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有关草木邻居论文范文资料 与草木邻居类论文怎么撰写

主题:草木邻居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2

草木邻居,该文是有关草木邻居论文范文资料和草木邻居和邻居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草木邻居论文参考文献:

草木邻居论文参考文献

小米

构树

构树留给我的印象很浅淡,像水痕,倏忽不见.

构树的叶子像成年人的手掌那么大,形似手掌,叶子的“指缝间”有很深的凹陷,靠近叶柄的部位最宽大,然后均匀地向末端过渡,越来越窄,末端很尖.构树叶子是灰绿的颜色,不是碧绿,不是嫩绿,它的叶子不想太出众.构树叶子表面有一层较长的绒毛,摸上去很绵,跟棉花一样绵.

构树叶子最常见的用途,是喂猪.

我常常光顾构树.谁让它的叶子又宽大又密集呢?一棵构树的叶子足够一头猪的晚餐.我放学回家,提了篮子匆匆出门,猪的晚餐还没着落,在等着我呢.见了构树我是不可能手下留情的.构树的叶子容易采摘,很快就可大功告成,何乐而不为?

我见构树,约在十岁前后.构树这儿一根,不远处,又是一根.树与树之间保持着应该保持的距离,距离才能产生美.构树距村子不远,却也不是太近,生长在阴凉的坡地上,村庄却在山脚下.构树周围杂草丛生,构树惯于跟身边的物种和平共处.构树觉得应跟人这种动物保持适度的距离.构树是对的.我后来就很少见到构树了.在我的家乡,不知构树是否已灭绝.这种可能性太大了.看来,跟人的距离,构树保持得还不够远.

我见到的构树都不高,比少年时期的我高不了多少.是不是构树只能长到这么高?还是,在人或牛羊的反复蹂躏下,构树没机会长得更高一些?

构树皮可以造纸.纸叫构纸.我见过的构纸都是小方块,不大.这种简单的造纸工艺我没亲眼看见过,但我听说过.童年或少年时,在附近的村子里,偶尔还有人这么造纸,然后拿到集市上出售.因为造构纸的人不多,构纸往往供不应求.

构树造出来的纸跟构树叶子一样,也是毛茸茸的,可能是纸浆不均匀,工艺不精湛,纸面显得很粗糙.构纸是否用来写字?估计是可以的.后来知道,构树就是做宣纸的原材料.但我家乡无人做出精美的宣纸来,在构纸上写字的人,我亦未曾遇见过.

家乡人造出来的构纸,不是用来写字的,最普遍的用途是做蜡烛芯儿.

蜡烛是祭祀或上坟的必备品,少不了它.

自制蜡烛有一系列准备工作.先要预备竹子,晾干,再挑选粗细均匀的竹子刮干净,截成大约五寸的竹棍,搁在热锅里熬一熬,去掉残存在竹棍里的水分,再把构纸卷在竹棍上,就能“灌蜡”——在熬热的蜡汤里蘸.蜡汤是蜂蜡、菜籽油和水的混合物.熬好的蜡汤要晾到微热才可“灌蜡”.“灌蜡”时,把卷上了构纸的竹棍,在蜡汤里蘸三四次即可.蘸的过程也有讲究,要“快进快出”——构纸既能粘上浮在蜡汤表面的油和蜡,又不至于粘了水.“灌蜡”完毕,把蜡烛搁在支架上晾凉,就算大功告成.

“灌蜡”用的菜籽油是金,蜂蜡也是金,构纸的吸水性很好,蜂蜡和菜籽油的混合物均匀地糊在构纸上,黄澄澄的,恰似黄金,蜡烛看上去格外精美.

蜡烛是给神灵或祖先预备的祭品,马虎不得.

一晃几十年.

在家乡,我已经找不到构树了,连构纸也看不到了.蜡烛仍是少不了的,离不开的.现在乡亲们都用买来的批量生产的蜡烛,不再动手做蜡烛了,图的是省事,方便.

一斑可窥全豹.科技就这么日复一日地蚕食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也是日复一日地有了更为广阔的市场,随之而来却是,那种古朴之美,那种内心坚守,必将一天天地,消耗殆尽.

花花馍儿

有一种草,我们叫它“花花馍儿”.

