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海德格尔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跟无聊情绪和生活世界海德格尔的技术/社会批判与其限度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海德格尔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22

无聊情绪和生活世界海德格尔的技术/社会批判与其限度,该文是海德格尔方面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和海德格尔和无聊情绪和社会批判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海德格尔论文参考文献:

海德格尔论文参考文献 生活和数学论文体育世界期刊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世界哲学杂志

王钊赵卫国

【摘 要】

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问题突显出来.由于胡塞尔首先针对科学危机带来的困境而提出生活世界概念及相关问题,致使人们将“生活世界”概念赋予过多的人文主义色彩.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中分析了三种无聊情绪及其时间根据,并探讨了世界和有限性问题.这些讨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一方面使我们得以反观《存在与时间》中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上手状态与现成在手状态的关系,另一方面以此为基础,探究真正的“生活”世界之不同层面或维度的关系及其统一,在“人文”和“科学”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

【关键词】

情绪;无聊;时间;有限性;世界

中图分类号:B516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8)04-0064-07

作者简介:

王钊,陕西大荔人,(西安 710119)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赵卫国,山西大同人,哲学博士,(西安 710119)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XZX017)

生活世界(Lebenwelt)这个词及其所涉及的话题,主要因胡塞尔的提倡而被热议.德文“Leben”哲学上通常被翻译为“生命”或“生活”,动词“leben”有“活着”“生存”“生活”“过日子”等意思,都可用以描述有“生命”的东西.海德格尔并没有特别关注“生活世界”这个词本身,甚至对较有“人文”情结的“生命哲学”颇有微词,但他确实曾把“Leben”和“Welt”放在一起,说“世界”是“生活”或“生命”的内容所指.可见,他对“生活”和“世界”的解释比较中性,或者说,“生活”世界对于他来说是多层次的,并非是与抽象的“科学世界”相对立的、同样抽象的“诗意栖居”的某种世界.胡塞尔其实也持同样看法,但他和海德格尔一样,不时被当作反科学的人文主义代表.我们不否认两位思想家的人文情怀,但他们的思想是冷静的,人必然面对一个多层次的真实世界,这点也无需思想家来指点.然而,揭示世界的多层次或环节之间的关联、现代技术统治的必然性根据,借以思考克服技术单向度异化的道路,却是有意义的课题.我们可以借助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中对无聊情绪的分析,展示造成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或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分离及统一的深层原因,看到海德格尔从此在生存论分析到现代技术/社会批判的“转向”理路,从而正确看待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批判之限度,避免过分渲染其人文主义色彩.

一、从此在的现身情态到情绪的客观感染

“情绪”通常被认为是个体主观的内心状态,或兴奋、或忧伤、或平静,由于这种变化不定的非普遍性而不为传统哲学所关注,后来则更多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人的内心能力一般被分为知、情、意三部分,鲍姆伽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创立美学,曾经就是有感于“情”不被重视.美学本是哲学层面上的分支,“情”一开始就是在普遍的“情感”或“美感”层面上被谈论的,而由于创立美学的时代正值认识论盛行,情感的主客观问题讨论一直局限于认识论框架.康德哲学试图突破这种框架但并不彻底,《判断力批判》作为联结本体与现象的桥梁,毕竟还没有进入本体领域,因此,情感问题还没有真正提到本体论或存在论的高度.然而,第三批判对于物与主体或存在与人的那种非知识、非道德的交互感应的讨论,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彰显其当代意义.后来的存在主义将情绪特别是个体的情绪情感突出作为论题来发挥,大多着眼于生存角度.处在这个时代的海德格尔,并没有将康德追求的情感之认识的普遍性,与存在主义崇尚的情绪之生存的个体性对立起来,而是以时间为桥梁,将二者统一到此在感应存在之发生而生存着的历史中.

