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实践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与改编《王少堂》的实践和体会方面论文怎么写

主题:实践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1

改编《王少堂》的实践和体会,本文是关于实践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与《王少堂》和实践和改编有关论文如何写.

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堂吉诃德论文教育实践和杂志经贸实践杂志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扬州评话,扬州地方曲种之一,又名“维扬评话”“扬州评词”,民间俗称“说书”,用扬州方言说表,流行于苏北、镇江、南京、上海和皖东部分地区,深受人们的欢迎.据考,扬州评话起源于明末清初说书家柳敬亭,成名后曾在扬州说书传艺,以其艺术的成就和影响,被后世扬州评话艺人尊称为“三皇会”祖师之一.此后扬州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评话艺人,王派《水浒》传人王少堂,就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

我从小听大人讲,说《武松打虎》最好的是王少堂,晓得了扬州有个说书先生叫王少堂;进了曲艺团听惠兆龙、李信堂等先生的介绍和授艺了解了王少堂;通过阅读《艺海苦航录》《扬州曲艺志》以及戴步章、惠兆龙生李真先生生前保留的文字资料,我进一步亲近了王少堂;后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王少堂》一书,使得我更懂了一代宗师王少堂.

由此,我萌生了说《王少堂》一书的念头.

一、改编的动机

评话版的《王少堂》是李真、徐德明先生根据《王少堂传》改编而成.本着对王少堂先生的崇敬,我在反复阅读《王少堂》的过程中,慢慢地走进了王先生的艺术人生的世界.

王少堂从小怕进学堂,却爱上了书场,没有当上书生,却当上了说书先生.他九岁登台,十二岁过海,十七岁校场打雷,二十三岁参加了“五虎大战康国华”,后来大胆过电,扬名淞沪等等,世人都说“看戏要看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

从小耳闻王少堂,如今读懂王少堂,王少堂成了我崇拜的偶像.《王少堂》这部书真实、生动、形象、系统地再现王少堂的艺术人生.他的一生,让我看到、想到过去老艺人辛辛苦苦说了一辈子的书,全是传统书目,尽管融入了自己的一些观点看法,毕竟说的是神仙鬼怪、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好汉那些事儿.建国后,老艺人仍然说这些书.当然也说了一些别人的新书、别人的故事.扬州评话能不能说自己的书,说自己的事?

我意识到每一代优秀的评话艺人都有他的代表书目.惠兆龙先生说过,“任何一个时代的扬州评话,都要有新的长篇书目,作为代表作出现并传承下去,评话演员不能只会说《三国》,说《水浒》.”惠兆龙先生有一部《挺进苏北》,而我有什么?我能不能改编《王少堂》,演讲王少堂呢?

我向王兆根老师说出了这个天真幼稚的想法,顺带试探一下此法是否可行.想不到“英雄所见略同”,他即刻回答我:“迄今为止,扬州评话界没有艺人说同行艺人故事,你的这个想法好,若能实现,可谓开辟扬州评话界的先河.不妨你来试一试,让年轻演员演说老一代艺人的故事,我愿意助你一臂之力.”他还说:“通过改编《王少堂》,演说王少堂,不仅能提高你的艺术水平,而且还能振起年轻演员虚心向老一辈艺人学习风气.”

王兆根老师的一番话,就像一块石头投进了我的心池,泛起了涟漪和水花.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我鼓起勇气将李真、徐德明先生的《王少堂》搬上书坛的想法向团领导汇报,并得到姜庆林团长的认同和支持.

二、改编的准备

一时的冲动,很快付诸了行动.要将360 千字的、厚厚的、沉甸甸的《王少堂》,改编成真正意义上的话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绝不打无把握之仗.

对于没有扎实文学功底、仅凭一股热情和责任感的青年演员的我,显然远远不够.曾记得我在1997 年报考扬州市曲艺团,考完试之后,时任扬州曲艺团团长的沈益民先生就送给我一本书,书名《王少堂传》,并要求我认认真真地多读几遍.不负团长的厚望,我一连读了十遍.

如今我清醒地看到1996 年出版的《王少堂传》是纯粹的文学本,侧重于文学性、史实性,离扬州评话有一定距离.为了将《王少堂》改编成能够搬上书坛的话本《王少堂》,我做了以的下准备工作:

首先,走访老艺人、老听众、老邻居,多方面了解王少堂生事以及有关王少堂的奇闻趣事.与文化界、艺术界的名人探讨王少堂的艺术人生和艺术成就,邀请费力先生易德波博士作为艺术顾问.

