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学生类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合理应对学情,贴着学生的思维而教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主题:学生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5

合理应对学情,贴着学生的思维而教,本文是关于学生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和思维和合理应对学情和学生有关论文范文.

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生物信息学论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新课程导学期刊

【摘 要】目前,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变革已经有效推进.如何有效运用学情前测于课堂教学之中?笔者探索出如下教学路径:首先,借助学情前测,调整教学目标,聚焦核心问题,明确“教什么”.然后,围绕核心问题,以“顺、破、融”为途径,明确“怎么教”,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关键词】学情前测;合理应对;以学定教

学情前测研究,正悄悄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而对学情的把握与利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怎样合理应对学情,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呢?笔者以《5的乘法口诀》为例,谈谈基于学情前测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借助“前测”,准确把握起点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因此,深度解读教材后,可借助前测把握学生现实起点.

例如:开展《5的乘法口诀》磨课活动时,笔者设计了如下前测单,并进行了批阅、整理、分析.课前学生的现实起点如下:

1.绝大部分孩子对乘法意义的认知基础掌握较好,能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算式.不过,大多数孩子虽能正确得出乘法算式的结果,但都是根据乘法意义用相同数相加计算,并不能自觉地将口诀运用于乘法算式计算之中.

2.在未正式学习口诀前通过父母长辈、课外阅读等渠道对5的乘法口诀有所了解,但绝大部分孩子不知道“口诀”一词的意思,或是受平时所见形式的影响,将乘法算式与乘法口诀混淆,并不知道口诀的真正来源及意义.

二、根据“需求”,及时调整重心

教学目标的拟订必须建立在教材研读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在《5的乘法口诀》磨课中,先后经历了两次重点目标的设定:

(一)基于教材解读,确定教学重心

第一次基于经验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根据教材编排体系明确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基础,加上多年教学经验估计的学情了解,将教学重心确定为:

调整前:尝试探究并得出5的乘法口诀,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进行口算.

(二)基于前测分析,调整教学重心

开展学情前测并加以分析,发现学生尝试探究并得出5的乘法口诀困难不大,那本节课的重心该往放哪儿?根据教材逻辑起点,调整了教学重心:

调整后:在编制口诀过程中,感悟口诀编制方法,建立口诀模型.

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和凭经验进行的起点分析设定的目标只是“一般应教什么”,针对的是“普遍的学生”,而发现学生真实起点后调整的目标是学生“实际需要什么”,针对的是“这些学生”.因此,教师应在把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调整教学的重心.

三、凸显“核心”,为求以“教”促“学”

在以“学”定“教”的教学活动中,确定“教什么”后,就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找到教学核心问题之后,关键在于如何转化实施.可以围绕核心问题,以“顺、破、融”为途径,帮助学生完善认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一)顺:依循起点,顺学而导

找到学生的学习的真实起点后,要扣准学生学习的脉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顺学而教,展开符合学生当下学情的“教学”.

例如:在教#《5的乘法口诀》时,笔者以学情前测问题一学生出现的共性学情为教学素材,激活已有经验,产生口诀需求.首先投影展示学生前测作品,反馈评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主要有两种方法:横着看,每行有5个笑脸,一个有3行,列式5+5+5 等于15或5×3等于15;竖着看,每列有3个笑脸,一共有5列,列式3+3+3+3+3 等于15或3×5等于15.接着针对用乘法计算的方法0~115×3等于15),提问:“15,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借助这一问题讨论,发现孩子们都是将其转化为3个5连加或5个3连加计算出结果的.看来即使课前一部分孩子已会背诵5的乘法口诀,但他们不会自觉地将口诀与算式进行匹配,运用口诀快速进行口算.在练习中强化口诀与算式的一一对应,形成技能.

c二)破:聚焦核心,突破疑点

核心问题是指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中最具有思维价值、最利于学生思考及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问题.在教学核心问题上下功夫,教在“学”的盲点处,让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前测发现,关于5的乘法口诀学习,学生的真实疑难主要如下:

疑难1:前测发现,部分孩子虽会背口诀,但不会自觉运用于乘法计算,怎么办?

疑难2:课前根据乘法的意义亦能计算乘法算式答案,为什么还要学习乘法口诀?

疑难3: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如何编制口诀?

文中上一环节,以前测单问题一为学习素材,有效突破了疑难1和2.接着以前测单问题二为学习素材,放手让学生在前测基础上再次编写口诀.课前调查发现大部分孩子写的是关于5的乘法算式,教学口诀意义后再次编写,在不断比较中引导经历由不规范到逐步规范的过程,有效突破疑难3.

(三)融:融会贯通,以教促学

数学教学要致力于“为思维而教”.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主要在于启发诱导学生,引导孩子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5的乘法口诀》一课,作为口诀教学起始课,学习内容较简单,但当学习7~9的口诀时,学生记忆难度大,为了让孩子更好适应这一跨度,提高口诀学习效率,在5的口诀教学时,将教学重心调整为经历口诀编制过程,建立口诀模型.先引领孩子在自主编制口诀,不断自我修正;接着在寻找5的乘法口诀蕴藏规律中,感悟口诀编制方法;最后根据规律记忆口诀,有的利用口诀含义记忆,有的根据相邻口诀之间关系记忆,这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口诀打下基础.

总之,“教”是因为“学”才有了实际意义.*学情,调整预设,对症下药,顺学而导,才能以“教”促“学”.准确把握学习起点,顺应学生需要,在儿童思维阻滞处多逗留,教在“学”的起点上.这样才能让教真正适合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发展.

综上资料: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经典学生专业范文可作为思维和合理应对学情和学生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学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关注学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爱因斯坦说过“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这充分说明运动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运动不仅能带给我们生活乐趣,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还能锻炼我们的各种能力 那.

教学,要站在学情的正
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学情之上,这是老师们都认识到的教学基础 但在真正进行教学时,老师们对此认识的程度如何呢不妨先来看一则案例执教者执教的内容是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 在教学的前半段,教者的教学重.

古诗教学,以基本学情为基础以《寻隐者不遇》为例
摘 要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被安置在不同的学段,其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研制也会有较大的不同 这需要教师以学情为基础,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以寻隐者不遇一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补充,在拓展中.

目标制定,不可绕开学情这道线
摘要合理的目标定位是达成高效课堂的重要元素 而学情前测应成为目标研制的重要标准 学情检测前,应基于学生维度,解读文本,预设目标;学情检测时,应基于客观原则,自主阅读,分析目标;学情检测后,应基于学情实.