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学生资助类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新模式*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主题:学生资助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7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新模式*,本文是关于学生资助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与高职院校和资助和探索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学生资助论文参考文献:

学生资助论文参考文献 新经济杂志新课程导学期刊新制度经济学论文农村新技术杂志

摘 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特点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课程结构、学生生源情况、就业前景等方面都与其他普通高校有着很大的差异.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分析了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存在的特有问题,从资助育人角度探索出一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资助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学生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8.10.093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高职教育阶段,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应征入伍国家资助、师范生免费教育、新生入学资助、退役士兵学费资助、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相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已基本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然而这些政策仅解决了学生能否上得了学的问题,而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作为高校来讲,不仅仅要保证家庭困难学生上得了学,还要将他们培养成才,让他们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1].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特点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课程结构、学生生源情况、就业前景等方面都与其他普通高校有着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研究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特点和目前资助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资助育人角度探索出一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资助新模式.

1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情况问卷调查

1.1问卷设计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基本情况,设计了《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共分4个部分,15道题目,第一部分主要调查贫困学生基本情况,包括所在年级、家庭背景、致困原因和学习情况;第二部分主要调查贫困学生目前面临的问题,涉及学生的性格、情绪困扰因素等;第三部分主要调查学生对目前资助政策的评价和感受,包括贫困生和助学金的比例是否匹配、周围受助学生的行为、学生接受资助时的感受等;第四部分主要调查贫困学生对学校资助的期望,包括期望的资助形式、需要的帮扶方式.

1.2调查范围

调查对象主要是河南省3所高职院校的贫困学生,共有1492名学生参与,其中,大一学生占48.12%,大二学生占33.36%,大三学生占18.52%.

1.3调查结果

1)贫困学生基本情况.参与调研的1492名学生中,有1161人来自农村,占总人数的77.82%,偏远山区人数占5.56%,城镇人数占16.62%.调查显示,致困原因中,因务农收入少的占71.4%,孤儿单亲的占9.02%,家人患病的占11.9%,边远地区和自然灾害的占2.51%.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这是因为一般农村家庭人口较多,收入主要靠父母务农或外出打工,负担不了大学期间的学住费和生活费.

2)贫困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问卷中,贫困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一道多选题,有45.77%的学生选择了经济问题,包括消费、家庭负担和情况等;41.37%的学生选择了职业和人生规划问题,包括和实习情况、专业远景,毕业后就业状况等;选择心理和学习问题的占12.86%,包括课程困难、挂科、室友关系、成长疑惑等.

3)贫困学生对目前资助政策的评价和感受.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您认为当前贫困生和资助比例匹配吗?”“您获得直接资助时的心理感受是什么?”等问题.调查显示,34.76%的学生认为比较匹配;37.53%的学生认为贫困生多,资助范围太小;还有27.71%的认为特别贫困的学生很少,资助范围有点大.49.36%的学生认为获得直接资助时的感觉是开心、感恩;28.24%的学生觉得有点负担,有不劳而获的感觉;还有22.4%的学生选择了有点自卑,觉得像讨来的一样;另外还有一部分选择了其他.

4)贫困学生对学校资助的期望.问卷在这部分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您最想要的学校资助形式有哪些?”33.41%的学生选择了个人发展指导,包括学生生涯指导、专业生涯指导和就业指导;30.69%的学生选择了校内外的培训机会和实习锻炼机会;23.77%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和课程辅导;12.13%的学生选择了情感方面的辅导.

2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情况访谈

为了能了解到关于贫困学生更多的情况,从某高职院校贫困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进行访谈.抽取的这20名学生中,有10名特困生、10名一般困难学生.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学生的情况和真实想法,采取了比较轻松的访谈形式.访谈先从聊天开始,通过轻松交谈,先了解学生的日常爱好、学习和交友情况、参与的社团活动、情况、周围同学的情况等,然后逐渐深入,谈到他们的家庭情况、面临的问题和压力、对目前学校资助情况的看法和意见、有什么期待等.

3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特有问题分析

3.1困难学生比例大且大部分来自农村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的认可度偏低,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本科院校好于高职院校,所以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一般不会报考高职院校,而成绩稍差的,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一般也会选择花更多的钱去上民院校.农村学生如果学习成绩偏差,而且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只能无奈选择高职院校.因此与一般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农村生源比重较大,而农村学生基本是多子女户,收入来源主要靠父母务农,这些都导致了高职院校贫困生比例大,且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2].