以时间来连系情绪之客观普遍性与主观个体性,明确见于1929-1930年的《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这部被称为海德格尔秘密代表作的手稿,时间上后于《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和《现象学基本问题》这两部重点讨论时间问题的著作.在以讨论此在的时间性为主题的《存在与时间》中,这种统一还是在此在的生存论语境中被讨论的.“我们在存在论上用现身情态(Befindlichkeit)这个名词所指的东西,在存在者层次上乃是最熟知和最日常的东西:情绪(Stimmung);有情绪(Gestimmtsein).”[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56页. “现身情态”作为“在此”的一个结构环节,描述的是此在的一种当下处身的状况,这种展开状态与另外两个环节“领会”和“话语”共同构建操心结构.我们日常谈到“身处其中的状况”,显然并不完全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的,尽管某种状况往往“包含”或“带有”某种情绪.因此,海德格尔此时虽然将情绪(Stimmung)作为最熟知、最日常的、更多被心理学理解的主观内心状况,并且示范性地讨论了“怕”这种情绪,但讨论内容却是“所怕的东西”“怕”以及“为何怕”几个环节构成的一种“客观的”现身状态.而“Gestimmtsein”这个词是“stimmen”(调校、合辙、感染、感应)的被动态,字面意思是“被感染”或“被感应”,更精准地表达出“有情绪”的这种不仅主动主观,而且被动客观的状态.此外,“Stimmung”本身就还有“情调”“氛围”甚至“舆论”等更具客观意味的含义,某个人、某群人乃至整个人类都会营造,或是被卷入某种氛围中,形成某种舆论.于是,此在生存论的话题,借助对情绪的讨论,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技术/社会的批判,这就是海德格尔“转向”的开端.海德格尔的广义技术批判,可以说就是对广义的社会氛围或时代情调,宽泛地涵盖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道德等建构模式,即对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整体批判,而这涉及到胡塞尔意义上欧洲科学危机带来的“生活世界”问题.这种作为大事件(Ereignis)的现代技术,存在之发生的特定模式,反过来必然会感染或作用到此在.因此,揭示被现代氛围所感染的此在的情绪,旨在唤醒此在响应本真存在之发生的基本情绪,就成了哲学的任务.而无聊情绪的多层次,对应着人面对世界或身处世界的多种状态.于是,此在生存论话语背景下的上手状态(Zuhandenheit)、现成在手状态(Vorhandenheit)、本真或非本真状态,就被转化成对情绪层次的分析,并与世界问题联系在一起,更为根本的是,最终时间被揭示为以上种种之根据.由于此在是时间性的存在者,其有限性造就了其领会存在的多种方式和层次,或者说存在之发生的各种变式,于是,“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非本真状态和本真状态的分裂和统一问题,就可以通过对基本情绪的分析来揭示.

二、第一种无聊情绪与现成在手状态下对时间的安排

分析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可以借用海德格尔对本真状态与非本真状态关系的描述,当然,前者着眼于世界,后者侧重规定此在的生存状态.尽管人们通常也会说二者一而二、二而一,但具体是怎样的统一,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确实未做过多讨论,只是提到本真状态是从常人非本真状态中“抽离”.按照通常的思维水平,人们往往将本真状态作为非本真状态的“基础”,于是同样推论说,科学世界基于生活世界.不仅如此,《存在与时间》非本真状态的两种情况,此在操劳于物的上手状态与现成在手状态之间的关系,也被简单地说成是后者“基于”前者.即使海德格尔不用“基于”这样的词,而说上手状态较在手状态更加“原始”,仍然会造成两种状态“地位不等”的误解,关键是两种状态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朗.海德格尔后来也没再专门讨论这种关系,但我们可以在《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对无聊情绪的分析中,反观非本真状态这两个环节的时间规定根据,而时间的各种变式同时也规定着世界的各个层面或维度,是其分化和统一的根源.