“花花馍儿”匍匐在地,丛生的枝条,簇生的叶片,开细小的粉红色花.“花花馍儿”叶子圆形,叶脉非常显眼地从中心向边缘部位散发出去,叶柄细长,形似荷叶,但不如荷叶那么大.“花花馍儿”的叶子只有铜钱那么大.“花花馍儿”是一种可以用来喂猪的草,我常常捋下它的叶子来,带回家,喂给猪吃.

“花花馍儿”遍地都是,晒不死,踩不死.在水分充足的环境中长得蓬蓬勃勃,在干旱瘠薄的土壤里,也能够郁郁葱葱.“花花馍儿”的根比成年人的手指还粗,也深,有一尺多深.根极为柔韧.牛羊骡马都吃它的叶子,但怎么用力都拔不出它的根来.叶子被牲畜吃了或被我捋走了,要不了多久,就会长出新叶子来.它的枝条,也是如此.因为总是反反复复不停地再生,叶子就显得不一致:有深绿的,有嫩绿的,有大也有小.“花花馍儿”的枝条常常也是疙疙瘩瘩的,不那么匀称,是扭曲的形状.“花花馍儿”让我觉得,你尽管蹂躏它好了,折磨它好了,但你休想弄死它.它的生命力真是太顽强了.

“花花馍儿”开完了花,就在花托部位,长出我所说“花花馍儿”来.“花花馍儿”其实是这种草的种子,是我们这些乡下人,把它的种子叫成了“花花馍儿”,接着又把这种草也称做“花花馍儿”.“花花馍儿”是种子的总称,它的种子约有十粒,每粒芝麻一般大,工工整整地围拢成圆形,比最小的纽扣,还小.我们这些打猪草的孩子,常常因为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却因还在打猪草,未能按时回家吃晚饭,已经饿得受不了了,就把即将饱满却未完全成熟的种子,小心翼翼地,掐下来,吃掉.但“花花馍儿”太小了,味道也淡淡的,仿佛不能充饥,却只能使饥饿的肚腹,更加饥饿.

“花花馍儿”本来不是草的名字,是馍的称谓.

“花花馍儿”是童年时期,过年或过生日时,乡亲们给子女做的一种馍.现在已经见不到了,无人做了.“花花馍儿”这个名字里藏着爱怜的滋味,也饱含母性的温情.我想,最初给馍取这个名字的必定是母亲.那么,谁给草这么取的名?我认为不是成年人,必定是孩子.这么说是因为,用“花花馍儿”称呼一种草,透漏童心,显出童趣,给草取名,就有了天真的意味,也暴露出难以掩饰的俏皮,吻合儿童心理,符合儿童身份.

馍是故乡常见的面食,多用玉米面等粗粮做成,很少的一部分是用白面(小麦面)等细粮做出来的.我童年时,由于生活困难,粗粮吃得很多,一日三餐,餐餐是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都吃它.用粗粮糊弄饥饿的肠胃是一种习惯,更积累出长久的对细粮的期盼.不想念细粮还真由不得我.

“花花馍儿”比常做的馍小了许多,只有拳头那么大.“花花馍儿”用白面做成,形似棒槌,表面有菜刀刻出来的工工整整的菱形花纹.“花花馍儿”不是给一家人吃的,是特定地,给孩子做的.给某个孩子或家里全部的孩子做“花花馍儿”,要么是过生日的时候,要么是过年的时候.“花花馍儿”,似乎不是馍,是一种点心.吃的时候,不约而同,都是一小块一小块地,在仔细品尝,不是狼吞虎咽,大快朵颐.吃“花花馍儿”的孩子,享用了母亲的疼爱,有一种优越感,未吃的孩子,在眼神里,在表情中,难免生出艳羡,也藏着不被重视的一丝丝失落.我童年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多个子女,因为拮据,比如过生日的时候,不能给全部孩子每人做一个“花花馍儿”,是常有的事,我现在已经明白了,这仅仅是母亲的无奈,却不是母爱的偏颇.

用“花花馍儿”称呼这种草,对它喜爱的程度,已不必我饶舌.

