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人物形象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与《三国演义》中女性人物形象综述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主题:人物形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7

《三国演义》中女性人物形象综述,本文是人物形象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三国演义》和综述和形象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人物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人物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人物形象论文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提纲女性期刊人物论文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小说中历史演义的代表作,集中展现了烽火连天、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这一时代特征决定了小说的核心人物是男性角色.因此,其中的女性角色历来不被人们所重视.然而,尽管女性人物数量不多,描述不完整,近几年的相关研究却不少.通过对《三国演义》中女性人物的研究可以深刻了解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状态, 揭示三国时期的男权统治以及当时的妇女观等.

为了保证研究综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前期资料收集、信息检索时,笔者以中国知网、万方、超星百链三方权威为参照,分别输入关键词“三国演义女性”,得到相关度较高的50 篇期刊论文,5 篇硕士学位论文,并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总结分析,认为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方向.

1 群体人物分类分析

在分类分析中,研究者试图从总体上全面概括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并对其进行分类.由于分类标准不同,研究者的视角不同,研究结果各有特色.

比如,坚毅在《漫谈< 三国演义> 中的女性及其类型》(海南师范学报1997.1)中认为:“所有这些女性多数带有男性化的倾向, 以权、忠、义为核心.”将三国女性分为十类:烈女,*,才女,武女,妒妇,淫妇,巫婆,庸妇,婢女,舞女.又根据作者的表述可分为褒扬性的人物、一般性的人物和贬斥性的人物.

在《浅谈< 三国演义> 中的女性人物形象》(《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5)中,由婧涵从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方面入手将众多女性分为三类:“惊鸿一瞥:令人钦佩的女性”,“俯拾即是:手握权杖的女性”和“略置笔端:微不足道的女性”并列举各类女性中的典型人物的具体表现.

王先平认为,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传统道德美感的妇女形象,突出体现忠孝节义,他将三国女性分为“娴熟温良的妇女形象”、“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活得漂亮的至尊红颜”.(《< 三国演义> 中的女性形象》文化学刊,2016.6)刘宁,吴险峰则认为《三国演义》全书充斥了女性悲惨命运的描写,将女性人物分为:如小人者,如工具者,如英雄者.无论哪类人物最终都以悲剧收场.(《战场上被践踏的花———浅析< 三国演义> 中的女性形象》安徽文学,2007.11)

2 典型人物形象分析

在典型人物分析中,研究者以《三国演义》中的典型女性个体形象为中心,通过分析个体人物的典型性,来展开观点叙述.《三国演义》中女性形象不多,研究大多集中于着墨较多的貂蝉和孙夫人.其中关于貂蝉的人物分析最多,孙夫人其次,甘夫人仅一篇.

在对貂蝉的形象分析中,有对作者关于人物创作理念的质疑,如彭一峰在《论< 三国演义> 中貂蝉形象的缺憾》(四川三峡学院学报1998.4)一文中表示作者罗贯中对貂蝉形象的塑造留有很多缺憾:出场突然,思想单一,情感苍白,“缺少人情和血肉,甚至前后矛盾.”但就其品格而言,“她毕竟有着道义和聪慧的骨头,让人感叹不已.”

也有对人物本身性格品质的分析,或褒扬,或贬低.如秦平的《千古名谍———浅谈< 三国演义> 中的貂蝉》(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8.2)从谍战角度阐述貂蝉是一位“千古名谍”,评述基调以褒扬为主;郭帅在《< 三国演义> 女性的阳刚美———以貂蝉为例》(《名作欣赏》,2013.2)中也对貂蝉的深明大义,阳刚之美赞许有加,并认为“貂蝉就是小说中第一位把女人的阳刚美与阴柔美的平衡演绎到极致的美丽女性”.

肖永军《一个缺少独立人格的傀儡———< 三国演义>中貂蝉形象的再思考》(《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0.8)则认为貂蝉“蒙昧、奴性和没有独立的人格意识,就连潘金莲身上那种带有原始方式的盲目反抗色彩也没有了”.并从文学创作角度否定了貂蝉形象塑造的艺术特色.“这个*在《三国》中不过是作者为组织情节而硬拉过来的工具,是一个前后判若两人、缺少独立人格的傀儡.其在艺术上是不可取的.”