海德格尔逐次分析了三种无聊情绪:第一种是“被某事物搞得无聊”,第二种是“在某事物中自己感到无聊”,第三种是深层次的“某人无聊”.前两种情绪分别对应此在对物操劳的现成在手状态和上手状态,或者说,此在身处于不同层面世界的形态.第三种与本真状态相呼应,留后再谈.第一种无聊情绪的例子是:我们因为计划不周提前来到某个火车站,距离火车到来还有好几个小时,我们因为火车站无法立刻提供乘车服务、需长时间等待而感到无聊.于是,我们不断看表,并尝试用各种无聊举动来消磨时间.我们被车站的“拒绝”搞得无所事事,被我们急需抓紧却拖延着的时间拖住.无聊显然与时间相关,赶走无聊就是消磨时间,没事可做就是某一时间段“空”着而没有被占满,我们没能安排好时间.显然,此时的这种“客观”时间,是作为一个运动参照系对此在显现的,所有事情均发生在这种时间内,相互之间以之为基准而调整配合,这就是我们日常理解为“现在”系列的时间.经典力学思维方式下的科学认同这样的时间,因为它是最客观的基准,于是它成为客观性、普遍性最可靠的保障.《存在与时间》所说的现成在手状态,理论性静观地对待物的情态,就是对作为“现在”系列的时间的一种客观安排或预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精确化,现代人所追求的高效和快捷,实质上就是将时间准确地安排得满满当当,不留空隙.提前几小时就到达车站,显然是前现代的不“明智”、非“科学”之举.有了“空”,人们反而无法忍受,感到无聊至极并极力逃遁到某种操劳中排遣它.时间仍然是领会存在的视域,但在这种形式或层面中,存在是现成存在者的存在,其运动虽然要“在时间内”进行,但与时间本质上是分离的,甚至可以想象存在者全部抽去后剩余的空的空间,以及仍然川流不息的“现在”系列.抽象的科学化时间,的确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效率,抓紧而不浪费时间成为美德,久而久之,人们只有在时间偶尔没被占满的情况下才会感到无聊,或者说,只要在时间没被安排满的情况下就会感到无聊.现代人表面上也追求“休闲”,但现代休闲无非是用一系列的紧张活动占满安排好的时间,旅游团让我们切身领会这件事情.一旦真的“有时间”了,忙碌惯了的人们反而感到无聊.对时间的静观和安排,伴随着对物、其属性及运动规律的静观或探究,世界也一道成为物的总和,人无外乎复杂的机器,机器一旦停止运动,就“空”下来了,不生产了,就失去了其意义,就会感到无聊.

三、非本真状态下的两种无聊情绪及其时间根据

对“有时间”感到无聊,暗示现代人通常情况下“没有时间”,甚至追求没时间的“充实”,有“农闲”但罕有“工闲”,没听说过“商闲”.那么,时间哪里去了?当然是被安排满了,似乎排满时间就不无聊了,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无聊的第二种形式“在……之际自己感到无聊”,揭示出更加复杂而隐秘的情况.海德格尔的例子是:我们受朋友之邀,安排好时间去参加一个晚宴,期间其乐融融,丝毫没有感到无聊,无聊顶多会不经意闪现,比如我们偶尔会用手敲敲桌子,抽几只并不需要的烟,但尽欢归家之后,我们仍然会感到无聊.与第一种情况相比,无聊对象难以发现,不是具体的某个东西,比如使人无聊的车站,而是“我不知其所是”,但事后我们还是感到无聊.难道整个情境即晚宴本身就是无聊的吗?的确如此.可是,期间我们没有任何无聊的感受,而且享受着美食、音乐、有趣的谈话,也没有被时间拖住,不需要抓紧时间,因为已经安排出来了,更不需要消磨或打发时间,甚至觉得时光飞逝.这种情况并不说明没有无聊情绪,而是表明无聊加深了、更加隐秘了.无聊和消磨时间以特有的方式纠缠在一起.“消磨时间潜入被搞得无聊中,并通过彻底弥漫到整个情境而达到一种特有的程度,是第一种形式中借助支离破碎或心神不定的尝试所根本无法达到的.我们发现不了任何无聊的东西,而消磨时间却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它本身支配着整个的情境.”Martin Heidegger, Die Grundbegriffe der Metaphysik:WeltEndlichkeitEinsamkeit, Gesamtausgabe Band 29/30, 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Frankfurt am Main, 2004, p.170. 可见,我们在宴会上的惬意品尝、优雅闲谈、社交性抽烟本身就是在消磨时间,这种情况下时间仿佛停顿着,展示自身而不流淌,“而这完全或根本不意味着:它消失了,而是说,这种时间之停顿是原始的拖延,而这就意味着逼迫”Ibid., p.184. .时间以更加原始的方式摆置着我们,因其作用之隐秘,它拖住我们而我们却无所察觉.第一种情况下急促奔流的“现在”,在第二种情况被延展了,延展至整个情境“期间”而停顿着,我们挥霍着它却无所察觉.