荆稍

荆稍,即荆,别的地方好像叫紫荆,但家乡人从不这么叫.紫色的荆稍也不是没有,但在我的家乡,极其罕见.荆稍是落叶灌木,粗可一握,高可过人——但一般不会长到那么粗,那么高.除非有人专门护着它.通常情况下,荆稍不会享有如此优待.但也不是没有被人护着的,比如生长在坟旁的,就约定俗成,不会被人砍割.我清楚地记得,不知谁家坟头长了一棵荆稍,干如大腿般粗,比人还高,如伞,仿佛逝者的守卫.

荆稍匍匐于地面时,就常常被家畜掠食其嫩叶新枝,因而枝条曲折,且常常旁生侧枝.荆稍皮略呈灰绿色或灰白色,个别略含浅浅的紫色,叶子掌状分裂,叶柄细长,开蓝紫色小花,大小如米粒,喇叭形.秋天,荆稍结出大小如麻籽的果实,黑褐色,极硬,仿佛不是果实,是一粒粒铁砂.

家乡的山坡上,沟沟坎坎上,荆稍极多,极为常见.开花的时间,远远望去,大片大片的紫色云霞盘踞在山腰山头,仿佛老旧而灰暗的大山换穿了新衣,焕发了青春.

荆稍木质坚硬,多旁枝,无刺,新枝直而柔韧,某些地方,据说,人们将荆稍的枝条拿来编筐和篮之类的生活用具,我的家乡有的是更好使的竹子,乡亲们从不这么做.

荆稍在我家乡,不是无用之物.

最常见的是当柴烧.割了枝条,甚或直接连根挖出来,晾干即可;荆稍的主根比主干还粗,但很浅,也脆,极易挖下,也实惠,但总有挖不干净的侧根,留在了泥土里,这些未被挖出来的根是不死的,到了下一年,又会冒出新的枝条来.

夏天,蚊子常见,非常讨厌.那时没有蚊香,没有灭蚊药,有蚊帐,但普通人用不起蚊帐.到了晚上,蚊子“群魔乱舞”,要么睡不着,要么一觉睡醒,全身上下都是蚊子叮咬后隆起的疙瘩,奇痒难熬,挠挠不是不可以,但挠得轻了不管用,重了,就血肉模糊,甚至会感染.

荆稍更为常见的,是用它带新鲜叶子的枝条“捂烟”,驱蚊.我童年时,家家户户都这么做.不知是谁的发明.“捂烟”很简单,也方便.吃了晚饭,母亲常常吩咐我:“割一捆荆稍来,你再去玩.”我拿一把镰刀,去割荆稍.荆稍不远,割起来也方便,五分钟就行.睡觉前,母亲拿一把干麦草搁在火盆里,把火盆搁在睡房的空地上,点燃麦草后,立即把我割回来的荆稍捂在火上,用石头之类的压好,不让火燃烧起来,而是捂出浓浓的烟雾,即可.一切做好,母亲关了门窗,把浓烟全部关在屋子了.然后,一家人都躲出去.等火燃尽,等屋子里的浓烟缓慢地散逸尽净,就匆匆忙忙进屋,关了门,也不点灯,脱衣睡觉.蚊子踪影全无,果然能够睡个安稳觉.

小时候,我恨荆稍.这都是因为,父亲常常会预备一根细长的荆稍枝条,作为鞭打我的工具,不用体罚我时,一根预备下来的荆稍枝条,又成了驱赶家畜的棍子.荆稍棍子柔软、有韧性,用了很久还不折.它怎么这样柔韧呢?我恨它.后来我就不恨它了.后来,父亲预备的荆稍棍子终于折了,他想抽我,却苦于没有合适的用具,父亲四下里寻找,弟弟知道父亲找的是什么,他小时候,用来对付我的坏心眼很多,他也常常跟我闹别扭.这时,弟弟就会不失时机而又自告奋勇地跟父亲请命:“我给你弄根棍子去?”父亲并不想抽我,他很疼爱我,做出找棍子想要拙我的姿态来,不过是吓唬我,他常这么装装样子.但弟弟都这么说了,父亲就不好只装装样子了.得到父亲的允许,弟弟一眨眼功夫就将一根细长而匀称的棍子交在父亲手中.这棍子,要么是石榴树的枝条,多半却是荆稍的枝条.父亲不抽我几下,看来是不行的了.父亲抽我时,弟弟就在一边坏笑,还故意地,显得乐不可支.好在棍子只会拙疼我,却不至于把我弄伤.等到弟弟犯了错,该他受罚的时候,弟弟就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来,父亲故意不理他,让我也去弄一根棍子来,说是要抽弟弟,我这时却已丧失了“复仇”的兴趣,对弟弟的敌意也已消失了.我不恨弟弟了,就不听父亲的话,不去折棍子.

