对于相关语用现象的解释.之后,王寅(2013)[2]再次对“新认知语用学”给以阐释,认为其“新”主要体现在:“有机整合社会和认知两大要素,且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十几种认知方式,分析语用推理和会话含意”.

二、“duang”的新认知语用学解读

  (一)“社会”和“认知”的有机整合

  Kecskes (2010)最先提出在认知语用学的基础上考量社会因素,将交际过程视为“社会”和“认知”互动的过程,并认为交际双方都是个体,言语交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个体语用因素 的影响.这种社会与认知两因素互动的过程也必然反映在个人认知语境的接受上.“认知语境是一种心理建构体,不仅包括交际时话语的上下文,即时的物质环境等具体的语境因素,也包括一个人的知识因素,如已知的全部事实、假设、信念以及一个人的认知能力.”[3]20

  拟声词“Duang”之所以迅速流行并普及,就是与个人认知语境密切相关.尽管个人认知方式之间存在差异,由于共同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新词语迅速成为一种集体意识储存在个人知识结构里.交际者为了在社会团体中获得存在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新词语.

  1.从社会环境看.Duang这个音其实对于一些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就时间上而言,早在2009年就有网友发帖询问Duang这个字怎么写;从地域来看,不少方言中确实存在这个音.例如“duangguo”,在河南方言中就是“故意”的意思.Duang在湖南,就是形容乐器铜钹发出的声音.这样“只闻其音,不见其形”方言音还有许多,如在2015年央视春晚的相声《这不是我的》中,一个“bia在墙上”的“bia”(陕西方言)独具亲和力;小沈阳的小品里“Pia”;以及西北的一种面食叫“BiangBiang面”等.现今这些方言音,被人们挖掘出来,并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时,重归人们的视野,并且逐步影响到大众媒体的表达方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

  2. 从认知上看.由于“Duang”这个词形象、生动、富有动感.现今它已横扫整个网络,是年轻人与时俱进的闪亮标签,尤其为年轻女性所喜爱,此时的“duang”成为一种集体意识储存在年轻人的知识结构里.从下表使用人群中便可反映出来:

图2使用人群:年龄、性别

  由图可见,年龄特征中19~24岁人群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性别特征主要以女性为主,约占2/3;男性比例占1/3.

  新词“Duang”的影响力仍旧还在不断增强,并以媒体传播和由晚辈到长辈的“逆流涌动”两种主要模式,让该词由小众变成大众,从而形成特定时期内的文化现象,固化进入人们的认知中.

  (二)认知视角

  1.象似性.王寅(2007)详细论证了语言符号象似性问题,“汉字在音义、形义之间存在大量的象似性现象.”[4]505-564根据语言形式的不同,笔者从音、形两个层面来分析网络流行词“Duang”的象似性生成理据.

  1)语音层面:Duang与以往流行的网络流行词不同,使用时,以拼音代词表意.例:

  (1)我激动的跳了起来,只听duang的一声,一架飞机的左翼被我撞了下来.

  (2)走在路上,duang、duang的.

 (3)Duang 的一声,解放了.

  (4)Duang、duang、duang……黑色星期一来了,好日子到头啦.

  “Duang”和所有的拟声词一样,它模仿声音,并且读音较重,掷地有声,具备生动的乐音效果.从使用来看,该词最先形容有弹性的物体的声音,后来逐步形容各种声音,如例(1)(2),最后发展为表达各种感情,如例(3)(4),这种将听觉效果形象的书面表达化,使得它新颖出众,且该词短小精悍、娱乐性十足,加之网友的使用让词语的神韵愈发拓展,所有的惊讶、意外都可以浓缩其中一言以蔽之,轻松的便让让接收者的心领神会.由此可见,为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交际者往往会根据语音象似性原则,策略性地采用简单、熟悉、形象的语言去表达新的意义,缩短了语言距离,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2)词形层面.Duang的发音一直存在于方言中,但由于语言流变等历史原因,该发音没有进入公众认可的范围,在字词典里没有与之对应的汉字表达.因成龙的广告被恶搞后,幽默传神,娱乐性十足.人们一听到此音,便不知觉的与成龙联系起来,所以,有网友为“duang”造字,上成下龙,即成龙.可见,该词构建是建立在认知经验和通感的心理特征基础上,人们很自然地就把这生造出的字形与它所隐含关联的意义粘连起来,加之大量网友的传神使用,让词语的含义成功被丰富和扩大,从“表意”到“传情”,它被赋予词形和新的时代意义.