3.2特困生比例小而一般困难学生比例较大

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住费和生活费都无法负担的学生,称为特困生;另一类是能负担生活费,但学住费负担不了,称为一般困难学生.总体来看,特困生比例很低,一般不超过6%,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原因有孤儿、偏远山区、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家庭突发状况等.一般困难学生所占比例很大,也是高职院校最典型的贫困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成员多、收入来源单一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

3.3现有资助资金分配不恰当

因奖学金对成绩有较高要求,这里主要分析国家助学金.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中,每年能享受到国家助学金的占在校生的20%左右,但由于高职院校贫困学生人数较多(贫困生比例高于20%),因此国家助学金资助比例显得范围过小,甚至在助学金评选发放中出现了竞贫、挥霍助学金等不良现象.而对于特困生来说,虽然很多院校将资助标准分了档次,但仍然满足不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次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贫困学生在获得直接资助时有心理负担,有的学生会有不劳而获的感觉,有的甚至会感到自卑.大部分贫困生希望学校能提供一些既能提高锻炼自己能力,又能获取报酬的机会.也就是说,与直接的物质资助相比,更多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即有偿性资助.这样的资助方式让学生更有自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3.4学生知识基础薄弱且就业忧虑较重

前面讲到,高职院校学生自动入学比例很小,大多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且学习成绩又差,最后无奈选择上了高职.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知识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自我管理、自主学习意识也比较差.而来自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学生比一般非贫困学生见识更为浅窄,心理困惑更大,对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更是茫然.大多数贫困学生对未来就业问题非常忧虑,同时也希望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改变自己和家庭的贫困状况[3].

4探索高职院校资助工作新模式

1)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住费.在“解困—育人—成才”资助新模式下,国家助学贷款仍然是贫困学生解决学住费的主要途径.无论是特困生还是一般困难学生,都可通过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缴纳在校期间的学住费.

2)统筹分配资助资金,无偿资助和有偿资助有机融合.国家下拨高职院校的资助资金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资助资金用于对特困生进行无偿资助,这就要求高校首先要精准认定特困生,进行精准资助,以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资助标准也要适当提高,具体可参考学校所在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定.第二部分资助资金用于高校建立一些勤工助学项目,资金不足部分由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资助经费中支出.

3)构建勤工助学实训基地,开拓资助育人平台.由政府牵头,学校负责,聚拢各种社会资源,在高职院校建立勤工助学实训基地.勤工助学项目要严格审核,要求既能给学校或社会带来一定效益,又能锻炼提高学生能力.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助学生成才”的原则,以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为目标.国内一些高校的做法可以用来借鉴,如在校内设立勤工助学复印店、勤工助学超市等.这些项目可以面向校园或社会来提供服务,由勤工助学学生自己经营,产生的利润可以用来支付勤工助学学生工资,成本回收后还可以循环使用,大大提高了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4].这种资助模式既给予了学生物质资助,又锻炼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责,实现“解困—育人—成才”的有机结合.

4)培养职业技能,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助力贫困学生就业.就业是贫困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让这些学生和家庭彻底脱贫的有效途径.让贫困学生顺利圆满就业、成人成才是资助育人工作的最终目标.调查发现,很多贫困学生见识浅窄,人际交往和求职技能也稍逊一些.学校应针对困难学生构建职业发展辅导体系,从人际沟通、求职面试技能、职业信息获取、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培训辅导.促进学生就业最有效的方式是校企合作,政府可通过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来搭建桥梁,吸引和推动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企业可利用现有资源,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在征得学生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实现人才储备[5].学生可利用得到的实践机会,提升职业能力.学校可借助企业资源达到育人目标,提高学生就业率.

5新模式顺利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体系.新模式要求只对贫困生中的特困生直接发放助学金,进行精准资助.而精准资助的前提是要精准认定特困生,一旦特困生认定过程出现错误,导致“误判”,那么后面的资助工作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体系,才能保障后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5].

2)可靠的资助队伍.要使新模式发挥最大效能,执行者是关键.目前很多高校资助队伍质量参差不齐,不能适应新模式下资助工作的需要.建议加强人员专业素质培训,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打造一支踏实可靠的资助队伍,为高效完成资助工作提供人力保障[6].

6结束语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企业紧密配合,为资助工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对于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不是简单地直接给予物质和经济帮助,而是要在资助过程上下工夫,在思想和情感上给予关爱,在知识和能力上进行教育和锻炼,最终实现育人和成才的资助目标.

参考文献:

[1]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7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R/OL].[2018-07-06].http://www.moe.edu.cn/jyb_xwfb/

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301/cl/

201803/t20180301_328216.html.

[2]母雁群.高职院校困难学生资助的问题与对策——以菏

泽家政职业学院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5.

[3]宋清华,李铁虎.武陵山片区高职贫困生资助新模式案例

研究——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职工教

育,2014(22):76-77.

[4]高霞.燕山大学学生资助模式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

2010.

[5]李鹏,朱伟军.助力困难学生生涯发展,开创就业帮扶新模

式——来自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帮扶的成功实

践[J].文教资料,2015(14):159-160.

[6]李凤.助金、助心、助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新模式[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55-56.

(责任编辑尚晓春)

本文结束语,本文论述了关于高职院校和资助和探索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学生资助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学生资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化实施路径探究
摘要职业教育根据国家产业经济发展方向,设置课程专业,制定培养模式,在教育投入和产出方面具备较优的效能,是把我国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途径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专业技术型人才顺利完成学业的保.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析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社会生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迈入“大数据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大数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思想活跃、现代化信息技.

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新模式
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模式课题调研报告
张锴,骆宾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554300)摘要“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模式研究”是2016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辅导员研究项目课题,课题编号为2016fdy.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