也有的通过对貂蝉形象的分析,引发出对作者文化渊源更深层次的思考.楚爱华的《从貂蝉形象的塑造管窥罗贯中的儒家妇女观》(开封大学学报2005.3)指出“《三国演义》充斥着咄咄逼人的男性自恋和英雄情节,张扬的是一个男性膨胀的雄性群体”.貂蝉在《三国演义》中是只有肉体,没有灵魂,没有自我的政治工具,并揭示出“貂蝉形象反映了罗贯中儒家思想中极强的男权意识和落后的妇女观”;王燕,雷艳,严珍珍的《貂蝉:儒家思想的殉道者———从貂蝉形象的塑造管窥< 三国演义> 的儒家思想印记》(《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则认为“貂蝉是‘仁、义、礼、智、信’的综合体”,并指出貂蝉形象的完美塑造源于“儒家思想所强调的人本意识、忧患意识与力行意识对罗贯中的深刻影响”.两篇文章,视角不同,一抑一扬,相映生辉.

另外,关于貂蝉形象的演变,研究较为详尽的有潘丽娜的硕士论文《貂蝉形象演变研究》(2011)探索貂蝉形象的成因及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详细阐述了《三国演义》中貂蝉形象的塑造,探求貂蝉形象形成的内在根源,进而透析貂蝉形象背后的悲剧命运.

对刘备之妻孙夫人的评价,相关研究多集中为:既悲其命运又扬其品格.有蔡康的散文《孙尚香的悲剧———<三国演义> 中的女性》;韩再峰《论<三国演义>中的孙夫人》(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6);李会转《自觉自强求至情———吴国太、孙夫人形象的另一解读(《作家》2008.6)林琳《浅析< 三国演义> 中孙尚香的形象》(《赤峰学院学报》2014.12).

关于孙夫人的形象演变,研究较为全面的有杜小琴的硕士论文《论三国故事文艺作品中孙尚香形象的演变》(2011),该论文从孙尚香这个人物形象的原始形象阶段、发展阶段、演变阶段等三个方面出发,全面分析研究这个人物形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从而探究该形象所体现的文化意义.并分析罗贯中是如何吸取前代作品中的精华, 将只言片语综合起来, 塑造了一个个性全面、丰富复杂的孙尚香形象.

关于甘夫人的研究仅一篇,金霞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甘夫人形象分析》(《名作欣赏》2013.7)认为罗贯中在史实的基础上对甘夫人的形象进行重新塑造,赞颂她有胆有识、贤良淑德、体贴丈夫.

3 不同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比较分析

在比较分析的研究中,学术界普遍将《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研究结论往往更强调二者中的共性,差异略简.

如梁燕的《男权樊篱中的女性———试论<水浒传>、<三国演义> 中的女性形象》(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99.1);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女性作为一个研究整体,根据社会评价进行分类分析(智勇双全的巾帼英雄,深受世人谴责的女性和备受凌辱的软弱女性),最后从众多的女性悲剧中得出结论:在男权统治的世界中,女性成为男性各种需要的牺牲品.

梁燕、于蕴华的《失去自我的生灵———论< 三国演义>、< 水浒传> 中的女性》(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5)与前文相比,除在分类措辞上稍有不同外,观点结论与前文雷同.

李智在《父系文化中的女性形象———谈< 三国演义>和< 水浒传> 中是怎样看女人、写女人的》(《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6)中指出,《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是苍白单薄的,几乎没有什么性格;而《水浒传》则有了较大进步,对女性的描写更为立体,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反映了当时文学创作的进步.

刘卫华、胡众庆《缺席·物化·异化———< 三国演义> 和< 水浒传> 中的女性生存状况》(《邯郸师专学报》2003.4)认为,《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描绘了男性视角中的女性,这些女性在社会中往往缺席,在物化的状态中存在着,更可悲的是有的女性人格变异,自我丧失,走向异化.

陶莉在《失落的世界———< 三国演义> 和< 水浒传>女性描写的比较》(宁德师专学报,2004.3)中强调了两部作品中女性描写的差异:一,文中被谴责女性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妒妇,后者侧重淫妇;二,贞洁观不同:前者不强调守节,后者主张从一而终;三,对女性的称呼,前者较后者更粗俗一些,带有的侮辱性.