我不听使唤,父亲反而更高兴.

出现在父亲和弟弟眼里的,是一个称职的哥哥,更是一个豁达的哥哥.未曾跟我那样遭受皮肉之苦,弟弟当然心存感激.弟弟明白,我是以德报怨.父亲走后,弟弟就来巴结我,讨好我.让我体验到了感化的力量,更体验到一种从未体验的幸福.

我已坚信,跟惩罚比起来,感化是一种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在乡下,蒿很常见,遍地都是.

最讨厌的是水蒿.水蒿很像艾草,或者,水蒿就是艾草——如果它们是两种植物,我至今也未弄清它们之间的差别,它们很有可能是同一种植物.

每年到了端午,母亲都让我去折一些艾草来,插在门框上,说是为了避邪.我去折回来的往往都是水蒿,母亲只能亲自跑一趟了.

水蒿可以长到三尺多高,喜阴湿,水边很常见,水田里也多.我锄草,总是锄不尽水蒿,把根挖断了,捣碎了,它还不死,过几天又蓬蓬勃勃地,在破碎的根上长出胖绿的新芽.给庄稼锄草,得把水蒿遗留在地里的根全部挖出来,扔出去.水蒿根特别发达,像在地下编织了一张看不见的网,它的根,常常出现在想不到的很远的地方.而且,无论根是否裸露在外,水蒿都能很快萌发.仿佛水蒿在跟人玩一场生存游戏,取胜的一方,也往往是水蒿,不是锄草的我.

还有一种蒿,我们叫它黄蒿.黄蒿长在山坡上,水边不可能看到它.

黄蒿也能长到三尺多高,丛生.春天里,数十个纤细的枝条从看似枯死的根部萌发出来,大家齐头并肩,共同生长,很有大家庭的意味.

第三种蒿,我们叫它攒篙子.攒篙子的叶子,背面灰白色,有绒毛.也有一些绿色在叶子上呈现,但绿色似乎不是主色调,而是陪衬.为什么不叫它黄蒿呢?攒篙子才是的嘛!攒篙子长不足一尺,丛生,枝条比黄蒿还细,也生长在山坡上.

我的家乡,到了盛夏,常常两三个月,一滴雨都不下.山坡上的草晒死得差不多了,黄蒿和攒蒿子依旧活着,一眼望过去,除了它们,山坡上就没有活着的草了.

无论哪一种蒿,生命力都很顽强.

蒿们仿佛百姓.你想灭掉也好,不管不顾也好,它们都要尽可能地在生它的那块土地上,千方百计活下去.

你说它们死乞白赖非要活着,也无任何不可.

尊贵如人,或轻贱如草,谁又不为尽可能地活着而绞尽脑汁呢?你瞧不起的那些事物,你跟它们的差别,往往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大,甚至,你还不如它们——你只是没有觉察到这些、体会到这些.

猪婆项

“猪婆项”是一种草.是把它写成“猪婆项”呢,还是“猪婆行”,或者“猪脖项”?其实是无所谓的.从意义上讲,我得写成“项”才对,从读音上说,写成“行”更为准确.在打算写这篇短文之前,我是颇费踌躇的,但我最终选择了“项”这个词.

“项”是方言的发音,应读为hang,“婆项”即“脖项”,即脖子,脖在家乡方言里,读po,猪婆就是猪.“猪婆行”是猪婆和脖项两个词语组合之后的简称,说白了,无非是“猪的脖子”而已.

本来是一种草,却叫成了这么一个名字,这是乡亲们用词语的比喻义来命名的一种方式.这种命名方法在我家乡的方言里是比较常见的,我认为,也是比较准确的.

方言其实是一种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遗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很多人不愿意对它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因为太麻烦太琐碎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是这么“得过且过”的.这是题外话,不提.