其次,深入阅读研究《艺海苦航录》《扬州曲艺志》,翻阅《扬州往事》《扬州年鉴》《扬州评话四家艺人》等等,注意收集参考王筱堂先生、戴步章先生、惠兆龙先生、李信堂先生、费力先生、易德波博士、李真先生的文字和口述资料.

再次,不厌其烦地精研文学本《王少堂传》,吸取精华,保留优秀的语言词汇.最重要的是耐下心来,熟读精研《王少堂》,将评话大师王少堂“请出”书本,穿越到我的面前,和我进行对话.通过面对面、心对心交流,直到在我的脑海中形成具象,笔端才有活生生的、艺术性的王少堂,这时我才开始改编.

三、改编的布局

改编《王少堂》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新版《王少堂》更加适应时代节奏,跟着现代人的步伐,符合当代人审美观点.不但要丰富《王少堂》的文学性与趣味性,还要结合说书特点,避开不适合搬上书台的部分,最终形成艺术性、趣味性较强的“短而精”“趣而新”的《王少堂》话本.

所谓“短而精”的新版《王少堂》,绝非是原版《王少堂》的大缩水,使之成为“骨瘦嶙峋的压缩饼干”.“趣而新”的《王少堂》不是百宝箱,所有珍珠玛瑙、金银财宝往里装.接下来的工作,要有得当的方式方法和合理的创作套路,然后才能脚踏实地开展.我清醒地认识到,改编《王少堂》不是刻意地、人为地塑造出一个新的王少堂,也不是别出心裁地克隆一个完美的王少堂,而是激活真实的王少堂,给与其生命的力量,让王少堂先生站起来,重新踏上艺术书坛,演绎生命的意义.

为此,我分两条主要骨干进行布局:

1、书比命大,艺比天高.王少堂不是革命家,而是一位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评话艺人,在他心目中,没有什么比说好书更重要的事情了.他能从一位籍籍无名的说书艺人,成长为一代宗师,所经历过的坎坷和艰辛,旁人想不到,做不到.他想到了,并且做到了,所以他成功了.在王少堂的一生经历中,这种坚持显得格外珍贵,也最为让人感动.

2、节比金贵,国比天大.王少堂之所以能成为评话宗师,除了说书技艺精巧,还因为他有着令人敬佩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精神.抗战时期,尽管扬州沦陷,但他的民族气节不屈,爱国情怀不变.一家书场老板请王少堂说书,他得知老板私下与日本人来往.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说书人,凭一己之力是斗不过日本侵略者和汉奸的,硬拼等于用鸡蛋碰石头.他接受不是,谢绝也不妥.于是他奉行“打不过,躲得过”的处世哲学,携家带口离开了扬州城.王少堂还积极参与了在镇江的义演,到军营说《月下传刀》,鼓舞士气,保家卫国.在他的心目中,国比天大.

四、改编的取舍

思路决定改编版《王少堂》一书的取舍.在重点讲演王少堂德艺双馨的思路,改编的工作清晰了.

首先时间的取舍:原版《王少堂》书中从王少堂先生1889 年出生开始到1986 年去世为止,其中经历清朝、民国到新中国.我决定砍两头,留下中间,即从王少堂登台开书和王少堂传教弟子为止,收录王少堂学艺、炼艺、悟道、说书、传艺的全过程.

其次内容的取舍:原版《王少堂》书有十回五十八节.我割去了与王少堂先生德、艺不十分关联以及不利于表演的章节,保留了反映主要内容共三十多节.再次吸收新章节:王少堂生于扬州,殁于扬州,他经历了扬州重大历史事件.我增加了扬州沦陷、高邮受降,以此,凸显王少堂仇日恨日、反日抗日的爱国情怀.同时,根据有关专家人士的意见,我增添了有关反映扬州风土人情、传统优秀文化、精彩的故事,引用借鉴了其他书目的优秀章节,如《火烧赤壁》中“柴桑吊孝”一折,武松打虎片段等.

实践当中,还灵活穿插“听窗书”“羡慕嫉妒恨”等新兴语言,增加口语性,使其易于被听众接受而产生认知上的共鸣.

扬州评话是语言的艺术,要不断有关子,有包袱.需要从文学本到演出,几乎要重写一遍.我和古稀之年的王兆根老师,每天晚上都要琢磨到深夜一两点,才算把本子初稿改好.