可以看出,第二种感染我们的无聊,我们身处这种情绪的方式,对应着《存在与时间》中此在操劳于事物的上手状态.也就是说,我们不知不觉地“使用着”我们现成状态下事先安排好的时间,使用时间的时候,我们不会感觉到时间的“客观”存在.同样,在锤子被得心应手地使用时,我们也不会知觉首先摆在那里的“客体”.上手的锤子,现在被转移到“上手的时间”这种更加根本的语境中来讨论,这一转移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上手状态与在手状态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现成在手状态“基于”上手状态,或者后者比前者更“原始”,两种情态“地位平等”,一种是安排时间,另一种是使用时间,不是安排好了才能使用,也不是为使用而安排,毋宁说两者共同构建了此在的非本真状态.第一种无聊情绪的产生是因为时间安排不当,使用时间发生了中断,延展停顿了的“现在”,退回到流淌着的“现在”,此间“没有安排”,用生存论的术语描述就是说,上手的锤子之使用出了问题,停下来检查一下,于是退回到现成在手状态.这种上手操劳之停止或转移,或许是由于“主观”安排不当,或者是由于“客观”发生故障即“触目”“窘迫”等.但“退回”并不意味着在手状态就位卑一等,而是上手操劳的转移.比如,对锤子真正“进行”“理论考察”时,或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时,甚至日常使用人工技术物时,同样可能处于使用时间的上手状态.黑尔德在《生活世界现象学》导言中写道:“我们触动电灯开关和打开电视机,而我们在把握这些行为可能性时并不需要特别地去关注:这些对象究竟是怎样的,即从科学-技术看究竟是怎样的.”[德]黑尔德:《生活世界现象学·导言》,[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43页. 康德讲人为自然立法,更多着眼于人在理论层面上对世界的建构,即静观式的安排,但人为自然立法绝不限于理论建构,建构要通过具体的技术活动落到实处,从而形成我们真正身处其中的科学世界.我们通常所说知行合一,就是由上手状态与在手状态、使用时间与安排时间共同组建起来的非本真生存状态.我们操劳于物,同样也操劳于时间,使用时间时“现在”的延展或时间的停顿,使我们对这种无聊情绪无所察觉,但无聊没有消失,只是更加隐秘甚至加深了.