“猪婆项”是一种丛生的枝繁叶茂的野草,开紫色的花,枝条极嫩、极脆,有明显的分节,叶子极绿,厚而多汁.我写它是因为,在我的童年或少年时代,一旦得了空闲,就得给猪“寻草”,即打猪草,“猪婆项”是猪最喜欢吃的一种草,我们这些乡下的孩子,也喜欢“寻”它.为了找到它,我们常常漫山遍野跑,再危险的悬崖峭壁我们也敢爬上去,就为了把它弄回家去,喂给猪吃.这是因为,找到一株“猪婆项”后,除了小心翼翼地留下它的根让它继续生长,以备我们以后再次光顾之外,我们都觉得,找它也是很实惠很划算的事情,大一些的“猪婆项”,一丛就是半竹篮,小的,三五丛也可以装满一竹篮,比弄其他的野草简单省事得多.我们给猪“寻草”,一般就带一只竹篮子,找到那么几丛,就可以完成任务了,就可以多挤出一些时间来,在野外美美地“疯”上一阵子了.小孩子的性格,多半是精力过剩,却又很不耐烦,往往,“猪婆项”就成了我们“寻草”时的最佳选择.

“猪婆项”生长在荒凉、干旱、瘠薄的山坡上,它旁边的草也好,灌木也罢,都是一副营养不良“惨淡经营”的苦模样,“猪婆项”却在这些草木之中,仿佛鹤立鸡群,格外地葱茏.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还能够生长得非常茂盛,还能够把一生经营得如此蓬蓬勃勃的,我觉得,这既是一种能力,更应该是一种品德.

这也是我写这篇短文的初衷.

毛样毛样

野生的谷子,乡亲们并不叫它狗尾巴草,通俗的称呼是“谷莠子”.

“谷莠子”顶部抽出来的穗子毛茸茸的,丰满而不粗鲁,格外惹人喜爱,小鸟想要采食也不是那么方便的事情.它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当然是不行的,没有谁会护着它,它只能自己想出办法来,保护它自己.

小孩子给“谷莠子”起的名字是“毛样毛样”.

“毛样毛样”的前面一个“毛”字,声调是阳平,后面一个“毛”字的声调,是去声,用家乡的方言说出来,显得俏皮,跟孩子们的天性非常吻合.

这个名字好,我很喜欢.

城里的孩子是谷子,是被细心地呵护在庄稼地里的;乡里的孩子,就是谷莠子,是“毛样毛样”,他们漫山遍野,见缝插针,遇见土地就能生长,他们不计较所扎根的土壤是滋润、丰腴,抑或干旱、瘠薄.他们跟“毛样毛样”一样,生长得往往比庄稼地里的谷子,还要好些.

酸酸蔓儿

“酸酸蔓儿”的枝跟针一样细,叶也小,与孩子的指甲一般大小.“酸酸蔓儿”枝叶簇生,匍匐在地,一抓一大把;“酸酸蔓儿”的叶子永远都是浅绿色,从来不碧绿,它知道分寸.

“酸酸蔓儿”生长在墙角或石下的阴暗潮湿的缝隙里,或灌木的下面,它得到的阳光很少.“酸酸蔓儿”选择的地方,从来不扎眼——它不想引入注目.

“酸酸蔓儿”不是野菜,是草,但可以吃.

我小时候打猪草也嫌弃它,它太细小了,不值得我花费精力.

嘴里有了异味儿,觉得不舒服,我就随手摘几片“酸酸蔓儿”的叶子,放在嘴里嚼嚼,异味儿立刻就没有了.

“酸酸蔓儿”的味道,当然是酸的.

黑叶子树

黑叶子树的叶子,并不是黑色的.作为一棵树,它的叶子当然是绿色的,但它的叶子太绿了,绿得都发黑了,长出来不久的新叶,很快就成了那样.估计也是因为如此,人们才叫它黑叶子树的吧.