  2.凸显性.陈新仁(2011)中提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倾向于具有凸显性或显著性的事物.[5]王寅(2013)也指出“发话人往往会对语境中突显部分给予更多的关注,它就更可能成为谈话的对象,直接影响词语、结构等的选用”[2],他还介绍影响突显的三大要素,即:“交际双方基于先前经验的知识;与语境紧密相关的知识的频度、熟知度、约定度;双方的心智状态或注意源的可及性”.

 “Duang”具有如此强大的凸显性,也必有其理.

从社会环境来看:Duang模仿声音,并且读音较重,掷地有声.与春节里的爆竹声和手机里不断弹出的红包等氛围是十分契合;再者,名人效应也大大加剧其凸显性,知名度极高的成龙被网友恶搞与调窘,使得该词富有独特的幽默意味儿,让大众更加乐于使用;此外,网络、电脑的普及,网友们的口口相传,从最初的“草根”到社会名人、精英人士的使用,使其成功凸显并传播,成为大众的表达方式,在人们认知中不断显现和固化.

从该词本身特点来看:其一,视觉效果的凸显.拟声词Duang本没有与之对应的规范汉字表达,又鉴于拼音Duang特有的简洁方便性和形象性,所以该词被使用时,即便有生造字,也往往约定俗成的以拼音代词表意.正因此,在我们习以为常性以汉字方式表达时,拼音词书写新颖性便极大的凸显出来,抓住人们的眼球.其二,视觉与听觉的统一.拟声词源于生活,往往使其显著度高,更容易被人识记,如“叮咚、哗啦、淅沥、叽叽喳喳”等,拟声词Duang也如此.除此之外,由于特定环境所定,它所包含的信息量远高于一般意义的拟声词,从最先形容有弹性的物体的声音,到逐步形容各种声音,再到表达各种感情,Duang的凸显性自然胜于它词.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网络新词“Duang”的使用情况分析,运用新认知语用视角方法,从“社会”和“认知”的有机整合,以及象似性和显著性的认知视角两方面对拟声词“Duang”的生成和流行进行语用分析.分析发现,发现网络新词“Duang”的产生和流行有其充分的认知语用理据.

首先,它是社会和认知有机结合的产物.由于共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新词语出现后,交际者为了在社会团体中寻求安全感,同时也满足了交际主体表达个性、标新立异的心理,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去学习,新词便迅速成为一种集体意识储存在个人知识结构里,并广泛普及成为流行语.

 其次,从认知视角出发,新词Duang具有所指在语音、词形层面上的象似性;以及客体认知上的凸显性.它以其简洁生动的形式,丰富的内涵,创意性的表达方式,生成相应的网络流行语,达到特殊的交际效果.

【 注 释 】

①虽有网友为“duang”生造字,写成上下结构的合体字,成龙,并被网友认可和传播.但在使用时,由于拼音的简洁、方便、形象等多种原因,仍然只用拼音,不用生造汉字.

【 参 考 文 献 】

[1]何自然,冉永平.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寅.新认知语用学——语言的认知——社会研究取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1).

[3]唐燕玲,胡靓.新词新语的关联诠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2).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陈新仁.新认知语用学[J].外语学刊,2011(2).

[6]杨青.新认知语用学对网络流行语生成机制的阐释力[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上文总结:上文是一篇关于语用学和网络流行词Duang和视角方面的流行词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流行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建构综述
摘 要本文从语用学角度,从研究背景,相关理论,研究对象……方面入手分析身份建构,发现语用身份视角下的研究,主要采用语言适应论和言语顺应论为指导,身份建构目的是为了促成交际的成功 期望通过对国内语用学.

语用功能视角下《茶馆》称谓语的翻译
【摘要】称谓语在社交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反映了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英汉称谓语在形式、语义和语用功能方面都有差别,因此揣摩称谓语的语用含义和语用功能,选用恰当的翻译才能让国外观众更好地欣赏和.

图像学视角下电影分镜的艺术底蕴以电影《大鱼海棠》为例
【摘要】梁旋、张春两位导演所执导的动画大电影大鱼海棠在2016年登上中国银幕,可以说这部电影的上映将中国电影市场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鱼海棠一时间也成为国产动画的热搜代名词,尽管电影本身的一些细节饱受.

新时代土家学
摘 要自1957年土家族被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之后,对于土家族的研究才从真正意义上开始 迄今已在资料积累、著作研究、科研院所建设……诸多方面卓有成效 “土家学”于上世纪80.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