四、直面时间所导致的深度无聊

安排时间与使用时间构成此在的非本真状态,此在“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烦躁”地或“惬意”地消磨着时间.但无论如何打发时间,总得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有时间.第一种无聊表面是因为不肯“浪费”时间,但却想尽办法用各种举动来打发时间;第二种无聊本身就是起因于不经意挥霍了时间,但却是主动安排的时间.此在到底“有时间”还是“没时间”暂且不论,此在毕竟在消磨时间上还有些主动.更深层的第三种无聊情绪是“某人真无聊”,这句话的德文原文是“Es ist einem langweilig”,如果按字面“完整”翻译应该是“它对某个人是无聊的”,指某个人主观的无聊感是由一个客观的“它”(Es)强加给这个第三格的某个人(einem)的,他被彻底地感染.这种深度无聊将我们置于某种权力范围之中,个人或主体不再有力量,甚至没有机会消磨时间.这种无聊找不到任何例子,它往往出乎意料地发生,当然也可能形成各种情境,但对于每个人都完全不同.“当人们星期天下午穿行于大城市的街道的时候,就会自发地受困于:‘某人无聊’.”Martin Heidegger, Die Grundbegriffe der Metaphysik:WeltEndlichkeitEinsamkeit, Gesamtausgabe Band 29/30, 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Frankfurt am Main, 2004, p.204. 在深度无聊情绪中,此在所面对的不是某个无聊对象,也不是某种情境之整体,而是面对存在者之整体的拒绝,万物瞬间变得漠不相关.另一方面,此在既不因拖延的时间而逗留,也不被停顿的时间所摆置,而是被逼迫到“眼下”这一极端、“眼下”的一瞬间,时间视域本身彰显出来.“时间吸引此在,但不是作为与流逝有别的停留不动的时间,而是说,时间超然于那种流逝及其停顿,时间,向来就是此在本身之整体,这种完整的时间作为一个视域而吸引着.”Ibid., p.221. 此在被抛地就“有时间”,这种时间超越了日常时间,即“现在”系列的流逝或停顿.此在被迫而非主动地直面或承受整体的时间.

这种描述对应着《存在与时间》中对“畏”的描述,在“畏”这种别具一格的情绪中,此在日常建构的因缘关联消失,此在随之成为孤独的个体,面对的是世界之“在此”本身,存在者之漠不相关的整体.从时间角度讲,就是时间三个维度之聚集,聚集为“眼下”三位一体的本真时间视域.“人们简直宁可要说:在这种‘某人真无聊’情况下,一个人有永恒感,人们感到从时间之流中被拖出.”Ibid., p.213. 但这种“超越”时间的永恒感,用生存论的术语说,恰恰是本真此在直面他的死,彰显的是其根本的有限性,此在领会到自己是彻头彻尾的时间性的动物.此在从根本上说是“有时间”的,但这种“有时间”超越日常意义的“有时间”或“没时间”.随着现代社会的高效快捷,此在愈发精确地安排或使用时间,“没有时间”成为此在之常态,“有时间”或是安排出来的,或是因为没安排好而“空”出来的,因为多出时间而无聊,恰恰表达出日常此在“没有时间”.无聊的第一种形式表现得最直接,人们明显感到“空”时间带来的不快;第二种形式的无聊因为忙碌、甚至惬意的忙碌而难以察觉;第三种无聊隐藏最深,然而却是根本性的.“虽然无聊的第一种形式既不是原因,也不是无聊发展到第二和第三种形式的起因或开端,恰恰相反:第三种形式是第一种并由此也是第二种形式之可能性条件.只是由于这种持续的可能性——‘某人真无聊’——潜伏在此在之根本处,人才可能自己感到无聊,或者被其周围的事物和人搞得无聊.”Ibid., p.235. 换言之,第三种无聊源于本真时间视域之敞开,此在根本上“有时间”,在这个前提下,他才可能去“安排时间”并“使用时间”,进而才可能“没有时间”.《存在与时间》的最后章节提出问题:“各个此在在实际生存之际‘有时间’或‘没有时间’.它‘取得时间’或‘留不下任何时间’.此在为什么要取得‘时间’,为什么会‘失掉’时间?它从何处取得时间?这个时间与此在的时间性关系如何?”[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前揭书,第457页. 残篇来不及对此做详尽回答,借助海德格尔对无聊情绪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的缘由.