黑叶子树的叶子,抻展、压平,跟枣树的叶子大小差不多,也是好看的卵形.但它的叶子很特别,不像别的树叶那么柔软,它的叶子很硬.我还不曾见过比它更硬的叶子,它的叶子似乎也是木质的.黑叶子树已经把自己武装到叶子了.它的叶子边沿,长有的木质硬刺,刺长三至五毫米,长短不一,因为叶子表面凹凸不平,刺也是不规则地朝任意的方向张开着,就算我小心翼翼,却难以接触它的叶片.也是因为如此,它的叶子,一直长得很好,任何野兽、昆虫,都不食用它,也不曾弄坏了它.不仅如此,黑叶子树的叶子,长得还很密集,它们彼此呼应,团结一心,全心全意保护着树,不给任何动物留下可乘之机.“我不想伤害你,你也别想招惹我!”仿佛黑叶子树用它的叶子一直这么无声地,警告着.

在人面前,黑叶子树用叶子来自卫的方法,就有点儿小巫见大巫了.所以,在附近的山坡上,也有黑叶子树,但都不高,不大,一般长到人这么高,手臂那么粗,就给人砍回家,当成了柴,烧了.黑叶子树却还活着,它又得苦心经营很多年,然后再被人砍掉.

黑叶子树成长得异常缓慢,就跟没有长似的,今年看它,它是那么高,那么粗,明年看它,它还是那么高,那么粗.黑叶子树仿佛只活着,不长大.事实当然不是这样.几年之后,十年之后,你终于看出它跟几年之前或十年之前,有了些许的不同:它终于稍稍地,高了一些,也粗了一些.

黑叶子树从它的少年时代起,就活得异常从容,它让我顿悟:慢从来就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甚或,是一种境界.黑叶子木的材质非常坚硬,是我见过的最为坚硬的木柴.说它是木柴而不是木材,是因为黑叶子树常常被乡亲们砍来,当柴烧了,而不是当作木材,打成家具什么的.偶见用做家具的,那材质真是好得没法挑剔,坚硬是肯定的了,不变形也是肯定的.花纹扭曲、精细、纤毫毕露、活灵活现,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深褐和浅褐两种颜色随意混搭起来的纹路,素雅、光滑、洁净、富于变化,常常构成意料之外的精美图案,漂亮得让人口服心服,且往往妙到毫颠.记得我家曾有一张小方桌,桌面就是黑叶子木,可惜那张桌子在大约二十年前,因为其他构件的极度残损,让父亲拆解了,废弃的构件大多当了柴烧,桌面却被父亲藏起来,说要留做它用,但也一直未见派上什么用场,后来我就忘了它的存在了,亦不知其所踪.

黑叶子树,村庄附近的山坡上,常能见到,但都不高,不大,更不醒目.

黑叶子树,也有长得很大的.

至今我还记得,小时候,在一处悬崖峭壁上,有一棵树,一年四季都葱葱茏茏的.我因没到树下去过,不知它是什么树,就想当然地认为,它是一棵柏树.我这么想不是没有道理,在那样的地方,只有柏树有可能长得这么大,这么雄伟,还这么绿.它从不落叶.

这棵树,我假如处在合适的位置,一抬头就可望见他.它那么突兀,那么显眼,也是那么与众不同,让人过目难忘,印象深刻.

这棵黑叶子树距离村子不算太远,却也不能说近.

这是“恰好”的距离.再远一些,人们就看不见它了.它还存在着,是因为它想被人看见、看到,它不想遗世孤立.所以我才会说,它选择的,是“恰好”的距离.

这是它现在还活着的理由,也是我记得它更会想起它的必要条件.

它在接近山顶的位置,而村庄,却在遥远的山下.它在悬崖上,没有通往它的路,也就不会被砍伐.谁要是铁了心跟它过不去,非要把它砍掉,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付出的代价却过于高昂:你得先修一条通往山顶的路,再花费很大的气力砍倒它,你还得花费很多的人力,把它搬运回家.可这么做,付出跟获得就远远不成正比了.

活在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与位置,别人就不想伤害你了,也不值得大动干戈,去伤害你.这是我那时候的想法.

我现在仍然这么想.

没根蔓儿

蔓在这里读wan,蔓儿、蔓蔓子,都是家乡常见的方言称谓,泛指藤蔓.