齐学东《烈女与淫妇———< 三国演义> 与< 水浒传> 女性形象比较》(《现代语文》2007.3)认为《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素材大部分来自史书,可按作者的妇女观来选择或虚构,其妇女形象大多是道德符号.《水浒传》来源于民间故事,多为虚构,人物形象更为生动.”

另外,还有部分论文是以《东周列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女性进行比较研究的.如李厚琼《<东周列国志>与<三国演义> 计谋型女性形象比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1)和《乱世红颜,悲当以歌———< 东周列国志> 与<三国演义> 中的祸水型女性比较》(《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2).前者列举了两部作品中突出的计谋型女性,在后者中,作者分析了两部作品中祸水型女性,揭示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相同的生存状态和相同的悲剧命运.

这些学术研究多侧重探讨两部作品中女性在不同性格的外在表现下,相同的生存状态和相同的悲惨命运.揭示出古代中国女性悲惨命运缘于男权至上的封建礼教.

除此之外,还有张丽的硕士论文《< 平家物语> 与< 三国演义> 中的女性的自我意识》(2013),该论文从女性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和独立意识三方面着手,论述了两部作品中的共同点:女性自我意识的缺失以及后期自我意识的萌芽.

4 人物形象专题分析

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还有一些学术论文在内容上以专题的形式对《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展开分析论述.这一类研究论文是以《三国演义》中某些着墨较多的女性人物或者一批类似的女性形象进行专题分析研究.如王莹雪的《论< 三国演义> 中女性的阳刚美———以貂蝉、糜夫人、徐氏、李氏为例》(《安徽文学》2013.8);如李厚琼《三国演义中的美人计比较———以貂蝉和孙夫人为中心》(电影文学,文本研究)以美人计为专题出发,《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和孙夫人都演出了一场美人计, 虽然她们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所使用的手段不同,但都以悲剧结局.《论三国中*与政治的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三国*与政治军事斗争之间的相互影响.

再有主题更为深刻的,如王菊艳的《< 三国演义> 的妇女观与儒家文化》、熊笃的《从< 三国演义> 看传统“妇道”的变迁》、吴海燕的《浅谈毛宗岗的妇女观》、曲明鑫的《浅谈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中女性形象的评批》和杨林夕《柔肩担道义———论< 三国演义> 中女性崇德倾向及其文化内涵》都谈到了小说的妇女观,可以视为妇女观主题.这其中既有积极的妇女观也有消极的妇女观.

张军在《论< 三国演义> 龙争虎斗中的红粉意识》(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8:36-37)中指出,小说中的多种女性形象的塑造使作品情节更加丰富多姿,叙事更加得体.这种“红粉意识”是《三国演义》的一条重要线索,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总而言之,关于《三国演义》中女性形象的研究,依据研究方法的不同,笔者将目前的研究成果粗略地作了以上分类.在四种分类中,相互之间也有交叉,比如专题研究分类中,有些文章又涉及人物典型分析、比较分析或分类分析.笔者将涉及专题内容较多者皆归于专题研究的范畴.

本文结束语,本文论述了适合不知如何写《三国演义》和综述和形象方面的人物形象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人物形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三国演义》周瑜艺术形象
摘要作为历史小说,虽然“七实三虚”是三国演义的重要写作手法,但是作为历史人物的周瑜与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却变异巨大、判若两人 三国演义之周瑜艺术形象,较之于史书真实,则虚构夸饰,形.

《三国演义》的生命力
两千年来,天变,地变,国变,人变,沧海桑田,无不变的事物,然而构成社会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强弱转换,进步退化的关系总则,好像并未变,至少未大变; 或形式变, 而实质未变; 或语言变口号变, 而内容未变.

如何塑造一个受欢迎的人物论《神探夏洛克》中的人物形象
摘要作为英国最受成功的连续剧之一,改编自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的神探夏洛克以悬疑和推理再次赢得大量的忠实拥趸,笔者将以神探夏洛克(第二季)其中两集作为研究文本,从矛盾的建构和人物关系方面作为出发点,透过层.

精神危机的救赎伊塔洛斯维沃叙事作品《泽诺的意识》中的人物形象透视
【摘 要】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伴随着实证主义衰落,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精神危机,越来越多民众意识到人类无法真正理解现实、接受现实和融入社会 在意大利文学界也兴起了一种新艺术观念和创作风.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