五、现代技术作为有限此在对抗无聊情绪的手段

以时间为根据的三种无聊情绪之间的关系,为我们反观此在的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物对于此在的上手状态和现成状态提供了视角,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明“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尽管第三种无聊情绪昭示的“有时间”,是前两种情绪昭示的“安排时间”和“使用时间”的前提,但不能以基础主义的思维方式去理解,简单地说“基于”或“源于”.恰恰是安排和使用时间,才表明此在根本上“有时间”,二者是体和用的关系.“无聊”(Langeweile)从字面上看就是片刻(Weile)变长了(lang).第一种情绪明确表达出对于“长”的时间之反感;第二种无聊虽不易察觉,但也是针对“延展”了的“现在”;第三种深度无聊中,时间“长”到向死而生的此在本真存在之整体.可见,无聊终究是对于“有时间”的无聊,此在切身领会到自己是时间性的存在者,只能在时间视域中领会存在,在其中操劳于世界及存在者.因此,在时间面前感到无聊,就是对此在自身之有限性的无奈或回避.正是这种情绪,致使此在与有限性进行抗争.

《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的副标题是:世界、有限性、孤独性.在讨论无聊情绪后,海德格尔通过与“石头是无世界的(weltlos)”“动物是缺乏世界的(weltarm)”对比,阐明了“人是建立着世界的”(weltbildend)这样的命题,从而回答“世界是什么”.人能够建立世界,就是能够赋予存在者以意义,或将存在者作为存在者本身,或将其规定为某某.不同的无聊情绪,对应着“世界”对此在的不同意义.在第三种深度无聊中,世界作为漠不相关的存在者之整体抛到此在面前,此在“眼下”成为一个孤独的个体,彻底领悟其时间性和有限性.而“眼下”的有限时间视域整体所带来的深度的无聊,又伴随着的某种虚假永恒感,促使此在对抗时间而追求永恒.于是,此在赋予漠不相关的存在者以自己的意义,动用知性的概念和范畴来规范这个世界,使之成为客观实在的相互关联的体系,这就是日常此在操劳组建起来的因缘关联整体.基于这种不变的、普遍客观的意义关联,此在可以立足现在、总结过去、展望将来,用《存在与时间》的生存论术语就是“有所期备有所居持的当前化”,一切都获得了确定性和保障.于是,此在可以安排和规划事物并投入其中,将有限性的被动,转化为建构的主动,“世界”的意义就此以此在为中心发生了转化.

第二种无聊情绪昭示出此在对抗时间求得充实之“忘我”的忙碌,这就是日常操劳在世的上手状态.“现在”的延展意味着“将来”“过去”的“当前”化,此在从“眼下”的孤独个体转变为不死的常人主体,时间变为可计算的视域,“将来”和“过去”的事物尽在主体“现在”的把握中.当然,日常此在的“期备”还不够精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精确预期与计算的要求愈发紧迫,“好奇”不断变化翻新,日常世界的技术成分越来越大,“科学世界”不仅掩盖了作为基础的“生活世界”,而且加速了传统“日常世界”的科学化.“由此,便有一种印象蔓延开来,好像周遭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只是由于它们是人的制作品.这种印象导致一种最后的惑人的假象,以此看来,仿佛人所到之处,所照面的只还是自己而已.”[德]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45页. 当然,对确定性的把握也会偶有失算,失算了的“空”时间非但没有使此在感到悠闲,反而使之产生第一种无聊的情绪,这种情绪明确暴露出此在对于“有时间”深层次的恐惧,暴露出人们寻求填满时间、消磨时间以对抗有限性的强烈需求,人们在“没有时间”时恰恰觉得安稳而有保障.可见,建构技术世界是有限此在的必然命运.此在试图通过把握自己所建构的科学世界之客观规律,逃避或对抗其根本的时间性和有限性以追逐永恒.然而,此在在科学世界中仍然会感到无聊,不经意间仍会被抛到时间面前,前两种无聊昭示出通常被遗忘的、隐秘的第三种深度无聊.无聊情绪的多种形式及其统一,揭示出世界的多层次之间的转换及其统一,对应着此在不同的处身状态.