没根蔓儿,理应是一种藤本植物.据乡亲们说,它是没有根的,到底是不是这样,我至今没有搞清.又说,它就是何首乌,那么,它就不是藤本植物,而是草本植物了,但它到底是不是何首乌,我至今仍然没搞清.所以,我在这里就不叫它何首乌,而是沿用乡亲们取的名字,叫它没根蔓儿.

它真的没有根吗?没有根,它怎么活?对小时候的我来说,没有根却还活得那么好,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据说,没根蔓儿的“身体”依靠着它所缠绕的植物、并靠汲取它们的养分而活着,我不信.我下定决心要搞个明白.可是,我最终没有搞明白.不是我太粗心,也不是我不用心,而是我刨根究底很多次,却依然没有找到它的根.尽管这样,我还是不信乡亲们的说法.我固执地认为,是没根蔓儿的根,太细了,太小了,太不引入注目了,我这才没有找到它、发现它.但我对我的想法,从那时候起就产生了怀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也许就有这种叫做没根蔓儿的植物,没有根,却还活得蓬蓬勃勃的,我又如之奈何?如果它真是汲取所缠绕的植物的养分而活着,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我从未看见它缠绕在枯死的植物上.

没根蔓儿的蔓儿,是粉红色的,表面有许多斑点,这些斑点是不是它用来的嘴呢?它的蔓儿直径约为二毫米,粗细非常均匀,末端跟其余的部位一样粗,不会更粗,也不显得细了多少,在我认为的接近根的位置,依然还是同样粗细.它自始至终都这么粗.它的蔓儿,看似晶莹剔透,摸上去却疙疙瘩瘩、凹凸不平,怪.没根蔓儿也开花,开什么样的花我已经记不得了,总之不大,形如米粒,好像也是粉红色的.它也有叶子,叶子也不大,跟花瓣差不多大.它的花瓣和叶子都是肉质的,虽细小,但过分地肥厚.

没根蔓儿通体无绿色,估计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什么的.那么,它是一种植物吗?我表示怀疑.我的植物学知识非常有限,不知道怎么给它下结论.

它的蔓儿真多,真密集,纵横交错,循环往复,结成厚厚的繁复的网络.它的蔓儿缠绕在荆棘等有刺或较为高大的植物上,压得它们摇摇欲坠,虽未倒伏,却也似乎达到它们所能承受的极限了.

没根蔓儿的蔓儿,随便用手一折,或用指甲一掐,就干干脆脆地,断了,它从不藕断丝连.据说,将它掐下来的蔓儿,随便扔到一棵什么树上,没根蔓儿很快就会在这一棵树上,继续生长起来,发展壮大起来.我曾这么尝试过,但很久之后,我却忘了去亲眼验证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这么做的时候,我还是个孩子,不长记性.后来我长大了,也想再一次验证验证的时候,却很难有缘看见它了.但我知道,没根蔓儿一定还在某个我没有看见的地方,存在着,活着,且把它的生命,经营得蓬蓬勃勃的.

没根蔓儿在我的家乡,很常见,在距离村庄不太远的山坡上,常可见到.

我常常想,没根蔓儿没了自己的用来汲取的根,就只能依靠别的草木而存活了.

一种植物这么活,无可厚非.

人没有自己的根不行.

瓦松

在乡下,有些老房子的寿命是极其久远的,有五十年了?六十年了?恐怕还不止.有八十年了?九十年了?也不是没有可能.兴许还要更大胆地揣测,才会接近事实的真相.谁知道呢?谁记得呢?乡下人往往连自己活了多少岁都给忘掉了,问他的年龄,你要极具耐心地等他掐了指,细细推算.谁又会在乎一座老房子的年龄呢?

这样的老房子摇摇欲坠,随时打算倒下去、不起来了.可怪就怪在,看它扭曲变形得非常厉害:柱子斜了(像站得太久,终于累了)、屋脊陷了(跟驼背老人的腰相反)、檐角耷拉着(没精打采的)、瓦碎了好几处(不是给人打碎的,是它自己老得锈蚀了,破碎了,阳光刀剑一样刺入室内,锋芒毕露),却是偏偏不倒伏、不躺下、不歇菜.它在经年累月地跟岁月抗衡的过程中,造就了它自身内在的奇妙平衡.像个老得看似毫无用处的老人,你要是真觉得这样的老人毫无用处,哪就错了:隔一天或几天,你在村头或巷尾碰见了他,居然看见他背着一捆柴禾,非常“危险”地,回家去了.