我所以这样做,不是自作主张,别出心裁,随心所欲,而是有根有必要.王少堂先生说过:“千遍不改的是体,万遍不改的是筋骨,衣裳可以换.”说白了,我改编的《王少堂》,就是给王先生“添减、更换衣裳”,让先生穿得更得体、更风光、更精神.

五、改编的实践

改编是一个重大课题,任务繁重,我不敢轻率改编,而是摸着石头过河.首先,一边改编,一边表演.如《过铁门槛》《教场打擂》等,在李真、徐德明、王兆根等老师的帮助,经过精打细磨,改成短篇评话,在很多场合进行演出,倾听多方意见,不断修改提高,几经修改、表演、参赛,因此也获得过江苏省文华奖的表演奖、节目奖等.唯一如此才能促使段子不断成熟、完美.

其次,一边改编,一边录音.表演是接受听众和专家检验,找出不足.那么录音,目前就是给自己看,从中找出不足,及时纠正.就这样发发复复,不断修改,不断重新录音.

同时,一边录音,一边添减.在录音过程中,容易发现问题,哪些地方需要简略,哪些地方需要添加.比如《过铁门坎》《五虎逼康》《智求命单》《扬州沦陷》,由原来的一节,增加到两节.这样做不是一味追求增多,而是不加不足以说深说透.在添加的同时,也减去了一些章节.

整个录制过程,至今为止,平均每章节录制了三遍.我深深知道,有些老书客,是看过王少堂现场演出的,所以在细节上,不能有一丝差错,否则就不足以立在书台上.想要把书说得好听、好玩,必须要多下功夫才行.

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精打细磨,给改编的《王少堂》堆肉、打彩,将来让听众从我的表演中,能够看到王先生走进书场,亮相书坛.再现王少堂先生刻苦炼艺、化茧成蝶,一步步走来,从容地登上中国曲艺的最高峰之时的风采.

六、改编的收获

改编后的《王少堂》是中国第一本由说书人说说书人故事的书,我是怀着敬畏的心理来改编和表演的.在改编工作进行的同时,使我知道了神一样存在的王少堂原来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也有平凡人的喜怒哀乐,在艺术上他也曾经遭遇了教场打擂的失败,困难时也得到了很多老艺人的悉心指导和朋友的鼎力相助.

通过改编后的《王少堂》,我感受到王少堂所以有辉煌成就以及有今天的巨大影响,与王少堂的勤奋、为人是分不开的.因此,整个改编的过程,就是我学习的过程,是自我修炼、逐步提高的过程.

改编的《王少堂》部分章节,先后在扬州市文化馆、扬州市大剧院三次演出,观众共计近2000 人次,上座率均达80%以上.参加省文联主办的“精英精品工程”马伟扬州评话、张建珍苏州弹词专场、第九届牡丹奖获奖节目展演,得到了听众的赞许,专家、学者的认可.

由于改变后《王少堂》结合时代节奏,从过去的两小时一场书改为30 至45 分钟的书,可以连本欣赏也可以独立成章.改编版的《王少堂》具有浓厚的文学性与趣味性,听众听了部分试演的章节,有人夸我演活了王少堂.

听到这些赞言,我并没有高兴,相反肩上的担子更重,今后的艺术之路更长.我将王少堂一生的艺术人生搬到书台上来,这也是作为后辈评话演员,对于先贤的一种致敬.因为王先生是我艺术的标杆,做人的榜样.

本文总结:上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王少堂》和实践和改编方面的实践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财经新闻报道的软表达以《安徽经济报》的实践为例
陈大众【摘 要】 财经新闻作为反映经济领域话题的新闻, 不仅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 如时效性……, 还具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 如内容专业化, 术语较多 因此, 在做财经新闻报道时, 记者要注意方式方法.

三驾马车推进媒体转型《中国水运报》的实践和
文施 华如果将新闻传播比喻成一个人体的话,那么,内容就是大脑,媒体融合就是四肢,而服务就是人的作为 媒体人的目标就是让大脑思维能力更优,让四肢协调运转更快,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更强 当下,中国水运.

东野圭吾小说的本土化改编《嫌疑人的献身》电影读解
【摘 要】随着商业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宏大的场景、曲折的故事成为制作者吸引观众的两大法宝 其中悬疑推理小说就以缜密的逻辑推理,曲折的故事情节进入制作者的视野,东野圭吾的悬疑推理小说更是成为IP创作中的.

开国上将王震和激励亿万青年的《雷锋之歌》
“1963年的春天,使我们如此地激动!——历史在回答人呵,应该这样生!路呵,应该这样行!……”贺敬之这首创作于1963年春天.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