六、小结:多维度的“生活”世界与技术批判的限度

海德格尔在早期的《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中,认为“世界”是“生活”或“生命”的内容之所指,“可以形式地说:生活本身与世界相关联,‘生活’(Leben)和‘世界’(Welt)不是两个本身现存着的客体,就像一个桌子前面的椅子与之空间性地关联着.相关性是那样一种关系,即,被践行,被经历的关系……世界是生活现象中内容意义方面的基本范畴”[德]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赵卫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年,第76页. .在他看来,真正活生生的“生活”世界,就是丰富的多维度世界,是狭义的“科学世界”和狭义的“生活世界”之统一.而“科学世界”较“日常世界”,只是计算和算计愈加精确化,并没有质的不同,日常非本真操劳是由上手和在手两种状态共同建构的,而其共同的前提条件是本真此在之存在.这三种状态的关系,通过三种无聊情绪的纠缠,通过其时间规定更加明确地表达出来.由此可见,海德格尔对技术/社会的批判,不仅是人文主义性质的,他将技术统治上升为“天命”.对此,人们指责他“泰然任之”无所作为.但他揭示出人因为无聊而试图借技术克服有限性的根据及必然性,这种根据在于人的时间性,在于人必须承受通过时间来领会存在的命运.因为对有限性或时间感到无聊而建立世界,进而建立具有确定性的客观世界,正是这种独特的行动,使此在与“无世界”的石头、“缺乏世界”的动物区别开来.库恩揭示出科学革命“范式”之间的断裂,而范式决不仅限于自然科学领域,其意义在于告诉我们,一切制度创新、社会变革、观念革命,换言之,人不断地重新对于世界赋予各种意义,构成了“生活”世界活生生的历史演进.“生活世界”的原动力,恰恰通过“科学世界”的不断坍塌和重建表现出来,反之“科学世界”的片面化、抽象化所带来的困境,促使人们不断返回“生活世界”.人对抗“一切皆流”的世界而追求存在之永恒性,但又必将被世界洪流无情吞没,这种状况并不一定就导致悲观主义,抗争恰恰表现出此在之力量.此在通过这种抗争及其失败,又领会到存在之超强力量,从而保持人之为人在宇宙中的恰当位置.尼采主张乐观地看待这种生灭交替之悲壮,体验生存意义上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法,领会希腊人勇于承受而现代人谈之色变的悲剧精神.如何把握此间的中道,突显世界之多维度的张力,而不是企图在理论或实践中将之抽象统一于某个环节或方面,是对现代人的一种考验.“泰然任之”其实是对人性的锤炼,非此即彼地放任或逃避科学技术,弃置或缅怀生活世界,才真正暴露出现代人的软弱.

(责任编辑哲之)

总结,此文为适合不知如何写海德格尔和无聊情绪和社会批判方面的海德格尔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海德格尔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存在作为无论海德格尔存在概念的回隐特性
谭佳远(贵州大学 人文学院,贵阳 550025)摘要海德格尔思想的最核心词汇首推存在,其哲学之所以难以理解就是因为存在概念含义之隐晦 而对存在概念理解的关键就是对其回隐特性(即存在作为无)的把握,通过.

海德格尔我为什么住在乡下
南黑森林一个开阔的陡峭斜坡上,有一间滑雪小屋,海拔1150米 小屋仅6米宽,7米长 低矮的屋顶覆盖着三间房间厨房兼起居室,卧室和书房 整个狭长的谷底和对面同样陡峭的山坡上,疏疏落落地点缀着农舍,再往上.

尼采和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哲学的任务
摘 要作为德语世界的两个伟大哲学家,尼采和海德格格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的观点大相径庭,前者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价值问题;后者则认为是存在问题 尽管如此,两位哲人却在一个观点上有着惊人一致,那就是苏格拉底.

学生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 7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c 2018 07 051摘要本文从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逻辑起点出发,根据杜威、陶行知的教育生活理论,结合物理学科阐述.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