这样的老房子,当然也是有用的,所以不会拆除.

有什么用呢?

乡下天宽地阔,闲置的空地比比皆是,用不着拆了老房子,它占的位置也不大,用得着排挤它吗?

住不了人了,就给牲畜来住;牲畜也不敢住了,就让零零碎碎的破烂什物来住;什物怕丢了,还可以当草房子,让麦草之类的来住.要是连草也不能遮蔽了,就让它表面上空着,让记忆和往事来住.——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屋顶上一直地,一直地,还住着瓦松呢.

旧房子的瓦沟里,时间长了,会积聚尘埃,尘埃积聚久了,也就成了极少的土壤.这么一点点少得可怜的土壤里,会长出一种植物来,有人说它是瓦松,我不知道这个称呼对不对,我觉得对,所以,我也就叫它瓦松了.

要等一所新房子积攒起足够扎根的尘土,这些尘土还不能被雨水冲刷掉,瓦松需要多大的耐心才能等到这一天啊.如果我是瓦松,恐怕等得头发掉光了,胡须也白了.

在一幢破败的老房子的头顶上生长得精精神神的,就是瓦松.

瓦松的枝(或叶?)是圆柱形的,很胖,簇拥在主干上,灰绿色的,也很密集.一般,瓦松“身高”约五寸,“腰围”在三寸左右.

瓦松在瓦沟里,这儿一棵,那儿一棵,这儿一簇,那儿一簇,健康、丰腴,星罗棋布.瓦沟里,在雨后的那几天,偶尔可见别的草,也可看到青苔,但它们都撑不了多久,接二连三的骄阳晒下来,屋顶上就没有别的,只有瓦松了.

瓦松是怎么跑到屋顶上去的?不知道.它肯定有它自己的办法,不足为外人道也.

瓦松为什么要到屋顶上生活?

你问我,我问谁去?

山坡上,也有瓦松.但山坡上的瓦松被大大小小的杂草和灌木遮蔽起来了,在这些或高大或霸道的植物底下,瓦松的郁闷无处发泄,连瓦松的身体,也是不易被看见或发现的.这也许就是瓦松非得去屋顶上安家落户的原因吧?

无人种植瓦松,瓦松是自己长出来的.无人给瓦松浇水、施肥,瓦松只喝雨露,似乎用不着肥料.更主要的是,瓦松特别特别耐旱,地上的植物们,一大半也都给晒死了,瓦松在屋顶上,依然活得挺滋润,它肥胖的枝叶极易储存水分,也似乎,它不许体内的水分蒸发掉.

为了到房顶上居住,瓦松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准备好了.

“我也存在着,活着.”瓦松对忽视它的人,这么说.

瓦松的目的,达到了.

它活得很好.

——这,也很好.

该文总结,该文是关于对写作草木邻居和邻居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草木邻居本科毕业论文草木邻居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装在套子里的邻居
虽然和邻居只有一墙之隔,但根本不认识,平时连招呼都没打过 只知道他们一家三口住,男的经常出差,只有女人带着一个四五岁正在上幼儿园的小女孩 邻居女的嗓门比较大,经常听她训斥她家女儿,埋怨她孩子脑子太笨,.

你为何不认识邻居
古代有“千金买宅,万金买邻”“远亲不如近邻”“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俗语,都在讲述着邻居的重要性 而在现实生活中,中国的都市居.

草木有情
乡下老伯有一个小院子,院内一年四季草木招展,鲜花簇拥 紫薇不紧不慢地开着,胭脂色的花瓣,摇曳多姿;凌霄爬满墙壁,撑开橙红色的喇叭,蓬蓬勃勃;茉莉花也开了,静悄悄地绽放着,使人想起那些棉麻素裙的女子,清.

邻居之交,刚好就好
下楼拿报纸时,“邂逅”一位新邻居,我笑意盈盈地给她示范如何揭开投递箱,而后我们前后脚走入电梯 她大概40岁,身材窈窕,皮肤白嫩,穿一身纯蓝色的职业装束,脸上始终充盈着笑意 电梯.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